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美女一区_欧美性生交xxxxx久久久缅北_欧美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_久久久久不卡 - 九一看片.

首頁網(wǎng)

國家地理

介紹:

國家地理

首頁www.dili360.com

展現(xiàn)國家地理品牌的力量,電子雜志、線下活動、旅游房地產(chǎn)等項目。宗旨:閱古今,行天下,品生活!定位:*的地理資訊百科網(wǎng)站,*的深度旅游體驗平臺*特色的互動社區(qū)。無線增值業(yè)務、線上線下為一體的多元化經(jīng)營體系。國家地理新媒體以網(wǎng)絡為旗艦,電子雜志等新媒體形式,融合手機媒體、打造*家以專業(yè)地理百科知識為基礎,廣告?zhèn)髅健⒅饕?jīng)營門戶網(wǎng)站。

大講堂,作者,景觀,中國國家地理。風光攝影。

雜志社刊社信息/《*國家地理》

社址:北京朝陽區(qū)安外大屯路甲11號


郵政編碼:100101

發(fā)展歷程/《*國家地理》

1950年,老一輩的地理學家施雅風、吳傳鈞等在南京創(chuàng)辦了《地理知識》雜志。

1998年,《地理知識》全新改版。

2000年,《地理知識》雜志更名為《*國家地理》,隨后亦在臺灣、香港等地推出繁體字版乃至在日本推出日文版。

2003年,“典藏三峽”專輯、“四川”專輯、“青藏高原科考50年”的推出,開啟了CNG“認識*”的高潮。

2004年,《*國家地理》增至148頁,并推出青少年版《博物》。

2005年10月,*國家地理雜志創(chuàng)刊55周年。10月發(fā)行特刊“*最美的地方排行榜――選美*”,并被翻譯十種外文版本全球發(fā)行。

2006年10月,《*國家地理》推出“*人的景觀大道”專輯,打造了一條屬于國人的景觀之路,也創(chuàng)造了高檔雜志單期發(fā)行 100萬冊的傳媒界奇跡。

2007年10月,《*國家地理》手機報被*移動全國重點推出。10月推出“圈點大西北”專輯,用干旱半干旱區(qū)的地理概念帶領國人重新認識西北。

2008年1月,《中華遺產(chǎn)》正式成為了《*國家地理》雜志品牌下的一員。

2009年1月,雜志價格提升至20元,頁碼加到176頁


大事記/《*國家地理》


1950年 我國老一輩的地理學家施雅風、吳傳鈞等先生從自己的工資里拿出“折實”,在南京創(chuàng)辦了《地理知識》雜志,經(jīng)典由此開始。


1972年 《地理知識》是文革后期*最早復刊的雜志之一。


1998年  李栓科正式接手《地理知識》并醞釀全新改版,她用全新的視角和形式來詮釋地理的內(nèi)涵。


1999年 1月, 《*國家地理》雜志新增“卷首語”專欄,由執(zhí)行總編單之薔執(zhí)筆,此專欄成為雜志的亮點。


10月,《地理知識》正式更名為《*國家地理》,她以更大的氣魄和膽識來展示中華的博大。


《*國家地理》雜志會員俱樂部組織了首次“青藏線龍脊行”會員戶外科學考察活動,從此,參與會員戶外科考的人數(shù)每年成倍遞增。


2001年

6月,《*國家地理》中文繁體版在臺灣及大陸以外的其他地區(qū)發(fā)行,成為大陸地區(qū)惟一原創(chuàng)并由出版人購買版權發(fā)行他種文本的雜志。


10月,《*國家地理》雜志社組建新的發(fā)行團隊。


2002年

1月,《*國家地理》日文版以《*地理紀行》為刊名在日本上市發(fā)行,這是**家在發(fā)達國家完整落地的媒體。


6月,*國家地理中文網(wǎng)正式開通,域名為:cng,網(wǎng)站功能為每期雜志的內(nèi)容介紹;地理論壇同時開放,簡單的留言板功能。


2003年

6月,推出“典藏三峽”專輯,9月推出“四川專輯”,10月推出“青藏高原科考50年”不僅是CNG“認識*”的高潮,也為以后10月特輯的推出奠定了基礎。


8月,《*國家地理》雜志社與新疆阿爾金山*自然保護區(qū)管委會聯(lián)合舉辦“回望阿爾金山20年”綜合科學考察活動,開啟CNG聯(lián)合國內(nèi)著名主流媒體共同關注原生態(tài)保護區(qū)的媒體聯(lián)盟報道。


