美術館,展覽資訊,博物館,文化交流。在線學習。
主樓建筑面積18000多平方米 ,展示近現代藝術作品為重點的國家造型藝術博物館。面積4100平方米。美術館是以收藏、1963年正式對外開放。1995年主樓后新建現代化藏品庫,兼有明末、清代、民國初期的藝術杰作。近年來,美術館陸續接受了藝術家或家屬的捐贈,館藏品與日俱增。建館40多年來,美術館已舉辦數千場具有影響的各類美術展覽及國內外著名藝術家作品展覽。美術館新館將建在國家體育館鳥巢之北。一至五層樓共有17個展覽廳,以新成立前后的作品為主,研究、美術館收藏各類美術作品10萬余件。
*任館長劉開渠,1963年任*美術館館長。
第二任館長楊力舟,1989年任*美術館副館長,*書法家協會會員。1999年3月至2004年4月任*美術館館長。
第三任館長馮遠,2004年5月至2005年12月任*美術館館長。
現任領導范迪安,2005年12月至今任*美術館館長。
馬書林,*美術館副館長,*美術家協會理事,*畫藝委會委員,文化部高職稱評委,教授。
梁江,*美術館副館長、*美協理論委員會副主任、博士生導師。
謝小凡,*美術館副館長。
*美術館編輯出版的書刊有《*美術館藏品集》、《任伯年作品集》、《齊白石作品集》、《黃賓虹作品集》、《*美術50年》以及《*美術年鑒》等大型出版物。曾多次舉辦大型學術研究活動,研究人員著有多部文集,其中《*美術50年》獲得國家圖書大獎。
負責起草全館綜合性行政工作的規章制度、報告、請示、計劃、總結及有關文件。
負責館長會議、館務會議、館長辦公會議以及其它重要會議的準備、組織、會議記錄及資料的整理、紀要、簡報等工作。
負責全館性會議、活動的協調和組織工作。
負責對上級有關文件要求、館長有關會議決定事項落實情況的檢查、協調、督辦。
按照公文處理辦法和程序管理本館的公文,負責公文的登記、分發、傳閱、處理、保管,負責保密工作。
負責本館重大活動和重要事項的宣傳工作。
負責本館文書檔案、業務檔案的收集、保管、借閱,館史資料的積累、整理以及本館大事紀的編寫工作。
負責本館有關文件和材料的印制工作。
負責來信來訪的處理及接待工作。
負責節假日干部值班工作。
制訂本館信息化發展規劃,并分期組織實施。
負責本館局域網及網內設施的日常維護。負責軟、硬件的升級和更新。保障網內設備的安全運行。
負責本館網站的運行、管理和維護。與有關部門配合,承擔網上信息的發布、欄目的完善和更新。
協助有關業務部門進行信息源的電子化、數據庫建設。
承擔電子辦公自動化有關業務知識的培訓。
完成館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
黨委辦公室貫徹上級黨委和館黨委的指示、決議、決定。督促檢查各黨支部貫徹執行情況。
負責起草各類黨委文件、會議紀要、簡報等工作。負責黨委各類會議的組織工作。
負責黨委各類會議的會務和組織工作。負責黨員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制定黨員學習教育計劃,組織黨員、黨務干部的培訓工作。
協助各黨支部對申請入黨積極分子進行培訓、教育、考察、發展工作。
負責黨費的收繳、管理、使用;接轉黨員組織關系。
了解掌握工會、共青團工作的基本情況并根據黨委意見對其工作進行指導。負責黨的統戰工作。
制定本館離退休人員管理辦法并負責落實。
管理使用離退休人員活動經費,做好離退休人員的服務工作。
會同離退休人員原所在部門辦理離退休同志相關事宜。
負責黨務工作和離退休人員工作文書檔案的整理、立卷、歸檔工作。
承辦黨委和館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
財務部負責管理本館事業、基本建設和自有資金等各項經費。
負責制定本館財務管理的規章制度。
負責編制本館年度經費預算和年終決算。
合理安排年度各項經費的使用計劃并根據實際執行情況提出調整意見。
負責編制財務報表,定期提出財務分析報告。
參與制定本館財務收支計劃,規范管理各項財務收支業務和日常會計核算及報帳工作。
