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人民公安大學
首頁:
www.cppsu.edu.cn
校友,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校簡介。學校概況,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關于我校官方域名的介紹-人民公安大學。
歷史沿革/*人民公安大學
1948年7月6日,中共中央華北局社會部為適應華北地區大中城市解放后接管和組建公安機關的需要,在當時的中共中央所在地河北解放區建屏縣(今河北省平山縣)西冶村、東冶村創建了華北保衛干部培訓班。同年10月中旬,遷往井陘縣威州鎮西岸。*期由華北局社會部楊奇清副部長(建國后任公安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兼政治保衛局局長,解放軍總政治部保衛部部長)兼任班主任。第二期由華北局社會部辦公室主任劉復之同志(建國后歷任司法部部長、公安部部長、較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兼任班主任。
1949年1月,經中共中央華北局批準,華北保衛干部訓練班擴建為華北公安干部學校,楊奇清同志兼任校長。同年2月學校遷入北平。1950年1月11日,經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批準,華北公安干部學校更名為中央公安干部學校,公安部部長羅瑞卿兼任校長。同年5月,政務院任命周仲英同志為副校長,主持學校日常工作。1952年10月學校遷入木樨地新址。1953年1月,經周恩來總理批準,原中央公安干部學校擴建為正規的中央人民公安學院,羅瑞卿同志兼任院長。學院根據實際需要設有初級班(青年學生)、西藏班(西藏干部)、文化班(老干部)等,學制二到三年。1958年中央人民公安學院停辦一年。1963年,毛澤東、劉少奇、朱德、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學校師生代表。1978年公安部黨組批準中央政法干部學校開辦大專班,每年招收200名應屆高中畢業生,后經部黨組研究決定獨立建校,直屬公安部黨組領導。1978年6月,政法專科學校成立,學校是建國以來公安部創辦的培養偵察技術人才的*所高等院校,時任公安部副部長凌云同志(后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部*任部長)兼任校長和黨委書記1982年1月,經國務院批準,在中央政法干部學校的基礎上恢復了中央人民公安學院(中央政法干校為*政法大學前身)。1984年1月,國務院批準,中央人民公安學院改建為全日制*人民公安大學,鄧小平同志為學校題寫了校名。學校規模3000人(本科生2000人,進修、專科800人,研究生班200人),當年面向社會招生。1984年10月12日,原*人民公安大學與原*人民警官大學聯合舉行隆重的首屆開學典禮,公安部部長劉復之同志主持并宣布了全新的*人民公安大學成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習仲勛同志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到會致辭祝賀。1998年2月24日由原*人民公安大學與原*人民警官大學合并組建新的*人民公安大學。1998年10月,學校接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評估并高標準獲得通過。2000年11月,原北京交通人民警察學校整制并入*人民公安大學,學校辦學規模不斷擴大。2003年9月,學校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成為全國公安教育系統*一所同時擁有博士學位和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學校。2003年10月,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務委員兼公安部長周永康同志出席學校成立55周年慶祝大會并提出,要努力把公安大學建設成為“科教強警”的主力軍,公安教育訓練的主陣地,國內知名的高等學府。2004年10月,全國公安民警大練兵匯報演練在學校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中央政法委員會書記羅干等黨和國家領導同志觀摩大會并親切接見學校參演學生2005年6月,原公安部管理干部學院更名為公安部高級警官學院,并設在學校,主要承擔省、地兩級公安廳(局)主要負責人的培訓,公安機關一級警督晉升三級警監培訓及公安廳局長修研班等教育培養工作。2008年10月18日,慶祝*人民公安大學建校60周年大會在北京舉行。2012年,中央政法委、教育部批準學校設立“應用型、復合型*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基地”。