2004年

1月,《*國家地理》青少版《博物》創(chuàng)刊,她的宗旨是:博學成就夢想,知識改變?nèi)松?/p>


7月,推出“大香格里拉”專輯,開始了CNG圈點*的里程。


2005年

《*國家地理》雜志創(chuàng)刊55周年。


2月—9月,聯(lián)合全國31個省份的主流媒體開始“*最美的地方”評選活動。


3月,讀者見面會南京站。4月,讀者見面會西安站。5月,讀者見面會廣州站。6月,讀者見面會上海站。7月,讀者見面會北京站。


10月,出版的紀念特刊“*最美的地方排行榜――選美*”特輯創(chuàng)造了傳媒界的奇跡,現(xiàn)已被翻譯十種外文版本全球發(fā)行。


10月23日,《*國家地理》雜志創(chuàng)刊55周年慶典在北京嘉里中心舉行,*科學院院長路甬祥先生及500多位嘉賓共饗盛典。


2006年

3月,《*國家地理》手機雜志廣東移動全線推出。


10月,《*國家地理》推出“*人的景觀大道”專輯,打造了一條屬于國人的景觀之路。此專輯也創(chuàng)造了高檔雜志單期發(fā)行100萬冊的傳媒界奇跡。


10月10日,《*國家地理》單期發(fā)行100萬冊慶典在北京華聯(lián)印刷廠舉行。


啟動“《*國家地理》雜志校園基金”項目,支持高校環(huán)保社團的公益活動。


11月,對公眾免費開放的“*國家地理大講堂”開講。


2007年

1月,《*國家地理》手機報作為*移動惟一人文類手機報全國重點推出。


10月,《*國家地理》推出“圈點大西北”專輯,用干旱半干旱區(qū)的地理概念帶領國人重新認識西北。


2008年

1月,與中華書局合作發(fā)行《中華遺產(chǎn)》雜志。


5月,《*國家地理》手機電視在*移動平臺上線。


6月,開啟“觸摸*”之旅,對*的八大極限進行全方位考察。


7月,港澳繁體字版創(chuàng)刊號上市。


7月,《*國家地理》雜志社長李栓科先生作為北京奧運會火炬手參與奧運火炬?zhèn)鬟f活動。《選美*》作為北京奧組委特選禮品。


8月,*國家地理網(wǎng)全新改版,域名正式變更為:dili360。


9月,《*國家地理》雜志英文版創(chuàng)刊號上市。


10月,《*國家地理》推出“東北專輯”專輯。


2009年

1月,《*國家地理》雜志價格提升至20元,頁碼加到176頁


7月,*國家地理旅行版《行天下》電子雜志正式推出。


《*國家地理》發(fā)展歷史/《*國家地理》

《*國家地理》的前身《地理知識》,創(chuàng)刊于1950年,當時整本雜志祗有8頁,一年后增至16頁。當時的內(nèi)容包括地理思想、中外國地理、自然地理、地圖及地理調查法、地理教學、地理資料等。

1954年,《地理知識》因發(fā)表披露*國內(nèi)的工業(yè)地理文章,被*官方認為是“泄密”而遭受重創(chuàng)。但不久后影響消失,該雜志的內(nèi)容繼續(xù)擴充,至1957年時增至48頁,發(fā)行量達到了2萬冊。

*大陸的一些科學雜志在大躍進及文化大革命中遭受重大打擊,1972年,《地理知識》復刊。《地理知識》也不例外,在此期間,《地理知識》發(fā)行很不穩(wěn)定,時斷時續(xù),該情況在文革結束后才有所改善。

1998年,該雜志全面改版,頁數(shù)增至84頁,翌年增至100頁。由黑白改為全彩,由膠版紙改為銅版紙,定價由4.9元增至16元。

2000年10月,《地理知識》雜志更名為《*國家地理》,隨后亦在臺灣、香港等地推出繁體字版乃至在日本推出日文版。

2004年,《*國家地理》增至148頁,并推出青少年版《博物》。

2005年10月,在其創(chuàng)刊55周年之際,推出550頁的“選美*”特刊,出版量達到55萬冊的歷史新高。該特刊深受消費者的好評,一上市便被搶購一空,乃至出現(xiàn)了部分地區(qū)的書報亭出現(xiàn)囤積居奇哄抬價格的情況。   2008年3月,《中華遺產(chǎn)》正式成為了《*國家地理》雜志品牌下的一員。

2008年7月,港澳繁體版以“*名片”的姿態(tài)直卷全港。

2009年1月,雜志價格提升至20元,頁碼加到176頁。

2009年4月,《*國家地理》英文版正式出版。

2010年是《*國家地理》創(chuàng)刊60周年,雜志舉辦了重溫最有影響力的觀點、征集改變*地方、尋找60年傳讀的世家和“校園行知客”4樣活動。

電子雜志/《*國家地理》



《行天下》
2009年7月6日,*國家地理旅行版電子雜志《行天下》創(chuàng)刊號正式推出。這是《*國家地理》雜志社出品的*本完全運用iebook超級精靈電子雜志制作軟件制作出來的原創(chuàng)電子雜志,提供在線閱讀與下載兩種方式,采取付費閱讀的發(fā)行策略,收費5元。
《行天下》的內(nèi)容主要定位在旅游地理。《*國家地理》是一本科學傳媒,提供科學話題和談資的雜志,辦刊宗旨是“推開自然之門,昭示人文精華”。讀者群集中于中產(chǎn)階級階層和高素質人群。雜志關注未知世界的新發(fā)現(xiàn)和新進展,也致力于對已知現(xiàn)象的再探索和再認識;它用精準、精彩、精煉的圖文語言,講述社會熱點、難點、疑點,講述話題背后的地理科學故事。
《地理e周刊》
以地理觀察、地理講堂、圖片故事、行游四方、風土人情、軍事地理等板塊構成,免費。

版權輸出與創(chuàng)新刊/《*國家地理》


發(fā)展史

2001年6月,授權臺灣牛頓出版股份公司發(fā)行《*國家地理》臺灣中文繁體版。

2001年8月25日與日本Asia Ceo公司在北京鑒定版權合作合同。2002年1月《*國家地理》日文版《*地理紀行》創(chuàng)刊,這是全國
期刊界*次對外版權輸出的雜志。

