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士,尼克斯,球隊。騎士,圖集。
NBA官方網站。
東部聯盟 | 西部聯盟 | |||||
---|---|---|---|---|---|---|
東南分區 | 中央分區 | 大西洋分區 | 西南分區 | 西北分區 | 太平洋分區 | |
邁阿密熱火隊 | 底特律活塞隊 | 波士頓凱爾特人隊 | 圣安東尼奧馬刺隊 | 明尼蘇達森林狼隊 | 薩克拉門托國王隊 | |
奧蘭多魔術隊 | 印第安納步行者隊 | 費城76人隊 | 孟菲斯灰熊隊 | 丹佛掘金隊 | 菲尼克斯太陽隊 | |
亞特蘭大老鷹隊 | 克里夫蘭騎士隊 | 紐約尼克斯隊 | 達拉斯小牛隊 | 猶他爵士隊 | 洛杉磯湖人隊 | |
華盛頓奇才隊 | 芝加哥公牛隊 | 布魯克林籃網隊 | 休斯敦火箭隊 | 波特蘭開拓者隊 | 洛杉磯快船隊 | |
夏洛特黃蜂隊 | 密爾沃基雄鹿隊 | 多倫多猛龍隊 | 新奧爾良鵜鶘隊 | 俄克拉荷馬雷霆隊 | 金州勇士隊 |
球隊 | 所在城市 | 存在時間 |
---|---|---|
安德森包裝工 | 印第安納州 安德森 | 1949–1950 |
巴爾的摩子彈 | 馬里蘭 巴爾的摩 | 1947–1954 |
芝加哥牡鹿 | 伊利諾伊州 芝加哥 | 1946–1950 |
克里夫蘭反叛者 | 俄亥俄州 克利夫蘭 | 1946–1947 |
丹佛掘金(1948–50) | 科羅拉多 丹佛 | 1949–1950 |
印第安納波利斯噴氣機 | 印第安納州 印第安納波利斯 | 1948–1949 |
印第安納波利斯奧林匹亞 | 印第安納州 印第安納波利斯 | 1949–1953 |
匹茲堡鐵人 | 賓夕法尼亞州 匹茲堡 | 1946–1947 |
普羅維登斯蒸汽壓路機 | 羅德島州 普羅維登斯 | 1946–1949 |
希伯根紅人 | 威斯康星州 希伯根 | 1949–1950 |
圣路易斯轟炸機 | 密蘇里州 圣路易斯 | 1946–1950 |
多倫多哈士奇 | 安大略省 多倫多 | 1946–1947 |
華盛頓國會 | 華盛頓 | 1946–1951 |
滑鐵盧老鷹 | 艾奧瓦州 滑鐵盧 | 1949–1950 |
最長連敗記錄:在2010到2011賽季,騎士隊以26連敗追平美國四大聯盟(NFL、MLB、NBA、NHL)的最長連敗記錄。在2011年2月12日,騎士隊在主場經過加時大戰以126:119戰勝快船隊,從而把NBA史上最長連敗記錄定格在26場。
單場比賽得分*兩支球隊:在1983到1984賽季,活塞隊與掘金隊大戰3個加時,最終活塞隊以186:184險勝掘金隊,雙方也創造NBA史上得分*記錄,加起來有370分。
單場比賽得分*兩支球隊:在1950年11月22日,活塞隊以19:18一分勝湖人隊,兩隊加起來才37分,創造了NBA史上單場兩隊得分總合的*記錄,之所以會出現這么離譜的比分,是因為當時沒有24秒限制,所以才得以創造這個不可思議的記錄。
史上*逆轉:是爵士隊在1996年11月創造的34分大逆轉,掘金隊70:36領先爵士隊。最終,爵士隊逆轉以107:103戰勝掘金隊。
單場比賽分數*差距:
1991年12月17日,騎士隊以148:80大勝熱火隊,分差達到了可怕的68分。
聯賽冠軍排名(前5名):1.波士頓凱爾特人隊17次 2.洛杉磯湖人隊16次 3.芝加哥公牛隊6次 4.圣安東尼奧馬刺隊4次 5.底特律活塞隊、金州勇士隊、費城76人隊、邁阿密熱火隊 3次。
戒指之最冠軍隊將頒發聯賽冠軍戒指。
*,戒指最多的人:菲爾·杰克遜至今已經獲得13次NBA總冠軍(教練時代11次,其中公牛六次,湖人五次,超過阿諾德·奧爾巴赫,獨享此項紀錄)。作為球員(尼克斯)他贏得2次聯賽冠軍,以13個聯賽冠軍成為NBA歷史上聯賽冠軍戒指最多的人。
第二,戒指最多的球員:在1957年-1969年的13個賽季里,比爾·拉賽爾帶領波士頓凱爾特人隊獲得11次NBA聯賽冠軍,他也因此獲得11枚NBA冠軍戒指。是NBA歷史至今獲得最多戒指的球員。
