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美女一区_欧美性生交xxxxx久久久缅北_欧美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_久久久久不卡 - 九一看片.

首頁網

郵政

介紹:

郵政

首頁www.chinapost.com.cn

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陜西郵政。搜索。

郵政集團有限公司 - 郵政集團有限公司。

領導成員/*郵政集團

*郵政集團公司總經理、黨組副書記 李國華
副總經理、黨組書記 張亞非
副總經理、黨組成員 劉明光
副總經理、黨組成員 李丕征
副總經理、黨組成員 康寧
副總經理、黨組成員 張榮林
紀律檢查組組長、黨組成員 孫國棟

覆蓋廣闊/*郵政集團

實物網是*郵政傳遞各類郵件、貨物的營業窗口、分揀處理設備、運輸網路、投遞段道等支撐力量的總稱。
全國郵政營業局所已達57136處,其中設在農村的局所有41196處,提供郵政全項功能服務的局所有34044處。全國郵政信筒信箱已達225846個,郵政報刊圖書銷售點達49053處,集郵品銷售點達20224處。全國郵政已有信報箱處,郵政妥投點達2929萬個。
2001年,*郵政對干線快速網進行了戰略性調整:開通了10條自主航空郵路,1/3以上的空運郵件實現自主運輸,初步形成了郵政集散式的航空快速網;以鐵路提速為契機,加掛干線快速郵運列車,進一步優化鐵路郵路;開通干線夜間汽車郵路117條,使汽車運輸網路調度組織得更加合理。2002年,*郵政各大平面新樞紐相繼投產。全國郵政已擁有郵件處理(物流配送)中心201個、現代化的大平面新樞紐17個、信函分揀機114套、信函分類理信機114套、商業信函制作系統542套、印刷品及包裹分揀機158套、報刊分發流水線58套。電子化、機械化、自動化以及信息化的普及,大大提高了郵件的處理效率。
截至2002年8月份,*郵政郵路總長度已達310.3萬公里,共有郵路21369條(其中包括航空郵路1047條、鐵路郵路177條、汽車郵路13293條以及數目可觀的步班、馬班等郵路),農村投遞路線總長度達349.3萬公里,城市投遞段道達41035條。已擁有專用郵運船只15艘、火車郵車481輛、郵政汽車46161輛(其中包括大噸位郵件運輸車2163輛、郵政儲蓄專用車4703輛、速遞專用車5449輛、投遞專用車4483輛以及大量其他不同類型的郵政用車)。

安全便捷/*郵政集團

信息網是郵政賴以傳遞各類民用、商用、政府信息的網絡,主要包括郵政綜合計算機網和郵政金融計算機網。*郵政綜合計算機網,是*郵政實現信息化的基礎。郵政綜合網實現了郵政生產信息的采集、傳輸、存儲、處理的綜合利用和資源共享,是郵政生產的中樞神經。郵政綜合網按地域范圍分為三級:*級是省際網,包括1個全國中心、7個大區中心(北京、沈陽、上海、廣州、武漢、成都和西安)和24個省(區、市)中心,共32個節點,覆蓋了全國所有的省會級城市。第二級是省(區、市)內網,由省會級城市與各地連接組成。省(區、市)內網采用以省會級城市為中心的星形結構,省際網和省(區、市)內網共有236個。第三級是郵區網,以各地市為中心連接所有的電子化支局(所)。
郵政電子化支局(所)有15000多個。郵政綜合網下面還包括許多應用子系統,如報刊發行系統、集郵系統、速遞跟蹤查詢系統、郵區中心局作業系統、郵運指揮調度系統、國際業務系統、機要業務系統等。郵政綜合計算機網的建成,為發展電子郵政提供了強大的技術平臺。列為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工程的*郵政183電子郵政網站已經運行,能初步提供網上購物、網上匯款、網上集郵、網上訂閱報刊以及網上查詢郵政編碼、郵政資費、EMS信息、郵票信息、報刊目錄等服務;11185郵政客戶服務中心已在全國大部分中等以上城市開通,向社會提供語音服務。183電子郵政網站、11185郵政客戶服務中心以及郵政金融網服務終端,已經成為*郵政對外營業的嶄新窗口。*郵政安全認證中心(CPCA)可為網上信息傳遞提供安全保護,支付網關實現了網上交易的在線支付。183電子郵政網站和11185客戶服務中心已經成為*郵政拓展物流和其他業務的得力助手。
郵政金融計算機網即綠卡網是*郵政在國內最早建設的金融信息網絡之一,聯網網點的服務范圍已經遍及全國。綠卡系統的二期工程主體建設已完成,全部城市中心已經切換到新的全國中心聯網運行,郵政儲蓄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全國聯網,97%以上的縣市實現了通存通取。郵政電子匯兌系統已完成第二階段工程,覆蓋了全國所有縣以上城市,全國聯網網點由2000年年底的2萬個增加到2.4萬個,ATM達到4927臺,郵政儲蓄網點已達34540處,可異地存取的網點有23449處。