2008年7月,港澳繁體版誕生,主要發(fā)行香港、澳門以及臺商密集的沿海地區(qū)。

2009年4月,《*國家地理》英文版創(chuàng)刊,面向歐美市場以及在*生活和工作的外國人。

2004年1月,《博物》正式發(fā)行,定價10元。它是一本面向青少年的自然歷史雜志,其發(fā)刊詞為:博學成就夢想,知識改變?nèi)松?00
9年6月《博物》雜志入選新聞出版署向全國少年兒童推薦的“優(yōu)秀少兒報刊”*名。

2008年2月,*國家地理雜志社與中華書局合辦《中華遺產(chǎn)》雜志,該雜志辦刊宗旨為:叩擊歷史星空,梳理華夏文明。【22】

博物


宗旨:博學成就夢想,知識改變?nèi)松?br />
每月1日出版,定價:人民幣10元

每月1日出版,定價:人民幣20元

英文版

作為*大陸首開先河走向國際的主要期刊之一,《*國家地理》英文版聚焦*地理和文化,面向渴望尋根的海外華人、頻繁往來于*的國際商業(yè)精英,以及所有熱衷于*豐富多彩文化和地理的人群。該月刊為權威雜志《*國家地理》的衍生產(chǎn)品。《*國家地理》雜志暢銷*大陸,每月發(fā)行量達80萬份。
1949年以來,《*國家地理》雜志一直是*地理和文化信息的權威來源。該雜志于2005年推出的《選美*》特別版迄今累計銷量超過200萬份。
雜志編輯團隊來自*較優(yōu)秀的研究機構之一——*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他們是聲譽卓著的科學家,在地理和文化領域撰寫獨特、權威的文章。自1978年以來,這批科學家共獲得231項國家、省或部級獎項。
雜志創(chuàng)刊號于2009年1月1日問世,首次發(fā)行量6萬冊,在新加坡、*香港、*大陸和美國等主要市場發(fā)行。另外在澳大利亞、印度、印度尼西亞、菲律賓、馬來西亞、新西蘭、*臺灣和泰國等地區(qū)也將有銷售。

臺灣繁體

透過這本雜志讓臺灣民眾不僅了解*5000年的歷史,而且了解祖國大陸、以及幫助分析*的未來。
臺灣大學建筑與城鄉(xiāng)研究所教授夏鑄九認為,過去臺灣對大陸地理知識了解不足,透過這本雜志,可以打開臺灣民眾的視野,認識大陸甚至全世界的資訊。
《*國家地理》雜志社社長李栓科說,這本雜志在臺灣的出版,能以*人的角度介紹這類人文地理資訊,無疑會有深遠的意義。
《*國家地理》雜志繁體中文版創(chuàng)刊號主要內(nèi)容包括世界九大奇跡“三星堆”專題報道和難得見到的布達拉宮藝術寶藏圖片、以及展現(xiàn)黃山之美的各種照片。

港澳繁體


2008年7月8日,《*國家地理》中文繁體版在香港隆重上市。作為一個對外傳播*及其品牌的平臺,該雜志覆蓋香港、澳門地區(qū)以及來華經(jīng)商居住的港商、臺商、華商等具有繁體字閱讀習慣的人群,從地理人文的角度詮釋*,淡化港澳臺及海外華人華僑與*大陸的文化差異,分享*地理自然景觀之大美,感知人文歷史之博大,填補港澳地區(qū)自然、人文類時尚雜志的空缺,為港澳人士、海外華人華僑提供一個認識*的起點。
中文繁體版現(xiàn)每月發(fā)行量為7.9萬冊,每本雜志平均傳閱10人,每期抵達79萬人。覆蓋香港3300個零售點,海外地區(qū)40間書店有售,100多間五星級酒店展示。
自創(chuàng)刊以來,該雜志便成為香港中華總商會、香港地理學會及觀鳥會的推薦讀物。2009年,中文繁體版更閃亮亮廣州國際旅游展、博鰲亞洲論壇年會、深港澳車展及香港國際旅游展,廣受與會嘉賓歡迎。
2009年7月,《*國家地理》攜手*移動、香港PEOPLES,隆重推出*國家地理手機報香港繁體版。多年來,《*國家地理》引領與推動大中華文化向縱深方向發(fā)展的腳步從未停止。
*國家地理手機報香港版與大陸版一樣,也是以每天一條彩信的形式下發(fā),立足於人文地理的大視野,深入地理科學、自然風光、中外民俗、歷史軍事、旅行探險等多個領域,結合熱點事件的地理及社會背景,以生動風趣的語言風格,為讀者奉上鮮活精致的地理資訊。
由*國家地理新媒體團隊精心打造的手機報,2012年在大陸手機報高端用戶訂閱排行榜上獨占鰲頭。香港版上市後,*國家地理手機報將一如既往地以創(chuàng)新、發(fā)現(xiàn)為理念,為全球華人提供掌上閱讀盛宴。
結合多種形式的廣告及*國家地理特有的科學考察、地理大講堂和品牌戶外線路等,通過中文繁體版所打造的宣傳平臺,使廣告客戶的影響力和知名度覆蓋至集中分布在香港、澳門、臺灣地區(qū),東南亞及歐美等城市的華人小區(qū),以及珠三角、長三角地區(qū)等商業(yè)發(fā)達的城市的讀者群,有效起到品牌宣傳的目的。鑒于雜志的品牌優(yōu)勢,中文繁體版成功與國內(nèi)移動公司、銀行、政府機構及各地旅游局成為合作伙伴。