年薪之最2015年5月25日,NBA成為平均球員年薪*職業體育聯賽第1位。
NBA選秀是NBA聯盟為促進球隊齊頭并進采取的均衡政策,保證了聯盟的競爭性和可持續發展。NBA選秀擁有儲備雄厚的人才保障。參加“選秀”的新人一般是全美各大學的學生,他們通常是全美大學生籃球聯賽NCAA的佼佼者。2006年之前,受功利思想的影響,有很多高中球員就參加了“選秀”,大學沒有畢業進入NBA的更比比皆是。
2006年開始,參加選秀的條件提高為至少年滿19歲,同時要求高中畢業一年以上。國際球員參加選秀的前提條件是在本國打過職業聯賽,如國際球員在美就讀高中或者大學,則參照本土選手的參選條件。對于參加選秀的年輕球員,NBA根據他們在大學期間(或高中階段)的比賽表現打分排名,當然這個排名不決定球隊在選秀大會上的選擇,只供參考。
通過抽簽,避免球隊故意輸球,因為常規賽倒數*也未必就意味著狀元簽。前三個簽位確定后,取得高排位簽位的球隊就可以從供選新秀中選擇心儀的球員,補充球隊最需要強化的位置。在非季后賽球隊首輪挑選出前14名新秀后,接下來的16個順位留給季后賽球隊,這16支球隊的抽簽順序依據常規賽戰績倒序確定,也就是常規賽戰績越好的球隊選秀位置越靠后。第二輪選秀的順序完全按照上賽季的戰績倒序進行,NBA球隊可以在賽季球員交易中將選秀權作為籌碼。因此,在實際選秀過程中,戰績排序未必同選秀排序一致。
季前賽NBA季前賽是NBA各支隊伍的熱身賽,因為在每個賽季結束后,每支球隊在陣容上都有相當大的變化,為了讓各隊磨合陣容,熟悉各自球隊的打法,確定各隊新賽季的比賽陣容、同時也能增進隊員、教練員之間的溝通,所以在每個賽季開始之前,NBA就舉辦若干場季前賽,使他們能以比較好的狀態投入到漫長的常規賽的比賽當中。為了擴大NBA在全球的影響,季前賽有約三分之一的球隊在美國以外的國家舉辦。
賽程從總體上看,NBA的賽程安排分為常規賽、季后賽和總決賽。常規賽采用主客場制,季后賽和總決賽采用七場四勝制的淘汰制。
NBA常規賽從每年的11月的*星期二開羅,到次年的4月20日左右結束。在這期間,30支球隊總共要進行1189場常規賽,每支球隊要打滿82場比賽,主客場各占一半。季后賽從4月下旬開始進行,直到6月中旬決出總冠軍為止。
NBA分為東西兩個聯盟,每個聯盟各有三個賽區。在常規賽中每支球隊與同一賽區的球隊要打四場,與同一聯盟不同賽區的球隊打三到四場,與另一聯盟的球隊打兩場。一個賽季每支球隊在自己的主場至少與其它29支球隊進行一次交鋒。
常規賽的賽程比較緊湊,球隊在每個星期有三到四場比賽,而且每個賽季都有不同程度的“背靠背作賽”、連續客場作賽等難度賽程。在常規賽中,有兩個日子的比賽是NBA聯盟經過精心安排的,那就是*天的揭幕戰和圣誕節的圣誕大戰。在這兩個特殊的日子里,聯盟往往會刻意安排*人氣的球星之間進行對壘,以*限度地吸引觀眾的眼球。
全明星賽NBA全明星賽是一項表演性的賽事,最初提出這個創意是的當時的NBA總部公關部負責人哈斯克·科恩的,而創意則源自于全美職業棒球聯賽全明星賽,目的自然是為了進一步宣傳NBA。1951年波士頓成為了首屆賽事的舉辦城市,當時的全明星賽只有全明星對抗賽一項活動。*屆扣籃大賽始于1984年丹佛全明星賽。1986年達拉斯全明星賽,三分大賽產生。1994年明尼亞波利斯全明星賽,新秀賽首次加入。技巧挑戰賽開始于2003年。2004年全明星賽有了混合投籃賽。
季后賽NBA季后賽(NBA Playoffs)在每年4月下旬開始,東西部各有八支球隊獲得季后賽資格。東西兩個聯盟中各個賽區的冠軍加上成績*賽區的第二名組成前四號種子,這四支球隊再按照常規賽的成績依次排為一到四號種子。剩余四支球隊則按成績依次排為五到八號種子。季后賽采用七場四勝制,采用2-2-1-1-1的主場分配方法,擁有四個主場的一方將會在*、二、五(如果需要)、七(如果需要)場比賽坐鎮主場,第三、四、六(如果需要)場則是征戰客場。對陣雙方的主場優勢并非均衡。
季后賽包括總決賽一共有四輪,第二輪叫分區半決賽,第三輪叫分區決賽,獲勝球隊稱為分區冠軍,東西部分區冠軍晉級總決賽,七局四勝者為當賽季總冠軍,總冠軍球隊中表現較優秀的球員獲得總決賽MVP榮譽。
