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學,遼寧高校。教育網站。
繼續教育學院。學校章程,信息門戶,教學科研,學校標識。
門類 | 部門 | ||
---|---|---|---|
文科 | 遼寧師范大學教育學院(田家炳教育書院) | 遼寧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政治與行政學院) | 遼寧師范大學法學院 |
遼寧師范大學文學院 | 遼寧師范大學心理學院 | 遼寧師范大學歷史文化旅游學院 | |
遼寧師范大學國際商學院 | 遼寧師范大學管理學院 | 遼寧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 |
藝體 | 遼寧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 遼寧師范大學影視藝術學院 | 遼寧師范大學美術學院 |
遼寧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 |||
理科 | 遼寧師范大學數學學院 | 遼寧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 遼寧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
工科 | 遼寧師范大學物理與電子技術學院 | 遼寧師范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 | 遼寧師范大學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學院 |
其它 | 遼寧師范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 遼寧師范大學國際教育學院 | |
附屬中學 | 遼寧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 遼寧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 |
法學 | 政治學與行政學 | 思想政治教育 | 教育學類 | 教育技術學 |
學前教育 | 小學教育 | 特殊教育 | 體育教育 | 運動訓練 |
漢語言文學 | 英語 | 俄語 | 法語 | 日語 |
新聞學 | 廣告學 | 歷史學 | 數學與應用數學 | 信息與計算科學 |
物理學 | 化學 | 應用化學 | 地理科學 |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 |
生物科學 | 生物技術 | 心理學 | 電子信息工程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水文與水資源工程 | 環境科學 | 藥學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會計學 | 國際商務 | 工商管理 | 公共事業管理 | 行政管理 |
勞動與社會保障 | 圖書館學 | 電子商務 | 旅游管理 | 音樂表演 |
音樂學 | 舞蹈學 | 廣播電視編導 | 戲劇影視美術設計 | 錄音藝術 |
播音與主持藝術 | 動畫 | 美術學 | 視覺傳達設計 | 環境設計 |
數字媒體藝術 | 應用心理學 | 翻譯 | 數字媒體技術 | 表演 |
學校已為國家培養各類人才80000余人,獲得*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6項,優秀獎1項;獲得全國師范院校基礎教育改革實驗研究項目優秀成果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46項。
1991年以來,獲批國家科研項目151項,其*家“863項目”一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5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4項,獲批省、市科研項目725項;獲省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53項;獲市級以上優秀成果獎218項,通過鑒定60項,取得專利39項,簽訂科技轉讓及服務合同258項,出版各類學術著作1476部,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2141篇。
1986年以來,學校黨委一直是省、市先進黨委,學校連續獲得省、市文明學校光榮稱號。1993年,學校被中組部、中宣部、教育部授予“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高等學校”稱號,2000年、2003年學校先后被評為遼寧省“文明單位”。2003年,學校被教育部評為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2004年,學校被評為遼寧省依法治校示范學校。
學校教師出版專著208部,發表論文4101篇,其中被SCI收錄290篇,被EI、ISTP、SSCI等收錄100余篇,受理專利47項,獲得各項科研成果獎勵300項。
辦學目標展望新世紀,學校從遼寧省基礎教育改革和經濟社會發展對各類人才的需要出發,按照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發展要求,提出堅持為地方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以及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的宗旨,以本科教育為主,大力發展研究生教育,適度發展成人教育、留學生教育和其它各類教育,形成師范專業與非師范專業協調發展,可同時培養博士生、碩士生、本科生、留學生的完整教育體系。爭取成為*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把學校建設成為國內一流的教學研究型教師教育特色突出的綜合性大學。
涌蕩的渤海之波沉淀為校旗上的藍色,它代表理性,寓示智慧,不僅是大海的顏色、天空的顏色,也是每一個遼師人希望與夢想的顏色。藍白相映,襯出學校標識,寓示歲向甲子的遼寧師范大學風華正茂,既擁有厚重底蘊,又展示激情和活力,必將英才輩出,師道昭彰,為培養優秀人才做出應有的貢獻。
遼寧師范大學標識設計以英文簡寫字母組成的“鼎”為圖案,以高度抽象的圖形語言,概括了“鼎”的根本特點與精髓,體現大氣、穩重的國際風格。圍繞“鼎”的文化,賦予昌盛、權威、智慧等深厚的內涵。標識中“1951”記錄了建校時間。標識采用了“*紅”的流行色,熱情、吉祥的色彩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力,既傳承了*傳統文化,又是吉祥的象征。以英文字母構成標識,是國內高校標識的一大突破,不失傳統,更追求創新。
職務 姓名
校長 韓增林
副校長 曲維、劉向軍、李偉、李慶偉、李雪銘、李紅
黨委書記 曲慶彪
黨委副書記 韓增林、劉群
紀委書記 蘇健
遼寧師范大學的前身為大連師范專科學校和大連外國語專科學校;
大連師范專科學校始建于1951年8月,時稱旅大師范專科學校,是新*成立后首批建立的高等師范院校之一;
1953年,東北地區7所師專調整歸并為3所時,該校更名為大連師范專科學校;
大連外國語專科學校于1950年建立,初為旅大市委和中蘇友好協會在大連和旅順辦的3個俄文班,1952年兩地俄文班合并為大連造船俄專,1953年更名為大連工業俄專,后改為大連外國語專科學校。
1958年7月,大連師范專科學校與大連外國語專科學校合并,改為大連師范學院;
1960年更名為遼寧師范學院。
1983年12月,遼寧省政府決定將學校更名為遼寧師范大學。
學校先后被評為全國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青少年教育工作、社會實踐活動、教育部青少年犯罪研究工作先進單位。獲得首批國家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校、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先進集體、全國普通話水平測試先進測試站等榮譽稱號。被評為遼寧省普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學籍管理工作、大學生就業工作、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共青團工作、依法治校工作先進單位。被評為全國高校物業管理先進單位、全國高校后勤信息與宣傳先進單位、全國計劃生育系統質量管理QC成果先進單位、遼寧省高校后勤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集體。連續多年被評為省、市先進黨委、文明單位。
溫馨提醒:文章觀點來源網絡,隨時光飛逝,歲月變遷,準確性、可靠性、難免有所變動,因此本文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