三流合一/*郵政集團

郵政大網傳統上就是三流合一的。三流是指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物流包括郵政傳統的各類郵件和新開發的商業包裹;資金流指通過郵政匯兌和綠卡系統而產生的資金流動;信息流是指通過郵政大網傳輸的私人、商用、政府信息。郵政是惟一同時擁有實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企業。
國家郵政局公布的2001年全年郵政業務統計資料顯示:2001年,全國郵政函件總數累計完成86.9億件,郵遞類業務收入比上年增長10.1%,全年郵遞類業務量累計增長3.0%。郵政商業信函全年完成10.9億件,比上年增長62.9%;國際及港澳臺函件完成5982萬件;包件累計完成9931.2萬件,比上年增長3.4%。特快專遞業務量全年完成1.265億件,比上年增長14.7%。全年訂銷報紙累計份數為176.1億份,訂銷雜志累計份數達11.5億份。郵遞類業務在鞏固傳統市場的同時,陸續開辦了快遞包裹、混合信函、國際經濟快遞等新型業務,為郵遞類業務的發展開辟了新的領域。
郵政儲蓄業務在郵政綜合計算機網的支撐下,大力發展中間業務,服務質量得到提高,儲蓄余額大幅度增加。全年郵政儲蓄期末余額達到5912.3億元,比上年末增長29.1%;郵政儲蓄異地存取款交易筆數達到5227.3萬筆,比上年增長58.0%;郵政儲蓄市場占有率為8.0%,比上年提高0.9%。全年匯票完成2.1億張,比上年下降4.8%。郵政金融類業務收入比上年增長16.9%。2001年7月1日,郵政電子匯兌系統正式開通,匯兌速度大大提高,為社會大眾提供了嶄新的服務手段。2001年年底,“24小時到達”的郵政電子匯兌服務范圍擴大到了全國縣級城市和發達地區鄉鎮的5000多個郵政網點,服務范圍幾乎遍及全國。
2001年,全國郵政函件業務收入累計完成50.1億元,包件收入完成28.3億元,報刊收入完成54.3億元,特快專遞收入完成49.9億元,郵政儲蓄完成148.2億元,匯票收入完成17.7億元。

普遍服務/*郵政集團

介紹“有人群的地方就有我們”——普遍服務。
*郵政始終把普遍服務作為郵政工作的重要目標,作為檢驗郵政工作成效的重要標志,作為實現“人民郵政為人民”服務宗旨的重要方式。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郵政的普遍服務存在著服務范圍廣、實施難度大、服務成本高的情況,但全國50萬郵政職工卻通過艱苦的努力,為社會提供著良好的郵政服務,有效地保障了公民通信權利的實現,對社會進步、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著十分積極的作用,也得到了世界各國同行的充分肯定和廣泛贊譽。
財政部曾委托*社會經濟決策咨詢中心和*統計師事務所對*郵政的普遍服務情況進行調查。這兩家獨立的專業市場調查機構采取國際調查統計行業通用的抽樣方法和調查方式,遵循行業規范和標準,根據對*一些地區2001年郵政服務情況的抽樣調查,較后向財政部呈交了一份《*郵政“普遍服務”虧損現狀調查報告》。《報告》稱:*郵政每年承擔的普遍服務虧損達41.7億元(不包括機要通信業務)。其中,以農村為主的普遍服務網點虧損達27.67億元,政策性業務虧損達14.03億元。在以農村為主的普遍服務網點虧損中,城市邊遠地區的網點虧損達1.93億元,農村地區的網點虧損達25.74億元;在政策性業務虧損中,義務兵函件虧損5.45億元,盲人讀物虧損0.09億元,黨報黨刊虧損3.64億元,印刷品虧損4.85億元。由此可以看出*郵政每年為承擔普遍服務義務所付出的艱辛和努力。
特點

服務種類齊全,不僅包括函件、包件等基本業務,還承擔著軍郵、邊防通信、盲人郵件和黨報黨刊的發行等諸多政策性業務。這些嚴肅的政治任務,既是*郵政服務的特色所在,也使*郵政普遍服務任務更加繁重,成本更加高昂。
服務資費低廉,在全國范圍內,以均一低廉的資費,向所有用戶提供信件寄遞服務,是郵政普遍服務的顯著特征。這種國家嚴格控制資費的政策,使所有用戶不論貧富,不論居住何地都能平等地享受郵政服務。
服務網點普及截至2001年年底,*共有77315個郵政服務網點(含自辦、委代辦),其中設在農村的網點就有59935個。此外,為了方便用戶,還在街道建立了近130萬個信筒。不計成本的服務,造成政策性虧損。這些局所經濟上雖然存在虧損,但對促進農村、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對鞏固國家政權、保衛邊疆都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投遞網絡細密,截至2001年年底,*郵政共有投遞員12萬余人、大小遞送汽車3.7萬輛、摩托車近萬輛,遞送郵路單程307萬公里,年遞送報紙、雜志、信函、匯票、包件等郵件近300億件(份)。
強大的投遞網絡和投遞隊伍為郵政普遍服務提供了可靠的物質條件,使*郵政服務能夠深入千家萬戶,能夠遞送到邊疆哨所和海島。在*土地上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郵政服務,包括珠穆朗瑪峰海拔5000米的登山大本營,同樣設有珠峰郵政局,在可可西里,在南沙群島,同樣也有郵政局所的存在。

服務種類/*郵政集團

廣大郵政用戶消費需求的多層次化、個性化趨勢日益明顯,傳統的業務種類已難以滿足廣大用戶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因此,我們在辦好郵遞、集郵、金融三大類數十種傳統業務的同時,根據市場需求,不斷提高一些傳統業務的服務水準,開發出許多新的郵政業務和服務,并逐步形成了以核心業務為主導、以多元化的業務為補充的業務結構。
郵政業務除了傳統的信函、郵政匯兌、包裹、報刊發行、特快專遞、集郵、郵政儲蓄等業務外,又衍生出許多新的服務門類。如新增了商業信函、《中郵專送廣告》、郵資廣告明信片、企業拜年卡、賬單以及音像制品與圖書發行等業務,加強了報刊零售業務發展力度;新開辦了電子匯兌業務;新增了代辦業務,主要包括代理保險、國債,代售*、IC卡、手機尋呼機及代放號,代發工資、養老金,代繳稅金,代收電信資費、公用事業費(煤氣、水、電費)、INTERNET通訊費、有線電視費、物業費、衛生費等數十種業務。
另外,*郵政還新開辦了電子郵政(E-POST)業務和物流配送業務。電子郵政主要包括網上郵市、網上商城、電話購物、網上郵局、電子匯兌、電子認證、電子郵票、電子商函、網上銀行、電話銀行等。物流配送業務是*郵政下一步將重點發展的新業務之一。

