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河北省博物館官網·首頁
http://www.hebeimuseum.org河北博物院-首頁。河北導航,河北省博物館官網,博物院。學術活動,地方導航,院領導,歷史文化,學術研究。
館藏陳列/河北省博物館
文物是博物館業務活動的物質基礎。河北省博物館一直非常重視文物征集工作,堅持長期征集與短期突擊相結合,使館藏文物不斷增加。目前館藏文物、河北省博物館官網,標本15萬件,其中一級品321件(包括國寶級文物6件)。藏品按時代分為古代文物、近代文物和現代文物三大部分,其下又按質地分類。其中以古代文物數量最多,也最精美。另有圖書資料室藏書5萬余冊,照片2萬余幅。圖書收藏中不乏明清珍善本圖書,是河北省地方志主要收藏單位之一。
唐山大城山龍山文化遺址出土的穿孔紅銅牌,是人類由石器時代向青銅時代過渡的產物,河北省博物館官網·首頁也是我國境內出土的最早青銅制品之一。興隆縣出土的一批戰國鐵范42副87件,包括鋤范、鐮范、镢范、斧范、鑿范、車具范等類型,是目前國內出土的生產工具鑄范中數量和種類最多的。滿城陵山漢墓出土文物是河北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陵山漢墓是西漢*代中山國王靖王劉勝和王后竇綰的墓葬,兩座洞室墓共出土金、銀、銅、鐵、河北省博物館官網,玉、石、陶、漆、玻璃器等文物萬余件,其中一級文物90余件,國寶級文物5件。劉勝金縷玉衣是用金絲將岫巖玉片編綴而成,整體分為頭罩、上衣、手套、褲筒和鞋等五部分。共用金絲約1100克,玉片2498片,是我國考古發掘中出土年代最早最完整的玉衣。竇綰金縷玉衣形式與劉勝玉衣相似,共用金絲約700克,玉片2160片。長信宮燈通體鎏金,作宮女跪坐執燈形象,由頭部、身軀、右臂、燈座、燈盤、燈罩等部分組成。宮女體臂中空,右臂為煙道,可將燈煙導入器內,以保持室內清潔。錯金博山爐爐身似豆形,通體用金線和金片錯出舒展的云氣紋,工藝精湛,裝飾華美,是舉世聞名的珍寶。透雕雙龍紋高紐白玉谷紋璧玉質晶瑩潔白,紋樣優美,造型生動,雕琢精致,為漢代玉器中的珍品。河北是中國古陶瓷的發源地之一和重要產地,早在距今7000年的磁山文化時期,人們就已開始大量使用陶器。唐宋時期,河北已成為國內重要的瓷器產地,出現了著名的四大瓷窯——邢窯、定窯、磁州窯和井陘窯。隋唐邢窯白瓷是北方瓷器的代表,被唐代茶圣陸羽譽為“類銀”、“類雪”,形成中國瓷業生產“南青北白”的局面。定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其產品胎薄釉白,刻劃花技法流暢生動,印花裝飾更具特色,發展為宋代白瓷窯之首。磁州窯是宋代北方著名民間瓷窯,紋飾技法風格豪放,富有鄉土氣息,瓷器上的繪畫題材饒有興致,極富情趣。井陘窯是河北省考古工作者的新發現,產品以細白瓷為主,唐、五代時曾為官府燒制過瓷器。石家莊市博物館四大名窯瓷器精品均有收藏。
河北省博物館另一具有重要特色的瓷器藏品是元代的青花和彩釉瓷,1964年保定市元代窯藏中出土的11件青花和藍釉瓷器代表了同類元瓷的*水平。其中青花開光鏤雕紅藍釉花卉大罐是國寶級文物,集繪畫、鏤雕、浮雕、貼塑、青花、釉里紅等多種裝飾技法于一身,代表了元瓷燒造的*成就。
玉器中的精品以中山靖王劉勝墓出土的玉璧和東漢中山簡王劉焉墓出土的成套玉器*特色。
河北歷史上一直是佛教盛行之地,館藏的許多造像以精美的藝術造型和重要的歷史價值而聞名于世。曲陽修德寺出土的2000余件漢白玉佛教造像,是目前國內出土數量最多、時間延續較長的一批佛教造像,對研究佛教發展史有重要的意義。
金銀器中以唐代鎏金鹿紋菱花銀盤和遼代契丹文“敕宜速”金、銀牌較為代表。
館藏書畫約2000件,主要是明清兩代政治家和藝術家的作品。其中明代著名諍臣楊繼盛、東林黨人趙南星、明末殉國名臣吳景范、清初理學家孫奇逢、清康熙名臣魏象樞、魏裔介等人的書畫作品,形成了以地方名人墨跡見長的館藏特點。另外還有文徵明、朱耷、唐岱、鄭板橋、虛谷、吳昌碩及徐悲鴻、齊白石、傅抱石等名家的精品之作。
溫馨提醒:文章觀點來源網絡,隨歲月變遷,準確性、難免有所變動,因此本文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