校園環境/*人民公安大學
木樨地校區木樨地校區為學校前身中央公安干部學校時期始建。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同年2月,學校遷往北平。學員們暫住東四北大街汪芝麻胡同和安定門方家胡同的四合院,后又遷至破舊的道教白云觀內。為了適應長期辦學的需要,學校派專人在北京尋找辦學地址。當時白云觀西側木樨地有一塊寬闊地,住著不多的幾戶人家,荒草叢生,不時有野兔、狐貍出沒。經辦人考察后,校領導同意選木樨地為校址的方案,征地660畝,校址南側同大馬路相通,如同大海的“海口”,學校大門設在交通便利的復興門外大街上。1952年10月,學校正式遷往木樨地新校址,改名不久的中央公安干部學校的校牌,懸掛在面向復興門外大街的校門一側。不久,永定河引水渠建成,同北京原有的護城河形成古都水韻,永定河引水渠成為穿過校園的一條“內河”,河面上架設的木橋連接著學校南部的教學區和北部的生活區,后隨著城市發展,木樨地寸土寸金,學校占地逐漸縮小,僅保留了木樨地河以南的校園。
團河校區團河校區為學校前身國際政治學院時期始建。1978年國際政治學院建校伊始借用今*人民公安大學校址(木樨地校區)辦學,后北京市人民政府將紫竹院公園附近80畝土地(即今國家圖書館址)批給國際政治學院作校址。但考慮到紫竹院距離外國人較多的北京外國語大學太近,在市內人口稠密區辦學也難以保密,而且80畝地面積又偏小,不利于學院今后的發展,時任院長凌云(國家安全部*任部長)就放棄了這一計劃。后經公安部黨委再次研究決定,校址改為今天的北京南郊大興團河,在公安部團河農場的500畝土地上建校,1981年團河主樓竣工。
教學條件截至2014年,學校在北京木樨地、團河兩個校區占地面積1200余畝,教學行政用房和學生(學員)宿舍面積50萬余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1541萬元,圖書館是國內公安類藏書最齊全的圖書館,館藏圖書127萬余冊。學校擁有先進和完備的教學科研基礎設施。設有DNA鑒定、指紋鑒定、微量物證分析、毒物毒品分析、文件鑒定、槍彈痕跡檢驗、模擬現場勘查、安全防范技術、交通管理與控制等實驗室,其中安全防范與風險評估實驗室是公安部重點實驗室,刑事科學技術實驗室是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校園教學科研計算機網、警體綜合訓練館、警務戰術訓練街區、警務戰術訓練館、多功能靶場、多媒體教室、語音室等設施完備。設有北京市青少年安全教育基地。*人民公安大學擁有亞洲地區專業的反恐訓練基地。
圖書館*人民公安大學圖書館創辦于1949年1月,館舍面積4.4萬平方米,由木樨地校區館和團河校區館兩部分組成,木樨地校區館面積近6千平方米,團河校區館面積近3.8萬平方米。館藏紙質文獻123萬余冊,公安數字圖書館一、二期建設項目已經完成并投入使用,數字資源總量達到近16TB。公安大學圖書館是目前該國公安類圖書藏書量較大的圖書館,也是全國公安高校圖書情報工作委員會的主席館。
學術研究/*人民公安大學
科研平臺重點實驗室公安部重點實驗室:安全防范與風險評估實驗室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刑事科學技術實驗室*教學實驗示范中心:公安執法實驗教學中心北京市教學實驗示范中心:警務實戰訓練中心公安大學設有大學物理實驗室、刑事科學技術實驗室、安全防范實驗室、交通管理工程實驗室、信息安全工程實驗室等5個實驗室,下設59個實驗分室。