日文版

《*國家地理》雜志日文版分期介紹*國家風土地貌、社會生活、經(jīng)濟發(fā)展、物產(chǎn)資源等情況。對于日本人民而言,這本圖文并茂的雜志不僅能夠引領他們領略一衣帶水的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燦爛文明,更能夠引領他們認識改革開放后的新*的騰飛。文章除了可以根據(jù)當?shù)氐恼Z言習慣進行修改外,其他全部將遵循雜志的原貌。


發(fā)行量/《*國家地理》


中文簡體版:2011年預計每期發(fā)行量不低于90萬冊,
2006年10期“*人景觀大道”專輯發(fā)行量突破100萬冊,2005年“選美*”特輯持續(xù)熱賣,截止2010年底,“選美*”各種版本累計銷售300萬冊。
精裝本定制:專為大公司制作的禮品書,2007年兩期銷售40萬冊(大國夢15萬冊,典藏大西北25萬冊),2008年計劃兩期精裝禮品版,預計銷售50萬冊;
2008年禮品:選美*外文版5萬冊,給所有參會的運動員、教練員、官員和外國媒體記者。
入選2008年*郵政暢銷報刊推介序列,成為全國64城市重點推廣十種期刊之一
各省會城市開設的《*國家地理》讀者服務站,銷售、訂閱雜志并為讀者提供全方位服務,目前為止已開設21家讀者服務站。

中文繁體版:9.8萬冊(2008年數(shù)據(jù))
日文版:5.3萬冊(2008年數(shù)據(jù))
發(fā)行量及讀者分析由世界權威BPA認證機構誠證國際傳媒信息咨詢(北京)有限公司和*官方*認可的國新出版物發(fā)行數(shù)據(jù)調查中心提供第三方監(jiān)測。

相關產(chǎn)業(yè)/《*國家地理》


地理網(wǎng)

參見詞條“*國家地理中文網(wǎng)”

北京全景國家地理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于2008年3月成立,是《*國家地理》雜志社進軍新媒體平臺的旗艦。是《*國家地理》雜志社*授權的合法品牌內(nèi)容資源*專享網(wǎng)站。*國家地理網(wǎng)將成為**家以專業(yè)地理百科知識為基礎的、以深度旅游服務為核心的,線上線下商業(yè)運作為一體的、多元化經(jīng)營機構。主要經(jīng)營門戶網(wǎng)站、電子雜志、無線增值業(yè)務、廣告?zhèn)髅健⒕下活動、旅游房地產(chǎn)等項目。
基金

*國家地理基金:由*科學院為業(yè)務主管、*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進行指導和監(jiān)督、*國家地理雜志社負責具體運作的“*國家地理基金”自2003年3月正式啟動以來,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2000年來,共有34個“*國家地理基金”項目獲得了資助。已完成的基金項目有:青藏鐵路專題、南水北調專題、長白山苔原調查、秦嶺南北景觀差異性的考察、黃土高原成因追蹤、嘉陵江曲流的自然與人文解析、秦嶺的血雉、烏梁素海的疣鼻天鵝、追蹤*的遺鷗、印控克什米爾的歷史地理考察等。
手機媒體

*國家地理手機電視
由《*國家地理》與*移動聯(lián)手打造的《*國家地理》手機電視,為廣大手機電視用戶提供各類人文地理、自然歷史類的視頻內(nèi)容,并秉承雜志“推開自然之門,昭示人文精華”的精神理念,融合高品質的現(xiàn)代影視傳播手段,用鏡頭穿越歷史,用藝術表達文明,繼續(xù)給熱愛生活、喜歡科學、愛好戶外運動與探險的讀者講述人文地理故事。
*國家地理手機報
熱點事件的地理背景 旅游戶外的權威報道
專業(yè)權威:秉承*國家地理雜志辦刊宗旨及其獨特的地理人文視角,承襲*國家地理雜志內(nèi)容編輯品質與品牌影響力,為手機報注入專業(yè)權威元素。
前沿趣味:以*國家地理的敏銳嗅覺及高度視角,捕捉社會熱點中潛藏的地理人文元素,以輕松愉悅的方式傳導趣味地理趣味人文話題。
新聞原創(chuàng):由“科學家+藝術家+作家”組成的權威顧問團隊,以及*國家地理雜志資深編輯組成的內(nèi)容制作團隊,確保手機報不乏新聞與原創(chuàng)。
內(nèi)容:
1、解讀重大地理、人文、自然、科學新聞故事,揭秘身邊地理事件及熱點事件的地理背景。
2、多主題全景縱深型報道,讀一報得以知美食、民俗,悉軍事、奇觀,掌戶外、出游精品路線。
3、當期《*國家地理》雜志的精華解讀,下期《*國家地理》雜志的精華預告。
4、融知識于趣味,予閱讀以快感。聚焦、新聞、專題、圖片故事、地理美文、圖片周歷。
影視中心

*國家地理影視中心是一個新思維、高品質、高科技的專業(yè)化媒體內(nèi)容制作營運機構。以名牌刊物《*國家地理》雜志為基礎平臺,著力向影視、網(wǎng)絡等多元媒體拓展。既向傳統(tǒng)的電視媒體提供優(yōu)質高清的“*國家地理”影視系列節(jié)目,又向網(wǎng)絡電視、手機電視等新媒體提供切合個性需求的各類視頻節(jié)目。
服務網(wǎng)

*國家地理全國讀者服務網(wǎng)是以服務品牌、服務讀者、滿足讀者需
求、全方位銷售展示《*國家地理》系列產(chǎn)品為宗旨的服務體系。自2006年3月份以來,讀者服務網(wǎng)相繼在全國陸續(xù)建立了服務站點,其職能是開展當?shù)刈x者服務和期刊品牌展示工作。為了使更多的讀者能享受到各項便捷的服務,*國家地理全國讀者服務網(wǎng)計劃繼續(xù)在全國各地建立更多的服務站點。

