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培養誠樸求是、努力追求有社會責任感的質量、有社會適應能力的質量、有發展后勁的質量。2006年,學校以優秀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近年來,學校先后有80余項教學成果獲國家和遼寧省優秀教學成果獎。畢業生就業率連年達95%以上,居遼寧省高校前列。廣大畢業生以腳踏實地、吃苦耐勞、勇于實踐、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網站團結協作、甘于奉獻的特點,贏得了國家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的歡迎,受到了社會的好評。教務處被教育部評為全國普通高校優秀教務處,學校先后兩次被教育部評為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被評為全國首批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進入全國50強。 始終把人才培養質量視為學校的生命,培養學生“太陽石精神”和應用創新能力,遼寧工大作為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全面開展合作教育,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官網 www.lntu.edu.cn 著力推進應用創新型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和實踐,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精神,不斷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博學篤行,實踐能力強的應用創新型人才為目標。
實力較強的傳統學科,測繪科學與技術、22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4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51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6個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領域,安全技術及工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力學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4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國家大學科技園、國家技術轉移示范機構、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網站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國家安全生產技術基礎研究中心、國家煤礦開采與安全技術創新服務平臺、煤礦液壓技術與裝備工程研究中心遼寧省重大科技平臺、9個省級重點學科、13個省級重點實驗室,8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已形成了適應國家經濟建設和遼寧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學科專業體系。安全科學與工程4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建有礦業工程、遼寧工大高舉地礦特色旗幟,不僅擁有一批特色鮮明、走特色發展之路,也擁有一批生機勃勃的新興學科。擁有5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力學。
早在建國前夕,支援解放全中國,經東北人民政府批準,分別成立了鶴崗工科高級職業學校、雞西煤礦工業學校、撫順工科高級職業學校、阜新工科高級職業學校以及東北煤礦工人速成學校。1958年分別成立了阜新煤礦學院、撫順煤礦學院、遼寧煤礦師范學院和雞西礦業學院。六十年代初期院校調整,四校合并,校址選于遼寧省阜新市,定名為阜新煤礦學院,成為東北地區唯一一所煤炭高等院校。1978年學校更名為阜新礦業學院。1996年4月, 經國家教委批準更名并升格為遼寧工程技術大學。1999、2000年,原阜新工業學校、遼寧電子計算機學校和遼寧省財政學校先后并入學校。2012年,遼寧省人民政府和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正式共建學校。為恢復生產、發展經濟、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是一所具有六十多年悠久歷史的國家重點大學。
學習生活環境幽雅。占地4240畝,其中阜新校區占地1900畝、葫蘆島校區占地2340畝,校舍建筑面積73萬平方米。25000平方米的現代化圖書館,藏書220萬冊,訂有中外文期刊2000多種。學校編輯出版的《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均在國內外公開發行,其中《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已進入CSTA 和EI以及《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并首批進入中國核心期刊。學校建有阜新校區中華路校園、玉龍校園和葫蘆島校區龍灣校園,遼寧工大教學科研設施完善。
一代又一代遼寧工大人秉承“誠樸求是、堅韌頑強、無私奉獻”的太陽石精神,改革創新,苦干實干,創造了輝煌業績,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偉大成就,1978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首批88所重點院校之一,1981年被批準為首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1993年獲準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有條件接收留學生單位之一,1999年被批準設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獲得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2009年獲得工商管理碩士(MBA)專業學位授予權,2010年獲工程管理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2012獲批為接受中國政府獎學金學生院校。現已成為擁有工、管、理、經、文、法、農、教育、藝術等多學科,辦學特色突出,辦學設施完善,師資力量雄厚的著名高等學府。現設有24個院系、117個本科與高職專業,其中國家級特色專業8個。目前,在冊學生4.2萬人,其中全日制在校博士生、碩士生、本科生、高職生、留學生3.2萬人。博學篤行”的校訓,弘揚“樸實無華、六十多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