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改革與課程建設成績突出。為本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礎。學院擁有計算機實驗教學、微軟精品課2門,2014年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2018年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多年來學院始終以培養高質量、高層次,適應社會需求的計算機專門人才為宗旨,高度重視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培養,本科生、研究生在國際國內學術會議、吉林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網站科技競賽中屢獲佳績。擁有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教育部IBM、省級教學團隊7個,硬件條件處在全國相關學科中的前列,承擔國家級精品課程4門,物聯網虛擬仿真2個國家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擁有高水平教學團隊。
學院將把握這個機遇,聘請我院杰出校友、美國工程院院士、2015年,面向未來、普林斯頓大學李凱教授擔任主任委員,吉林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官網 ccst.jlu.edu.cn 立足長遠,進一步加強原創性科學研究,促進學科交叉與協同創新,提升學術團隊的科研與創新能力;進一步加強國內外合作,促成高層次人才引進與培育,提高國際化程度和學術影響力。把吉林大學計算機學院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人才培養和學術研究基地,為國家的經濟建設和社會服務貢獻力量。 吉林大學又成立計算機學科發展咨詢委員會,為學科發展提供咨詢和建議。委員由國內外知名專家教授組成,學院本身具有深厚的學術底蘊和優良的學術傳統。
計算機系統結構、學院擁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和“軟件工程”兩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吉林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網站計算機應用技術、國內首批博士后科研流動站;設有計算機軟件與理論、軟件工程和生物信息學5個博士點,其中計算機軟件與理論為國家首批重點學科,計算機系統結構、計算機應用技術為吉林省重點學科;設有計算機軟件與理論、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系統結構和網絡與信息安全4個碩士點;設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與信息安全和物聯網工程等3個本科生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和物聯網工程均為國家特色專業),以及“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本科試驗班(教育部首批珠峰計劃)。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被評選為吉林省品牌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分別于2011年、2017年通過國際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軟件工程專業于2018年通過國際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計算機學院目前擁有本科生2147人、碩士生603人、博士生230人,軟件學院目前擁有本科生1428人、碩士生338人。
1個教育部工程中心、學院擁有12個省部級的科研平臺,1個教育部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其中包括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個吉林省重點實驗室、2個吉林省工程研究中心、1個吉林省科技創新中心和1個吉林省關鍵支撐技術工程實驗室。“十二五”期間,新增國防科工局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吉林數據與應用中心,吉林省電子商務關鍵支撐技術工程實驗室和吉林省高性能計算工程研究中心(吉林大學)等科研平臺;同時建設了吉林大學大數據科學與技術研究院和吉林大學智慧海洋研究中心兩個校級的科研平臺。
其中教師198名,學院擁有一支實力雄厚、現有教職工270余人,知識和年齡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具有博士學位人數在80%以上,教授52人、副教授76人。教師中有中科院雙聘院士1人,國家級人才3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6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4人,中科院百人計劃1人,寶鋼教育獎優秀教師獎8人,國家教指委委員2人,吉林省教學名師3人,吉林省省管優秀專家1人,吉林省高級專家5人,吉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8人,吉林省拔尖創新人才11人,吉林省長白山學者特聘教授3人,吉林省首批學科領軍教授1人,吉林省青年科技獎獲得者4人,吉林省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4人等。
溫馨提醒:文中觀點來源網絡,隨歲月變遷,準確性,僅供參考!取消收錄、等問題,請聯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