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漢語等20個專業。傳媒大學在職研究生招生專業有:廣告學、公共關系學、電視與新聞學院、廣播電視新聞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等9大學院面向社會招生在職研究生,文藝學、現當代文學、傳媒大學在職研究生網聯合傳媒大學:廣告學院。
招生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在職研究生,招生簡章,傳媒大學在職研究生,招生專業。
2014年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設有17個二級院系,開設本科專業82個。
學院設置學部 | 學院 | 學部 | 學院 |
新聞傳播學部 | 電視學院 | 隸屬*傳媒大學的獨立學院 | *傳媒大學南廣學院 |
*傳媒大學鳳凰學院 | |||
新聞學院 | *傳媒大學校電視臺 | ||
傳播研究院 | *傳媒大學廣播電視與新媒體實驗教學中心 | ||
藝術學部 | 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 | *傳媒大學外國語學院 | |
戲劇影視學院 | *傳媒大學廣告學院 | ||
音樂與錄音藝術學院 | *傳媒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 ||
藝術研究院 | *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 | ||
藝術教育中心 | *傳媒大學MBA學院 | ||
文法學部 | 文學院 | *傳媒大學國際學院 | |
政治與法律學院 | *傳媒大學傳播研究院 | ||
漢語國際教育學院 | *傳媒大學新媒體研究院 | ||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研部(掛靠) | *傳媒大學體育部 | ||
有聲媒體中心(掛靠) | *傳媒大學培訓學院 | ||
理工學部 | 信息工程學院 | *傳媒大學計算機與網絡中心 | |
計算機學院 | *傳媒大學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 | ||
理學院 |
截至2013年,學校有教職工1971人,其中專任教師1093人。擁有一批國內外享有聲譽的教授、學者,還聘請了一批著名專家學者擔任特聘教授、客座教授或兼職教授。有1人入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入選“長江學者”講座教授,3人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20人入選教育部“新(跨)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人榮獲*教學名師獎,2人榮獲全國優秀教師榮譽稱號,9人次榮獲北京高校教學名師獎,30人獲北京市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同時,學校還聘請了一批著名專家學者擔任特聘教授、客座教授或兼職教授。
兩院院士
劉永坦
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入選者
胡智鋒、趙月枝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
趙玉明(首屆新聞傳播學科評議組成員)
黃升民(第五屆新聞傳播學科評議組成員)
仲呈祥(第三屆、第四屆、第五屆、第六屆藝術學科評議組召集人)
胡正榮(第六屆新聞傳播學科評議組召集人)
*教學名師
張頌、高曉虹
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
呂銳、胡正榮、胡智鋒
中宣部四個一批人
胡智鋒、王志
學科建設截至2013年,*傳媒大學擁有新聞學、廣播電視藝術學2個國家重點學科,傳播學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新聞傳播學、藝術學理論、戲劇與影視學3個一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通信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3個二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動畫學1個交叉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6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5個博士點,89個碩士點,6個專業碩士類別。
博士后流動站:新聞傳播學、藝術學理論、音樂與舞蹈學、戲劇與影視學、*語言文學、信息與通信工程
博士學科門類 | 一級學科 | 二級學科(專業) | |||