攝影大賽

(1)“飛羽瞬間”
《*國家地理》雜志社舉辦的首屆野生鳥類攝影大賽。
(2)“花影炫色”
*國家地理舉辦的花卉攝影大賽。
(3)“竹韻人生”
由*國家地理雜志社主辦、一汽豐田皇冠汽車協(xié)辦的“CROWN皇冠杯竹韻人生”攝影大賽。
(4)“荒野傳奇”
以野生動物攝影為主題的*國家地理“荒野傳奇”攝影及DV大賽。
(5)“我的城市我的家”
由*房地產(chǎn)業(yè)協(xié)會、*攝影家協(xié)會、《*國家地理》雜志社和新浪網(wǎng)聯(lián)合主辦,新浪樂居承辦,《*攝影報》協(xié)辦的“我的城市我的家”全國攝影大展。
圖書出版

一、特刊:
CNG陣容強大,擁有眾多高端廣告客戶。為達到宣傳的目的,CNG會不時聯(lián)手合作伙伴推出具有合作伙伴冠名的當期雜志的特別版,如:
2006年7月聯(lián)手索愛推出《青藏鐵路珍藏版》的特別版《索尼愛立信Cyber-shot K790c*國家地理西藏影像之旅特刊 限量珍藏版》,
2008年6月聯(lián)手*移動廣東公司推出《地震專輯》的特別版《*國家地理 抗震特刊加厚版》,另CNG2008年4、7月號聯(lián)手雪佛蘭科帕奇推出的“科帕奇特別版”亦屬此類。
二、增刊:
截止2012年,CNG嚴格意義上的增刊共出版發(fā)行過三冊:
1、1999年10月
《*國家地理 99’財富論壇特刊》
2、2009年9月
《*國家地理 2009年增刊 城市天際線 *城市發(fā)展珍藏版》
3、2011年12月
《*國家地理 2011年增刊 生活在別處 30個最美棲居地》
三、副刊/附刊:
CNG不定時隨雜志附送的32頁別冊,內(nèi)容有廣告資訊、地區(qū)專頁介紹以及地理科學重大事件紀念專號等。自改版以來共發(fā)行過9期:
四、精裝禮品版:
CNG與合作伙伴聯(lián)合推出的精裝禮品版特刊,可免費展示合作伙伴的品牌標示及宣傳資訊,為企業(yè)客戶尊貴專享:
2005年《選美*:*最美的地方排行榜》
2006年《*人的景觀大道》
2007年《*夢珍藏版》、《圈點大西北》
2008年《西藏的魅力》、《選美*》奧運禮品版、《景觀大道NO.318》英文版
2009年《美哉臺灣》
考察活動
*國家地理的考察活動每年都會舉行多次,已經(jīng)舉行的有“候鳥尋蹤”,“龍脊行”,“金秋十月川藏線”,“博物額爾古納夏令營”等。更有諸多專家?guī)ьI讀者考察探索。
地理講堂

*國家地理大講堂自2006年11月創(chuàng)辦,邀請國內(nèi)外最著名最有成就的專家學者、社會知名人士講課,具有非同一般的社會影響力。雜志社舉辦的大講堂為*國家地理的一大特色與亮點,講座免費向公眾開放。主講人有李渤生,楊勤業(yè),珍·古道爾,吳立新等知名專家
電子雜志

《行天下》
2009年7月6日,*國家地理旅行版電子雜志《行天下》創(chuàng)刊號正式推出。這是《*國家地理》雜志

社出品的*本完全運用iebook超級精靈電子雜志制作軟件制作出來的原創(chuàng)電子雜志,提供在線閱讀與下載兩種方式,采取付費閱讀的發(fā)行策略,收費5元。
《行天下》的內(nèi)容主要定位在旅游地理。《*國家地理》是一本科學傳媒,提供科學話題和談資的雜志,辦刊宗旨是“推開自然之門,昭示人文精華”。讀者群集中于中產(chǎn)階級階層和高素質人群。x雜志關注未知世界的新發(fā)現(xiàn)和新進展,也致力于對已知現(xiàn)象的再探索和再認識;它用精準、精彩、精煉的圖文語言,講述社會熱點、難點、疑點,講述話題背后的地理科學故事。
《地理e周刊》
以地理觀察、地理講堂、圖片故事、行游四方、風土人情、軍事地理等板塊構成,免費

品牌刊物/《*國家地理》


《*國家地理》雜志 辦刊宗旨:推開自然之門 昭示人文精華

《博物》雜志 辦刊宗旨:博學成就夢想 知識改變?nèi)松?/p>

《中華遺產(chǎn)》雜志 辦刊宗旨:叩擊歷史星空 梳理華夏文明


榮譽/《*國家地理》

*國家地理雜志社所獲得的歷年獎項:


《地理知識》于1999年11月榮獲“第二屆全國優(yōu)秀地理期刊”獎;

《*國家地理》雜志社社長李栓科于1999年12月3日被選為理事會旅游地學研究會委員;

《*國家地理》于2001年榮獲紙老虎銷售網(wǎng)2001年度*十佳暢銷期刊稱號;

《*國家地理》于2001年8月被評為“推廣精品書刊,展示國門風采”活動中讀者喜愛的精品期刊獎;

《*國家地理》于2003年榮獲紙老虎2003年度旅游人文類冠軍雜志獎;

