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業務部門有史前考古部、屬全民事業單位。主要部門17個:其中湖北省博物館業務部門有社教部、對外兩塊牌子歷史時期考古部、保管部、科技考古部、考古協調部綜合部門有辦公室、人事部、信息中心、財務科、后勤部、保衛部、市場部、基建辦公室、老干工作部。對內一套班子。文保部陳列部、2002年10月館所合并。
3000平方米的陳列樓建成并對外開放;1963年1月籌備處位于武昌水陸街新館綜合陳列館建成開放。館區內綠蔭掩映綜合陳列館、楚文化館、臨時展覽館等高臺基、寬屋檐、大坡面屋頂的仿古建筑三足鼎立構成一個碩大無朋的“品”字。1999年1月2007年9月建筑面積5717平方米的編鐘館建成開放;2005年12月1960年遷至風景秀麗的東湖之濱。楚文化館建成開放;1956年遷至水果湖湖北省博物館正式成立。
1953年3月16日經省人民政府批準在原科學館的基礎上成立湖北省博物館)籌備處)。湖北省博物館前身是建國之初成立的湖北省人民科學館。湖北省博物館簡介湖北省博物館籌建于1953年是全國八家中央地方共建的國家級博物館之一是湖北省唯一的省級綜合性博物館也是全省最重要的文物收藏、研究和展示機構屬國家旅游局4A級旅游景區)點)。
中型基本建設的文物保護與考古調查、勘探、發掘任務組織編寫考古報告開展科學研究。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1989年自湖北省博物館分離成為隸屬于湖北省文化廳的獨立法人單位具備國家文物局認可的考古發掘團體領隊資格在湖北省文化廳)文物局)的領導下主要擔負湖北省境內的文物保護、考古發掘等項工作承擔配合大、)北)京九)龍)、合)肥)九)江)、焦)作)柳)州)、長)江埠)荊)門)、西)安)南)京)等項鐵路工程;)北)京珠)海)、黃)石)黃)梅)、襄)樊)十)堰)、襄)樊)荊)州)等項高速公路工程;清江高壩洲、隔河巖、水埠埡等項水庫工程的文物保護與考古發掘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目前配合南水北調工程的文物保護工作正在緊張進行。迄今湖北省博物館總占地面積達 81909平方米建筑面積49611平方米展廳面積13427平方米館藏文物20萬余件)套)其中一級文物近千余件)套)位居全國省級博物館前列。自考古所成立以來一直把配合大、中型基本建設工程的文物保護與考古發掘工作放在首位十多年來相繼和正在完成配合三峽水利樞紐工程。
地質年代早于北京人的鄖縣人頭骨化石等都在中國古代文化發展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有著極高的歷史、文化和科學價值并具有世界意義。世界上最龐大的青銅樂器曾侯乙編鐘、中國冷兵器時代的翹楚之作越王勾踐劍、《盤龍城??長江中游的青銅文明》、《曾侯乙墓》、《書寫歷史??戰國秦漢簡牘》、《秦漢漆器藝術》、《梁莊王墓??鄭和時代的瑰寶》、《土與火的藝術??古代瓷器專題展》、《荊楚百年英杰》等十多個展覽以其精美豐富的展品、精良的陳列布局、濃厚的文化氛圍和宜人的觀賞環境向觀眾介紹湖北地區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深受海內外游人歡迎。2007年免費開放后每年接待觀眾約140萬人次成為湖北省重要的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對外開放窗口黨和國家領導人江澤民等曾給予高度評價國際友人基辛格等曾多次來館參觀留連忘返。豐富并且有著地方特色的珍貴藏品和不斷取得的科研成果以及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顯著成就使本館在海內外享有一定聲譽。目前湖北省博物館舉辦有《楚文化展》、《鄖縣人??長江中游的遠古人類》、《屈家嶺??長江中游的史前文化》。
其總體布局高度體現了楚國建筑的中軸對稱、“一臺一殿”、“多臺成組”、“多組成群”的高臺建筑布局格式。整個建筑風格突出了楚國多層寬屋檐、大坡式屋頂等楚式建筑特點建筑外墻為淺灰色花崗石裝飾屋面采用深藍灰色琉璃瓦鋪裝。室外環境按景觀式、園林式的特點進行布局通過雕塑小品、休息庭院、園林綠化、配套的綜合服務設施等形式營造出與博物館主體建筑和諧配套和濃郁的歷史文化氛圍給觀眾提供一個休閑、舒適、幽雅、公園式的室外游覽空間。是風景秀麗的東湖之濱的一顆燦爛的明珠也是武漢市一座光彩奪目的標志性建筑和對外開放的一大精品名牌景觀。
溫馨提醒:文章觀點來源網絡,隨時光飛逝,歲月變遷,準確性、可靠性、難免有所變動,因此本文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