名稱 | 名稱 | 審批時間 | 序號 | 審批時間 | |
文學 | *語言文學 | 1 | 文藝學 | 2005 | |
2 | 語言及應用語言學 | 2000 | |||
﹡新聞傳播學 | 2000 | 3 | 新聞學 | 1998 | |
4 | 傳播學 | 2000 | |||
5 | 國際新聞學 | (自主增列) | |||
6 | 廣播電視新聞學 | ||||
7 | 輿論學 | ||||
8 | 編輯出版學 | ||||
9 | 廣告學 | ||||
10 | 傳媒經濟學 | ||||
11 | 廣播電視語言傳播 | ||||
﹡藝術學 | 2005 | 12 | 藝術學 | 2005 | |
13 | 音樂學 | 2005 | |||
14 | 美術學 | 2005 | |||
15 | 設計藝術學 | 2005 | |||
16 | 戲劇戲曲學 | 2003 | |||
17 | 電影學 | 2000 | |||
18 | 廣播電視藝術學 | 1998 | |||
19 | 舞蹈學 | 2005 | |||
20 | 動畫學 | 2007(自主增列) | |||
21 | 數字媒體藝術 | ||||
22 | 藝術與科學 | ||||
工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23 | 電磁場與微波技術 | 2003 | |
信息與通信工程 | 24 | 通信與信息系統 | 2000 |
院所 | 專業\領域名稱(代碼) |
研究方向(代碼) | |
經濟與管理學院 | 產業經濟學(020205) |
01產業系統理論 | |
02文化產業組織理論與政策 | |
政治與法律學院 | 政治學理論(030201) |
01政治傳播 | |
02政治與社會管理 | |
國際關系(030207) | |
01國際關系與大眾傳播 | |
02國際關系與跨文化交流 | |
03當代國際關系 | |
外交學(030208) | |
01外交學理論與實踐 | |
02傳媒與公共外交 | |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研部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030501) |
01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 | |
思想政治教育(030505) | |
01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 | |
02傳媒政治 | |
文學院 | 文藝學(050101) |
01*古典文論與美學 | |
02文藝學原理與馬列文論 | |
03西方文藝理論 | |
04審美文化學 | |
05文藝批評 | |
文學院 |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050102) |
01應用語言學 | |
對外漢語教育學院 | 02對外漢語教學 |
文學院 | 03語言信息處理 |
文學院 | 漢語言文字學(050103) |
01漢語史 | |
02文字學 | |
03現代漢語 | |
04漢語教學 | |
*古代文學(050105) | |
01先秦兩漢文學 | |
02魏晉南北朝文學 | |
03唐宋文學 | |
04元明清文學 | |
05*文學批評史 | |
*現當代文學(050106) | |
01*現當代思潮流派與作家作品 | |
02*現當代戲劇影視文學 | |
03*現當代文化與文學 | |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050108) | |
01國別文學與文學關系 | |
02現當代西方文學與大眾傳媒 | |
03中外戲劇文化研究 | |
外國語學院 | 英語語言文學(050201) |
01語言學 | |
02英美文學 | |
03翻譯理論與影視譯制 | |
04英語播音 | |
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050211) | |
01跨文化交際與語言傳播 | |
02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 | |
電視與新聞學院 | 新聞學(050301) |
01新聞史 | |
02新聞理論 | |
03新聞業務 | |
04網絡新聞及新媒體 | |
05報刊理論與實踐 | |
傳播研究院 | 傳播學(050302) |
01理論傳播與傳播史 | |
02應用傳播學 | |
03媒介與女性 | |
04國際傳播 | |
05媒介素養 | |
電視與新聞學院 | 06電視文化傳播 |
07傳播研究方法 | |
08傳播心理學 | |
政治與法律學院 | 09傳媒政策與法規 |
傳播研究院 | 國際新聞學(0503Z1) |
01國際新聞史論 | |
02國際新聞業務 | |
03國際新聞與跨文化交流 | |
04國際媒體 | |
電視與新聞學院 | 05國際新聞傳播 |
電視與新聞學院 | 廣播電視學(0503Z2) |