NBA欲改選秀制度 最爛四隊狀元簽概率均為11%
2014年7月17日,NBA競賽委員會大會正在拉斯維加斯舉行,聯盟提交了一分提案引起了激烈討論。該提案建議把樂透秀抽簽改制,聯盟戰績前四差的球隊均擁有11%的概率抽中狀元簽,并且由抽簽決定的簽位從前三位擴大到前六位。此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爛隊“故意擺爛”的現象。如果按照原有的規定,球隊會為了爭取更大的抽中狀元簽的概率而故意輸球,但是現在只要進入聯盟“后四”,抽中狀元簽的概率就是一樣的。而且這種方案還提高了成績較好球隊抽中狀元簽的概率,盡量讓不同球隊都能獲得狀元簽。
讓我再擺爛一年!76人要求聯盟推遲樂透改革
2014年7月31日,NBA正在謀求的樂透抽簽制度改革,目的就是為了避免“故意擺爛”;這對于已有連年擺爛規劃的球隊來說,顯然很是不利——ESPN報導:76人就對聯盟的改革計劃表示了強烈抗議,他們希望新制度能至少再延后一年執行,以便于自己在下賽季繼續擺爛。
總裁確認NBA迎改革 開放球衣廣告不可避免
2014年3月20日,NBA新任總裁亞當-蕭華在接受采訪時確認,聯盟會迎來一項改革,那就是在球衣上投放廣告。蕭華還表示,這個改變會在未來5年內發生,從而讓球迷有一個適應的時間。
NBA聯盟將球衣視為“城市榮耀”,這也是為什么各支球隊的球衣能夠保持其單純本色,至今沒有被廣告“玷污”的原因所在。但過去幾年來,由于巨大的市場誘惑,聯盟已經商討在球衣上添加廣告的計劃,并且是越來越接近實施。上個賽季,聯盟推出短袖球衣,媒體就猜測,這是NBA為了開放球衣廣告做準備。
NBA開啟新轉播合同談判 開價達每年20億美元
2014年5月15日,NBA已經就新轉播合同和各大電視臺開啟談判,聯盟開價每年20億美元。如果能達成,那么下一份轉播合同的金額無疑會刷新NBA的紀錄。
曝NBA重拳出擊 啟動剝奪斯特林老板資格程序
2014年5月20日,快船老板唐納德-斯特林種族歧視事件有了新進展,NBA方面已經啟動一個剝奪斯特林老板資格的投票程序。如果NBA理事會四分之三的成員同意剝奪斯特林的資格,那么快船當前的所有權會一律終止,臨時成為一支無主球隊。斯特林面對這個控訴可以進行個人陳述。
NBA拒給斯特林喘息之機 誓要趕走他及其夫人
2014年5月21日,NBA總裁亞當-蕭華在采訪中再次展示了他在處理斯特林事件上的強硬態度。蕭華表示聯盟已經拒絕了斯特林希望聽證會推遲3個月進行的請求。而如果聯盟剝奪斯特林的老板資格,那么他夫人的股權也會一并被收回。
總決賽賽程公布:6月6日打響 新賽制正式啟用
2014年5月22日,NBA公布了2013-14賽季總決賽賽程,首戰于北京時間6月6日打響,最晚于6月21日結束。此外,2014年總決賽啟用新賽制,由過去的2-3-2改為2-2-1-1-1。
曝NBA新賽季球衣增加冠軍標簽 詹皇面臨尷尬
2014年7月16日,從2014-15賽季起,NBA球衣會增加冠軍標簽,所有奪得過總冠軍的球隊,在球衣后領處都會有一個金色標簽,這一改變會開創北美四大聯盟先河,但與世界杯球衣不同的是,NBA球衣上并不會標注總冠軍次數。這就意味著,奪得過總冠軍的勒布朗-詹姆斯,下賽季球衣上不會有冠軍標簽。
耐克宣布成為NBA服裝*供應商
美國時間2015年6月10日,耐克和NBA宣布,耐克公司將成為這個職業籃球聯盟場上裝備的*供應商。此外,耐克也將成為WNBA和NBA D聯賽的場上裝備合作伙伴。
美國廣播公司(ABC)、特納電視網(TNT)以及ESPN是現今NBA在美國本土的電視合作伙伴,他們于2002年與NBA簽訂了為期六年價值46億美元的合同,2007年又將合約延長至2016年。
