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硬件,移動互聯網,評測報告。科技資訊,業界。
這里有各領域資深人士針對產品給出的專屬測評報告和*的科技資訊,獵牛網是一個專注科技觀點和智能硬件評測的科技媒體,全方位解讀移動互聯網。
服務、管理集成為一體的高效、安全、便利、環保的居住環境。”
智能電視智能電視是具有智能操作系統的開放式平臺,通過互聯網連接,不僅可實現一般電視的播放功能,更可在智能應用程序APP自行下載、安裝、卸載各類應用軟件,持續對功能進行升級和擴充的電視機的統稱。
智能汽車智能汽車就是在普通汽車的基礎上增加了先進的傳感器(雷達、攝像)、控制器、執行器等裝置,通過車載傳感系統和信息終端實現與人、車、路等的智能信息交換,使汽車具備智能的環境感知能力,能夠自動分析汽車行駛的安全及危險狀態,并使汽車按照人的意愿到達目的地,最終實現替代人來操作的目的。
智能手環智能手環是一種穿戴式智能設備。通過這款手環,用戶可以記錄日常生活中的鍛煉、睡眠、部分還有飲食等實時數據,并將這些數據與手機、平板、ipod touch同步,起到通過數據指導健康生活的作用。
智能手表智能手表,是將手表內置智能化系統、搭載智能手機系統而連接于網絡而實現多功能,能同步手機中的電話、短信、郵件、照片、音樂等。2013年3月媒體報道,蘋果、三星、谷歌等科技巨頭都將在2013年晚些時候發布智能手表。美國市場研究公司Current Analysis分析師艾維·格林加特(Avi Greengart)認為2013年可能會成為智能手表元年。
智能防丟設備專注于物聯網技術與產品開發的Linquet公司發布了新一代基于云的智能防丟解決方案,通過軟硬整合,實現將手機、自行車、鑰匙、錢包甚至寵物等現實世界的一切事物進行相連。Linquet能自動適應用戶的生活方式,當相連物品超出一定范圍時,還會自動提示用戶。
智能藍牙耳機隨著越來越多的手機支持藍牙功能,藍牙耳機已成為手機的必備選件。同時,隨著支持MP3播放的立體聲藍牙耳機的推出,藍牙耳機已能夠同時連接到藍牙移動電話和音樂播放器,這必將給藍牙應用帶來新的亮點。
在未來10年物聯網將帶來一個價值14.4萬億美元的巨大市場,很多智能硬件產品應用都可以在萬物互聯時代找到自己的新位置,智能硬件創業者在物聯網時代正面對著不小的挑戰,成功與否的決定因素已經從單個變量增長到好幾個變量,這既是行業轉變的思路,更是進一步發展的挑戰。
與以往不同,物聯網時代將要面對一個更大的挑戰,成功與否的決定因素已經從單個變量增長到好幾個變量。物聯網時代改變了行業創新模式,小的公司也可能變成一家很偉大的公司。
物聯網為萬物溝通提供平臺,涵蓋智能醫療、智能電網、智能教育等多個熱點行業應用,還與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息息相關,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物聯網被認為是繼房地產、互聯網之后的下個經濟增長點,自然成為了海內外資本市場和國家政府的關注熱點。
智能硬件作為物聯網的關鍵組成元素,也一并走紅起來。投中集團*統計顯示,2014年國內已經有25家硬件廠商通過VC等方式實現融資。
智能硬件行業即將迎來井噴式爆發。根據Gartner預測,相比2014年,今年全球互聯設備將達到49億臺,增長30%;2020年規模會達到250億臺,思科認為是750億臺,IDC預測則是500億臺。
初創團隊和跨界公司往往比傳統公司更引人矚目,比如像本屬移動互聯網領域的獵豹做起了凈化器、研發半年的三個爸爸創造了千萬級的眾籌成績、苦研三年的SciX也趕上這一波市場,開始受到追捧。
凈化器產品的火爆背后,存在的爭議仍然是在實際凈化效果。而智能化方面,既不是重點,也沒有在智能化方面做出太多花樣,簡單的配置仍然只停留在通過手機遠程進行開關和一定的設置,還不能做到足夠智能化地聯動。
平衡車電動平衡車開始組建成為很多年輕人的代步工具,從Segway到SoloWheel這樣一些海外產品,逐漸向另一個方向發展,平價化、智能化。玩法也變得更加多樣,比如平衡車可以給手機充電,雖然沒什么技術門檻,但也增強了一些實用性。
家庭安防2014年1月份谷歌宣布32億美元收購Nest之后,圍繞家庭空間的智能設備就開始受到更多創業者和投資者的關注。用戶也相對更早接受此類產品,其中家庭安防類產品國內外出現得比較多。
比如關注入戶安全問題的“丁丁門磁”,讓門的開關在手機掌握中。再比如歐瑞博因為推出了一款燃氣報警器,開始受到小米的覬覦,拋出橄欖枝;傳統家電廠商里比如海爾,在推其uHome智能家居平臺時,安防即是其重要一環。另一類安防類產品品類快爛大街了的就是攝像頭,小米、360家庭衛士、聯想看家寶等等,都是此類產品。