01廣播電視史 | |
02外國廣播電視 | |
03電視新聞 | |
04紀錄片 | |
05新聞攝影 | |
06新媒體策劃與制作 | |
07電視理論 | |
08廣播理論 | |
09廣播節目 | |
10廣播經營 | |
輿論學(0503Z3) | |
01輿論學基礎 | |
02應用輿論學 | |
03輿論調查 | |
傳播研究院 | 編輯出版學(0503Z4) |
01編輯出版理論 | |
02出版經營與管理 | |
電視與新聞學院 | 03媒介融合 |
廣告學院 | 廣告學(0503Z5) |
01廣告理論與廣告史 | |
02廣告實務 | |
03廣告媒介 | |
04品牌傳播 | |
05受眾與市場 | |
06公共關系 | |
傳播研究院 | 傳媒教育(0503Z6) |
01傳媒高等教育 | |
經濟與管理學院 | 傳媒經濟學(0503Z7) |
01傳媒產業管理 | |
02國際文化貿易 | |
03文化產業管理 | |
04影視項目管理 | |
播音主持藝術學院 | 廣播電視語言傳播(0503Z8) |
01語言傳播發聲學 | |
02播音主持基礎理論 | |
03播音主持業務 | |
04漢語普通話教學與水平測試 | |
05口語傳播 | |
藝術研究院 | 藝術學(1301Z1) |
01藝術美學 | |
02藝術傳播學 | |
03藝術人類學 | |
04廣播電視藝術美學 | |
05傳媒藝術與文化 | |
音樂與錄音藝術學院 | 音樂學(1302Z1) |
01傳統音樂理論 | |
02音樂創作與表演研究 | |
03傳媒音樂研究 | |
戲劇影視學院 | 美術學(130400) |
01影視美術 | |
02當代美術創作與新媒體藝術 | |
03美術史論 | |
廣告學院 | 設計藝術學(1305Z1) |
01設計藝術史論 | |
02廣告設計 | |
03美術傳播 | |
藝術研究院 | 戲劇戲曲學(1303Z1) |
01戲曲歷史與理論 | |
02戲劇歷史與理論 | |
電影學(1303Z2) | |
01電影藝術史論 | |
02電影創作理論 | |
03影視制片 | |
廣播電視藝術學(1303Z3) | |
電視與新聞學院 | 01電視藝術理論 |
戲劇影視學院 | 02電視策劃 |
03廣播電視文藝 | |
04電視劇史論 | |
05電視藝術與技術 | |
音樂與錄音藝術學院 | 06錄音藝術 |
播音主持藝術學院 | 07廣播電視語言藝術 |
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 | 動畫學(1303Z4) |
01動畫理論與實踐 | |
02動畫產業 | |
數字媒體藝術(1303Z5) | |
01數字媒體理論與實踐 | |
02網絡多媒體 | |
游戲(1303Z6) | |
01游戲設計與創作 | |
02游戲理論與產業 | |
藝術研究院 | 藝術與科學(1303Z7) |
01藝術虛擬現實與互動 | |
理學院 | 計算數學(070102) |
01微分方程求解及其應用 | |
02圖像處理中的計算方法 | |
應用數學(070104) | |
01不確定理論中的數學方法 | |
02代數及其應用 | |
03統計與計量方法 | |
信息工程學院 | 電路與系統(080902) |
01電子測量與電路狀態診斷 | |
02現代電子設計 | |
電磁場與微波技術(080904) | |
01微波與衛星通信 | |
02光纖傳輸與通信技術 | |
03電磁兼容 | |
04電磁輻射、散射與逆散射 | |
通信與信息系統(081001) | |
01聲頻技術 | |
02數字電視技術 | |
03數字廣播技術 | |
04信息網絡技術 | |
05傳輸覆蓋與監管 | |
06信息安全技術 | |
信號與信息處理(081002) | |
01DSP技術與應用 | |
02多媒體技術 | |
03智能信息與控制 | |
04視聽模式與人工智能 | |
05信號處理技術 | |
計算機學院 | 06嵌入式軟硬件技術 |
計算機學院 |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081202) |
01分布式計算與軟件 | |
02傳媒信息安全 | |
03智能信息處理 | |
計算機應用技術(081203) | |
01互聯網應用技術 | |
02媒體信息數據化技術 | |
03數字娛樂與動畫技術 | |
04高性能計算及應用 | |
軟件工程技術(0835Z1) | |
01網絡應用軟件 | |
02分布式系統軟件技術 | |
03多媒體信息處理軟件 | |
經濟與管理學院 | 管理科學與工程(120100) |
01媒體管理 | |
02管理信息系統 | |
企業管理(120202) | |
01媒體戰略管理 | |
02營銷管理 | |
03財務管理 | |
行政管理(120401) | |
01公共管理理論與實踐 | |
02公共政策理論與實踐 | |
文化發展研究院 | 文化產業(1301J1) |
01文化規劃 | |
02文化投融資 | |
03文化市場營銷 | |
04文化企業管理 | |
廣告學院 | 新媒體(0503J2) |
01新媒體產業 | |