一些重要的賽事只安排在一個電視臺播出,包括每年的圣誕節比賽和總決賽(ABC),開幕賽和全明星周末(TNT)。對于常規賽的直播時間,ABC安排在周日下午(不過要到一月底才開始),TNT安排在周四晚上,ESPN安排在周五和周日晚上(偶爾周三晚上也有直播)。季后賽的前兩輪,ABC仍只有周日的直播(如果周日沒有比賽就提前到周六),ESPN則改為周五和周六,TNT轉播剩余全部的比賽(另外NBA TV也有少量直播);至于東西部決賽,其中一個系列的全部比賽會由TNT來轉播(03、04、06年西部,05、07年東部),另一個系列則是由ABC和ESPN共同來轉播。另外,三家電視臺播出的NBA相關節目包括有Inside the NBA(TNT,每周四晚播出,查爾斯·巴克利、肯尼·史密斯擔任嘉賓)、NBA Countdown(ABC,周日下午播出,不過是由ABC的姐妹電視臺ESPN負責制作的)、NBA Wednsday(ESPN)、NBA Friday(ESPN),等等。
NBA擁有自己的電視臺NBA TV、NBALP和Raptors TV。其中Raptors TV是NBA TV在加拿大的分臺,NBALP屬于收費電視,轉播幾乎所有常規賽的比賽場次。另外加拿大的Sportsnet、theScore和TSN也擁有NBA常規賽的轉播權。盡管NBA在美國當地的受歡迎程度不及NFL(美國國家橄欖球聯盟)和MLB(美國職棒大聯盟),但在全球市場方面卻遠遠高于對手,特別是在*這個擁有全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國家。2006-07賽季,全球共有215個國家41種語言188家電視臺對NBA進行轉播。
NBA首位*籍、首位非美籍亞洲球員王治郅,漢族,1977年7月8日出生于北京,前*職業籃球運動員,曾效力八一雙鹿電池,達拉斯小牛隊,司職大前鋒。 1991年12月進入八一青年男子籃球隊。1993年初入選*少年特殊身材籃球隊,并于同年入選*青年男子籃球隊,后加入八一男子籃球隊。他和姚明、蒙克·巴特爾一起,被稱為籃球場上的“移動長城”。 王治郅是*籃球界進入NBA的*人,被評選為*籃壇50大杰出人物和*申辦奧運特使。 | 王治郅 |
首位獲得NBA總冠軍的亞洲球員*籍巴特爾,蒙古族,1975年11月20日出生于內蒙古自治區伊克昭盟(現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杭錦旗,前*職業籃球運動員,司職中鋒。 1986年加入CBA球隊北京首鋼,1993年進入國家隊,2001-2002賽季效力于NBA球隊圣安東尼奧馬刺,成為*獲得NBA首發的*球員,并隨隊奪得總冠軍戒指,成為*奪得NBA總冠軍戒指的*球員。2007年效力于CBA球隊新疆廣匯。他和姚明、王治郅合稱*的三大中鋒 ,并被稱為籃球場上的“移動長城”。 | 巴特爾 |
首位入選NBA明星隊賽亞洲球員、7次NBA明星隊賽*籍球員姚明,1980年生于上海市徐匯區,祖籍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震澤鎮,前*職業籃球運動員,司職中鋒,中職聯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1998年4月,他入選王非執教的國家隊,開始籃球生涯。2002年,他以狀元秀身份被NBA的休斯敦火箭隊選中。2003年至2008年連續六個賽季入選NBA西部全明星陣容。2009年,姚明收購上海男籃,成為上海大鯊魚籃球俱樂部老板。2011年7月20日,姚明正式宣布退役。2013年,姚明當選為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2014年6月,參加湖南衛視《爸爸去哪兒》客串嘉賓。2015年2月10日,姚明正式成為北京申辦冬奧會形象大使之一。2016年4月4日,姚明正式入選2016年奈·史密斯籃球名人紀念堂,成為首位獲此殊榮的*人。 | 姚明 |
