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組織架構,交通資訊。最新消息,聯絡我們。
這是臺灣*個職業舞團,1973年林懷民創辦雲門舞集,所有華語社會*個當代舞團。2020年鄭宗龍接任藝術總監。
林懷民(1947年2月19日-),臺灣嘉義縣新港人,臺灣政治大學新聞學士、美國艾奧瓦大學藝術碩士。現代舞蹈表演團體云門舞集創辦人,作家、舞蹈家與編舞家。代表作有《九歌》、《流浪者之歌》等。
林懷民曾獲得時代雜志“亞洲英雄”,德國舞動國際舞蹈節終身成就獎、美國約翰?洛克斐勒三世獎、法國藝術文學騎士勛章。
2013年2月22日,臺灣現代舞團“云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獲美國舞蹈節終身成就獎的肯定,這是大獎1981年創立以來首位歐美地區以外的獲獎者。
云門舞集因演出許多經典的作品,而享譽世界。其中包括有薪傳,九歌(舞劇),家族合唱,流浪
者之歌,水月,竹夢,行草等等。曾受英國倫敦《泰晤士報》評為亞洲*當代舞團,德國《法蘭克福匯報》亦曾贊其為世界一流現代舞團。
著名舞者
有許多的知名現代舞者自云門舞集
發跡,如林秀偉,羅曼菲,劉紹爐等。這些知名舞者有的也各自創辦了不錯的現代舞劇團,林秀偉創辦了太古踏劇團,劉紹爐創辦了光環舞集等。
2013年11月22日晚,據臺灣“中央社”報道,云門舞集在臺北首演《稻禾》,全臺8地同步轉播,臺北場有1萬多名觀眾在戶外廣場頂著寒風欣賞,另外7縣市也有約1萬人觀看,再加上戲劇院內的1500名觀眾,總計約2萬1500人同步欣賞《稻禾》。
歷史記載「黃帝時,大容作云門,大卷……」 《呂氏春秋》
根據古籍,「云門」是中國最古老的舞蹈,起始于五千年前,即黃帝時代,關于云門舞集的舞容舞步已經失傳。
一九七三年春天,林懷民以「云門」作為舞團的名稱。這是臺灣*職業舞團,也是所有華語社會的*當代舞團。
三十二年來,云門的舞臺上呈現了一百五十多出舞作。古典文學,民間故事,臺灣歷史,社會現象的衍化發揮,乃至前衛觀念的嘗試,云門舞碼豐富精良;多出舞作因受歡迎,一再搬演,而成為臺灣社會兩三代人的共同記憶。
從臺北的國家戲劇院,各縣市文化中心,體育館,小鄉鎮學校禮堂,云門在臺灣定期與觀眾見面。每年輪流在各城市舉行戶外演出,平均每場觀眾高達六萬,演出結束后,會場沒有留下任何垃圾紙片,建立了美好的廣場文化。
云門也經常應邀赴海外演出,是國際重要藝術節的常客。三十二年間,舞團在臺灣及歐美亞澳各洲兩百多個舞臺上,超過一千五百場的演出,以獨特的創意,精湛的舞技,獲得各地觀眾與舞評家的熱烈贊賞。
云門舞集2云門舞集2是林懷民在一九九九年,云門二十六年創立,為年輕編舞家及舞者提供舞臺,羅曼菲應邀出任創團藝術總監。總監由林懷民擔任。舞團力邀編舞家創作,在年度公演的「春斗」中發表,曾演出羅曼菲、黎海寧、伍國柱、布拉瑞揚、鄭宗龍等舞蹈家的作品。舞團每年平均演出超過四十場,深入各鄉鎮與校園,乃至于外島馬祖、金門、澎湖,以及九二一大地震重建區。
舞團也以非正式演出和示范講座的形式,為舞蹈藝術扎根。二○○○年起,云門2定期進駐國立中正大學,開設「與云門共舞」的舞蹈課程,已成為正式通識課程,多年來,已有近千名學生選修。二○○一年開始的「國泰藝術節──云門舞集2校園巡回演出」,在全國二十三所高中及大專院校進行示范講演,所到之處,受到學生熱烈歡迎。
2012年國家大劇院舞蹈節的演出中也有由林懷民創建的云門舞集2的首次大陸之行“云門新聲-云門舞集2精品薈萃”。
演出時間:2012年10月31日-11月1日 周三-周四19:30
演出場館:國家大劇院-戲劇場
云門舞集作品欣賞
社會評價中時晚報:當代臺灣最重要的活文化財產。
倫敦泰晤士報:亞洲*當代舞團。
法蘭克福匯報:世界一流現代舞團。
雪梨晨鋒報評云門是奧林匹克藝術節的較佳節目。
云門舞者大都為國內舞蹈科系畢業生,他們的訓練包括現代舞、芭蕾、京劇動作、太極導引,靜坐與拳術。
林懷民與云門的故事,已由楊孟瑜撰寫成《飆舞》一書,天下文化公司出版;張照堂監制的《踴舞?踏歌 云門30》紀錄片DVD,已由公共電視制作發行。多出云門作品拍攝為舞蹈影片問世,其中在荷蘭攝制的「流浪者之歌」,在法國攝制的「水月」,在德國拍攝的「竹夢」,為多國電視臺播放,DVD發行全球。在瑞士拍攝的「行草 貳」DVD將于二○○六年制作完成。二○○三年,由云門制作的《云門?傳奇》舞作套裝DVD由金革發行。
一九九八年,云門創立云門舞集舞蹈教室,以多年專業經驗創造「生活律動」的教材,讓四歲到八十四歲的學員,透過啟發性的教學,認識自己的身體,創造自己的生命律動。
一九九九年五月,云門在創立二十六年后成立子團,云門舞集2,深入臺灣各地校園和社區,為更多的觀眾演出。舞團的年度公演「春斗」,以演出臺灣年輕編舞家的作品為主。二○○○年啟動的藝術駐校活動,獲得大專院校學生熱烈好評,已有近一千兩百位學生選修。二○○三年首度制作親子舞蹈劇場「波波歷險記」,寫下十八場巡演紀錄。
二○○三年,臺北市政府將云門三十周年特別公演的首演日,八月二十一日,訂定為「云門日」,并將云門辦公室所在地的復興北路二三一巷定名為「云門巷」,「肯定并感謝云門舞集三十年來為臺北帶來的感動與榮耀。」
《紐約時報》遴選二○○三年年度較佳舞作,該報首席舞評家安娜?吉辛珂芙將云門的「水月」列為*。她說,「臺灣云門舞集藝術總監暨編舞家林懷民做到今天藝術家罕能達到的成就:以獨創一格的作品挑戰觀眾。」
二○○三年「行草貳」為澳洲墨爾本藝術節作揭幕首演,榮獲「時代評論」及「觀眾票選較佳節目」。隔年,「行草貳」獲頒「2003年度臺新表演藝術獎」,贏得海內外觀眾一致的肯定。
溫馨提醒:文章觀點來源網絡,隨時光飛逝,歲月變遷,準確性、可靠性、難免有所變動,因此本文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