負責管理本館各種有價票證。
負責編制本館政府采購計劃。
負責本館國有資產核算的管理工作。
配合人事部門發放職工工資及各項福利費。
完成館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
人事部負責制定本館人事管理的規章制度及人才開發規劃,并檢查、協調、督促、落實。
按照干部管理權限負責職工的錄用、考核、調配、選拔、聘任、職稱評審和常規獎懲工作。
管理職工工資、福利和津貼。
承辦職工社會保險的數據審核、變更、報批。
辦理職工退休、退職手續。
負責本館人事信息管理系統的更新、維護及有關人事統計工作。
負責辦理職工出國政審的審核、報批工作。
對職工集體戶口進行管理。
負責人事工作文書檔案的整理、立卷、歸檔工作。
承辦館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
展覽部負責制定本館展覽工作的各項規章制度。
負責制定年度、季度展覽計劃,制作展覽預告訊息。合理安排和調整展廳,完成全年展覽計劃的各項指標。
堅持為美術工作者和為觀眾服務的指導思想,實行辦展“一條龍”服務。
負責審核辦展申請者提交的各項文件和展覽內容,符合辦展要求的報館展覽資格評審組討論。
負責與展覽主辦者洽談展覽合同,協調落實展覽的各項安排。
負責對參展作品的驗收及作品在展覽期間的安全。
負責展廳、展品中轉車間的管理和維護。
負責對展廳保安員工作進行指導、監督和管理。
負責展覽文書、業務檔案和資料的整理、立卷歸檔工作。
完成館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
典藏部負責制定藏品的管理制度并遵照執行。
負責收藏作品的接收、登記、分類、消毒、建檔、入賬、出入庫工作。負責藏品返庫時的檢查、清理、驗收、登記工作。
參與編制年度收藏計劃和藏品陳列展的策劃工作。
負責頒發收藏證書、支付收藏費。
負責藏品庫的管理,做好防火、防水、防盜等安全保衛工作。
負責藏品信息錄入數據庫,根據藏品使用和變化情況及時更新、調整數據庫信息。
負責藏品的日常保管、修復及設施養護工作。
做好館藏作品的資源開發。合理使用藏品資源和修復設備、攝影攝像設備等,完成館內下達的各項指標。
完成館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
學術一部承擔近現代及當代美術史、相關課題、專題展覽及藝術家個案的研究任務。關注并研究美術現狀及演變趨勢。負責館藏作品包括繪畫、雕塑、建筑、設計、當代藝術等藝術門類(下同)的研究和鑒定工作。
承擔上述門類美術作品的收藏、捐贈工作,負責編制收藏計劃及收藏經費預算。
負責展覽、陳列的策劃工作。
負責業務檔案和美術資料的收集、整理、立卷、歸檔工作。
負責刊物、畫冊、年鑒的編撰及出版工作。
完成館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
學術二部負責館藏作品包括民間美術、書法、攝影、陶瓷、工藝美術等藝術門類(下同)的研究和鑒定工作。
承擔上述門類歷史理論、相關課題及專題展覽的研究活動,關注并研究上述專業門類的現狀及演變趨勢。
承擔上述門類美術作品的收藏、捐贈工作,負責編制收藏計劃及收藏經費的預算。
負責展覽、陳列策劃工作。
負責業務檔案和美術資料的收集、整理、立卷、歸檔工作。
參與刊物、畫冊、年鑒的編撰工作。
完成館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
公共教育部負責制定本館專業教育和社會培訓計劃并組織實施。
負責策劃并組織定期的學術報告、專業講座。
負責觀眾的咨詢、服務、導覽工作以及對社會觀眾群體的調查研究、信息反饋。
負責本館展覽票務的營銷、推廣。
負責圖書室的管理。承擔圖書室專業報刊、書籍的訂購及整理、編目、借閱等工作。
負責本部門業務文書檔案和資料的整理、立卷、歸檔。