服務質量/*郵政集團

從2000年9月1日起,*郵政先后幾次實行郵件提速不提價,恢復了中斷十多年的夜班郵件處理作業,做到“把白天留給用戶,把夜間留給自己”,并加大投入,新組建了快速郵運網,實現了國內信函、包裹、印刷品等郵件的全面提速。提速后省會城市之間的函件時限平均縮短1~2天,包裹、印刷品時限平均縮短2~4天。
以前接收郵寄來的包裹您得親自到郵局去領,費時費力。郵政已把您“人在家中坐,郵包送進門”的“幻想”變成了現實。自2000年7月1日起,*郵政在全國推行省會城市城區普通包裹免費直投到戶;2000年10月1日起,又實行縣以上城市城區包裹免費投遞到戶。
郵件傳遞速度的加快和包裹免費投遞到戶,使用戶能夠享受到更加方便、快捷的郵政服務。

服務規范/*郵政集團

說明

*郵政在全行業開展規范化服務,制定了《郵政通信服務規范》,并已向社會公布,您在接受郵政服務時,可以對照這些標準,看您的合法權益是否得到了保障。經過努力,*郵政改變了過去人們對郵電行業的習慣看法,郵政已成為社會評價較好的行業之一。
在做好營業窗口服務的基礎上,*郵政在全國大部分地區建立了集業務受理、查詢和投訴于一體的11185客戶服務中心。我們的口號是“只要您撥打11185,剩下的事由我們來做”。我們充分發揮郵政11185客戶服務中心、183網站的接入功能,積極采用流動服務、客戶代表制等多種方式受理郵政業務,使用戶的用郵更方便、更快捷。我們還完善了郵政服務設施,在各個城市新建了一大批報刊亭和信報箱群,使郵政服務深入廣大社區和千家萬戶。

沿革

1949年1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隨掌控大陸領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而成立,同年12月郵電部召開全國郵政會議,將原中華民國郵政的產業變更為*人民郵政所有;12月27日,中央郵政經濟委員會第九次會議決定成立郵政總局。1994年3月1日,國務院批準郵電部機構改革方案,郵政總局由機關行政序列分離,成為專業核算的企業局。1995年10月4日,郵政總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冊了企業法人營業執照,獲得法人資格,企業名稱為“*郵電郵政總局”,簡稱“*郵政”。
2005年7月2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郵政“政企分開、郵儲分離、完善機制”的體制改革方案:組建新的國家郵政局,作為政府機構依法監管郵政市場,并協調郵政普遍服務與機要通信等特殊服務的實施;組建*郵政集團公司,作為國有獨資企業經營各類郵政業務;成立由*郵政集團公司控股的*郵政儲蓄銀行,實現金融業務規范化經營;完善郵政普遍服務機制、特殊服務機制、安全保障機制和價格形成機制。2006年8月28日國務院以國函〔2006〕79號批覆,原則同意《*郵政集團公司組建方案》和《*郵政集團公司章程》,并指示“*郵政集團公司”在原郵政總局所屬的經營性資產和部份企事業單位基礎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組建,不設董事會,出資人職責暫由財政部代表國務院履行,實行總經理負責制,總經理為公司法定代表人。*郵政集團注冊資金800億元人民幣,但實有國有資本數額待公司正式成立后,財政部進行資產評估和審計驗資后核定。
2006年11月27日,原國家郵政局在北京西城區宣武門西大街131號辦公樓召開較后一屆全體機關干部大會,宣布留任國家郵政局的具體人選;11月28日,重組后的國家郵政局舉行全體干部大會。11月29日,*郵政集團公司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工商總局注冊登記。同年12月31日,*銀監會批準*郵政集團公司控股的*郵政儲蓄銀行開業。2007年1月29日10時30分,國家郵政局和*郵政集團公司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揭牌儀式。當天稍后,國家郵政局在北京西直門辦公樓前,*郵政集團公司在北京西便門辦公樓前,分別舉行掛牌儀式。3月20日(農歷二月初二)10時,*郵政儲蓄銀行在北京總部大樓舉行成立暨掛牌儀式。

標志詮釋

其標志用漢字“中”結合郵政網絡的形象,通過融入了翅膀的造型,使人立即聯想起“鴻雁傳書”的古代傳說,使信息傳遞形象化,并富有詩意。橫直線的合理構造,更含有四通八達之寓意,而稍微向右的傾斜處理,突出了方向與速度感。此標志體現了服務千家萬戶的企業宗旨,及其快捷,準確,安全,無處不達的服務理念。

未來發展/*郵政集團

郵政要走遠還需擁抱互聯網
每天,南來北往的包裹,通過快遞送往千家萬戶。一方面,快遞的迅猛發展,極大豐富和便利了我們的生活;另一方面,發展中出現的問題,該如何解決?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表示,要擁抱互聯網,郵政、快遞才會走得更遠。
擁抱互聯網才能走遠
馬軍勝稱,互聯網跨界是大勢所趨。的確,這幾年快遞發展越來越專業,隨著網購業務的興起,京東、蘇寧、騰訊也申請了快遞許可證,紛紛進入快遞領域,使行業競爭更加精細化。
我們看到快遞與物流的結合,與電子商務公司上下游的結合,與媒體等不同介質的結合。我們很高興看到各種跨界融合,使快遞更接地氣、更物有所值、更富有內涵。所以我經常說,要擁抱互聯網,郵政、快遞才會走得更遠。
建閘門防“奪命快遞”
馬軍勝還表示,國內多數快遞企業規模偏小、實力偏弱,還沒有形成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競爭力,行業的安全形勢和監管工作面臨著嚴峻挑戰。
快遞的安全問題是社會大事。防范“奪命快遞”,我們積極構建“三道閘門”,明確寄件人寄遞行為的法律責任,落實企業安全管理主體責任,強化郵政管理部門安全監管責任,嚴懲違法企業。這件事也給我們敲響警鐘,安全責任重于泰山,安全監管關鍵是要有制度,還要加強事前事中事后巡檢,加強各部門協調配合,創新管理手段。總之,要比過去更加嚴格,要把安全準入門檻進一步提高。