新媒體研究院 | 新媒體(0810J2) |
01移動新媒體技術 | |
02網絡新媒體技術 | |
◆漢語國際教育(045300) | |
對外漢語教育學院 | 01漢語國際教育 |
文學院 | 02*文化雙語傳播 |
戲劇影視學院 | 藝術碩士 |
◆電影(135104) | |
01電影創作 | |
藝術碩士 | |
◆廣播電視(135105) | |
播音主持藝術學院 | 01播音與主持藝術 |
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 | 02動漫創作 |
經濟與管理學院 | 03藝術管理 |
新媒體研究院 | 04移動媒體視頻節目創作 |
文化發展研究院 | 05文化產業項目策劃 |
06文化市場 | |
電視與新聞學院 | 07媒體策劃與運營 |
08電視編導 | |
音樂與錄音藝術學院 | 09傳媒音樂應用 |
戲劇影視學院 | 10電視制作 |
11編劇 | |
◆新聞與傳播(055200) | |
電視與新聞學院 | 01新聞實務 |
02媒介市場調查與分析 | |
03國際新聞與傳播 | |
04電視新聞采編 | |
05新媒體采編實務 | |
播音主持藝術學院 | 06口語傳播實務 |
廣告學院 | 07品牌營銷傳播 |
傳播研究院 | ◆出版(055300) |
01出版經營管理 | |
02現代出版業務 | |
信息工程學院 | 工程碩士 |
◆電子與通信工程(085208) | |
01數字媒體技術 | |
02數字廣播電視技術 | |
03天線與微波通信 | |
04文化信息資源數字處理 | |
工程碩士 | |
◆集成電路工程(085209) | |
信息工程學院 | 01片上系統設計 |
計算機學院 | 02DSP算法與FPGA設計 |
工程碩士 | |
◆計算機技術(085211) | |
計算機學院 | 01網絡多媒體技術 |
02傳媒信息安全 | |
03數字娛樂與動畫技術 | |
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 | 04游戲制作 |
MBA學院 | ◆工商管理(125100) |
01傳媒經營與管理 | |
02傳媒與企業運營 |
截至2013年,學校有2個*實驗教學示范中心,6個北京市實驗教學示范中心;8門精品課程。
*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廣播電視與新媒體實驗教學中心、動畫與數字媒體實驗教學中心
北京市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廣告實踐教學中心,動畫實驗教學中心,影視藝術實驗教學中心,傳媒技術實驗教學中心,電視節目制作實驗教學中心
精品課程
整合營銷傳播 | 媒介研究 | 傳播學名家名著選讀 | 傳播理論研究 |
傳播學概論 | 傳播效果分析 | 傳播學史 | 全球傳播政治經濟學 |
學,F有13個學院,擁有4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4個博士點,48個碩士點,3個專業碩士類別,78個本科專業。
學校設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采取函授、夜大、現代遠程教育等多種教學模式,建立多媒體、多形式、多層次的繼續教育體系,為信息傳播領域提供全方位繼續教育服務。目前在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建立了9個分院、31個函授站、31個遠程校外學習中心。
學校通過合作辦學在六朝古都南京設立了本科層次的獨立學院--南廣學院,規劃占地面積1660畝、建筑面積36萬平方米,首期25萬平方米建筑已 經竣工。學院設立29個本科專業,現有在校生9000人。
50多年來,學校為廣播影視系統及信息傳播業培養輸送畢業生6萬多人,培訓在職人員35萬多人次。校友遍布全國各地及世界70多個國家和地區,形成了一支從領導干部到專業人員的骨干隊伍,很多人成為著名的記者、編輯、播音員、節目主持人、導演、編劇、制片人、翻譯和高級工程技術專家。
學校建有先進的專業實驗中心(室)、多媒體校園網、有線電視數字傳輸網、現代遠程教育網和圖書文獻信息資源網。學校努力建設以信息傳播為特色的現代化數字圖書館,藏書105萬冊,音像資料50萬余盒(張),報刊3,000多種,電子報刊8,000多種。
幕后 | |
于蕾 | 央視編導、春晚總撰稿。1998年考入北京廣播學院新聞專業 |
丁文華 | 中央電視臺總工程師。1982年畢業于北京廣播學院電視工程系 |
周毅 | *國際廣播電臺總工程師。1982年畢業于在*傳媒大學電視工程系 |
王春莉 | 黑龍江廣播電視局總編輯。1977年考入北京廣播學院新聞專業 |
主持人以及媒體人 | |
羅京 | 中央電視臺著名播音員,2009年因病辭世。1983年畢業于*傳媒大學播音系 |
張蕾 | 央視主持人。畢業于*傳媒大學播音與主持專業 |
楊帆 | 央視綜藝頻道節目主持人。2000年進入北京廣播學院(*傳媒大學)播音與主持專業學習 |
白巖松 | 央視著名主持人,中央電視臺新聞評論員。1989年畢業于*傳媒大學新聞系 |