研究開發利用館內資源和社會資源,完成館內下達的各項指標。
完成館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
公共關系部負責制定專家咨詢機構的工作程序。
負責顧問委員會、藝術委員會、策展委員會、收藏評鑒委員會的聯絡工作。
負責制定本館年度外事工作計劃,編制年度外事經費預算。
負責本館與國外美術館、文化藝術機構的雙邊和多邊美術展覽、學術交流等工作。
負責外國團體和個人的來訪、接待工作,承擔外事公文的起草、報批等日常工作。
負責館領導外事活動的組織、安排及外事信函的處理。
負責*博物館學會美術專業委員會的日常工作。
負責文件、資料的整理、立卷、歸檔工作。
完成館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
安全保衛部負責制定本館的安全保衛、消防、人防工作的各項規章制度。
建立安全保衛崗位責任制 。檢查、監督、實施安全消防制度及有關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實情況。
在本館的各類重要或大型活動中,會同有關方面制定遇突發事件的疏散預案和安全保衛方案,并協調檢查落實。
負責本館消防設施、防災設施、監控設施、樓宇自控設施的管理、維護。負責監控中心的管理。
負責對武警、保安業務工作的指導、督促、檢查。
負責對辦展單位進行安全防火教育并及時進行檢查。
負責對館內各協作單位整體安全工作的管理,并檢查、監督落實情況。
負責館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的日常工作。
管理收發室門衛的值班工作和臨時出入人員的管理。
負責與公安、消防部門業務工作的聯系,處理相關事宜。
完成館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
事業發展部負責本館主業延伸經營項目的開發、論證和經營管理。
負責對研究確定的經營項目尋找合適的合作單位,落實開發的各項工作。
負責對經營實體上繳額度的收繳工作。
加強與社會各界的聯系,積極籌措資金,完成下達的年度指標。
負責對本館獨立核算經濟實體的管理。
完成館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
服務中心負責制定行政后勤管理工作的各項規章制度,并檢查落實。
負責一般設備的采購、登記及配置。
負責本館國有資產的驗收、保管、登記、報廢及與財務核算對帳。
負責職工的保健、防疫及計劃生育、義務獻血等工作。
承辦職工醫療費報銷工作。
負責本館公用機動車輛的管理和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負責職工住房工作,承擔職工住宅和宿舍區冬季取暖費的收繳等工作。
負責售票處的管理工作。
負責對物業公司工作的監督、檢查、指導,負責協調有關部門與物業公司之間的工作。
負責與所在地辦事處的業務工作聯系,處理相關事宜。
完成館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
基建辦公室根據本館事業發展規劃,負責編報本館基本建設中、長期計劃和年度計劃。
按照基本建設工作程序,負責落實建設項目前期各項準備工作。
負責辦理建設項目開工前的各項有關申報手續。
負責建設項目施工期間的管理(業主職能)和協調工作,關注工期、確保質量,控制建設資金的使用。
負責基本建設資料檔案的收集、整理、立卷歸檔和妥善保管。
完成館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
2006年12月30日 9時30分,*美術館系列學術講座之“俄羅斯美術和批判現實主義”在主樓七層學術報告廳舉行,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奚靜之講授。