進軍B2C/*郵政集團

*郵政集團公司與TOM集團聯合推出的合資B2C網站郵樂網2010年8月11日在北京正式啟動上線,根據此前雙方達成的協議,*郵政占股51%,TOM集團占股49%。據了解,郵樂網是由*郵政與TOM集團攜手打造的一個結合高端線上網購和線下零售于一體的獨特創新購物服務的B2C平臺。上海唐購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是TOM集團全資子公司,主要負責郵樂*項目的運營。
郵樂網主要銷售品牌服裝、箱包鞋帽、個人護理、居家生活、食品保健、母嬰用戶、數碼家電等。該平臺提供全方位的訂購服務,線上包括互聯網和手機下單,線下包括目錄直郵銷售、網點和11185呼叫中心下單,以及主動上門服務的客戶經理等方式。 *郵政作為同時擁有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企業,線下擁有4.6萬個郵政營業網點、3.6萬個銀行網點及15萬名配送人員,物流覆蓋全國,*郵政將對郵樂網提供銷售、物流、收款及倉儲服務。據官方介紹,自09年10月試運營以來,郵樂網已吸引了上千家本地及國際著名品牌上線,在線商品超過2萬件,數量還在不斷增加。 在今日的新聞發布會現場展示了多個郵樂網*批合作知名品牌的部分商品,包括佐丹奴、英納格、迪士尼手表、ELLE、蘇泊爾、中糧酒業、聯想、FAB、同仁堂、奔騰等。 *郵政相關負責人表示,郵樂網將充分利用*郵政的三網合一的優勢,突出體現誠信品牌,為*電子商務的規范發展,做出國有大型企業應有的貢獻。

收編省級郵政/*郵政集團

2015年4月8日,*郵政集團官網掛出一則《吸收合并公告》稱,經*郵政集團公司(以下簡稱*郵政)與北京市、河北省等31個省郵政公司內部決議,并經財政部批準,*郵政擬對31個省郵政公司進行吸收合并。
合并后,31個省郵政公司注銷,*郵政將承繼31個省郵政公司各自擁有的全部資產、負債、業務、人員、合同和其他一切權利和義務,并將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繼續經營。

2015年4月29日,國家工商總局發布《關于做好*郵政集團公司和*郵政速遞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管理體制改革登記有關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經國務院批準,*郵政集團公司(以下簡稱郵政集團公司)及所屬*郵政速遞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速遞股份公司),對現行管理體制進行調整,由現行的母子公司兩級法人體制改為總分公司一級法人體制。
同時,通知明確,由于此次調整涉及全國省、市、縣各級郵政、速遞機構,為保證各地郵政、速遞業務在調整期間不受影響,登記工作采取先設立各省級分公司(含分支機構,下同)、由各省級分公司承繼原省級子公司業務,變更原省級子公司所屬分公司隸屬關系,再進行原省級子公司與郵政集團公司或速遞股份公司合并、進行原省級子公司注銷登記的步驟實施。

中華郵政/*郵政集團

由于臺灣海峽兩岸歷史現實所致,在兩岸現有許多同根同源的組織、機構、院校和地名等存在。例如:清華大學與國立清華大學,*奧委會與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等。*郵政與中華郵政也是如此。兩者歷史溯源都可至1896年成立的大清郵政。
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華郵政”,在臺灣一般直接稱作“郵局”)是為臺灣地區(今僅限臺澎金馬)提供郵政、儲匯、保險與金融等服務的一個臺營股份制企業。1949年國共內戰失敗后,“中華民國政府”播遷至臺灣后,郵政總局也自大陸遷臺,成立臺灣郵政管理局。而在*大陸,1949年1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隨掌控大陸領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而成立,同年12月郵電部召開全國郵政會議,將原中華民國郵政的產業變更為*人民郵政所有;至此,兩岸郵政分離。

