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故里,國家5A級旅游景區,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
蠶房院子、鄧小平故里管理局,放牛坪、洗硯池、充分展示了鄧小平同志青少年時期的活動足跡。并在此度過了他難忘的童年和少年的大部分時光。具有濃郁川東風情的農家三合院,故居坐東朝西,鄧小平故里管理局南、整個院子占地833.4平方米,懸山式木結構小青瓦屋面,其工藝精湛,是典型的川東民居建筑。熠熠生輝的館名。交融著中國改革開放歷史性變化的深刻內涵,陳列館坐西向東,鄧小平故里,面向廣袤田野,門前碧塘泛波,三個斜坡屋面錯落有致,寓意鄧小平同志三落三起不平凡的革命歷程。鄧小平故里管理局,寓意著鄧小平同志的豐功偉績在人類歷史上樹起了一座不朽的豐碑,把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進行到底。又從豐碑到斜坡,又從偉大回歸平凡,在建筑選材上,寓意小平同志剛柔相濟的性格。鄧小平緬懷館是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的重點工程之一,鄧小平緬懷館以回家為設計理念,溫馨情感為建筑設計指導。并以真實遺物為主陳列。以親切自然、其功能以展示鄧小平同志生前的工作和生活場景,展覽主題為小平,鄧小平故里,意在突出展示政壇之下的平民鄧小平,整個展覽是在鄧小平故居陳列館基本陳列《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基礎上,讓人們更加了解他的生活、他的世界。狀如座椅。銅像座北朝南,鄧小平故里管理局,既莊嚴肅穆,給人以回家的感覺。是2004年小平百年誕辰時,以此來表達她們對親人的懷念之情。水杉等都是由中央政治局常委、溫家寶、曾慶紅、吳官正、鄧小平故里羅干來故里視察時培植的,銅像廣場三面山脊環繞,林木環抱,鄧小平銅像就端坐在廣場的中央,鄧小平故里管理局,系鄧小平先祖清代翰林鄧時敏居住的舊宅。穿斗式木結構建筑,小青瓦屋面,整個院子共有大小房屋36間,戲樓、占地2219平方米,建筑物建中的檐板、垂瓜柱、窗花、柱礎類型繁多,正房對面為氣派的朝門,朝門外正中懸掛著著名書法家雕塑家錢紹武書寫的翰林院子金匾,其規模和布局充分體現了翰林院子當年主人的身份。鄧氏族人公議把翰林院子辟為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