2006年12月28日 在主樓七層學術報告廳舉行“2006年度*美術館工作交流研討會”。全體館領導、楊力舟、劉曦林、中層干部、副高以上人員參加。會議內容:1.部門工作總結與展望;2.針對全館工作提出建設性意見。
2006年12月27日 范迪安館長會見德國哥德學院阿克曼院長。
2006年12月26日 9時30分,在主樓七層學術報告廳召開黨員大會,選舉第十七屆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全體黨委成員參加。上午,館長范迪安在*油畫學會參加會議。 13時30分,國家發改委主任馬凱來館參觀“馬世曉書法藝術展”,副館長錢林祥陪同參觀。 14時,館長范迪安、副館長楊炳延會見山東淄博市領導。 15時30分,在北樓214會議室召開館刊編輯工作會。館長范迪安、學術一部相關人員參加。
2006年12月25日 14時30分,江蘇省宜興市副市長一行來館參訪。館長范迪安、副館長錢林祥、展覽部負責人在主樓一層貴賓室接待。副館長馬書林、典藏部相關人員赴石家莊與石家莊博物館商談展覽事宜。
2006年12月22日 10時,在主樓一層方廳、圓廳舉行“*美術館防爆炸應急演練”。館領導、全館職工、文化部、市公安局、武警、物業領導及相關人員參加。
2006年12月21日 9時30分,在北樓214會議室召開物業工作會議,館領導、館辦、展覽部、安保部、服務中心與物業公司負責人出席。 14時30分,在北樓214會議室召開“展覽資格評定會”,館領導、展覽資格評審小組委員會、展覽部相關人員參加。
2006年12月20日 9時,在北樓214會議室召開策展工作會議,館領導、學術一部、學術二部、國際部負責人參加。范迪安館長會見法國媒體策展人理查德·卡斯泰利先生。 14時,館長范迪安、副館長錢林祥在文化部301會議室參加“2006年文化部機關年終總結會”。 14時,副館長馬書林在*文聯參加“*畫議題會議”。 2006年12月14日 9時,副館長王安率美術館職工40馀人前往中華世紀壇參觀“偉大的世紀文明展”。 2006年12月12日 上午,館長范迪安出訪梵蒂岡。副館長馬書林前往*國家畫院出席成立慶祝活動。
館址:北京市東城區五四大街一號
郵政編碼:100010
語音咨詢電話:84033500 64001476
辦公電話:64034952
傳 真:64034953
電子郵箱:xxzx@namoc
作者:貝爾特萊姆·耶思丁斯基,年代:1987,規格:150×250 cm
貝爾特萊姆·耶斯丁斯基,1960年生于波恩;1992年在烏珀塔爾去世;曾在杜塞爾多夫生活和工作。此畫以鳥瞰的角度俯視杜塞爾多夫城內的鐵軌和畫家工作室附近的一個十字路口。寬闊的街道上矗立著一座安全島,一個汽車站和許多平行排列的鐵路線。畫中的十字路口靠近火車站,是杜塞爾多夫城內一個交通繁忙的地區,但作者既沒有畫火車、汽車,也沒有畫行人。因此,整幅畫顯得有些不真實。耶斯丁斯基有意識地在畫面的視角上做了很多改動,畫面上的房屋、橋和人行道被扭曲地表現出來,所用的色彩——灰色、白色和玫瑰也與現實生活有一定的差距。平行的、規則排列的鐵軌及曲折的橋梁和街道充滿畫面,使它看起來更像一個裝飾性很強的模型。耶斯丁斯基在他的作品中經常使用強烈的色彩來批判社會的弊端。此外,他也創作了一系列反映他的第二故鄉杜塞爾多夫的城市風景畫。他從不把真實的地形畫在畫布上,而側重展現畫家本人的經歷和感受。因此,在他的畫里看不到日常擁擠的交通狀況,而是排列整齊的街道。有時,畫家甚至把這座繁忙的城市畫成一座空無一人的鬼城。
雨漓江作者:白雪石,創作年代:1983,規格:95×176 cm
白雪石,原名增銳,生于1915年。北京人。青年時隨趙夢朱研習工筆花鳥畫,后師從梁樹年學習山水畫。現為中央工藝美院教授,是新時期走向成熟的老畫家之一。白雪石的山水畫清新俊逸,挺勁多姿,而最能代表其風格的是他以桂林為題材的山水畫。他對漓江情有獨鐘,曾五次南下桂林,漫游漓江,以獨特的藝術語言把握桂林山水的物質和靈魂,在眾多表現桂林山水的畫家中獨樹一幟。他緊緊抓住桂林山水與眾不同的形象,匯集最有特色的山川草林,加以濃縮,夸張,并吸收西洋畫的光影、透視和裝飾畫的形式感,以傳統繪畫中的小斧劈皴為基礎,以寫生為參照,又點染各類不同質料的綠色以求得清雅而豐富的效果。《煙雨漓江》為畫家代表作之一。