郵政歷史/*郵政集團

郵驛與烽火臺通信
*最早關于通信的記載,是來自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殷即商代,亦稱殷商。殷的故都在今河南安陽小屯村,清光緒年間,在此掘得龜甲獸骨,上刻文字,后稱甲骨文。甲骨文中記載著殷商盤庚年代(公元前1400年左右),邊戌向天子報告軍情的記述,有“來鼓”二字。經考證,“來鼓”即類似今天的偵察通信兵。在古書《詩經》中,也有“簡書”的記載,‘簡書”就是用獸骨刻上文字,由通信兵傳遞的官府緊急文書。“簡書”出于殷末周初(公元前12世紀一11世紀),這也就是郵驛的前身。
郵驛與烽火臺通信,都源于奴隸制國家在政治和軍事方面對通信的需要。據歷史記載,在兩千七百年前的周幽王時代,就有了利用烽火臺通信的方法。關于烽火通信有個叫“千金一笑”的故事。故事的大意是說:周幽王有個愛妃褒姒,她雖長得很美,但輕易不肯一笑。為此,周幽王使出了個賞格:“誰要能叫娘娘一笑,就賞他一千斤金子”(當時把金屬叫金子)。于是有人想出了一個點起烽火戲諸侯的辦法,想換取娘娘一笑,一天傍晚,周幽王帶著愛妃褒姒登上城樓,命令四下點起烽火。臨近的諸侯看到了烽火,以為犬戎(當時西方的一個部族)來犯,便領兵趕到城下救援,但見燈火輝煌,鼓樂喧天。一打聽才知是周幽王為了取樂于娘娘而干的荒唐事兒,各諸侯敢怒不敢言,只好氣憤地收兵回營。褒姒見狀,果然淡然一笑。但事隔不久,犬戎果真來犯,雖然點起了烽火,卻無援兵趕到。原來各諸侯以為周幽王又是故技重演。結果被犬戎攻下城堡,殺了周幽王,從此滅了西周。這個歷史故事不僅生動的描繪了當時利用烽火臺通信的情況,同時也告戒后人,不論是什么人和什么時候,都不能拿通信當兒戲。
利用烽火臺傳遞信息,雖然較快,但只能起到報警的作用,很難滿足掌握敵情,指揮作戰的需要。所以,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政治軍事上的需要,從殷商時代的“來鼓”到了周代已逐步形成了傳送官府文書的更加嚴密的郵驛制度,并與烽火臺互為補充,配合使用。
秦始皇統一*后(公元前221年),在全國修馳道,“車同軌、書同文”,建立了以國都咸陽為中心的繹站網,制訂了郵驛律令,如竹簡怎樣捆扎、加封印泥蓋印以保密;如何為郵驛人馬供應糧草;郵驛怎樣接待過往官員、役夫等,形成了*最早的郵驛法。
漢代郵驛繼承秦朝制度,并統一名稱叫“驛”。規定五里一,十里一亭,三十里置驛。郵驛還隨著“絲綢之路”的形成而通達印度、*、波斯等國。到了唐代,郵驛大大發展,全國共有陸驛、水驛及水陸兼辦郵驛1600多處,行程也有具體規定,并訂有考績和視察制度,驛使執行任務時,隨身攜帶“驛卷”或“信牌”等身份證件。
宋代由于戰爭頻繁,軍事緊急文件很多,要求既快又安全,因而將由民夫充任的驛卒改由士兵擔任,增設“急遞鋪”,設金牌、銀牌、銅牌三種,金牌一晝夜行五百里,銀牌四百里,銅脾三百里。實行每到一站換人換馬接力傳遞。到了元代,由于軍事范圍和疆域擴大,僅在國內就有驛站1496處,并將郵驛改稱為驛站。
明代在沿襲舊制的基礎上,由于海上交通日漸發達,隨著鄭和七下西洋,還開辟了海上郵驛。清初有官辦驛站1600余處,驛卒七萬余名,驛馬四萬多匹,歸兵部主管。19世紀中葉以后,驛站經費多被官吏貪污中飽,驛政廢馳。到了清朝末年,近代郵政逐步興起,驛站的作用日漸消失,于是,1913年1月,北洋政府宣布全部撤銷驛站。
郵驛制度起源于奴隸制度的國家,盛行于封建社會,并隨著封建制度的衰亡而告終結。郵驛與烽火臺通信雖系歷代封建王朝的御用工具,但同時也是*進入有組織的進行通信工作的開始。它不僅在*郵政通信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同時也為促進社會的進步、人類的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古代民間的通信組織
驛站是官府的通信組織,只傳遞官府文書。一般老百姓傳遞信息,只有托人捎帶,然而輾轉傳遞,緩不濟急,且易延誤遺失。*古書中記載著不少有關“鴻雁捎書”一類的故事,可見古代人民通信多么艱難。而今天人們依舊把鴻雁作為郵政通信的象征,又可見人民群眾對郵政通信所寄于的厚望。
民間通信組織的形成,大約始于唐朝。當時主要由于社會經濟的發展,特別是經商貿易的需要。首先在長安與洛陽之間,有了為民間商人服務的“驛驢”。當時還有一種叫“飛錢”的辦法,就是各地商人把在長安販賣貨物所得的錢,存入各地方政府駐長安的辦事機構,然后再憑收據到各地方官府如教取回,這也就是今天匯兌業務的萌芽。到了明朝才出現了專為民間傳遞信息的民信局。在西南各省也曾有“麻鄉約”探親帶信的出現。相傳湖北麻城縣孝感鄉被遷往四川開墾的農民,由于思念家鄉,相約每年推派代表回鄉探望,往返時帶些土產和信件,而后逐漸形成民信局。
民信局開始出現于交通方便、貿易發達的沿海城市,以后逐漸發展到內地。民信局由私人經營,以謀利為目的。他們一方面是哪里有利就在那里辦,偏僻地區無人管;另一方面,他們為了招攬生意,相競為主顧提供方便,如派人上門收取信件、匯款,收費也可以記帳,等等,促使民信局得到了迅速發展。到了清同治年間(公元1821年到1874年)是民信局的最盛時期,全國大小民信局已達數千家之多。有的在商業中心上海設總店,各地設分店和代辦店,民信局之間互相聯營,構成了民間通信網。
自宋、元以來,廣東、福建、浙江等沿海一帶的貧苦人民,有的為了謀生,被拐騙國外做苦工,這些旅居國外的僑胞,要與祖國親友通信,或將物品和匯款寄回祖國,“僑批局”便應時而生。“僑批局”實際上就是僑信局,因為福建方言把“信”叫“批”,所以把為華僑通信服務的僑信局習損稱為僑批局。由于僑批局對華僑服務周到,信譽卓著,幾乎壟斷了華僑寄信和匯款的業務。