《*國家地理》于2003年榮獲2003年度紙老虎十大暢銷雜志獎;

《*國家地理》雜志社社長李栓科于2003年榮獲第七屆*科學院杰出青年的稱號;

《*國家地理》于2003年1月榮獲第二屆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期刊稱號;

《*國家地理》雜志社社長李栓科于2003年4月8日被選為期刊協(xié)會第三屆理事會副會長;

《*國家地理》于2003年10月獲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30周年紀念1973-2003;

《*國家地理》于2004年榮獲紙老虎2004年度十大暢銷雜志稱號;

《*國家地理》于2004年榮獲紙老虎2004年度旅游人文類冠軍雜志獎;

《*國家地理》雜志社社長李栓科于2004年5月被選為科普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

《*國家地理》雜志社社長李栓科于2004年5月被選為第九屆理事會理事、常務理事;

《*國家地理》雜志社社長李栓科于2004年6月28日榮獲第八屆*青年科技獎;

*國家地理網(wǎng)于2005年獲得優(yōu)秀科普網(wǎng)站獎;

《*國家地理》于2005年獲第三屆國家期刊獲獎提名;

《*國家地理》于2005年榮獲科技科普類校園先鋒媒體稱號;

《*國家地理》于2005年入圍*驕子年度新銳榜 創(chuàng)新*TOP10排行榜;

《*國家地理》雜志社發(fā)行部主任連建華于2005年榮獲紙老虎2005年度*職業(yè)發(fā)行經(jīng)理人稱號;

《*國家地理》于2005年榮獲紙老虎2005年度旅游人文類冠軍雜志獎;

《*國家地理》于2005年榮獲紙老虎2005年度最受讀者歡迎雜志獎;

《*國家地理》于2005年1月榮獲第三屆國家期刊獎提名獎;

《*國家地理》雜志社社長李栓科于2005年12月14日榮獲青年時代雜志社特別顧問稱號;

《*國家地理》于2006年榮獲*驕子年度新銳榜 年度傳媒稱號;

《*國家地理》雜志社于2006年榮獲*科學院先進集體稱號;

《*國家地理》雜志社社長李栓科于2006年榮獲*十大新銳傳媒人物;

《*國家地理》于2006年入選CCTV封面二零零六;

《*國家地理》于2006年榮獲年度科普雜志類先鋒媒體;

《*國家地理》于2006年榮獲2006年度旅游人文類冠軍雜志獎;

《*國家地理》于2006年榮獲2006年度最受讀者歡迎雜志獎;

《*國家地理》雜志社社長李栓科于2006年9月19日入選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

《*國家地理》于2007年榮獲*十大時尚休閑媒體品牌;

《*國家地理》于2007年入選*報刊經(jīng)營管理模式 十大期刊案例;

《*國家地理》于2007年2月7日獲第36屆世界期刊大會高級贊助商;

《*國家地理》雜志社社長李栓科于2007年9月榮獲北京朝陽文化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精英榜提名人物;

《*國家地理》于2007年11月被評為2007年度中文期刊網(wǎng)絡傳播海內(nèi)外分類閱讀(人文藝術類)TOP10期刊;

《*國家地理》雜志社社長李栓科于2008年1月年榮獲2007年度*十大期刊創(chuàng)新領軍人物;

《*國家地理》于2008年7月入圍郭永杯科學傳播*影響榜;

《*國家地理》榮獲最受讀者歡迎的科普傳媒*刊稱號

雜志概述/《*國家地理》


《*國家地理》是一本科學傳媒。她關注未知世界的新發(fā)現(xiàn)和新進展,也追逐對已知現(xiàn)象的再探索和再認識。

《*國家地理》是一本提供科學話題和談資的雜志。她用精準、精彩、精煉的圖文語言,講述社會熱點、難點、疑點話題背后的地理科學故事,兼具時效性和典藏性。

《*國家地理》是中產(chǎn)階級家庭的安全讀物。她突破了意識形態(tài)的規(guī)限,脫離了流行和低俗文化,她描述理想、興趣和愛好,是一本值得用心品味、終身收藏的雜志。

《*國家地理》是一本滿足高素質人群閱讀需求的雜志。她突破了傳統(tǒng)科普媒體居高臨下的格調,也摒棄了旅游媒體以己之感受強加于他人的姿態(tài),故而許多企業(yè)訂制雜志作為禮品(如水井坊、*移動、索尼愛立信、華潤雪花、建設銀行、*聯(lián)通、光大銀行、奧迪、強生等客戶),從而有效的提升了企業(yè)的品牌形象及定位。


雜志訂閱信息/《*國家地理》

《*國家地理》月刊,每月7日出版,定價:人民幣20元


國內(nèi)統(tǒng)一刊號:CN11-4542/p 郵發(fā)代號:2-806

《博物》月刊,每月1日出版,定價:人民幣10元


國內(nèi)統(tǒng)一刊號:CN11-5176/p 郵發(fā)代號:82-278

《中華遺產(chǎn)》月刊,每月1日出版,定價:人民幣20元


國內(nèi)統(tǒng)一刊號: CN11-5247/G2 郵發(fā)代號:80-253

《行天下》電子雜志,每月10日出版,定價:5元/每期


媒體優(yōu)勢/《*國家地理》


權威性:主辦方是*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和*地理學會,這是*地理學界*機構。一流的采編隊伍:“科學家+藝術家+作家+編輯記者”組成的策劃采編隊伍,使雜志融科學性、觀賞性、收藏性和實用性于一體。

