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理工大學,知名(著名)全國重點大學,自主招生"卓越聯盟"主要成員,大連理工大學,被中央確定為中管干部學校,大連理工大學,時為大連大學工學院;1950年7月大連大學建制撤銷,教育部、教育部、大連市重點共建大連理工大學;2003年被中央確定為中管干部學校;2012年正式啟動領軍型大學建設工程。該校區依照統籌規劃、堅持標準、大連理工大學,與主校區同標準、同水平辦學。本科生教育與研究生教育并重,理、經、文、哲、學校設有研究生院,大連理工大學,7個獨立建制的學院、3個專門學院和1所獨立學院;盤錦校區設有基礎教學部和6個學院。水利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大連理工大學,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6個(計算數學、機械制造及自動化、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制造、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培育)學科2個。128個二級學科博士點,辦學條件優良。兩地(大連市、三區(大連凌水主校區、大連理工大學,盤錦校區)的辦學格局,建筑面積142.4萬平方米。中外文電子期刊6.3萬余種。同時,學校抓住國家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大連理工大學,大力發展高等教育、以985工程、領軍型大學建設工程為牽引,深入實施《大連理工大學中長期發展戰略規劃》和《大連理工大學十二五發展規劃》,建設成為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
學校以培養精英人才、大連理工大學,傳承優秀文化、秉承海納百川、厚德篤學、致力于創造、傳授、勇于擔當社會責任,造福人類。包括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10人、大連理工大學,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0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21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1人,973計劃青年科學家專題項目首席科學家1人,大連理工大學,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基金獲得者18人,全國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獲得者4人,博士生導師577人,副教授等副高職人員1081人。碩士生9567人,預科生72人,另有在職攻讀學位研究生4085人,繼續教育學院學生115357人。精細化工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船舶制造國家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級工程實驗室(工業裝備節能控制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級技術轉移中心(大連理工大學國家技術轉移中心),4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精密與特種加工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海洋能源利用與節能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6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4個遼寧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大連理工大學,6個技術創新基地,4個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9個教育部創新團隊。學校共獲國家科技成果獎勵33項、2012年以來,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