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班安排,招生就業,公共基礎部。校企合作,政策思路。
江蘇高校。教育網站,高校大學。
該校現在校生兩千余人,教職員工專、兼職近150人,擁有一支由國家一級演員、教授、國家播音指導、著名歌唱家、外國專家、學科帶頭人等構成的富有愛心與責任感的師資團隊。
常州藝術高等職業學校積累了先進辦學理念和深厚的人文精神,并始終將其作為寶貴的財富滲透到學校的辦學全過程中。200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人事部和省文化廳分別授予我校“全國文化工作先進單位”及“省部級重點藝術中專校”的稱號。學校現已形成完善的、多層次、多學科、多形式培養應用型、實用型人才的辦學格局。擁有“星空間現代實驗藝術團”、“星空間設計工作室”、“星工坊劇場”、“星工場演播廳”、播音室、多媒體教室、多媒體電鋼琴室、語音室、校園寬帶網、視聽欣賞室、專業級舞蹈房等設備先進的教學設施和優美的歐陸風格校園。
2006年,常藝校征用規劃土地150畝,并斥資近6000萬元建造3.3萬平方米新校舍及配套設施,建成后的新常藝占地面積達150畝,校舍面積近6萬平方米。從硬件上基本滿足江蘇省教育廳對藝術類高等職業教育的辦學要求,常藝校可籍此新的硬件平臺,進一步加強內涵和特色建設,擴規增容,向高等藝術職業院校的新臺階沖刺,于2008年成功升格為高等藝術職業院校,并努力使之成為省內一流,國內有名的優質應用型人才培養基地。
學校設有播音與主持藝術、聲樂、器樂、群文舞蹈、芭蕾與現代舞、中國民族民間舞、國標標準舞、服裝設計、平面設計、環藝設計、數碼動畫設計等專業;其中,國標舞專業和芭蕾與現代舞專業是省內*設置的專業。播音與主持藝術是全省最早創辦的*具有高職、大專、本科(聯辦)三個層次的專業。藝術教育已形成品牌效應,其中所培養的學生榮獲全國“白玉蘭”獎、“金話筒”獎等,并進入省電臺、中央電視臺工作,有的已成為日本著名高校的客座教授。學校畢業生以“能干、實干、肯干”而廣受各用人單位的歡迎,部分畢業生以扎實的專業功底考入高等藝術院校進一步深造。“產、學、研”學踐一體化的教學模式,為學生構筑了發展的寬帶通道。
“新常藝”廣泛開展國內國際藝術交流與合作,與國內北京國際標準舞學院、北京舞蹈學院、上海音樂學院、南京藝術學院及澳大利亞、韓國、日本、俄羅斯、新加坡、意大利等一批國外知名藝術院校合作,拓展資源整合,探索現***途徑,打造辦學品牌。2008年“新常藝”為了實施提升內涵發展,在各類學校擴大招生規模的大環境下,提出“提高入學門檻、壓縮招生規模、、實施精品教育”的發展思路,力爭將“新常藝”建設為一所學科優勢突出,專業特色明顯,品牌效應顯著,在全省、乃至全國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高等藝術專業學府。
黨群組織:教務處、辦公室、團委、學生工作處、總務處
系部設置:藝術表演系、圖文與教育技術中心、藝術設計系
以“市場人才需求與就業”為導向,以“重實踐、樹品牌、創特色”為辦學宗旨。
注重“人品+藝品+能力”的培養,走“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
各專業實行項目教學,實踐與教學一體化,課堂與社會結合。
上百家實踐基地延伸學校專業產業化,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平臺,提高學生藝術實踐能力。增強就業競爭力和終身發展力。
溫馨提醒:文章觀點來源網絡,隨時光飛逝,歲月變遷,準確性、可靠性、難免有所變動,因此本文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