自從外國資本主義入侵*以后,封建統治階級任憑侵略者侵奪*郵權,并伙同洋人利用亦官亦洋的特殊權利,采取強令民信局登記,接受海關郵政領導,限制民信局向輪船發運郵件,并采用資本主義的競爭手段,將大部分民信局置于無法經營的境地。到1935年,民信局已被國民黨強迫停辦,而僑批局一直到解放前夕尚有100多家。
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郵政
自1840年鴉片戰爭后到1949年全國解放前夕止,在長達100多年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歲月中,*郵權同遭喪失,形成了郵驛、民信局、僑批局、客郵、海關郵政、大清郵政等相繼并存的混亂局面。
(1)“客郵”
自1840年*封建王朝閉關自守的大門被資本主義侵略者打開后,*便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首先是英國在*領土上任意開辦英國郵局,接踵而來的是法、美、德、俄、日等國也在*領土開辦起他們自己的郵局,而清政府把這些掠奪*郵權的外國郵局美其名為“客郵”。這些所謂的“客郵”,從沿海到內地,直至邊遠地區的新疆、內蒙等地,幾乎遍布全國。帝國主義列強在*設立“客郵”的目的,并非為了方便*人民使用郵政,而是為了對*進行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侵略目的而服務的。有些國家還利用“客郵”大量販運鴉片、嗎啡等毒品,走私漏稅。“客郵”實際上是掠奪*財富、毒害*人民的場所。直到1921年在美國召開的九國太平洋會議和限制軍備會議上,才通過撤銷“在華客郵案”,但日本在東北和英國在西藏的“客郵”,都賴著不撤,印度獨立后繼承了英國在西藏的“客郵”,直到1954年4月1日才移交*。
(2)海關郵政與大清郵政
海關兼辦郵政也是*淪為半殖民地的產物。1861年,原由各國使館自派專差傳送文件的辦法,因其感到不便,故要求清政府“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相當于今天的外交部)代收代寄郵件。清政府承擔不久,由于北方捻軍和南方太平天國農民起義,總理衙門怕負責任,便想推給海關辦理,而當時海關的總務司(相當于今天海關總署署長)英人赫德,對*的郵權早已垂涎三尺,此舉正中下懷,便于當年(1866年)移交海關兼辦郵政。1878年7月發行了*套大龍郵票;并于次年將所辦郵局命名為殖民地色彩的“海關撥駟達”。(撥駟達是英文郵政一POST的譯音)。
公元1896年,雖將海關撥駟達改稱為大清郵政官局,但郵政大權仍然操縱在英法等外國人手中。1905年清政府成立郵傳部(相當于交通部,主管鐵路郵電),直至1911年海關才將郵政移交給郵傳部。移交時,海關當局還向清政府索取了所謂辦理郵政墊款、白銀184萬余兩,由清政府逐年計息歸還。同時,依舊容許外圍人擔任各級領導職務,實際上郵權并未全部收回。
中華郵政
1911年辛亥革命雖然推翻了清朝,將大清郵政的招牌換成了中華郵政,但郵政大權依舊操縱在帝國主義者手中。例如,當時的郵政總辦法國人帛黎,對辛亥革命競宣布“臨時中立”,還在大清郵票上加印“臨時中立”字樣,經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外交部、交通部聯合提出抗議后,又加印了“中華民國”四個字,成為“中華民國臨時中立”的怪郵票。由此可見一斑。
1921年*共產黨誕生后,從此反帝、反封建的斗爭在*共產黨的領導下,走上了一個新的歷程。1924至1927年,爆發了*次國內革命戰爭,在全國反帝、反封建的斗爭中,全國郵政職工也卷入了革命洪流,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了撤銷洋人郵務長、收回郵權、組織工會、要求改善職工生活待遇等一系列的斗爭。這場斗爭眼看就要取得勝利,但由于蔣介石的背叛而告失敗。
蔣介石在1927年背叛革命,建立起他的反動獨裁政權后,把軍統、中統特務插進郵局,檢扣進步報刊和郵件,同時摧殘和鎮壓郵政職工的反抗運動。到了民國后期,中華郵政雖日具有一些現代通信事業的基礎,但由于國民黨的腐敗和破壞,當1949年回到人民手中時,已變成了一個殘破不全、連職工工資也無錢發放的爛攤子。
革命戰爭時期的郵政
*工農紅軍在*共產黨的領導下,首先開辟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當時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為了革命的需要,創立了一種叫“步遞哨”的通信組織。其通信方法是由黨組織指定部分群眾,負責一村傳一村,一站傳一站的把各村連成一個通信網。后來為了適應反圍剿斗爭的需要,又將這種群眾性的“步遞哨”發展成“傳山哨”。“傳山哨”也是群眾性通信組織,以農村赤衛隊為基礎,指定若干哨員,每個哨員有一定哨點,平時在山頭放哨,發現敵情,用信號將敵人人數、武器種類、行動方向等傳給鄰村。
另外,在革命根據地和國民黨統治下的部分地區,還設立了地下交通站,來往傳遞信息,護送干部和運送物資。
1928年5月湘贛邊區工農民主政府,在江西永新縣成立了中華赤色郵政湘贛省總局,并于次年發行了郵票。圖案是空心五角屋,中有鐮刀和錘子。1932年3月成立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郵政總局。赤色郵政對紅軍指戰員及其家屬互寄的信件免費優待,黨政軍各單位的通信實行貼票制度,對中華郵政發來的郵件,代收代投。1935年10月紅軍長征到陜北,成立陜甘寧蘇維埃,備省設蘇維埃郵政分局,縣設郵局。1936年在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西北辦事處內務部領導下,成立了中華蘇維埃西北郵政總局。