研究中心公安大學司法鑒定中心 、公安大學危機管理(應急警務)研究中心、公安大學公安情報(技術與分析)研究中心 、公安大學當代犯罪問題研究中心 、公安大學世界警務發展與國際合作研究中心 、公安法治研究中心、警務改革與發展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學校堅持“教學與科研相結合”,以教學帶動科研,以科研促進教學,全面推動教學、科研與警務實踐的緊密結合和良性互動,做到理論創新、技術創新、教法創新和管理創新。截至2013年底,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290多項。在“質量工程”建設中,學校重點建設的精品課程、優秀教材、特色專業點、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等項目均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多個項目被評為*和省部級建設項目。公安執法實驗教學中心、刑科技實驗教學中心被立為*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010年,由學校承擔的1項社會公共安全研究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學術期刊《公安教育》、《*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現代世界警察》、《警察文摘》。其中《*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是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全國百強社會科學學報、*人文社科學報核心期刊。首都社會安全研究基地設在公安大學。
知名校友/*人民公安大學
*人民公安大學建校60多年來先后為全國公安政法機關培養了包括多位公安部、國家安全部部長、副部長在內的20多萬各級領導、業務骨干和專門人才,被譽為“共和國警官的搖籃”。另外軍隊保衛系為軍隊培養了近6000名軍隊保衛干部,其中軍以上領導干部30余人,將軍20余人。以下是英雄的*人民公安大學公安戰線二級以上英雄模范及因公殉職的優秀校友(不完全統計):
一級英模陳銳韶 原中央人民公安學院1982年縣局長進修班學員、原公安部管理干部學院1987年處長進修班學員黃聯明 *人民公安大學1989屆本科畢業生(2003年因積勞成疾不幸逝世,年僅35歲)洛桑澤仁 原中央政法干部學校1965年學員(1995年在圍殲持槍殺人在逃犯的戰斗中光榮犧牲,年僅45歲)郭韶翔 *人民公安大學1998屆專修部學員許文有 *人民公安大學2001屆行政管理專業研究生課程研修班學員任長霞 *人民公安大學2002屆自考公安管理專業本科畢業(2004年因公殉職,年僅40歲)王玉榮 *人民公安大學1998屆英模班畢業(2009年積勞成疾不幸逝世,年僅48歲)
二級英模阿登貢布 1959年學員宋達夫 中央政法干部學校1980年18期學員(1990年因患癌癥醫治無效逝世)林 生 1978年學員袁 玲 *人民公安大學1988屆本科畢業生林向京 原*人民警官大學1990屆本科畢業生(2000年4月27日晚,在追捕犯罪嫌疑人時壯烈犧牲,年僅33歲)朱曉華 *人民公安大學1992屆本科畢業生孫國明 原北京交通人民警察學校1993屆畢業生(1995年在追捕持槍歹徒的戰斗中不幸以身殉職,年僅23歲)牟彥峰 原北京交通人民警察學校1994屆畢業生(1995年在追捕持槍歹徒的戰斗中不幸以身殉職,年僅23歲)田寶權 *人民公安大學1994屆本科畢業生(2002年因肝癌晚期搶救無效,不幸逝世,年僅30歲)蘇光宇 *人民公安大學1996屆本科畢業生史紀國 *人民公安大學2000年交通管理大專班學員
革命烈士梁永勝 *人民公安大學1988屆本科畢業生(1990年為營救落水群眾光榮犧牲,年僅23歲)韓 鋼 *人民公安大學1995屆本科畢業生(1998年在出海執行偵查任務中光榮犧牲,年僅25歲)黃建雄 *人民公安大學1998屆本科畢業生(2005年因救助落水群眾光榮犧牲,年僅31歲)劉 鑫 *人民公安大學2002屆本科畢業生(2003年在值勤過程中遭遇暴力抗法,為保護群眾安全光榮犧牲,年僅24歲)
辦學規模/*人民公安大學
師資力量學校堅持"教書與育人相結合",始終把師德風范建設放在首位,建立健全全員育人體制機制,強化人民教師和人民警察雙重身份教育,引導教師踐行"忠誠、敬業、創新、表率、奉獻"的公安大學核心價值觀和《公安大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切實做到為人師表、以身作則、教書育人,全面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努力推出在國內外學術領域具有競爭力、影響力的學術骨干,培養和造就了一支"教員與教官相結合、專職與兼職相結合、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截至2013年底,有專任教師600余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300余人。刑事偵查與刑事技術教學團隊被評為首批*優秀教學團隊。
