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吃了云南巡撫進貢的這種點心后,感覺很好,隨即給點心起名,稱之為“火腿四兩砣”。1860年在昆明成立的合香樓糕餅鋪將“云腿包子”烘焙后,選用云南特有的“宣威火腿”做為主料,輔以白糖、蜂蜜、豬油、熟面等,創制出殼硬金黃、香味獨具、油潤不膩、酥軟可口的點心。明王朝滅亡后,云腿包子的做法由宮廷傳入民間。而一直延續下來的“火腿四兩砣”逐漸演變成云腿月餅的雛型,云腿月餅150年的歷史也就此開始。
歷經百年,這些繁盛時期的場景已經隨風飄散。為了紀念,吉慶祥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將這段歲月雕刻在了進門的墻上,黑色的雕塑,厚重、滄桑躍然墻上。
吉慶祥生產的“吉慶牌云腿月餅”已遠銷到美國、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吉慶祥”創建于1907年,創始人是陳惠泉、陳惠生,兄弟二人小名分別叫“小慶”和“小祥”。吉慶祥(吉慶牌)位于秀麗的五華山旁邊,是一個歷史悠久的食品生產骨干企業。由于二人的經營得到妹婿袁吉之的資助,因此就以三人名字中的一個字為招牌,起名“吉慶祥”,又請畫家胡應祥設計畫了注冊商標,它便是今天的“吉慶牌”,商標中的“戟”和“磬”取“吉慶”諧音,也表達了“吉祥之意”。
溫馨提醒:文章觀點來源網絡,隨時光飛逝,歲月變遷,準確性、可靠性、難免有所變動,因此本文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