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開了教代會,政務的公開。完善了監督機制,成立了職工之家,學院的工會工作也受到了高度重視,活動室、促進了學院黨務、乒乓球室。選舉出了組織機構和職工代表,每年都組織舉辦教職工運動會、羽毛球賽、野游等各項文體活動,豐富了教職工的文體生活,放松了身心、振奮了精神,展現了學院人良好的精神風貌。開設了職工食堂。
占地面積7320平方米、鶴崗市教師進修學院網站1998年定名為鶴崗市教師進修學院。黨委委員、鶴崗市教師進修學院創建于1956年,學院1986年遷入坐落于工農區育才路81號的現辦公地點,院長韓敬榮,黨委委員韓德安、萬利銘;學院現有教職工101人,其中處級干部3人,科級干部22人,中共黨員65人;副高級職稱50人,中級職稱41人,初級職稱4人。學院中層機構設辦公室、鶴崗市教師進修學院官網 www.hgxy.com.cn 政工科、總務科、工會、繼續教育管理辦公室、干訓部、教科所、小學教研部、初中教研部、高中教研部、藝體教研部、電化教育教研部、信息技術教研部、成職教研部、學前教育教研部、德育教研部、鶴崗市教師進修學院網站院刊編輯部等17個部門。建筑面積6540平方米;現任黨委書記、丁國華,期間幾經易名,副院長范洪生。
強化服務意識、學院提出了不斷完善教學研究機制,在教研工作方面,研究意識、效益意識、質量意識,抓好教師能力水平和教學質量的提高;以有效教學,有效教研為重點開展教研活動。堅持研培一體的工作原則,加大研培工作力度和校本教研的指導力度。各教研部門不斷改進教研方式,幾年來努力將工作重心下移到基層,立足于校本教研、區域教研、網絡教研和團隊研修,擴大了教研的覆蓋面,增強了教研工作的靈活性和特色性,形成了民主、開放、高效的教研局面和機制,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推動著我市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各教研部門在出色完成常規教研工作的同時,注重工作創新,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和亮點。學前教研部《重引領 求實效 提升園本教研質量》在東三省園本教研交流會上作專題介紹;小學部《網絡教研和校本教研有機整合與探索》在全省教研工作會議上介紹經驗,《強化職能創新思路 實現有效教研》在中央教科所溫州會議上介紹經驗;初中部《開展片教研工作 降低教研重心 轉變教研方式》和高中部《有效教研促進有效教學》在中央教科所召開的全國區域教研工作機制創新研討會上進行經驗介紹;高中部的《構建研培一體工作模式 促進教師實施有效教學》和小學部的《發展性課堂教學手段的研究》的經驗被省院《研培工作年鑒》收錄為"推介成果";初中部的《降低教研重心,立足校本研究,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和小學部的《創新研究方式、強化教研引領、實現有效教研》的經驗被省院《研培工作年鑒》收錄為"研培亮點"。創新有效的教學研究方式。
干訓等各項工作。并以科研為先導帶動教研、學院的科研工作一直被作為重點工作來抓,為加強科研工作,在全市建立了市、區、校三級科研網絡和一支由省級、市級科研骨干為核心的教育科研隊伍。近年來科研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績。小學部《真抓實干有效促進課題研究》在中央教科所召開的全國"十一五"課題總結表彰大會上介紹經驗;教科所《加強研究過程指導 提高教師研究能力》在省教育學會"十一五"教育科研課題總結大會上介紹經驗。"十一五"期間 ,我市共有省級課題67項,結題率為98.5% ,其中有13個課題獲得課題經費資助,獲資助總金額達到35000元。在全省"十一五"科研工作檢查評估中得到省檢查組組長張俊晨 "工作思路清晰,管理、指導到位,課題進展順利,成果較顯著" 的好評。師訓。
突出骨干、本著"育德為先、學院的教師培訓工作,面向全員,傾斜農村、均衡發展"的原則扎實有效地開展。繼續教育管理辦公室,創立了"評、培、用三位一體,研訓結合"的培訓模式,使培訓更加貼近教師課堂教學實踐,激發了教師參加培訓的主動性,增強了培訓工作的實效性。’"十一五"期間共舉辦各類培訓班128個,培訓教師9784人次,為全市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學院的英特爾未來教育技術培訓被省和國家評為"地市優秀組織管理單位"。在全省"十一五" 教師培訓工作評估檢查中,得到省檢查組"領導重視程度高、執行力度高、培訓質量高、社會效益高"的高度評價。繼續教育管理辦公室的《采取"評培用"結合策略,有效促進名優教師發展》的經驗被省院《研培工作年鑒》收錄為"研培亮點" 。能力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