魯健 | 中央電視臺主持人。2001年畢業于*傳媒大學播音系研究生 |
李詠 | 原中央電視臺著名節目主持人。1991年畢業于*傳媒大學播音系 |
海霞 | 中央電視臺主持人。畢業于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 |
李梓萌 | 央視新聞聯播主持人。2000年畢業于*傳媒大學 |
陳魯豫 | 鳳凰衛視主播、主持人。1993年畢業于*傳媒大學外語系 |
葉延濱 | 《詩刊》主編,*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1994年調北京廣播學院文藝系任系主任、教授 |
韓晗 | 知名人文學者、散文作家,*作家協會會員、文學博士,*科學院博士后研究員。*傳媒大學研究生院碩士(2007) |
崔永元 | 原*中央電視臺節目主持人。1985年畢業于*傳媒大學新聞系 |
畢福劍 | *中央電視臺文藝部導演、央視著名主持人。1989年畢業于*傳媒大學電視導演專業 |
李湘 | 著名節目主持人、出品人。畢業于*傳媒大學播音主持系 |
劉長樂 | 鳳凰衛視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兼行政總裁。1980年畢業于北京廣播學院(*傳媒大學前身) |
李瑞英 | 中央電視臺新聞播音員。1983年畢業于*傳媒大學播音系 |
李修平 | 1987年畢業于*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 |
康輝 | 中央電視臺播音員、主持人。1993年畢業于*傳媒大學播音系 |
姚科 |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主持人,中央電視臺解說。1987年畢業于北京廣播學院(現*傳媒大學)播音系 |
敬一丹 | 中央電視臺著名主持人。1983年考取*傳媒大學研究生,畢業后留校任教 |
劉純燕 | 著名主持人、配音演員,塑造經典形象“金龜子”。1990年畢業于*傳媒大學播音系 |
歐陽夏丹 | 中央電視臺主持人。1999年畢業于*傳媒大學播音系 |
孫小梅 | 中央電視臺主持人。畢業于*傳媒大學播音系 |
王雪純 | 中央電視臺主持人。1993年畢業于*傳媒大學播音系 |
文清 | 中央電視臺主持人。畢業于*傳媒大學播音專業 |
周濤 | 中央電視臺主持人。畢業于*傳媒大學播音系 |
秦方 | 中央電視臺主持人。以重慶文科狀元身份進入*傳媒大學播音系 |
王蓉 | *內地著名女歌手。畢業于*傳媒大學播音系 |
段暄 | 中央電視臺主持人。畢業于*傳媒大學國際新聞系 |
張騰岳 | 中央電視臺主持人。1998年畢業于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 |
李雨霏 | 中央電視臺主持人。1999年畢業于*傳媒大學播音專業 |
梁冬 | 原鳳凰衛視主持人,現百度公司市場副總裁。1997年畢業于*傳媒大學廣播電視編導(廣告方向)專業 |
林白 | 節目主持人。2009年考入*傳媒大學播音主持學院語言傳播學專業博士研究生 |
張丹丹 | 湖南衛視主持人。1998年畢業于*傳媒大學播音專業 |
王卯卯 | 網絡人氣形象兔斯基的作者。2007年畢業于該校動畫專業 |
郭鎮之 | 著名傳播學者、清華大學博士生導師。1982年畢業于該校新聞專業 |
王廷信 | 著名文藝評論家、東南大學藝術學院院長,2003年畢業于該校戲劇戲曲學博士后流動站 |
杜憲 | 原央視《新聞聯播》主持人,現任*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副教授。1982年畢業于該校播音專業 |
郎昆 | 央視戲曲·音樂部主任,該校兼職教授。1982年畢業于該校新聞專業 |
賀紅梅 | 中央電視臺主持人。1993年畢業于該校播音專業 |
董浩 | 央視少兒節目著名主持人,1982年畢業于該校播音專業 |
郟捷 | 藝名小鹿姐姐,央視主持人。1998年畢業于該校播音專業 |
胡可 | 主持人、演員。畢業于*傳媒大學播音主持專業 |
梁云昌 | 中央臺主持人。畢業于*傳媒大學播音系 |
楊柳 | 中央電視臺主持人。1990年畢業于該校播音專業 |
郭志堅 | 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主播。1996年畢業于該校播音專業 |
李霞 | 著名娛樂節目主持人。1998年畢業于該校播音專業 |
剛強 | 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主持人。2000年畢業于該校播音專業 |
涂經緯 | 中央電視臺主持人。2002年畢業于該校播音專業 |
蘇曉康 | 著名導演、作家,紀錄片《河殤》的制作人。1986年畢業于該校文藝系 |
孫驍驍 | 湖南衛視主持人。2007年畢業于該校播音專業 |
金越 | 著名導演、曾導演多次春節聯歡晚會。1990年畢業于該校電視新聞專業 |
何勁草 | *國際廣播電臺文藝部副主任、臺長助理,1983年畢業于該校新聞專業 |
張栗坤 | 北京電視臺《身邊》等多個欄目主持人,2005年畢業于該校播音專業 |