政府津貼專家序號 姓名 性別 出生日期 職稱 從事專業 評定時間(年)
1 張慶五 男 1926.08 教授 人口學 1992
2 翟建安 男 1932.04 教授 法醫學 1992
3 吳文芝 女 1934.04 教授 交通管理 1992
4 王彥吉 男 1948.05 教授 法化學 1993
5 崔 敏 男 1938.07 教授 法學 1993
6 李長群 男 1946.06 高級編輯 新聞 1993
7 朱啟祿 男 1937.12 教授 管理學 1993
8 夏錦堯 男 1941.08 教授 偵查學 1993
9 王文林 男 1929.11 1993
10 康大民 男 1933.04 教授 公安學 1993
11 崔天綏 女 1939.01 教授 化學 1993
12 宋 濤 男 1929.01 教授 法學 1993
13 王昆翔 男 1937.12 教授 計算機 1993
14 聶世基 男 1936.10 教授 法學 1994
15 李 兵 男 1937.06 教授 交通管理 1994
16 何劍椷 男 1933.01 副教授 偵查學 1995
17 孫 銑 男 1934.07 教授 公安學 1996
18 蒲禎德 男 1937.10 教授 計算機 1996
19 陸中俊 女 1935.08 教授 法學 1997
20 杜元明 男 1939.08 教授 中文 1997
21 孫克立 女 1943.10教授 安全防范 1998
22 王恩惠 男 1945.09 教授 交通管理 1999
23 李文燕 男 1944.10 教授 法學 2001
24 楊永川 男 1946.01 教授 計算機 2002
25 王大中 男 1943.01 教授 偵查學 2004
26 張惠芹 女 1952.12 主任法醫師 法化學 2006
27 孟品佳 女 1955.03 教授 刑事技術 2008
28 李健和 男 1956.12 教授 治安學 2012
在職人員有2人:李健和、孟品佳
院系專業10個二級學院:法學院、治安學院、偵查學院、犯罪學學院、公安管理學院、國際警務執法學院、刑事科學技術學院、警務信息工程學院、網絡安全保衛學院、軍隊保衛學院。3個教學系:警務指揮戰術系、公安情報學系、交通管理工程系。2個教研部:警務實戰訓練部、人文社會科學教研部。
基本專業*人民公安大學作為公安系統較高學府,形成了公安學科專業齊全、主干學科特色鮮明、多種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體系。逐步建成了以公安學、公安技術為核心,以法學、政治學、社會學、心理學、基礎醫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安全科學與工程、交通運輸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等學科與公安專業交叉學科為主干,包括學士、碩士、博士、博士后完整培養層次的學科體系。2014年,為應對當社會反暴力恐怖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增公安情報學反恐怖專業方向,計劃面向全國招收80人,公安大學也成為全國公安系統院校里*家開設反恐專業的高校。
本科教育設有治安學專業(治安學、公安法制兩個方向)、偵查學專業(刑事偵查、經濟犯罪偵查兩個方向)、國內安全保衛專業、公安管理學專業(公安管理、警務保障兩個方向)、公安情報學專業(2014年新增反恐怖方向)、犯罪學專業、涉外警務專業、警務指揮與戰術專業、刑事科學技術專業、安全防范工程專業、交通管理工程專業、網絡安全與執法專業、公安視聽技術專業等13個專業(17個培養方向)
研究生教育法學一級學科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法學一級學科博士點,下設警察法學基礎理論、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刑法學、訴訟法學等二級學科博士點公安學一級學科博士點,下設治安學、公安管理學、犯罪學、偵查學、國內安全保衛等二級學科博士點公安技術一級學科博士點,下設刑事科學技術、安全防范技術與工程、網絡安全執法技術等二級學科博士點法學一級學科、公安學一級學科、心理學一級學科、安全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公安技術一級學科學術碩士學位授權點;另有社會學、計算機應用技術、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法醫學等9個二級學科學術學位碩士授權點;法律碩士、警務碩士、工程碩士(安全工程)和公共管理碩士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
