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技人員培訓,華南農業大學,林業專業課,嶺南學習網,廣東省繼續教育,公需課,廣東專技人員培訓,華南農大,農業專業課。
華南農業大學,華南農大,試聽,廣東省繼續教育。嶺南學習網。
課程類型 | 課程名稱 | 授課專家 |
公需課目 | ||
2012年公需課 | 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建設廣東文化強省 | 黃新榮教授 |
2012年公需課 | 提升中心城市文化引領功能 | 李仁武教授 |
2012年公需課 | 社會建設的理念、路徑與面臨的挑戰 | 王建平教授 |
2013年公需課 | 新時期廣東生態文明建設 | 駱世明教授 |
2013年公需課 | 信息化建設與信息安全 | 祝勝林副教授 |
2014年公需課 | 新型城鎮化的背景、內涵、目標及其要求 | 羅明忠博士 |
2014年公需課 | 新型城鎮化的內在邏輯規律 | 羅必良教授 |
2014年公需課 | 新型城鎮化與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 羅明忠教授 |
2014年公需課 | 新型城鎮化與農地新政 | 胡新艷教授 |
2014年公需課 | 新型城鎮化與農村金融改革 | 張樂柱教授 |
2014年公需課 | 新型城鎮化國內外經驗與啟示 | 李尚蒲副教授 |
專業科目 | ||
農業專業課 | 精準農業技術研究進展 | 羅錫文院士 |
農業專業課 | 土壤重金屬污染源頭控制 | 黨志教授 |
農業專業課 | 綠色農藥與農業可持續發展(一) | 徐漢虹教授 |
農業專業課 | 綠色農藥與農業可持續發展(二) | 張志祥教授 |
農業專業課 | 植物的化學防御 | 曾任森教授 |
農業專業課 | 農業標準化基礎知識 | 李斌教授 |
農業專業課 | 大豆套種栽培技術及推廣 | 年海教授 |
農業專業課 | 水稻新型高產優質安全栽培技術 | 唐湘如教授 |
農業專業課 | 如何開展生態農業建設 | 駱世明教授 |
農業專業課 | 農業產業化進程中的公共服務體系及其績效 評價研究 | 張玉教授 |
農業專業課 | 美國發展現代農業的經驗及其啟示 | 王建武教授 |
農業專業課 | 動物感染免疫與疫苗接種 | 陳金頂教授 |
農業專業課 | 水稻“三控”施肥理論與技術 | 鐘旭華研究員 |
2013年林業 專業必修課 | 濕地建設、保護和利用 | 廖寶文研究員 |
2013年林業 專業必修課 | 林下經濟 | 陳世清教授 |
2013年林業 專業必修課 | 林業信息化 | 楊燕瓊副教授 |
2013年林業 專業必修課 | 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 | 周而勛教授 |
選修科目 | ||
選修課(各年度) | 心智模式修煉 | 張永利教授 |
選修課(各年度) | *傳統文化與審美 | 李燕教授 |
選修課(各年度) | 陽光心態 | 吳維庫教授 |
選修課(各年度) | 技術創新與新興產業的發展 | 吳貴生教授 |
選修課(各年度) | 壓力管理與情緒管理 | 孫玉紅教授 |
選修課(各年度) | 魅力女性形象之服飾與風格 | 龔航宇講師 |
選修課(各年度) | 塑造職業形象提升競爭能力 | 肖華 |
選修課(各年度) | 心理健康:如何對待職業倦怠 | 劉學蘭副教授 |
選修課(各年度) | 領導科學與藝術——跟毛主席學領導藝術 | 張豐清教授 |
選修課(各年度) | 現代領導力與領導形象管理 | 易鋼教授 |
選修課(各年度) | 國學文化與與現代公民修養 | 黃新榮教授 |
2012年選修課 | 生態農業與休閑農業 | 駱世明教授 |
2012年選修課 | 發展現代農業,促進新農村建設 | 賴作卿教授 |
2012年選修課 | 農業產業化經驗與現代農業發展 | 胡新艷教授 |
2012年選修課 | 現代農業產業化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 胡武賢教授 |
華南農業大學繼續教育學院于2011年先后入選廣東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和*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成為全國僅有的首批20所*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之一。為響應廣東省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廳開展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要求,滿足我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遠程網絡學習需要,實現繼續教育靈活多樣的學習方式,繼續教育學院建設了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網絡學習平臺——嶺南學習網,于7月2日開始試運,于8月2日正式開通。
嶺南學習網主要包括繼續教育網絡學習系統和專用門戶網站兩部分。網絡學習系統主要為滿足專業技術人員遠程網絡學習需要而設計開發,實現了網上注冊、選課、在線購買、學習、考試等基本學習支持功能,同時還提供站內信功能以便于注冊學員的在線交流討論。專業門戶網站主要提供學員注冊/登錄窗口、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相關政策法規、新聞動態、通知公告、網絡學習平臺在線學習指南以及課程資源介紹和試聽等信息內容。
廣大專業技術人員可登陸該網站完成每年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指定的公需科目、專業科目和選修科目的學習。
附:
根據國家和廣東省的有關政策法規規定,專業技術人員接受繼續教育的時間,每年累計不少于12天或72學時。其中,公需科目學習任務一般安排3天或18學時,專業科目學習任務一般安排7天或42學時,選修科目一般安排2天或12學時。專業技術人員在完成公需科目、專業科目和選修科目學習培訓任務后,通過“廣東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管理系統”申報學時,待學時通過審核認定并滿足年度學習任務要求,即可生成打印年度繼續教育證書。
公需科目是指全體專業技術人員必須掌握的政策法律法規、基本理論、技術、信息等方面的知識。公需科目由省人民政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主管部門會同有關行政部門、行業組織確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主管部門組織實施。
專業科目是指本行業專業技術人員必須掌握的新理論、技術、信息,以及行業內不同類別專業技術人員必須具備的知識。專業科目由省人民政府有關行政部門或者全省性行業組織確定后,報省人民政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主管部門備案,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行政部門或者行業組織組織實施。
個人選修科目是指專業技術人員完成所在崗位工作任務必須具備的理論、技術,以及個人職業發展所需的各項知識。個人選修科目由專業技術人員和用人單位協商確定。
2012年8月,華南農業大學繼續教育學院開通專業技術人員遠程繼續教育培訓平臺——嶺南學習網。該平臺在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的監制下,利用現代網絡信息技術,為廣東省專業技術人員提供繼續教育網絡學習的服務平臺,是目前我省*一家由高等學校獨立開發、自主運營、正式啟用的網絡學習平臺。廣大專業技術人員可登陸該網站完成每年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指定的公需科目、專業科目和選修科目的學習。
主頁網站為hnnd.lms.webtrn/cms/。
溫馨提醒:文章觀點來源網絡,隨時光飛逝,歲月變遷,準確性、可靠性、難免有所變動,因此本文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