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中醫院 - 省中醫中醫世家。
江蘇省中醫院,省中醫中醫世家。
承擔了南京中醫藥大學學生的臨床教學任務,2006年承擔各類博士研究生及碩士研究生臨床教學共計690名,292名境外留學生和237多名本、專科生等臨床教學任務。
醫院在全省及全國享有較高聲譽的知名專家層出不窮,如首任院長、中科院學部委員葉橘泉教授,著名腎病學家、中央保健局特聘專家鄒云翔教授,著名消化科專家張澤生教授,針灸科專家邱茂良教授,兒科專家江育仁教授等;目前仍堅持在臨床一線的如耳鼻咽喉科專家干祖望教授、消化科專家徐景藩教授(全國衛生界*獎“白求恩獎章”獲得者)、婦科專家夏桂成教授、以及中青年專家鄒燕勤教授、唐蜀華教授、曹世宏教授、單兆偉教授、徐福松教授、劉沈林教授等。大批中醫和中西醫結合中青年專家已成為所在專業的學科帶頭人和技術骨干,近十年來又先后引進碩士生、博士生、博士后出站人員80余名,其中不少人曾在國外研修或受到培訓。技術力量雄厚、梯隊結構基本合理的人才隊伍為醫院的發展和聲譽日益提供了堅實的基礎。50年來,醫院堅持中醫醫院辦院方向,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提高醫療質量、服務水平為重點,繼承發揮中醫藥特色和優勢,充分發揮專家和重點學科的學術影響和示范帶頭作用。注重中醫專科專病門診的優勢效應,常年開放專科、專家門診78個(在全國中醫系統中開設專家門診最多)。堅持“科教興院”戰略,作為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醫院承擔著大量的全方位教學任務,每年完成多層次(包括專科、本科、研究生、留學生等)課堂教學4000多學時,接受大量的臨床實習、國內外醫師進修培訓任務,多年來業已培養出數以百計的碩士、博士研究生,為中醫藥事業培養了大批高層次的跨世紀人才。重視中醫科研工作,致力于中醫藥的現代化研究。 97年以來獲各級科研課題成果獎46項,目前在研課題156項,其中*課題7項。近幾年來,醫院進一步加強了中醫學術對外交流工作,舉辦外國醫生臨床中醫學習班,每年接受大批南京中醫藥大學國外留學生和港澳臺地區學生來院進修學習。每年接待近40批3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友好人士來院參觀訪問,擴大了中醫藥和我院在海內外的影響。
繼續保持國家重點專科6個:腎內科、耳鼻喉科、消化科、兒科、急診科、針灸科(教育部及省級重點專科);省重點專科11個:男科、心內科、婦科、眼科、推拿科、呼吸科、普外科、血液科、兒科、針灸科。為不斷滿足醫療市場和人民群眾需求,新組建專科消化系腫瘤外科和整形外科。至年末共有醫藥專科41個、護理單元37個。年門急診量202.6萬人次,日門診量6000人次左右;實際開放病床數1111張,年出院病人數23552人次,各項醫療指標達到預定目標。
在公共衛生和疾病控制預防工作方面,為江蘇省暨南京市及周邊省份地區的百姓健康保健事業,發揮了全國省級示范中醫院作用。在衛生事業不斷深化、社會需求進一步降低醫療收費的背景下,醫院實現了新一輪的戰略調整。
門診改擴建工程順利完成,于2006年10月28日全面啟用。改造擴建后的門診大樓建筑面積由10186平米,增至17000平米,改造室內中庭2處,新增自動扶梯6臺、觀光電梯2臺,新配中央空調系統,增容整合了電力配電系統,新配安全監視系統和消防自動報警噴淋系統,布設觀賞室內景觀7處,增設了自動叫號、背景音樂等人性化服務系統,為病人提供了寬敞、舒適、怡人的就診環境(門診部環境有新圖片展示)。醫院南擴43畝工程順利推進。新購置醫療設備3909萬元,醫療設備總值24216.25萬元。
醫院將全面貫徹落實國家衛生部“醫院管理年”活動精神和要求,貫穿全年工作始終,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提高醫療質量為重點,切實做到醫療“三合理”著力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并將“一切為了病人,為了病人一切,為了一切病人”落在實處。
全年科研立項13項,獲科研資助經費1770萬元,其中縱向課題經費1306萬元,橫向課題經費464萬元。共獲各級科技成果獎4項,其中江蘇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南京市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三等獎1項,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完善了倫理審查標準與規程并實現了與國際標準的接軌,建立了我院“人體器官移植技術臨床應用倫理委員會”,接受WHO SIDCR“發展倫理審查能力戰略行動”的認證培訓。
人才建設:至年末共有職工1717名,全面實行專業技術資格聘任,經各級組織、職能部門審議,院聘任委員會審定,共聘任高級衛生技術人員305名,其中正高101名,副高204名。其他專業系列副高級技術人員19名。中級衛生技術人員349名。其他專業系列中級人員29名。初級技術人員實現全面聘任。技術工人也實現了全面聘任。有徐景藩、夏桂成、唐蜀華、曹世宏、單兆偉、劉沈林等57名江蘇省名中醫、名中西醫結合專家繼續在醫療一線為健康事業服務。擁有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25名,副教授48名;博士研究生導師14名,碩士研究生導師58 名。設有中醫內科學、中西醫結合、中醫兒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傷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五官科學、針灸推拿學、病理學、中藥學等10個博士、碩士研究生專業學科。全面啟動“青苗培養計劃”,舉辦院內名醫“跟師學習班”;加強“三基訓練”,嚴格對中青年醫師技能考核,提高中醫素養。為全面提升專科發展平臺,引進一批高層次學科帶頭人,組建新專科2個,提高了醫院綜合服務水平和核心競爭能力。
溫馨提醒:文章觀點來源網絡,隨時光飛逝,歲月變遷,準確性、可靠性、難免有所變動,因此本文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