新增專業2014年5月12日,為應對當前社會反暴力恐怖工作面臨的新形勢,*人民公安大學新增公安情報學反恐怖專業方向,計劃面向全國招收80人。*人民公安大學校園開放日繼本科生招生自行會商首次透露,公安大學將成為全國公安系統院校里,*家開設反恐專業的高校。反恐專業的學生需要學習的課程包括恐怖主義概論、恐怖組織研究、反恐國際合作、反恐情報、反恐專案偵查,涉恐安全風險評估網絡犯罪偵查與取證,除恐戰術與指揮等。對于反恐專業的學生來說,除了理論教學,還包括實踐,比如針對具體涉恐案件如何進行指揮、布置戰術等,在學校的教學體系中,還安排了實訓課程,盡可能幫助學生應用課堂學到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
學科建設學校的學科專業建設緊貼公安實踐需求,截至2013年底,有法學一級學科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法學、公安學、公安技術等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法學、公安學、心理學、安全科學與工程、公安技術等5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法律、警務、安全工程和公共管理等4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本科設有12個專業,16個專業方向,專業和專業方向覆蓋了公安法制、治安、刑事犯罪偵查、國內安全保衛、經濟犯罪偵查、禁毒、公安情報、犯罪預防與矯正、公安管理、警務保障、涉外警務、警務指揮與戰術、刑事科學技術、安全防范、交通管理、網絡安全管理等公安主要業務工作。
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公安學、公安技術。
北京市重點學科:訴訟法學、公安學、公安技術、公共安全工程與技術交叉學科。
學科排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進行的全國一級學科整體水平評估(2009)中,公安大學排名情況
一級學科代碼 | 一級學科名稱 | 全國排名 | 對應公安大學學科 | 備注 |
---|
0301 | 法學 | 14 | 法學一級學科 | 一級學科博士點及博士后流動站 |
0402 | 心理學 | 17 | 心理學一級學科 | 一級學科碩士點 |
1001 | 基礎醫學 | 20 | 法醫學二級學科 | 二級學科碩士點 |
0823 | 交通運輸工程 | 22 |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二級學科 | 二級學科碩士點 |
交通運輸規劃及管理二級學科 |
另:公安學一級學科、公安技術一級學科為2012年新增,故暫未有排名。
教學建設學校堅持"理論與實戰相結合",在人才培養方面,主動適應公安工作和公安隊伍建設形勢發展要求,緊緊圍繞學生畢業后"干什么"和"能干什么",不斷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完善課程體系,突出公安特色,強化實踐和案例教學,逐步探索和建立了課堂教學與警務實踐有機結合、突出實踐能力培養、"教、學、練、戰"一體化的人才培養模式。學生在校期間,除學習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外,還要掌握擒拿格斗、射擊、駕駛等警體實戰技能,接受嚴格警務化訓練及警務行政執法和刑事執法綜合訓練,深入實戰部門進行警務實踐。
實踐教學基地序號 | 實踐教學基地單位名稱 | 容納專業(方向) | 容納學生人數 |
---|
1 | 北京市公安局 | 計算機犯罪偵查 、安全防范工程 、刑事科學技術 | 200 |
---|
2 | 上海市公安局 | 治安學、涉外警務 | 200 |
---|
3 | 河北省保定市公安局 | 計算機犯罪偵查、安全防范工程 | 80 |
---|
4 | 江蘇省南京市公安局 | 治安學、公安管理 | 120 |
---|
5 | 陜西省西安市公安局 | 各專業 | 120 |
---|
6 | 山東省淄博市公安局交警支隊 | 交通管理工程 | 40 |
---|
7 | 河北省石家莊市公安局 | 交通管理工程、公安情報學 | 80 |
---|