國際性媒體:《*國家地理》是*目前惟一一本對外出售版權的雜志,成功地進入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現(xiàn)有中文簡體版、中文繁體版、日文版、英文版等版本)。2005年10月號更以英、法、意、德、俄、日、韓、西班牙、阿拉伯等多種外文版向全世界發(fā)售。

知名品牌:國內(nèi)彩色期刊中無可爭議的發(fā)行量*雜志。2006年10月突破100萬冊,2008年月平均發(fā)行量80余萬冊。CNG通過閱讀體驗(紙媒體、手機雜志和電子雜志)、互動體驗(網(wǎng)絡、手機WAP、手機電視、地理大講堂)和應用體驗(科學家率領下的實地考察、攝影師指導下的攝影實踐)等三重體驗支撐其品牌發(fā)展。


全速發(fā)展/《*國家地理》


*國家地理網(wǎng)

 北京全景國家地理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于2008年3月成立,2009年5月正式更名為北京全景國家地理新媒體科技有限公司,這是《*國家地理》雜志社全面進軍新媒體平臺的標志,也是*國家地理雜志社*授權的合法品牌內(nèi)容資源*專享新媒體平臺。
*國家地理新媒體將以網(wǎng)絡為旗艦,融合手機媒體、電子雜志等新媒體形式,展現(xiàn)CNG品牌的力量,打造**家以專業(yè)地理百科知識為基礎,線上線下為一體的多元化經(jīng)營體系。主要經(jīng)營門戶網(wǎng)站、電子雜志、無線增值業(yè)務、廣告?zhèn)髅健⒕下活動、旅游房地產(chǎn)等項目。


宗旨閱古今,行天下,品生活!


定位


*地理資訊百科網(wǎng)站

*深度旅游體驗平臺

*特色的互動社區(qū)


*國家地理影視中心

 *國家地理影視中心是一個新思維、高品質、高科技的專業(yè)化媒體內(nèi)容制作營運機構。以名牌刊物《*國家地理》雜志為基礎平臺,著力向影視、網(wǎng)絡等多元媒體拓展。既向傳統(tǒng)的電視媒體提供優(yōu)質高清的“*國家地理”影視系列節(jié)目,又向網(wǎng)絡電視、手機電視等新媒體提供切合個性需求的各類視頻節(jié)目。


*國家地理手機報

定位:熱點事件的地理背景 旅游戶外的權威報道


24小時地理資訊精粹 盡在“*國家地理手機報”


業(yè)務賣點:
(1).解讀近期重大地理、人文、自然、科學等新聞故事,揭示身邊地理事件及熱點事件的地理背景。


(2).多主題、全景縱深型報道,讀一報得以知美食、民俗,悉軍事、奇觀,掌戶外、出游精品路線。


(3).當期《*國家地理》雜志的精華解讀,下期《*國家地理》雜志的精華預告。


(4).融知識于趣味,予閱讀以快感。特別策劃、圖片故事、地理美文、圖片周歷、軍事奇觀等專題……豐富的表現(xiàn)形式及生動語言,帶給您全新的閱讀體驗!



內(nèi)容特色:手機報內(nèi)容基本可分為5大版塊: 地理探索、地理生活、地理專題、酷游、互動。在每個版塊前都有【今日導讀】欄目,以簡約的文字,使讀者能迅速知曉本報當日的主要內(nèi)容。同時,每月第二周的周二將刊登當期《*國家地理》雜志精華內(nèi)容,每月第三周的周二刊登當期《中華遺產(chǎn)》或《博物》雜志精華內(nèi)容,每月*、四周的周二為特別策劃內(nèi)容。此外,“*國家地理手機報”還有每月1號的地理美文,每周六的圖片故事,每月單周周五的名人譚,每月雙周周五的美文鑒賞等精心打造的原創(chuàng)欄目)。

訂閱:短信發(fā)送“CNG”至10658000


退訂:短信發(fā)送“QXCNG”至10658000


8元/月,1條/天,每日上午11:00發(fā)送。


《行天下》

《行天下》,一本倡導探索精神、引領全新戶外生活方式的雜志。久居都市的商界精英、時尚白領,行游天下的資深驢友、戶外愛好者,以及所有向往自然、熱愛出行的人們,都是我們的讀者。


*國家地理手機電視

探索未知世界,尋覓自然奇觀


地理影視片的新興傳播方式。


訂閱方式(移動用戶)編寫短信“CNG”到106580279


觀看節(jié)目2元/條,包月8元/月(不含GPRS流量費)


手機*國家地理網(wǎng)

用手機可以隨時隨地的登錄手機*國家地理網(wǎng),查看相關的地理資訊,以及參與*國家地理的各類互動活動。


會員出行

 自2001年起,*國家地理雜志社陸續(xù)推出了“金秋十月川藏線”、“探訪黃河源區(qū)”、“徒步塔克拉瑪干,體驗絲綢故道”等十余條經(jīng)典野外科考線路,帶領會員讀者們與專家同行,探尋自然神奇,感受地理魅力,在全國的讀者、會員和地理愛好者中享有很高的聲譽。


*國家地理大講堂

2006年11月創(chuàng)辦至今已廣泛邀請自然科學界的專家學者、社會知名人士在北京、廣州、清遠、東莞、成都、揚州、鄭州等地開講70余期,聽眾3萬多人次。大講堂立足自然科學,涉及地理、天文、生物、環(huán)保、考古、探險、歷史等多個學科領域,融科學性和趣味性于一體。


