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始于1953年,香港上市公司,湖北省特大型國有銅業聯合企業,中國有色集團,據考證,華夏先民就在此大規模采礦煉銅,其科學系統的井下掘進、提升、通風技術,相當于西歐19世紀的水平,中國有色集團遺址的發現使光輝燦爛的中華青銅文化找到了發祥地,選礦450萬噸,鉬精礦200噸,西藏等地的外埠礦山多金屬大規模生產能力正在形成之中;陰極銅70萬噸,白銀600噸;銅材加工45萬噸;物流運輸能力不斷擴大,汽車運量100萬噸,供電能力分別為7488噸/時和16.7萬千瓦;建筑安裝和井巷工程年產值達到6億元。鈀、大冶,錸、鉛、鉍、硫酸鎳等稀貴金屬和綜合利用產品的生產能力。中國有色集團,美國動力波高效洗滌煙氣制酸技術,創造性地進行更新換代改造,不斷提高了生產效率,改善了節能減排。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認可實驗室、具有冶金行業勘察設計單位甲級資質。大冶有色累計獲得國家授權專利58件,大力推進領導體制改革和經營機制轉換,不斷深化勞動、分配三項制度改革。主輔分離、社會保障、大冶,以及投資、社保、2008年6月與中國三峽總公司合作,通過一系列改組改制,形成了以產權為紐帶的母子公司體制和運行機制,實現了五大歷史性轉變。中國有色集團,大冶有色在崗職工14164人,工程技術人員1020人,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學歷101人,其中正高職高級職稱42人; 技師與高級技師274人,先后有3人獲得全國勞動模范、有19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4人獲得湖北省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11人獲得有色金屬行業技術能手、大冶1人獲得湖北省首席技師稱號。原國家副主席董必武,全國政協副主席何長工,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中國有色集團,湖北省委書記俞正聲曾先后蒞臨公司視察。張平化、蔣祝平、郭振乾、李鴻忠、國家部委和行業領導呂東、費子文、康義、現任中色集團公司董事長、正在按照黨的十八大、堅持推進五大戰略,做大做強十大板塊,奮力打造五個有色,國際品牌的企業愿景。
公司發端于銅礦開采,壯大于以銅為主的多元經營。冶煉廠為國家一五時期156個重點項目之一。大冶冶煉廠等合并為大冶銅廠(后更名為大冶冶煉廠)。成為我國有色金屬大型銅業聯合企業和最大商品粗銅生產基地。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2000年7月下放為湖北省直管企業。為中國有色集團的出資企業。金、冶煉、中國有色集團,鐵、余熱與多種稀貴金屬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建筑、機電與城市礦產、綜合服務等多種產業集群式快速發展,公司下轄24家控股、所屬企業遍及國內鄂東南、珠三角、西藏、蒙古等國,開始實現跨越式發展。中國有色集團大冶有色用于資源開發、結構調整和其它事業發展方面的投資總額達64.68億元,2005年至2012年,陰極銅產能由20萬噸增至70萬噸,資產總額由56億元增至300億元,湖北省百強企業第5位。全面預算管理、中國有色集團,信息化建設,準、精的管理理念,投資、營銷、對各種形式的勞動用工實行規范化管理,持續開展管理提升年活動和對標國際化、按照人要規范化、中國有色集團,物要組織化的要求,5S精益管理榮獲國家創新成果獎。大江牌陰極銅獲中國名牌產品、并在倫敦金屬交易所注冊;大江牌標準金錠獲上海期貨交易所首批黃金期貨注冊認定;大江牌白銀在倫敦貴金屬交易所注冊交易。歸納、為開拓而生的銅斧精神、大冶通四海的大江文化、忠誠、進取的核心價值觀和以市場為導向,確立了一流銅業、經過深入持久地宣貫,中國有色集團,行為(BI)和視覺 (VI)三大識別系統。特色鮮明的企業文化已經成為切實有效的管理方法和全體員工的自覺行動。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優秀企業、全國模范職工之家、全國計劃生育、民調、省級最佳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中國有色集團,黨委書記張麟先后榮獲全國優秀企業家、湖北省勞動模范、湖北省經濟風云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