潘奕霖 | 中央電視臺電影頻道《流金歲月》節目制片人、主持人。 |
胡蝶 | 央視主播,新聞頻道《朝聞天下》節目主持人,2005年畢業于該校播音專業 |
程鶴麟 | 鳳凰衛視主持人、時政評論員、1982年畢業于該校電影系 |
孫曾田 | 著名紀錄片導演、*中央電視臺攝影導演。1983年畢業于該校文藝系 |
方靜 | 中央電視臺主持人。2000年畢業于該校播音專業 |
慕林杉 | 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主持人 |
朱廣權 | 中央電視臺主持人。主持欄目《國際時訊》、《午夜新聞》、《共同關注》 |
沈凌 | 著名綜藝節目主持人。畢業于該校播音專業 |
楊央 | 陽光姐姐,主持人 |
段黃巍 | 演員、歌手 |
馬啟光 | 歌手、主持人 |
王蓉 | 著名歌手 |
顧斌 | 主持人 |
田源 | 湖南衛視主持人。畢業于該校表演導演專業 |
楊蕊 | 演員 |
馬及人 | 重慶電視臺國家二級導演,電視方言欄目劇創始人,重慶衛視《霧都夜話》欄目制片人、總編導。 |
任曦 | 歌手、主持人、演員、模特 |
張紹剛 | *傳媒大學電視系老師,天津衛視職場招聘節目《非你莫屬》、廣西衛視身份識別類節目《猜的就是你》主持人 |
蕭鈺洪 | 香港子棋影視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貴州肖氏聯星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貴州聯星電影電視協會會長,聯星公益慈善基金會理事長,中共中央貴州民進委員,*道教協會貴州分會副會長 |
馬思純 | 演員 |
柴璐 | 中央電視臺主持人。1999年畢業于該校播音專業 |
史小諾 | 中央電視臺主持人。畢業于該校播音專業 |
王寧(男) | 中央電視臺主持人。畢業于該校播音專業 |
管彤 | 中央電視臺主持人。畢業于該校播音專業 |
春妮 | 北京電視臺著名主持人。畢業于該校播音專業 |
嚴于信 | CCTV新聞頻道《朝聞天下》主播 |
尼格買提 | 中央電視臺主持人。畢業于該校播音專業 |
周宇 | 中央電視臺主持人。2001年畢業于該校播音專業 |
維妮娜 | 中央電視臺主持人。畢業于該校播音專業 |
馬躍 | 央視主持人 |
付蓉 | 藝名“蓉兒”,濟南電視臺都市頻道主持人 |
董貞 | *仙俠風音樂才女歌手。 |
芮格 | 主持人 |
劉寶寅 | 浙江傳媒學院知名學者、浙江衛視新聞主持人 |
知名演員 | |
趙子琪 | *著名影視演員、節目主持人,曾是中央電視臺主持人 |
胡可 | *內地女演員。 |
鄧家佳 | *內地青年系女演員,畢業于該校表演專業。 |
孫茜 |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青年演員。 |
張可佳 | 內地新生代女演員,有“小劉亦菲”的稱號,畢業于該校表演專業 |
其他 | |
央吉瑪 | 《*夢之聲》人氣選手,并被其他選手稱為“女神” |
截至2013年,學校共有部級研究機構13個,校級科研機構40個,院級科研機構3個,合作研究機構2個。
廣播電視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 |
廣播電視數字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媒介音視頻重點實驗室(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有聲語言分中心(教育部、國家廣電總局共建) |
全國公益廣告創新研究基地(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 |
文化貿易研究所(文化部國家文化貿易理論研究基地) |
首都傳媒經濟研究基地(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 |
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基地(廣電總局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
廣播電視藝術學研究基地(廣電總局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基地(廣電總局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
廣播電視傳輸技術重點實驗室(廣電總局高校重點實驗室) |
信號與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廣電總局高校重點實驗室) |
國家動畫教學研究基地 |
新媒體研究院 | 文化發展研究院 | 藝術研究院 |
傳播研究院 | 高等教育研究所 | 當代國際問題研究中心 |
商務品牌戰略研究所 | 公關輿情研究所 | 廣播產業研究所 |
國際傳播研究中心 | 亞洲傳媒研究中心 | 歐洲傳媒研究中心 |
媒介與女性研究中心 | 國際新聞研究所 | 受眾研究所 |
傳媒教育研究中心 | 網絡輿情研究所 | 民族文化傳播與發展中心 |
