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內科,組織架構,腎內科。風濕免疫科,內分泌科。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杭州市*人民醫院,杭州市*人民醫院,杭州市*人民醫院集團。
醫院新醫療綜合大樓擁有浙江省*屋頂急救直升機停降坪,國際一流的手術室——17間凈化層流手術室(其中一間可正負壓切換),2間百級凈化手術室;危重病醫學科使用高壓靜電除塵滅菌系統,配備呼吸機、床邊血液過濾系統、全腸外營養、亞低溫等多項先進設備,以及生理監測多功能綜合柱;消毒供應中心引進浙江省首臺多腔全自動清洗/消毒機(全電腦自動控制,具有加酶、預洗、清洗、超聲、漂洗、上油、干燥等功能流水線自動一次性完成)和浙江省*環氧乙烷低溫消毒柜;以及物流傳輸系統、屋頂花園、室內綠化、賓館式病房,樓宇內環繞背景音樂。門診設置輸液配置中心,化藥操作在封閉的環境中進行,降低感染和輸液反應發生率;PCR基因實驗室等先進硬件設施和以人為本的人文理念為患者提供了良好的就診環境。給患者提供了先進的硬件設施和良好的就診環境。全省*內窺鏡中心落戶于此。約700平方米的內鏡中心配備品種齊全的各種消化道內鏡(如胃鏡、十二指腸鏡、小腸鏡、直腸鏡、超聲內鏡)、專門做ERCP的放射診療場所、示教演播廳,適合各類消化道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教學,基本實現消化道檢查無盲區。
坐落在西子湖畔的杭州市*人民醫院創建于1923年,是杭州地區融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和社會保健于一體的市屬*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浙江省醫學科學院臨床研究院,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全國百姓放心醫院示范醫院,浙江省示范文明醫院,杭州市文明單位,杭州市藥劑、放射、病理、護理、急救、檢驗、產科、病歷質控中心。
杭州市*人民醫院建于1923年,是杭州市政府及愛國人士自籌資金建立的杭州市*所綜合性醫院,原名杭州市立傳染病醫院,自1928年6月更名為杭州市立醫院,是當時*設有內、外、婦、兒等科的市立綜合性醫院,1966年正式命名為 杭州市*人民醫院。2000年后,醫院又相繼成為浙江省醫學科學院臨床研究院、南京醫科大學附屬杭州醫院。
九十年激越澎湃,九十年乘風破浪。多年來,醫院始終秉承“嚴謹治醫、仁愛為民、開拓進取、追求卓越”的辦院宗旨,激勵員工銘記“嚴謹、博學、敬業、仁愛”之院訓,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服務,為杭州地區乃至浙江省的醫藥衛生事業發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名 稱
時 間
隸屬關系
備 注
浙江省立杭州傳染病院
1923年秋
1927年夏
省政府
警務處
當時杭州市區傳染病流行,由醫務界代表李定(警務處長夏超同鄉,浙江醫專校長)盛佩蔥(在珩)(浙江病院院長,省議員)向省政府提議,23年4月經省議會議決,創辦杭州傳染病院。院址:租用福緣巷89號(現杭州火車站紅星劇院隔壁)民房,於23年秋正式開辦。床位20張。
廣濟醫院附屬傳染病院
1927年夏
1928年春
省政府(27年春,杭州建市,醫院一度改市屬,后醫院附屬廣濟,又改省屬。)
27年3月北伐軍到杭,廣濟醫院收歸國有,27年5月福緣巷傳染病院歸劃廣濟醫院改為廣濟醫院附屬傳染病院。民政廳長馬敘侖任命洪式閭為廣濟醫院院長,成立省政府廣濟醫院委員會。
杭州市立傳染病院
1928年春
1928年6月
市政府
28年春廣濟醫院又歸還洋人管理,傳染病院由市政府接管。洪式閭等離開廣濟后在惠興路溫州會館成立“杭州病院” 又稱“甌海醫院”擬與廣濟抗衡,幾年后放棄。
杭州市立病院
1928年7月
1938年6月
29.3前公安局衛生科
29.3后市政府衛生科
28年6月更換院長,同時更改院名,經半年整頓,改組成綜合性醫院。32年遷址學士路14號,設護士培訓科。30年3月增設城北診察所(拱宸橋)、城南分診所(江干六和醫院內)。
杭州市立醫院
1938年11月
1939年6月
市政府
由市政府何瓚(希甫)市長夫人何施秉慧任院長,將市政府診療所合并,改名杭州病院,在糧道山設傳染病部。39年1月何被刺身亡后,何施秉慧即與內政部(部長陳群系何同鄉)直接聯系以求政治出路及經費來源。
浙江省杭州醫院
1939年7月
1942年冬
內政部直轄
浙江省立病院
1942年冬
1945年8月
省政府管轄
院長王彥蕓系省主席傅式說同學,醫院又由省政府管轄,故更換院長、更改院名。并撤銷傳染病部,改由浙江省立醫院本部收治。
浙江省立杭州病院
1945年9月
1946年5月
省政府
抗戰勝利后,并入浙江省立醫院,46年1月起,改稱浙江省立杭州病院。
杭州市民醫院
1946年6月
1949年5月
市政府,市衛生局