*國家地理徒步隊

 *國家地理徒步隊成立于2008年6月,是由《*國家地理》雜志社員工自發(fā)組織的社內(nèi)組織,宗旨是“在行走中發(fā)現(xiàn)和體味地理之美”。


徒步隊自成立以來組織了多次徒步活動,包括懷柔水泉溝、河北翡翠島、野香山、京西古道、昌平蟒山、京西小火車道、十三陵水庫、懷柔神堂峪等徒步活動。2008年9月以來,*國家地理徒步隊除組織雜志社內(nèi)部員工活動外,還通過*國家地理網(wǎng)邀請讀者、網(wǎng)友一起參加活動,活動開展以來受到許多讀者、網(wǎng)友的歡迎。


*國家地理綠色出行

 “綠色出行”活動每月舉辦一次,是*國家地理大講堂的戶外版,形式更為輕松愉快、內(nèi)容更加豐富多彩,活動的宗旨是“知識、環(huán)保、節(jié)約”,“知識”指每次活動均有不同知識主題并有專家進行講解;“環(huán)保”指我們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使用一次性生活用品等;“節(jié)約”是提倡您自帶午餐,節(jié)約食品。綠色出行活動的參與者們將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親近自然,聆聽專家講解科普知識。并與周圍的朋友增進交流,宣揚節(jié)約、環(huán)保的理念。


*國家地理攝影大賽

(1)“飛羽瞬間”


《*國家地理》雜志社舉辦的首屆飛羽瞬間攝影大賽以野生鳥類攝影為主題,旨在通過參賽者拍攝野生鳥類并向公眾展示作品及作品背后故事,使更多人了解觀察自然的方法、關注身邊的野生鳥類、保護它們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飛羽瞬間攝影大賽以野生鳥類攝影為主題,旨在通過參賽者拍攝野生鳥類并向公眾展示作品及作品背后的故事,使更多的人了解觀察自然的方法、關注身邊的野生鳥類、保護它們賴以生存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2)“竹韻人生”


由*國家地理雜志社主辦、一汽豐田皇冠汽車協(xié)辦的“CROWN皇冠杯竹韻人生”攝影大賽自2008年10月開賽以來,得到海內(nèi)外眾多知名攝影師的鼎力支持和踴躍參與。經(jīng)過歷時兩個月的網(wǎng)絡公開投票以及專家評委組的最終評比,十余幅優(yōu)秀作品在3000多張參賽照片中脫穎而出,另有70幅作品分獲大賽的優(yōu)秀獎與入圍獎。


(3)“花影炫色”


以花卉攝影為主題的首屆*國家地理“花影炫色”攝影大賽于2009年5月5日開始征稿。首屆攝影大賽由《*國家地理》雜志社主辦。本次大賽秉承*國家地理“推開自然之門,昭示人文精華”的精神,以其一貫倡導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理念為向導,在保證科學性和嚴謹性的前提下,通過參賽者的精彩圖片,來展示我國原生野花的絢麗,展現(xiàn)我國特有、珍稀的植物及花卉資源,并將觀花、賞花作為一種全新、健康、大眾、簡便易行的綠色生活方式加以提倡,使更多人親近自然、了解觀察自然的方法,喚起人們對*豐富植物及花卉資源的關注,倡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活理念。


(4)“荒野傳奇”


以野生動物攝影為主題的首屆*國家地理“荒野傳奇”攝影及DV大賽于2009年5月5日開始征稿。攝影大賽由《*國家地理》雜志社主辦。本次大賽秉承*國家地理推開自然之門,昭示人文精華的精神,以其一貫倡導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理念為向導,通過參賽者拍攝的精彩野生動物圖片及圖片背后的故事。在保證科學嚴謹、公平公正的前提下,通過參賽者的精彩圖片,來展示我國豐富多彩的野生動物,使更多人親近自然、了解觀察自然的方法,倡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活理念。



*國家地理全國讀者服務網(wǎng)

 *國家地理全國讀者服務網(wǎng)是以服務品牌、服務讀者、滿足讀者需求、全方位銷售展示《*國家地理》系列產(chǎn)品為宗旨的服務體系。自2006年3月份以來,讀者服務網(wǎng)相繼在全國建立了17個服務站點,其職能是開展當?shù)刈x者服務和期刊品牌展示工作。為了使更多的讀者能享受到各項便捷的服務,*國家地理全國讀者服務網(wǎng)計劃繼續(xù)在全國各地建立更多的服務站點。

報刊信息/《*國家地理》

《*國家地理》,原名《地理知識》,由*科學院主管,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和*地理學會主辦的地理月刊雜志。《*國家地理》雜志內(nèi)容以*地理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區(qū)域的自然、人文景觀和事件,并揭示其背景和奧秘,另外亦涉及天文、生物、歷史和考古等領域。《*國家地理》是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收藏性的關于地理的月刊雜志。具有很強的*性和權威性。其內(nèi)容以*地理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區(qū)域的自然、人文景觀和事件,并揭示其背景和奧秘,另亦涉及天文、生物、歷史和考古等領域。 此書無論是從收藏、觀賞、閱讀等諸多方面都是一本難得的好書。本書極具閱讀性、觀賞性、收藏性于一身。無論對于從事專業(yè)地理的研究人員還是普通的地理愛好者或者中小學生都是很值得看的一本書。

溫馨提醒:文章觀點來源網(wǎng)絡,隨時光飛逝,歲月變遷,準確性、可靠性、難免有所變動,因此本文內(nèi)容僅供參考!

隨機官網(wǎng)
Copyright © 2013-2014 首頁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