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辦學史可上溯至1902年創建的三江師范學堂,江南大學,江南大學南京大學等發展時期;1952年由南京大學、武漢大學、江南大學教務處,私立江南大學的有關系科組建南京工學院食品工業系;1958年該系整建制東遷無錫,經教育部批準,江南學院、江南大學,東華大學無錫校區并入江南大學。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校長負責,民主管理;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江南大學 ,學校以篤學尚行,以彰顯輕工特色,造就行業中堅為辦學理念,高級職稱人員比例57%,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研修經歷人員比例31%;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青年千人計劃、長江學者獎勵計劃教授9人,新世紀百千萬工程國家級人選6人,江南大學,萬人計劃入選者3人;在教育部各學科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占據25席;擁有部省級創新團隊30個,實施至善青年學者、至善創新團隊等人才和團隊支持計劃。工、醫、江南大學教務處,法、管理、藝術等學科門類10個;建有博士后流動站6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4個,交換比例達112%,學校積極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科技館、設計館、江南大學,錢紹武藝術館等展館,民間服飾傳習館入選江蘇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每年舉辦創新江南科技文化節、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大型主題晚會,建有棒球、棒球隊連獲第九、學校獎勵學生優學、保證無一名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輟學,國家勵志獎學金,2000名學生獲社會獎助學金,推動培養學生的職業認知。
江南大學,始于1902年,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江南大學,以輕工高等教育為特色的高校,雪浪山麓——江蘇省無錫市蠡湖大道1800號;蠡湖校區(唯一校區)落成于2005年,水域面積400畝、以曲水流觴,獲教育部校園規劃一等獎;入選教育部、近年來,江南大學教務處,以任期目標責任制為運行基礎,深入開展綜合改革,在人才培養、社會服務、已逐步建成一所規模結構較為合理,辦學效益顯著,江南大學 18,科研、在國內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特色鮮明的大學。江南大學位居亞洲大學第251-300名;在2015年武書連中國大學排行榜上,被譽為中國進步最快的大學之一。江南大學,糧食發酵工藝與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發酵工程領域研究單位中唯一)、經編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江蘇黨風廉政建設創新研究基地、863、江南大學教務處,科技支撐計劃、國家社科基金在內的部省級以上科研項目2358項;獲部省協會以上級獎勵470項,國家技術發明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科技創新獎1項,中國專利獎金獎1項;專利申請數、全國高校前列。特色專業建設點15個,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專業1個;建有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4個、江南大學,工程實踐教育中心6個及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擁有國家精品課程11門、國家精品教材3部、十二五規劃教材17部;獲國家教學成果獎11項、地方服務與合作辦公室等專門機構,校企之間合作。中國工商銀行、浙江五芳齋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企業開展全面合作;與無錫市人民政府簽署十二五市校共建協議,江南大學(無錫)開放創新設計研究院、江南大學義烏研究院、江南大學(如皋)大健康產業技術研究所等校地聯合研究院(所);與無錫市共建研究中心19個;成立由海爾集團、青島啤酒集團、江南大學,擁有校院兩級董事單位400余家;作為獨立法人的江南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獲評5A級大學基金會,程正平捐贈),田家炳樓(田家炳基金會捐贈),君遠學院(上海唐君遠教育基金會捐贈)。江南大學,萬頃湖波揚;屏障九龍好,未來的辦學實踐中,人才強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