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歡迎您。
掛號,醫院,管理,中醫。惠州。
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成立于1950年2月,其前身是當時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粵贛湘邊縱隊白云醫院10多名留守人員和40多名醫訓班畢業人員組建的東江醫院。
隨著惠州行政區域的劃分調整,醫院多次更名。分別為:東江區中心衛生院、粵東區第四人民醫院、粵東區第三人民、惠陽專區人民醫院。1958年冬,惠陽專員公署撤銷建制,惠陽專區人民醫院也同時撤銷。直至1963年夏,惠陽專區又恢復建制,遂在原惠陽縣人民醫院之基礎上,又重新組建惠陽專區人民醫院。1988年,“撤地設市”遂改用今名。
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自1950年成立以來,歷經60年風雨滄桑,如今正以其空前的建院規模,雄厚的技術力量,先進的醫療設備,優良的服務質量傲立于惠州杏林之巔,成為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急救于一體的公立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國際愛嬰醫院、國際緊急救援中心網絡醫院、全國百佳醫院。她從原來只有幾十個人,幾十張病床,規模小,人員少,設備舊,技術低,房舍狹小的小醫院,發展到現在編制病床714張,開放病床988張,正式編制職工1306人,占地55023平方米,建筑面積96753平方米,全院擁有資產總值2.47億元人民幣,其中醫療用房45821平方米,日門診量3000多人次,年住院病人1.9萬人次,分科較細,設備較全,技術水平較高,能真正擔負起全市四縣二區的醫療、預防、科研、教學等重要任務的綜合性醫院。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乘改革開放的強勁東風,醫院建設飛速發展,蒸蒸日上。經過銳意改革,落實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醫療設備不斷更新,醫療技術水平不斷提高,院容院貌大為改觀,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雙豐收。
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是經廣東省高等醫學院評審授予的教學醫院。2004年經廣東省人民政府和廣東省教育廳批準成為廣東省碩士研究生培養基地、廣東醫學院非直屬惠州學院。2008年成為中山大學非直屬附屬醫院。
2009年,醫院整體改擴建工程項目被列為市委、市政府八大民心工程之一,總投資9.13億元。改建完成后,建筑面積16.3萬平方米,日門診量8000人次。
1999年2月,獲得全國"百佳醫院"光榮稱號。在醫院黨委的正確領導下,醫院的政治思想工作和醫院管理工作取得很大的成績,精神文明建設和物質文明建設獲得雙豐收。1995年12月、1997年12月、1999年12月連續三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于“文明單位”光榮稱號;1989年以來連續四次被評為省“文明醫院”,1998年被省衛生廳授予“百家文明醫院”、省精神文明辦授予"職業道德建設百優單位"惠州市委、市政府授予“五好單位”等光榮稱號。4人榮獲全國先進衛生工作者,“三八”紅旗手稱號,10人被評為全省勞動模范,先進工作者。
近年來,醫院精神文明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連續4次被評為廣東省“文明醫院”,連續3次被評為廣東省“文明單位”和惠州市衛生系統“先進單位”。
內科、外科、婦科、產科、兒科、眼科、中醫科、口腔科、耳鼻咽喉科、腫瘤放療中心、急救創傷中心、麻醉科、手術室
放射科、藥劑科、輸血科、病理科、營養科、門診部、體檢中心、核醫學科、檢驗中心、骨傷按摩室、 門診注射室、變態反應室、門診皮膚科、消毒供應室、血液透析室、康復理療科、功能檢查科、介入治療室、特需診療中心、神經電生理科、腫瘤放療中心、高壓氧科、電腦中心