江上泛舟作者:陳半丁,年代:不詳,規格:71×31.5 cm,材質:紙本水墨
陳半丁(1876—1970),原名陳年,字靜山,浙江紹興人,居北京。20歲時,他在上海得任伯年、吳昌碩等名家的指授,詩文、金石、書畫得以全面發展。半丁之名就是吳昌碩為他改的。后經吳昌碩引介進入北京藝術圈,為北京畫壇重要人物。他山水、花鳥、人物兼善,尤善小寫意花卉,得明清眾家之長。山水得石濤筆意,后期摻進寫生所得。其山水流傳不如花鳥廣泛,但山水境界高于其一般花鳥作品。
此幅屬其中年作品,畫面有明顯的石濤式密點子,筆法枯蒼又類石谿。布景簡潔,且留有大片空白。近處樹石茅亭,遠處沙渚縹緲,皆用枯筆勾皴復以淡彩渲染,蒼潤相兼,似有“悲秋”之意。江中舟子行于意境幽渺之中,頗有去塵之概。畫幅上部的行草長題,書法瀟灑,篆印古樸,更以紀游詩句言說不盡的畫意,使詩、書、畫、印達于高度統一。
通往烏魯木齊作者:艾中信,創作年代:1954,規格:100×400 cm,材質:布面油畫
艾中信,1915年出生在上海。早年開始學習水墨畫。1940年中央大學藝術系畢業后留校任教。1943年在*美術學院任副研究員。1946年任教于國立北平藝專。1950年后任教于中央美院,曾任繪畫系主任、副院長,現為該院教授。
作為徐悲鴻的學生,他在教學上曾協助徐悲鴻做了大量工作。他首先提出了按油畫風格劃分工作室的教學方案,并參與主持*油畫工作室的教學工作。1954年春,他到烏鞘嶺蘭新鐵路工程隊體驗生活,有感于五月大雪之后祁連山脈的奇偉雄峻,和蘭新鐵路建設工地上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創作了這件氣勢恢宏的油畫風景畫。畫家以平遠的視線,寬銀幕式的寬廣構圖,純正亮麗的色彩,細而不膩的筆法,描繪了壯麗的山川自然景色。通過對勞動工地上人聲鼎沸,推土機轟鳴的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的描繪,表現出當時大自然的巨大變化而具有鮮明的時代感。畫家以冷色調的藍天、白云、雪山、草原烘托出暖色調的黃土裸露的建設工地和工地旁連營扎寨的帳篷,并由此揭示了人與自然的矛盾,歌頌了人的力量的必勝,而這正是當時的主導思想。《紅軍過雪山》是艾中信五十年代的又一件重要作品。《夜渡黃河》為六十年代的代表作。多年來,在堅持油畫教學和創作的同時,艾中信始終堅持油畫史論的研究,發表了許多論文,其中《油畫風采談》影響很大。
母親作者:愛德華·克·格魯伯,年代:1981,規格:116×89 cm,材質:畫布油畫
愛德華·克·格魯伯(Edward K.Grube),拉托維亞人。1935年生于里加,1961年就讀于拉托維亞國家藝術學院,在里加生活和工作。 畫面中幽深溫暖的背景上是我們最熟悉不過的形象:一位母親抱著孩子靜靜地站立著,母親的左手放在孩子的背部,右手承受著孩子身體的重心。孩子的左臂攬著母親的脖頸,母親的半邊臉龐被孩子遮住。兩個人物的形象都用概括的手法表達出,我們辨認不出清晰的輪廓,但我們卻能辨認出身體語言所表達出的慈愛和溫情。畫面中對母親的描繪極為貼切地表達出我們記憶中對母愛的感受。她不是一個具有特定容貌的某個人的母親,而是一個抽象化、概括化的所有人類母親的形象。畫面的人物形象輪廓柔和、色彩溫暖,給人一種平和寧靜的依歸感。 格魯伯是70年代蘇聯超現實主義的代表之一,他主張刻畫特定社會背景下人物的內心世界。畫家借用了傳統俄羅斯圣像畫的某些形式,整個畫面漾溢著宗教的虔誠,母與子的形象讓我們聯想起圣母瑪利亞和耶酥基督。
*美術館位于北京市東城區五四大街。該館是以展示、收藏、研究*近現代藝術家作品為重點的*美術博物館。美術館始建于1958年,1962年竣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十周年十大建筑之一,也是**美術館。占地面積3萬馀平方米,建筑面積17051平方米,展廳面積6000平方米。