審美文化研究所 | 藝術傳播研究所 | 戲劇戲曲研究所 |
電影研究所 | 藝術學研究所 | 傳播聲學研究所 |
京隆廣播技術研究所 | 廣芯數字系統集成研究所 | 新創信息技術研究所 |
電磁通信研究所 | 傳媒科學研究所 | 高性能計算中心 |
應用語言學研究所 | 國際傳播戰略與發展研究中心 | 編輯出版研究中心 |
傳媒藝術與文化研究中心 | 馬克思主義傳播與大眾化研究中心 | *紀錄片研究中心 |
黨報黨刊研究中心 | 傳媒經濟研究所 | 政治傳播研究所 |
腦科學與智能媒體研究院 |
*系統經濟研究中心 | 美術傳播研究所 | 媒體法規政策研究中心 |
通州科技園 | 蘇州研究院管委會 |
篇名 | 作者 | 發表場所 |
一種AAC音頻編碼量化器的改進算法 | 張 雪 杜偉韜 侯亞輝 徐曉娜 | 電聲技術 第34卷第6期 |
An Improved Feedback Cancelling Method for On-Channel Repeater | 馮群超 陳遠知 杜偉韜 | IEEE WCNIS2010-CTSP |
基于概率分布的多描述標量量化方法改進 | 李艷 王翾 | 圖像圖形技術研究與應用2010(會議論文) |
Design of Fixed-Piont High-Performance FFT processor | 李文奇 王翾 孫象然 | ICETC 2010--2010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uter |
Research and Implement of DRM Baseband Encoder and Modulator Based on Embedded System | 朱南浩 李正祥 |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tworks Security,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Trusted Computing 24-25 April 2010 |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of I2C Device Driver under Embedded Linux System | 朱南浩 李正祥 | 微計算機信息 2010年4月11期 26卷 |
Investigation on Digital Integrated Service Broadcasting System based on DRM | 侯亞輝 王劍 曹三省 楊曉剛 | 2010 3rd IEEE ICCSIT |
A Novel 3780-Point FFT | 楊曉剛 杜偉韜 J. G. YU 呂銳 楊占昕 |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ing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WCNIS2010) |
An Improved Algorithm of 3GPP MBMS Raptor Codes | 張銓 徐偉掌 石東新 楊占昕 | "Measuring Technology and Mechatronics Automation (ICMTMA),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
A Fast Motion Estimation Algorithm for H.264 | 吳曉敏 楊占昕 徐偉掌 朱南浩 | Signal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 2010. ICSAP 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
赫哲族“伊瑪堪”的生存現狀 | 劉雪英 | *音樂(季刊)2010年第1期 |
DAB單頻網適配器研究與設計 | 黃俊云 盧起斌 侯亞輝 | 電子器件 |
DRM系統中電子節目指南信息編碼傳輸的研究與實現 | 沈向輝 | *傳媒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第17卷 第1期 |
MPEG幀轉換為DAB幀的研究與實現 | 沈向輝 劉月萍 | *傳媒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第17卷第3期 |
TinyOS下的串口通信研究與實現 | 劉宣旺、陳遠知、章必成、楊仕勇 | *傳媒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 01期,p57~p60, |
基于DAB的一種刪除卷積碼的編碼算法的仿真與驗證 | 李鑫 鄧綸暉 | *傳媒大學學報 第17卷第1期 總第65期 |
An Improved Algorithm on the Post-adding in Radix-2 DCT | 曾志斌 于成龍 杜偉韜 | *屆多媒體技術國際會議(ICMT 2010) |