分院科室綜合門診部、整形創傷(顯微)外科、產前診斷中心、兒科四區
儀器水平
目前,醫院已擁有有一大批現代化程度高的先進醫療儀器。計有:目前世界上*電子結腸境、西門子多層螺旋CT、磁共振、彩色B型多普勒、體外循環機、腹腔鏡手術系統、電子胃、腸鏡、自動血氣分析儀、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心電自動遙控監護儀、眼科超聲乳化儀、手術顯微鏡等,還能開展細胞培養、免疫組化、細胞凋亡檢測等高科技技術項目,這些先進設備在疾病診斷及治療中發揮了重大作用。
地址: 廣東省惠州市鵝嶺北路41號
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自1950年成立以來,歷經60年風雨滄桑,如今正以其空前的建院規模,雄厚的技術力量,先進的醫療設備,優良的服務質量傲立于惠州杏林之巔,成為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急救于一體的公立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國際愛嬰醫院、國際緊急求援中心網絡醫院、全國百佳醫院。是經廣東省人民政府和廣東省教育廳批準的廣東省碩士研究生培養基地,是中山大學附屬惠州醫院、廣東醫學院附屬惠州醫院。
醫院含院本部、惠州市*人民醫院(中心人民醫院江北院區)、*分院(下埔院區),三個院區統一領導,學科實行一條龍管理,資源共享。占地面積10.004萬平方米,醫療用房15.6854萬平方米。編制病床2005張,在職員工總數2361人,其中高級職稱專家416人,醫學博士13人,碩士研究生132人,碩士研究生導師14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3人,省、市名中醫2人,惠州市拔尖人才3人,省、市名醫9人。
醫院現設有17個臨床一級科室,21個二級專業分科,9個醫技科室,擁有省級重點專科1個。
門診專科開設:院本部開設專科39個;*人民醫院開設專科36個;*分院開設專科27個,已開展夫精人授、放射介入治療、腔鏡技術、顯微微創手術、急危重癥搶救監護治療、康復等一大批高、難、新技術項目。
擁有十萬元以上各類先進醫療設備389臺(套),固定資產總值達9.47億元。
為進一步改善醫療環境,更好地滿足市民的醫療需求,市委、市政府決定對市中心人民醫院本部實施改造,并將該改擴建工程列入政府民心工程。一期工程拆除南樓、藥學樓,現將部分科室調整到綜合樓和*人民醫院(中心人民醫院江北院區)。
品牌/型號:全自動血培養系統BECTEC9120
主要技術特點:美國著名品牌,全自動采用連續熒光檢測方法,使得檢測的敏感度大大增加,提高了檢測速度,百分之90的陽性標本可以在12個小時內檢出。適用于血培養、胸腹水、腦脊液等體液標本的普通細菌培養、分枝桿菌培養、厭氧菌培養和真菌培養等。采用先進的樹脂抗生素吸附技術,可提高使用過抗生素病例的陽性檢出率。
ROCHE實時熒光定量PCR儀
是目前PCR擴增速度最快的實時熒光PCR儀,約50分鐘可完成40個PCR循環。采用毛細反應管進行PCR擴增,使反應管內外溫度快速達到平衡,既加快了反應速度又保證結果更加準確。利用熒光染料和探針標記跟蹤PCR產物,對反應進行實時監控;不僅可以對產物進行熔解曲線分析(定性分析),而且可以通過加入已知濃度的標準樣品做標準曲線,確定待測樣品的濃度(定量分析)。可應用于基因表達分析、突變檢測、細菌及病毒等病原體的定性定量檢測等。目前在我院開展了乙型肝炎病毒定量、YMD變異、丙型肝炎病毒定量、巨細胞病毒、單純皰疹病毒、乳頭瘤病毒、淋球菌、衣原體等的基因檢測,α和β地中海貧血基因檢測等。
貝克曼DXi800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
貝克曼DXI 800是目前世界上速度最快(≥400測試/小時)、*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智能化、自動化程度高,智能化的樣品管理,樣品容量大,一次可裝載120個樣品以上,并可連續裝載和急診優先檢測;可同時進行50多個項目的檢測,包括甲狀腺激素、性激素、腫瘤標志物藥物濃度、抗原抗體等項目;全部項目試劑均為原裝進口,通過美國FDA認證,配套校準品可朔源到CDC、NIST,WHO等國際權威組織參考系統,檢測結果準確可靠。