*美術館的主體建筑為仿古閣樓式現代建筑。頂部用黃色琉璃瓦裝飾,四周有廊榭圍繞,具有鮮明的古典民族建筑風格。館內分上、中、下三層,共13個展廳,三集色防紫外線熒光燈照明。園廳面積為480平方米,適合懸掛巨幅作品。一樓東西側廳各470平方米,配有高大玻璃展柜,4個角廳各500平方米。二、三樓展覽場地與主廳相對應。新型藏畫庫面積達5000平方米。館內還設有美術品展銷廳和藝術品服務部。
*美術館收藏有近現代美術作品和民間美術作品6萬馀件。除收藏、保管、陳列、研究*近現代優秀美術作品和民間美術作品外,該館還擔負著主辦各種類型的中外美術作品展覽,進行國內外美術學術交流,建立*近現代美術史料、藝術檔案,編輯出版藏品畫集、理論文集等重要任務。
*美術館位于北京市東城區五四大街一號,左有美術館東街與隆福寺相連,右與皇城根公園、沙灘北大紅樓為鄰,南與王府井商業街相隔咫尺
公交路線美術館站:101、103、104、108、109、111、112、420、特11、104快、685、614、619、沙灘站:2、82、60、819、839
開放時間9:00—17:00(16:00停止發票入館、節假日照常開放)
售票辦法免費:(自2011年3月2日起)對社會免費開放,實行免費不免票。
采用網上預約、現場領票、團體電話預約三種方式。
網上預約免費參觀票辦法
1、網上每日開放限額2000張預約票。
2、登陸*美術館網站進入預約系統,按照系統提示進行預約。
3、每人每日預約免費票不得超過3張。
4、預約采取實名制,需填寫預約人的姓名、聯系方式、有效證件號碼等信息。
5、預約票當日有效,過期作廢。
6、預約成功后憑有效證件到*美術館領票處預約窗口領取免費參觀票。
7、注冊過*美術館預約票系統的用戶名及密碼仍然有效。
8、自公布之日起,即可預約。
現場領取免費參觀票辦法:
1、現場每日發放限量4000張免費票。
2、觀眾1人1次可領取當日免費票1張。
3、領票時間:9:00—16:00。
4、領票地點:*美術館領票處。
5、當日限量票領取完畢,即停止發放,停止入館。
電話預約(團體):
20人以上(含20人)團體參觀,至少提前3個工作日進行電話預約,按約定的時間憑團體預約號在領票處統一領票參觀。
*美術館收藏各類美術作品近 10 萬馀件,以新*成立前后時期的作品為主,兼有國民初期、清代和明末的藝術家的杰作,藏品中主要為近現代美術精品,其中有對 20 世紀*傳統繪畫產生重要影響的畫家及作品。僅齊白石的作品即有 410 件,另包括任伯年、吳昌碩、黃賓虹、徐悲鴻、李可染、蔣兆和、司徒喬、吳作人、羅工柳、吳冠中、張大千、林風眠、劉開渠、朱宣咸、羅中立、陳丹青、張仃、劉大為、司徒喬等等大量畫家的作品。還包括大批*著名美術家的代表作品和重大美術展覽中的獲獎作品,以及豐富多彩的民間美術作品。收藏品類有繪畫、雕塑、陶藝民間美術等數十個品類。其中包括年畫、剪紙、玩具、皮影、彩塑、演具、木偶、風箏、民間繪畫、刺繡等民間美術品。在館藏品中德國收藏家路德維希夫婦捐贈歐美國際藝術品 117 件,其中有畢加索作品 4 幅,這是我國首次大量收藏的西方藝術品,此外還有非洲木雕及其它外國美術作品數百件。
為把*美術館建成真正國際水準的國家現代美術博物館,從 2002 年 5 月起,開始對主樓實施改造裝修工程, 2003 年 5 月竣工,展廳設施、燈光照明、樓宇自控、恒溫恒濕、消防報警、安全監控系統都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 2003 年 7 月 23 日 適逢建館 40 周年之時重新開館。改造后的新館運用了現代建筑的新技術,對傳統格局加以擴展,為民族建筑文脈增添了新的內涵。重新開館后引起國內外藝術界的廣泛關注,并且反映強烈。