SNR Estimation for Wiener Filter in OFDM System | 陳超 司璐 楊占昕 |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Image and Signal Processing (CISP 10) |
Channel Estimation in OFDM Systems Based on Comb-type Pilot Arrangement over Doubly-Selective Channels | 鄧綸暉 楊占昕 呂銳 | 2010 3rd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Image and Signal Processing (CISP 10) |
The Performance of Multilevel Coded 64DAPSK Modulated OFDM System | 余心樂 宋丹丹 楊占昕 | 2010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ing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WCNIS2010) |
Hardwar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3780 points FFT based on FPGA in DTTB | 楊曉剛 杜偉韜 楊占昕 呂銳 |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2010, AICT2010 |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LT code in data transmission of DRM | 侯亞輝 汪杜鵑 金樂 陳誼 | 2010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industrial application |
館藏資源
截至2012年底,圖書館累計擁有紙本圖書140多萬冊,電子圖書3000多GB,數據庫30個。
學校主辦《現代傳播》《*傳媒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現代出版》、《當代電影》《電視藝術》《媒介》《廣告主》等學術刊物,編纂出版《*廣播電視年鑒》《消費行為與生活形態年鑒》《*廣告作品年鑒》,經營*傳媒大學出版社、*傳媒大學電子音像出版社。《新聞視野》《新傳時報》(新聞傳播學部新聞學院),《電視人》(電視與新聞學院電視系),《傳媒工科生》(信息工程學院記者團),《中傳攻略》
學術交流截至2013年,學校與五大洲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所國外知名大學、科研與傳媒機構建立了交流合作關系。2009年學校發起成立了“傳媒高等教育國際聯盟”,來自21個國家和地區的49所知名傳媒高校加入“聯盟”。學校還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媒介與女性”教席單位,建有亞洲傳媒研究中心、歐洲傳媒研究中心等國際學術研究機構。由該校主辦的亞洲傳媒論壇、世界大學女校長論壇、*傳播論壇等高層次國際學術會議,已成為國際傳媒界、高教界交流的重要平臺。
這是*傳媒大學20世紀90年代初確立的,它的含義是“立德”就是堅持德以所謂,培養學生樹立良好的社會功德和職業道德。“敬業”就是要敬重事業,熱愛專業,專心學業,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社會責任感!安⿲W”就是要上掌握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博文廣識,博學多才,基礎厚實!案傁取本褪且哂袝r代精神,競爭意識和競爭能力,開拓進取,敢為人先。
校歌《年輕的白楊》作詞:葉延濱
作曲:劉天禮
領唱:羅京、白巖松、敬一丹、周濤、陳魯豫、李湘、胡可、趙琳(趙子琪)等知名校友
歌詞:
校園里大路兩旁
有一排年輕的白楊
1959年4月,經國務院批準,學校升格為北京廣播學院。
1981年,學校成為首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1998年成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2001年,正式進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行列。
2004年8月,北京廣播學院更名為*傳媒大學。
2011年,成為“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重點建設高校。
溫馨提醒:文章觀點來源網絡,隨時光飛逝,歲月變遷,準確性、可靠性、難免有所變動,因此本文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