強生 100s低溫等離子滅菌器
低溫等離子體的消毒機理:低溫等離子體中存在很多電子、離子、活性基和激發態分子等具有極高化學活性的粒子,使很多需要很高活化能的化學反應能夠發生 ,使常規方法難以去除的污染物得以轉化或分解。在外加電場作用下 , 介質放電產生的大量高能電子轟擊污染物分子,將能量轉換成基態分子的內能,發生激發、電離和離解等一系列過程使氣體處于活化狀態。電子能量較低時,產生活性自由基,活化后的污染物分子經過等離子體定向鏈化學反應后被脫除。當電子平均能量超過污染物分子化學鍵結合能時,分子鍵斷裂 ,污染物分解。
在這個過程中 , 發生了一系列復雜的物理、化學反應,使復雜大分子污染物轉變為簡單小分子安全物質,或使有毒有害物質轉變成無毒無害或低毒低害的物質。這些反應的發生主要取決于電子的平均能量、電子密度、氣體溫度、污染物氣體分子濃度及共存的氣體成分。低溫等離子體消毒技術特有的的滅菌環境和滅菌機制,尤其適用于對不耐高溫高壓的熱敏性器械、金屬器械、電子探頭傳感器等進行殺菌消毒。
無殘留毒性:過氧化氫等離子體滅菌的終產物為水和氧氣,完全無有害物質殘留,因此對醫務工作者和病人都很安全,并且不會造成環境污染。
貝克曼庫爾特 LX20全自動生化分析系統
新一代的SYNCHRON LX20全自動生化分析系統將為提高臨床實驗室的工作效率注入新的能量,它使操作更加簡化,使檢測更加快捷,使分析更為集中、更加有效。SYNCHRONLX20針對大標本量實驗室設計,可提供隨機任選、急診約80余個測試項目,項目包括急診生化、常規生化、特殊生化、免疫蛋白、治療藥物監測、濫用藥物(毒品)等。系統可自動檢查血清外觀(包括溶血、脂血、黃疸),全自動化操作方式幾乎無需人工介入。
先進的凝塊檢測功能:LX20 能檢測到隨樣品吸入的微小凝塊,當這種情況發生時,LX20將棄掉該樣品,清洗樣品針后重新吸樣,以避免因吸樣量不準而導致檢驗結果的偏差。
檢測系統:SYNCHRONLX20以*硬件設計,配以快速、靈活的軟件操作系統,在保證結果精密度和準確性的同時,使你獲得更廣的項目菜單、更快的檢測速度、并且常規和急診功能兼備。
光路系統:光源采用長壽閃爍式氙燈,無需保養和更換。使用多波長檢測,最多可至10個波長,通過糾正后,將來自樣品及檢測過程中的干擾減少至*程度,以使結果高度準確。
*血清外觀檢測功能,可提示所檢樣品的受溶血、脂血、黃疸影響的程度。
飛利浦1.5T磁共振
飛利浦Intera Achieva 1.5T磁共振,該系統具有1.57米超短磁體,獨有的線性全身雙梯度系統,獨有的32接受通道,8倍SENSE并行采集系統,最快的重建速度1200幅/秒,開創了磁共振成像的*水平。它沒有放射線損害,無骨性偽影,能多方面、多參數成像,有高度的軟組織分辨能力。它的應用,能為患者帶來更快速的檢查,更廣泛地適用于全身各系統的疾病,如腫瘤、炎癥、創傷、退行性病變以及各種先天性疾病的檢查。對顱腦、脊髓等疾病是當今最有效的影像診斷方法。同時,磁共振能清楚、全面的顯示心腔、心肌、心包、及心內其它細小結構,是診斷各種心臟病以及心功能檢查的可靠方法。
日立TU120數字胃腸機
數字化胃腸機是一種高清晰的數字化成像系統,具有實時采集和顯示圖像,廣泛應用于消化道及其它部位的放射學數字化檢查,它具有高清晰圖像,強大的后處理功能,有效的放射防護曲線設計使檢查更加趨于安全。
醫院科研工作成績顯著,近三年來,醫院開展新技術項目359項,承擔了省以上科研課題8項,獲省科技成果獎3項,廳局級成果獎3項,市級成果獎14項;撰寫論文1156篇,其中國際交流論文23篇,在*刊物及學術會議發表論文85篇,在省級刊物及學術會議發表論文631篇。異體肌腱移植和老年心血管急癥預測研究獲取省重點科研項目。
50年來,醫院走過了一秒艱苦創業的道路。她從原來只有幾十個人,幾十張病床,規模小,人員少,設備舊,技術低,房舍狹小的小醫院,發展到現在編制病床714張,開放病床988張。
醫院占地面積10.004萬平方米,醫療用房15.6854萬平方米。在職員工總數2361人,其中高級職稱專家416人,醫學博士13人,碩士研究生132人,碩士研究生導師14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3人,省、市名中醫2人,惠州市拔尖人才3人,省、市名醫9人。年門(急)診病人136.7萬人次,住院病人5萬人次,年手術總數23246臺,擁有十萬元以上各類先進醫療設備389臺(套),固定資產總值達9.47億元。