46年5月由市政府出面向省政府交涉,上繳50萬元,醫院歸還市管。改名杭州市民醫院,但院內一切藥械設備及大部人員被浙江醫院移去。市政府商得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同意,與上海紅十字會第二醫院合并,將該院醫療設備及部分工作人員(約20人)遷杭,內部稍加裝修,46年6月2日開診
杭州市民醫院
1949年5月
1952年6月
市人民政府,市衛生局
49年5月至49年7月,杭州市軍管會接管,張毅任醫院軍代表,49年8月上級委派賴光興擔任解放后*任院長,張毅任政治協理員。50.3,市公安醫院(解放街85號)并入市民醫院,為市民醫院分院。52年6月門診部建成。
杭州市人民醫院
1952年7月
1954年9月
市衛生局
醫院門診部建成,52年7月1日起,改稱杭州市人民醫院。52年11月市衛生局指派市人民醫院接收西湖療養院,改名杭州市人民醫院療養部。53年3月10日市急救站成立。9月中心門珍部建成。54年7月人民醫院療養部改五云山療養院。
杭州市*醫院
1954年10月
1966年9月
市衛生局
隨著市區人口增加,省市醫療單位增多,由市衛生局統一編號命名,本院排行*。60年11月,中門部并入市*醫院門診部。62年7月1日醫院門診部與市中心門診部分開。65年10月市一院不代管市急救站。
杭州市*人民醫院
1966年10月
市衛生局
文革初期,根據群眾要求,在醫院前面加“人民”二字。82年籌建、83.2局批準建造,88年3月啟用新的病房(原學士路14號)樓,98年下半年購置并開辟新的門診大樓(平海街原市總工會大樓)99年9月啟用。99年7月行政綜合大樓投入使用。2000年12月30日我院跨世紀工程,即18層智能化醫療綜合大樓開工典禮,于2003年9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皮膚性病科: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皮膚科成立于1953年,目前是杭州市醫學重點學科和浙江省醫學重點學科、國家中管局白癜風重點專病。在學科帶頭人許愛娥主任醫師的領導下,特別自1993年成為市級醫學重點學科以來,市衛生局和醫院領導對皮膚科在“人、財、物”上的傾力支持,1995年醫院又提出“以皮膚科為龍頭,建設具有專科特色綜合性醫院”的辦院方針,從措施配套、結構優化等方面入手,使皮膚科整體醫療服務能力明顯增強,臨床醫療和科研水平明顯提高,加快了特色專科建設步伐,使皮膚科成為享譽省內外,并在國內有較高知名度的特色品牌。1997年,我院皮膚科與武漢一院、天津長征醫院、沈陽七院的皮膚科建立了跨地域的“四強聯合”,以科技為紐帶,形成臨床、科研、制劑、信息、管理協作網絡,實現特色優勢互補,加快了皮膚科的專科建設,使皮膚科臨床、教學、科研工作躍居國內先進行列。
婦產科: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婦產科設有床位 30 張,環境溫馨,設施先進,設備齊全。目前擁有醫師 12 人,其中高級職稱 5 人,中級職稱 3 人,碩士研究生 3 人。現有護士 20 人,其中具有中級職稱以上 10 人。設立四個專科門診:更年期專科、計劃生育專科、妊高癥專科、高危產科等專科門診。
開展無痛人流、輸卵管堵塞藥物治療、陰道炎物理治療、宮頸微波治療、尖銳濕疣激光治療;病房開展各類產科、婦科手術:腹膜內、外剖宮產術、全子宮切除術、宮頸 Ca 根治術、盆腔淋巴清掃術、輸卵管吻合術、陰式子宮切除陰道成形術、微創(腹腔鏡)婦科手術;在特需服務中,開展無痛分娩、導樂分娩、處女膜修補術、陰道緊縮術,以滿足眾多患者需要。
參考資料
hz-hospital/
醫院設有一、二級臨床醫療、醫技科室60多個,其中消化內科、心血管內科、眼科、神經內科等為省市級重點專科,普外科、婦科、耳鼻咽喉科、內分泌科、血液內科、中心實驗室、危重病醫學科、神經外科等為院級重點專科;現有職工1400余人,其中高級職稱醫務人員207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9人,各級各類新世紀培養人才21名,浙江大學醫學院兼職教授20余名。醫院對大面積心肌梗塞、中風、急性重癥壞死性胰腺炎病人的搶救治療,圍產期婦幼保健及各類高危孕產婦的治療和搶救水平在省內處于領先地位。射頻消融、冠狀動脈造影、冠狀動脈支架放置術、冠狀動脈成形術、經皮冠狀動脈切割球囊術、自動除顫雙腔心臟起搏器安裝,肝葉、肝段及全胰切除,肝臟移植,小腸移植,內窺鏡下十二指腸乳頭切開取石術、消化道大出血胃鏡下緊急止血、早期消化道腫瘤的診治,全髖置換及脊椎病變治療,心臟不停跳狀態下實施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等均處全國先進水平。
杭州市*人民醫院將始終秉承“嚴謹治醫、仁愛為民、開拓進取、追求卓越”的宗旨,一如既往、踏踏實實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
溫馨提醒:文章觀點來源網絡,隨時光飛逝,歲月變遷,準確性、可靠性、難免有所變動,因此本文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