虛擬現實讓虛擬現實更加大眾化,熱潮被吹起的一個推動力是2014年3月份Facebook宣布20億美元對OculusVR虛擬現實技術公司的收購。之后我們不僅看到了國內有蟻視VR這樣的同類技術團隊產品出現,同時也看到三星也推出了自己的類似產品,GearVR,雖然三星采取的方式比較取巧,讓Note4變成顯示屏幕,但也說明,虛擬現實的潮流,主流消費電子廠商也在追。像亞馬遜年中推出的裸眼3D手機、國內的Takee鈦客等,也是虛擬現實類產品的一種延伸。此類產品也會越來越豐富,但目前*缺乏是應用場景和可消費的內容。
酷玩產品以精細創新,和設計為賣點的產品開始受到追尋新奇酷的新潮消費者青睞。
親子互動類和傳統快消品一樣,給孩子和女人的產品,總是*賣,最掙錢。所以親子類的智能硬件產品也不在少數。
四軸飛行器2014年*是四軸飛行器大熱的一年,一方面是由于創業者的加入,比如像億航這樣的團隊,其Ghost飛行器比大疆這樣的傳統大玩家少了一半,讓入門門檻降低。
同時,大疆、Aircraft一類的產品價格降低、性能進一步提升之,特別是一體式攝像頭配上之后,雖然DIY的體驗少了些,但是人人都能很輕松地玩起航拍。
慢慢地,你會發現你周圍有一些追求新潮電子酷玩的年輕人開始玩起了航拍,在航拍遇到的問題是,對低空飛行有潛在危險,但也沒有具體的管制方式,在市場野蠻生長一段時間之后,相關部門應該會加強管制。
汽車智能化在汽車智能化仍然在逐漸推進的過程中,一批用于汽車的“智能穿戴”開始涌現出來,成為汽車全面智能化的過渡產物。
此類產品主要有2類,一種是車機類,主要是基于Android平臺的汽車車機越來越多,在深圳有不少第三方團隊在做此類產品研發,用于汽車后裝市場。
另一類是通過OBD通用數據接口,獲得汽車的油耗、速度等常規數據,同時加入GPS模塊,不僅讓汽車通過一個小配件可以進行GPS軌跡的記錄,同時可以對駕駛習慣等進行大數據分析。
純電動汽車汽車在智能化領域的兩個大方向是電動化和互聯網化,在新能源發展方面,混合動力和純電動的汽車產品越來越豐富。
且不說這一年Tesla在國內發展的風生水起,與銀泰SOHO等地產商、民生銀行、中國聯通等合作建目的地充電樁。
手表手環智能手表、智能手環仍然沒有在這一撥熱潮中降溫。三星、LG、SONY等廠商繼續迭代智能手表產品。新產品蘋果AppleWatch的等推出。
在國內市場,Inwatch、土曼、果殼電子的智能手表也在繼續迭代,思路也更加成熟,比如果殼電子開始重新定義產品的設計,改為圓形表盤。
百度采取扶持外部產品,內置百度服務,形成開放生態的思路。
百度在服務于健康云的dulife智能硬件設備品牌,咕咚手環、Boom Band手環等明星產品位于其中,推出的BaiduInside平臺成為智能硬件行業大事件。在技術布局上百度自己還擁有多項智能硬件專利,涵蓋智能眼鏡、可穿戴設備等領域。
在技術之外,百度與京東合作JD+智能硬件計劃,與強勢渠道結盟;與TCL合作力推TV+智能電視有望突破100萬出貨量。還投資了智能家居廠商海眸科技,智能汽車則有Carnet。
騰訊2014年11月,騰訊開始向智能硬件發展,騰訊發布了路寶APP+路寶盒子,這是一款OBD設備,插入汽車的接口之后與騰訊云連接,可實現車輛診斷、油耗分析、車友社交等功能。
2015年4月28日,在2015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GMIC)上,騰訊公司宣布推出“TOS+”智能硬件開放平臺戰略,并正式發布TencentOS系統,同時,騰訊也展示了與多家合作伙伴共同推出基于該系統的智能手表、微游戲機、虛擬現實產品以及手機四大智能硬件領域解決方案。
360360成立了智能硬件事業部,擁有360隨身WIFI、360智鍵、360安全路由、360防丟衛士、360安全手環數款獨立產品,同時還與TCL合作推出了360空氣衛士。單品鋪量成為360智能硬件的打法。
小米小米在智能手機之外,先后推出智能電視、智能電視盒子、智能路由器、米WIFI、米鍵等產品,它正在力推的智能路由器有意做智能家居的中心,野心不小,圍繞MIUI形成一個軟硬結合的生態,將MIUI用戶量做上去是小米的戰術。
阿里阿里在智能電視領域牽頭成立了SmartTV聯盟,同時投資華數、文化中國等內容廠商,推出天貓魔盒電視盒,并且與華數合作推出電視支付,要做智能電視生態。在智能家居領域則投資了海爾,與格力等合作在智能家電中接入了阿里云服務。
阿里的云服務、產品矩陣、操作系統和商務合作,分別對應到百度、360、小米和阿里的硬件思路,在智能電視、智能家居、可穿戴設備、智能汽車等領域跑馬圈地已久。
溫馨提醒:文章觀點來源網絡,隨時光飛逝,歲月變遷,準確性、可靠性、難免有所變動,因此本文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