8 | 天津市公安局 | 計算機犯罪偵查、安全防范工程、偵查學 | 120 |
---|
9 | 河北省廊坊市公安局 | 計算機犯罪偵查、安全防范工程 | 80 |
---|
10 | 河北省承德市公安局 | 計算犯罪偵查、安全防范工程 | 60 |
---|
11 | 湖北省武漢市公安局 | 公安管理、刑事科學技術 | 200 |
---|
12 | 山東省青島市公安局交警支隊 | 交通管理工程 | 40 |
---|
13 | 內蒙古赤峰市公安局交警支隊 | 交通管理工程 | 40 |
---|
14 | 遼寧省大連市公安局 | 公安管理、治安學 | 120 |
---|
15 | 山東省濟寧市公安局交警支隊 | 交通管理工程 | 40 |
---|
16 | 浙江省義烏市公安局 | 偵查學 | 80 |
---|
17 | 吉林省遼源市公安局 | 計算機犯罪偵查、安全防范工程、治安學 | 20 |
---|
18 | 江蘇省蘇州市公安局 | 涉外警務、公安管理 | 80 |
---|
19 | 河北省秦皇島市公安局北戴河分局 | 各專業 | 100 |
---|
20 | 廣東省深圳市公安局 | 各專業 | 700 |
---|
21 | 江蘇省宿遷市公安局 | 各專業 | 80 |
---|
22 | 浙江省湖州市公安局 | 各專業 | 120 |
---|
23 | 安徽省蕪湖市公安局 | 計算機犯罪偵查、安全防范工程 | 80 |
---|
24 | 湖南省長沙市公安局 | 各專業 | 120 |
---|
25 | 廣東省廣州市公安局 | 刑事科學技術、偵查學 | 80 |
---|
26 | 山東省煙臺市公安局 | 各專業 | 60 |
---|
27 | 福建省泉州市公安局 | 刑事科學技術 | 50 |
---|
28 | 廣東省佛山市公安局 | 偵查學 | 200 |
---|
29 | 河北省秦皇島市公安局 | 各專業 | 245 |
---|
30 | 山東省淄博市公安局張店分局 | 偵查學 | 50 |
---|
31 |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公安局 | 各專業 | 80 |
---|
32 | 山東省濰坊市公安局 | 各專業 |
|
---|
33 | 江西宜春市公安局 | 治安學、偵查學 | 50 |
---|
34 | 浙江省富陽市公安局 | 各專業 | 50 |
---|
35 | 云南麗江市公安局古城分局 | 偵查學、安全防范、計算機犯罪偵查、涉外警務 | 50 |
---|
36 | 廣東省珠海市公安局 | 各專業 | 50 |
---|
37 | 浙江省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分局 | 各專業 | 50 |
---|
38 | 江蘇省揚州市公安局 | 偵查學 | 45 |
---|
合作交流學校積極開展國際交往和學術交流,不斷深化和拓展國際合作的廣度與深度,與英國、美國、法國、德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土耳其、韓國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警察機構進行著密切的交流合作;與法國國家警官培訓學院、俄羅斯聯邦內政部莫斯科大學、德國警察大學、土耳其警察大學、韓國警察大學、越南人民警察學院等建立了長期穩定的校際合作關系,招收和培養外國警察留學生,并為法國、東盟、亞非發展*家先后舉辦了多期研修班。從2009年開始,學校每年舉辦了一屆“國際警務論壇”,邀請有關國家和地區高級警官和專家,圍繞警務熱點、難點和社會安全領域焦點問題進行研討交流,積極提出預防和處置相關問題的措施和對策,充分發揮公安大學作為公安部黨委智庫、作為*公安機關對外警務交流新窗口的重要功能,有效地提升了學校在國際警察教育領域的影響力和競爭力。
學校領導/*人民公安大學
現任領導姓名 | 職務 |
---|
樊京玉 | 黨委書記
|
曹詩權 | 黨委副書記、校長
|
黃祖躍 | 黨委副書記 |
戰俊 | 黨委委員、副校長 |
李健和 | 黨委委員、副校長 |
席艷麗 | 黨委委員、副校長 |
劉舒 | 黨委委員、副校長 |
張培文 | 黨委委員、副校長 |
田全華 | 黨委委員、副校長 |
汪勇 | 黨委委員、教務長 |
李守德 | 黨委委員、進修部主任 |
閆天池 | 黨委委員、總會計師 |
溫馨提醒:文章觀點來源網絡,隨時光飛逝,歲月變遷,準確性、可靠性、難免有所變動,因此本文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