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 年改名為廣西民族學院,廣西民族大學坐落于廣西首府南寧市風景秀麗的相思湖畔,是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十二五”時期廣西壯族自治區重點建設高校。原為中央民族學院(今中央民族大學)廣西分院,創辦于1952 年,2006 年更名為廣西民族大學,1953 年更名為廣西省民族學院。
自治區級優勢特色專業建設點7個;自治區級教學團隊6個,廣西民族大學網站廣西創新人才培養教學團隊4個,自治區級教師教育學科教學團隊1個;自治區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廣西創新人才培養基地2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自治區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2009年以來,承擔國家民委教改項目11項,自治區級教改項目109項;獲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95項,自治區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291項,獲自治區級教學成果獎19項。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均有較大提高,在參加的全國科技、文化、藝術、廣西民族大學官網 www.gxun.edu.cn 體育賽事中取得了優異成績。廣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精品課程2門;自治區級優質專業12個,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1門,自治區級精品視頻公開課1門,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1項,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5個,立項建設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2門;自治區級精品課程20門,學,F有國家級精品課程2門,廣西教師教育精品課程2門,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自治區級特色專業與課程一體化項目11項。
有教職工1910人,其中正高職稱196人,副高職稱311人;具有博士學位的255人,具有碩士學位的587人;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2人,具有博士生導師資格27人,廣西民族大學網站“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人,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1人,廣西“新世紀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14人,自治區優秀專家10人,自治區“八桂學者”5人,自治區“特聘專家”2人,廣西有突出貢獻科技人員3人,廣西高等學校卓越學者1人,廣西高校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百人計劃”人選1人,廣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創新團隊帶頭人3人,自治區“八桂名師” 2人,自治區級教學名師7人。熱心民族高等教育事業、學校擁有一支年富力強、教學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學術水平高。
省部級課題354項,國際合作科研課題3項。獲省部級及以上獎勵191項,其中國家級獎2項,省部級獎189項。人文社會科學方面:國家級獎勵2項,省部級獎勵182項(一等獎10項,二等獎61項,三等獎103項,銅鼓獎5項,其他榮譽3項)。自然科學方面:省部級獎勵7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5項)。《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先后入選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期刊、教育部名刊建設工程、南京大學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選用期刊;其“人類學研究”欄目入選首批教育部名欄建設工程。不斷推進科技創新。學校積極開展科學研究,承擔國家級課題130項,2009年以來。
老撾國立大學、印尼丹戎布拉大學合作建立了孔子學院;是首批“國家外語非通用語種本科人才基地”、“中國—東盟法律培訓基地”、“中國-東盟旅游人才培訓教育基地”、“東盟國家漢語人才培訓中心”、“海外漢語教師來華培訓項目”執行學校、“中國支持周邊國家漢語教學重點學!、“中國政府獎學金留學生接收高!薄ⅰ皾h語水平考試(HSK)高等考點”、“漢語作為外語教學能力認定考試點”、“孔子學院獎學金生接收院!焙汀皣H漢語教師志愿者項目”培訓和選拔院校;泰國教育部在學校建立了泰語水平測試點。建校以來,累計培養外國留學生1.2萬人。柬埔寨國家元首西哈努克親王、越南國家主席陳德良、副總理范加謙、泰王國詩琳通公主、老撾總理波松及國會主席巴妮·雅陶都等東盟國家政要都曾來校參觀訪問。與17個國家、學校大力實施國際性大學發展戰略。與泰國瑪哈沙拉坎大學、地區的137所高校和機構建立了實質性的交流與合作關系。
溫馨提醒:文中觀點來源網絡,隨歲月變遷,準確性,僅供參考!取消收錄、等問題,請聯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