在抗日戰爭時期,各解放區內、從邊區到各行署、專區、縣,甚至各樹莊都設有通信組織。如陜甘寧邊區即設有通信總站,在各重要地區設有分站,各縣設有縣站,各區設有聯絡站,各村還有沿村傳遞的農村通信站。其他各根據地的通信組織也大體相同。由于各根據地經常處在戰爭環境中,各機關團體經常移動,有時一天之內要轉移三四個地方,但我們的交通站仍能保證各級黨組織直到黨中央以及各地區彼此間的聯系。當時的口號是:“一處通,百處通;這里不通,那里通”“縣不出縣,區不出區”,堅守崗位,頑強戰斗。為了通過敵偽封鎖線,還在各交通要道組織了“武裝交通隊”。當時京漢、京包、京津各個鐵路沿線,敵軍都在鐵路兩旁挖了深達兩三丈的壕溝,溝外筑起高墻,墻上架著鐵絲網,鐵絲網上還掛著鈴和燈,每隔不遠就有座崗樓,由敵偽軍守望。我們的交通站既是在這樣艱難的條件下完成通信任務的。
在抗日根據地的交通站,不但傳送黨政軍民的公文和信件,還發行抗日報刊。交通員們把抗日報刊傳播到各個根據地的每個角落,鼓舞了廣大干部和人民群眾的抗日斗爭意志。有時還把報紙貼到敵人的據點里和崗樓上,甚至貼到敵人盤據著的城門上,對鼓舞人民斗志、瓦解敵偽軍心也起了很大作用。
從事革命通信工作的前輩們,都是忠心耿耿,把一切獻給了黨和人民的通信事業。他們在遇到敵人的時候,不惜“與文件共存亡’,用生命來保住黨的重要文件,寫下了無數可歌可頌的光輝篇章。
在解放戰爭中,組織和擴大了隨軍郵政機構來支援戰爭。在各野戰軍政治部之下都建立了軍郵總局,在各兵團、縱隊和師團中設立了許多軍郵分局、支局和軍郵站,組成了一個完整的軍郵通信系統。
當時我軍采用的是運動戰,一支部隊常常一天轉移幾次。可是我們的軍郵局卻有辦法使各部隊和后方的郵件隨時都能交流.當時,我們軍郵局的交通員們一般還都是肩背步行,往往白天跑七八十里路,晚上又跟著部隊行軍。有時在特殊情況下,部隊一晝夜行軍二三百里路,軍郵員也要在這二三百里路上帶著郵件一站一站的跟著跑。有些軍郵員往往連續十天半月行軍,幾天幾夜不睡覺,而且在長途跋涉之后又立即投入線前戰地的通信工作。他們把后方報刊和指戰員們的家信,一直送到前沿陣地,大大鼓舞了士氣,支援了解放戰爭。
建國以來的人民郵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郵電通信事業得到了迅速發展。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廣大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各類郵政業務量都有大幅度增長。1988年與1949年比較,郵政業務總量由69500萬件發展到了3149900多萬件,增長了44倍,業務收入達323000多萬元增長了35培。其中:函件由59000萬件發展為597000萬件,增長了9倍;包件由277萬件發展到10500萬件,增長了37倍;匯票由447萬張發展到17500多萬張,增長了38倍;報刊發行由建國初期實行郵發合一時的8900萬份,發展到2516000多萬份,增長了280多倍。近幾年還陸續開辦了特快專遞、電子信函、郵政快件業務和恢復開辦了郵政儲蓄業務,深受廣大用戶歡迎。
在國際郵政通信方面也有很大發展。*已與世界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直接通郵關系,年收寄國際函件8200多萬件,包件近60萬件。*集郵總公司還向8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郵票,*郵政還同160多個國家交換郵票。
40年來,郵政固定資產由5億元增加到20億元。改革開放的十年郵政基本建設投資相當于前30年的總和。郵政服務機構達52800處,比建國初期增加了一倍,其中農村地區占80%以上,增加了60多倍,從而基本上改變了舊*廣大農村和邊疆地區不通郵的局面。
全國郵路總長度達150多萬公里,比建國初期增加了7倍。具有自備火車郵箱500多輛,郵運汽車9600多輛,機動郵船15艘,加上委托民航運郵,在全國范圍內基本形成一個水陸空郵政運輸網。
隨著社會主義電通信事業的發展,郵電職工隊伍已由1949年的103000人發展到1989年的1028000人。他們在參加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自覺地接受黨的部導,熱愛社會主義制度,發揚“人民郵電為人民”的優良傳統,以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嚴格的通信紀律、在社會上贏得信譽,人民群眾親切地稱呼郵遞員為“綠衣使者”。
在郵電企業管理方面,經過長期反復實踐,初步取得了適合*具體情況的社會主義管理體制和制度,從而使郵電企業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各個進程中,基本上適應了黨和國家以及人民群眾對通信的需要。
在黨的對外實行開放,對內搞活經濟,加快“四化”建設的方針指引下,被列入先行行列的郵電通信事業將隨著國民經濟的騰飛而得到進一步的發展。為了充分發揮郵電通信在國民經濟建設中“先行官”作用,使*國民生產總值翻兩翻的宏偉目標,屆時*將建成一個以郵區中心局為基礎以縮短傳遞時限為目標的水、陸、空多層次、多渠道、綜合利用、四通八達。
《財富》中文網7日晚間發布了2011年《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排名,*郵政集團公司首度晉級500強342位。