醫院設院本部、一分院(下埔),總共有17個臨床一級科室,21個二級專業分科,9個醫技科室,擁有省級重點專科1個。已開展夫精人授、放射介入治療、腔鏡技術、顯微微創手術、急危重癥搶救監護治療、康復等一大批高、難、新技術項目。近年來,承擔市級以上科研課題192項,其中省級以上科研課題17項,獲得市級以上科研成果獎14項,醫院綜合實力居全省同級醫院前列。
目前,醫院擁有一支臨床經驗豐富,技術水平、理論水平高的醫療技術骨干隊伍。現有高級職稱醫務人員133人,中級技術職稱360人。醫院被中山醫科大學認定為教學醫院,受聘擔任中山醫科大學臨床正、副教授有25名,有4人獲得中山醫大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資格。在這些高中級技術人員的主持和帶領下,醫療工作達到較高水平。
現能開展體外循環心內直視手術、斷肢(指、趾)再植術、帶血管蒂游離皮瓣移植、人工關節置換、脊椎側彎、駝背畸形矯治術、足趾移植代拇指術、法樂氏四聯癥矯治術、安裝人工心臟起搏器、巨大肝癌切除術、腎上腺嗜鉻細胞瘤摘除、腦腫瘤摘除、腹腔鏡膽囊摘除術、介入放射治療、白內障超聲乳化并人工晶體植入術等高難手術項目。其中重癥肝炎生存率及心肌梗塞搶救成功率均進入全省先進行列。
劉冠賢
市政協副主席、醫院院長,農工黨惠州市委會主委,醫學博士, 主任醫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惠州市優秀專家、拔尖人才。中山大學、廣東醫學院兼職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全國健康教育協會醫院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副總編、中華醫學會廣東省腎臟病分會副主任委員等職;廣東省九、十屆政協委員;惠州市八、九、十屆政協委員等。
黨委書記、副院長,主任醫師,廣東省醫學會急診分會常委、廣東省女醫師協會常務理事、廣東省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家庫成員、惠州市醫學會常務理事、惠州市急診醫學分會主任委員、惠州市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家庫成員、惠州市委干部保健委員會醫療保健專家組成員。
陳子林
副院長,外科主任,眼科中心主任,白內障診療中心主任,眼科主任醫師、眼科教授、碩士研究生學歷。中山大學兼職教授、汕頭大學醫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廣東醫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惠州市醫學會眼科分會主任委員,廣東省醫學會眼科分會委員,廣東省視光學會視力保健專業委員會常委。
譚志明
副院長,疼痛診療中心主任,主任醫師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風濕病學分會委員,廣東省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醫師協會風濕免疫分會副主任委員,惠州市醫學會理事會常務理事,惠州市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主任委員。
鄧鋼華漢族,籍貫天津寶坻,在職研究生,高級政工師。1983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6年10月參加工作。廣東省社科院經濟學專業畢業。廣東省醫院管理學會醫院倫理與文化管理專業委員會常委,惠州市政工研究會常務理事,惠州市衛生系統政研會副會長。
現任:醫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職代會常委會主任委員、工會主席。喻超英漢族,籍貫湖北孝感,學歷本科,主治醫師。1974年09月01日參加工作。市政協科教文衛辦副主任、市十屆政協常委、廣東省知識分子*屆聯誼會理事、廣東省女醫師協會理事。
現任:醫院副院長。
溫馨提醒:文章觀點來源網絡,隨時光飛逝,歲月變遷,準確性、可靠性、難免有所變動,因此本文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