建館 40 年來共舉辦各類美術展覽及國內外著名藝術家作品展覽 3100 多個,除具有影響的全國性展覽外,影響較大的國際展覽有:“美國哈默藏畫 500 年名作原件展”、“法國 19 世紀農村風景畫展”、“畢加索繪畫原作展”、“德國表現主義版畫展”、“羅丹藝術大展”、“夏加爾藝術大展”、“米羅東方精神藝術大展”、“奧地利國家博物館藏品展”、“非洲藝術大展”、“俄羅斯油畫展”、“達利藝術大展”、“日本富士美術館藏品展”、“法國印象派繪畫珍品展”及近期舉辦的以“仲夏法蘭西——北京”為主題的 2005 年中法文化年閉幕系列藝術展等。接待觀眾數百萬人次,*美術館已成為向大眾實施美育的重要藝術殿堂。
目前,*美術館二期擴建工程即將上馬,擬向西征地 1.8 公頃 ,再擴建造 40000 平方米 左右,面積相當于老館 1.5 倍的新館。屆時,新落成的*美術館將不僅成為容量充足、功能完備,更能適應大型國際美術交流活動的國際一流美術館;還將成為一個開放、典雅、富有親和力的藝術鑒賞娛樂休閑中心,真正實現她的公共教育服務和社會公益職能,迎接 29 屆世界奧運會在北京的召開。
*美術館事業蓬勃發展,得益于政府支持及文化部的直接領導,政府成立了專項收藏資金,為美術館收藏藝術珍品奠定了良好基礎,而一些收藏家、藝術家們出自社會使命感和把藝術奉獻大眾的信念,向*美術館無私捐獻,為*美術館藏品提供了更為豐富的資源。近年*美術館接受了李平凡、劉迅、 華 君武、張仃、于希寧、王琦、武必端、李松山、韓蓉夫婦等人的捐贈,館藏品與日俱增。
伴隨著社會大眾十分關心的*美術館的新館建設即將上馬的擴建工程,*美術館的各項改革工作也在進行中。繼續實施“開門辦館”的策略,組成了*美術館顧問委員會、*美術館藝術委員會、*美術館策展委員會、*美術館收藏評鑒委員會、*美術館展覽資格評審小組等,并得到專家委員們的支持。專家委員會發揮社會各界能量提升了美術館的學術地位;*美術館還將繼續推進人事體制和分配機制的改革;繼續加大收藏力度,豐富藏品種類;繼續提高策劃系列精品展的能力,打造國家美術館品牌;繼續強化公共教育職能,提高美術館服務社會水平;繼續盤活資源優勢,開發延伸產業;繼續加快建立“數字美術館”和“流動美術館”的進程。
我們堅信在文化部黨組的領導下,*美術館領導班子和全體員工緊密團結、共同協作,一定會將*美術館辦成國家美術收藏中心、展覽中心、研究中心、對外美術交流中心、重大美術活動中心以及社會公共教育服務中心。
*美術館位于北京市東城區五四大街一號,左有美術館東街與隆福寺相連,右與皇城根公園、沙灘北大紅樓為鄰,南與王府井商業街相隔咫尺。
美術館站:101、103、104、108、109、111、112、420、803、810、812、814、846、855
沙灘站:2、3、8、60、819、839
9:00—17:00 (16:00停止售票)
標準票價 20元 半價10元 1/4票價5元
票務咨詢電話:64006326
1、離退休干部憑離休證、70歲以上老年人憑身份證免票。
2、殘疾人憑相關證件免票。
3、“八一”建軍節,現役軍人憑相關證件免票。
4、年滿60周歲以上有老年優待證的市民可憑相關證件免票入場。
5、未成年人20人(含20人)集體參觀免票,組織者可通過電話64006326聯系參觀事宜。
6、家長攜帶未成年子女參觀,未成年子女可免票(限2名)。
1、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個人參觀享受1/4優惠票。
2、現役軍人憑相關證件享受半價優惠票。
3、70歲以下老年人憑相關證件享受半價優惠票。
4、*美協會員、*書法家協會會員、*攝影家協會會員、美術院校教師憑相關證件享受半價優惠票。
5、美術館有講座的時候,可以購買講座票10元錢,待聽完講座后再看展覽不用另外購票,相當半價入場聽講座看展覽。
溫馨提醒:文章觀點來源網絡,隨時光飛逝,歲月變遷,準確性、可靠性、難免有所變動,因此本文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