服務宗旨/*郵政集團

人民郵政為人民。

組建批復/*郵政集團

國務院關于組建*郵政集團公司有關問題的批復
國函〔2006〕79號
國家郵政局:
你局《關于報批*郵政集團公司組建方案和公司章程的請示》(國郵〔2006〕398號)收悉。現就組建*郵政集團公司有關問題批復如下:
一、原則同意《*郵政集團公司組建方案》和《*郵政集團公司章程》。
二、*郵政集團公司是在原國家郵政局所屬的經營性資產和部分企事業單位基礎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組建的大型國有獨資企業。主要經營國內和國際郵件寄遞、報刊等出版物發行、郵政匯兌、郵政儲蓄、郵政物流、郵票發行等業務。公司注冊資金為800億元,不進行資產評估和審計驗資;實有國有資本數額,待公司成立后由財政部核定。
三、*郵政集團公司暫由財政部代表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公司實行總經理負責制,總經理為公司法定代表人。
四、同意*郵政集團公司進行國家授權投資機構和國家控股公司的試點。集團公司對其全資企業、控股企業和參股企業(以下稱有關企業)的國有資產和國有股權行使出資人權利,依法經營、管理和監督,并相應承擔保值增值責任。在國家宏觀調控和監督管理下,集團公司依法自主進行各項經營活動。
五、同意將各省郵政局和原國家郵政局直屬單位的經營性凈資產上劃作為*郵政集團公司的國有資本。集團公司對有關企業享有資產收益權。國家未對國有企業統一征收國有資產收益前,在保證有關企業合法權益和自身發展需要的前提下,集團公司可集中部分國有資產收益,用于國有資本的再投入和結構調整。
六、*郵政集團公司的財務關系在財政部單列。集團公司為完成國家任務所需資源和生產經營條件,凡屬國家統一配置范圍內的,均在國家相應計劃中單列,并由集團公司統一組織實施。
七、*郵政集團公司實行合并財務報表制度,其所屬全資企業和分支機構由集團公司集中匯總繳納所得稅。集團公司及其下屬郵政單位經營的郵政普遍服務、特殊服務業務按國家有關規定享受相關稅收減免政策。
八、*郵政集團公司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承擔郵政普遍服務義務;受國家委托,承擔機要通信業務、義務兵通信等特殊服務。集團公司要建立健全成本削減激勵機制,在保證普遍服務能力和服務標準的前提下努力降低普遍服務成本,在此基礎上,郵政普遍服務虧損由國家財政補貼。
九、*郵政集團公司組建后,國務院及有關部門對郵政企業的原有扶持政策繼續施行;地方人民政府對郵政企業的有關優惠政策,在規范的基礎上繼續執行。
十、*郵政集團公司組建后,要根據國家產業政策,調整業務結構,優化郵政網絡,實行企業內部重組,增強市場競爭力,提高投資效益和經濟效益。同時,要積極創造條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進行改組和規范,逐步建立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
組建*郵政集團公司是深化郵政體制改革、實現政企分開的重要舉措,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積極支持。國家郵政局要切實負起責任,做好組建*郵政集團公司的各項工作,確保郵政體制改革順利、平穩實施。《*郵政集團公司組建方案》和《*郵政集團公司章程》由財政部、信息產業部根據本批復精神,作必要修改后印發。
國 務 院
二零零六年八月二十八日

主營業務/*郵政集團

主營業務:國內和國際郵件寄遞業務;報刊、圖書等出版物發行業務;郵票發行業務;郵政匯兌業務;機要通信業務;郵政金融業務;郵政速遞業務;郵政物流業務;電子商務業務;各類郵政代理業務;國家規定開辦的其他業務。*郵政集團公司是國內惟一同時擁有實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企業。

機構設置/*郵政集團

內設機構

辦公室
市場經營部
網路運行部
財務部
企業發展與科技部
人力資源部
國際合作部
郵票發行部
審計部
紀檢組監察局
黨群工作部
機關事務部
郵政業務局

控股公司及直屬單位

*郵政儲蓄銀行

*郵政速遞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集郵總公司
*郵政航空有限責任公司
中郵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中郵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郵政集團公司信息技術局
郵政科學研究規劃院
上海郵政科學研究院
石家莊郵電職業技術學院(*郵政集團公司培訓中心)
*郵政集團公司郵票印制局(北京郵票廠)
*郵政集團公司新聞宣傳中心
*郵政數據傳媒中心
*郵政文史中心
中郵信通實業投資有限公司
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郵政公司
省會、地、市(州)郵政局
縣(市)郵政局

國家定位/*郵政集團

“郵政業是國家重要的社會公用事業,郵政網絡是國家重要的通信基礎設施。”

郵政開端/*郵政集團

據史料記載,清光緒二年(1876年),*海關總稅務司赫德請設送信官局,總理衙門就此致函北洋大臣李鴻章征求意見。李鴻章隨即向總理衙門建議并獲同意,由赫德主持,在北京、天津、煙臺、牛莊(營口)、上海五處海關仿歐政辦法,試辦郵政。1878年春,赫德指派天津海關稅務司德璀琳以天津為中心,在上述五處海關實施該項計劃。3月23日,德璀琳率先在天津發布公告,開始收寄華洋公眾信件,又先后組織了以天津為樞紐的海運和陸運郵路。1878年7月,天津發行了*歷史上*套郵票——大龍郵票。

國家郵政局于1988年成立,為信息產業部管理的國家局,1988年4月28日正式掛牌。2006年11月國務院對郵政體制改革,實行政企分開,國家郵政局為政府管理部門。同時,組建了*郵政集團總公司,為國有大型獨資企業。

題詞/*郵政集團

毛澤東題詞:人民郵電。
周恩來題詞:傳郵萬里,國脈所系。
江澤民題詞:發展現代化郵政,滿足社會需要。
胡錦濤要求:“郵政事業關系到千家萬戶,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我們要更好地發展郵政事業,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的郵政服務。”

簡介/*郵政集團

*郵政集團公司是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組建的大型國有獨資企業,依法經營郵政專營業務,承擔郵政普遍服務義務,受政府委托提供郵政特殊服務,對競爭性郵政業務實行商業化運營。

*郵政集團公司為國務院授權投資機構,承擔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義務。財政部為*郵政集團公司的國有資產管理部門。*郵政集團公司在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設置郵政公司。

*郵政集團公司在政府依法監管、企業獨立自主經營的郵政新體制下,將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逐步發展成為結構合理、技術先進、管理科學、服務優良、主業突出、擁有著名品牌、具有國際和國內競爭實力的現代企業集團。

*郵政集團公司經營的主要業務:國內和國際郵件寄遞業務;報刊、圖書等出版物發行業務;郵票發行業務;郵政匯兌業務;機要通信業務;郵政金融業務;郵政速遞業務;郵政物流業務;電子商務業務;各類郵政代理業務;國家規定開辦的其他業務。

變遷/*郵政集團

1948-1949華北人民政府交通部郵電總局
1949-1949華北人民政府交通部郵政總局
1949-1954中央人民政府郵電部
1954-1970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
1970-1973交通部郵政總局
1973-1998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
1998-2005國家郵政局
2005-今*郵政集團公司

2006年8月28日,國務院批復關于組建*郵政集團公司有關問題。
2007年1月29日,*郵政集團公司正式掛牌成立。

溫馨提醒:文章觀點來源網絡,隨時光飛逝,歲月變遷,準確性、可靠性、難免有所變動,因此本文內容僅供參考!

隨機官網
Copyright © 2013-2014 首頁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