NBA*籍球員易建聯,1987年10月27日出生于*廣東省鶴山市,司職小前鋒,大前鋒及中鋒。畢業于廣東工業大學。 2002年,15歲的易建聯進入CBA并為廣東宏遠隊效力。2004年,入選*國家男子籃球隊。2005年,成為CBA史上最年輕的MVP。2007年,NBA選秀中易建聯以第六位的成績被密爾沃基雄鹿隊選中。2008年,轉會至新澤西網隊。2010年6月30日,轉會至華盛頓奇才隊。2011年10月8日,易建聯重回CBA為廣東效力。2012年1月,易建聯簽約NBA達拉斯小牛隊;7月,易建聯作為*代表團旗手參加2012年倫敦奧運會;9月23日,易建聯正式回歸廣東隊,賽季結束時幫助廣東隊再獲CBA總冠軍。2014年3月24日,《體壇周報》發布了2013年*體壇財富榜,易建聯并列第六名。2014年9月29日,易建聯通過微博上宣布兒子出生,升級做爸爸。2015年10月3日,易建聯等人帶領的*男籃在2015年男籃亞錦賽決賽奪冠。2015年*十佳運動員。 | 易建聯 |
第二位獲得NBA總冠軍的亞洲球員*籍孫悅,司職后衛,河北省滄州市滄縣汪家鋪鄉七里淀村人。1995年,10歲的孫悅開始打籃球,從此步入籃球職業生涯。 2007年被湖人在第二輪總第40順位選中,2008年8月8日簽約美國NBA洛杉磯湖人隊,2009年8月1日被洛杉磯湖人隊裁掉。2009年9月15日,孫悅與紐約尼克斯隊簽約。10月8日,尼克斯隊與孫悅解約。2014年9月,租借至北京男籃,幫助球隊奪得2013-14賽季CBA總冠軍,從而成為歷史上*同時擁有NBA和CBA總冠軍戒指的球員。 2015年3月孫悅因為右肩脫臼將錯過長沙舉辦的亞錦賽。 | |
NBA首位臺裔球員林書豪,1988年8月23日出生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縣托倫斯市(祖籍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祖輩移居臺灣彰化,父母1977年移民美國),美國職業籃球運動員,司職控球后衛,效力于美國職業籃球聯賽(NBA)夏洛特黃蜂隊。 林書豪畢業于哈佛大學,曾帶領哈佛大學籃球隊取得常春藤聯盟分組冠軍,進入NCAA64強,后與金州勇士隊簽約,成為自1953年后首位進入NBA的哈佛大學學生;首位進入NBA的美籍華裔球員。2011年12月,先后被勇士隊、休斯敦火箭隊裁掉。2011年12月27日,他簽約紐約尼克斯隊。2012年夏天,林書豪與休斯敦火箭簽定了一份三年的合同。2014年被交易到洛杉磯湖人隊。2015年加盟夏洛特黃蜂隊。 | 林書豪 |
NBA前身是1946年成立的美國籃球協會(BAA),1949年改為現名。協會總部位于紐約第五大道645號的奧林匹克塔大廈,現任總裁為亞當·蕭華。NBA同時也是北美四大職業體育聯盟之一,但是卻排在NFL和MLB之后位列第三位。
名稱定義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全國籃球協會、美國男籃職業聯賽、美國職業籃球聯賽,簡稱NBA),直譯為美國籃球聯盟,簡稱“美職籃”。The Ongoing 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正在進行的美國男籃職業聯賽、簡稱NBAING)即 NBA。
NBA歷史上四位總裁莫里斯·波杜夫(1946-63年主席),NBA(BAA)*任主席。出生于俄羅斯的波杜夫是一名律師,同時也是一名精明的商人和出色的談判專家。1946年,他與一些冰球隊的老板商議并成立了美國籃球協會(BAA),被推選為主席;同時他還是當時美國冰球聯盟(ahl)的主席。1949年,波杜夫成功說服競爭對手國家籃球聯盟(NBL),促成兩個籃球組織的合并,建立了新的國家籃球協會(NBA);1954年,波杜夫推出了一項足以改變籃球歷史的措施——24秒鐘裝置,為NBA后來的成功埋下了堅實的基礎。NBA為表揚波杜夫的貢獻,把最有價值球員獎杯命名為莫里斯·波杜夫杯。沃爾頓·肯尼迪(1963-67年主席,1967-75年總裁),1963年上任,是NBA*位公選的領導人。在成為NBA主席之前肯尼迪還擔任過康涅狄格州斯坦福德的市長。肯尼迪在任期間得到NBA老板的全力支持,1971年他被賦予極大的權力,成為當時全美最有統治力的職業體育聯盟領導人;而他也極力擴充NBA的規模,在他離任的時候NBA球隊已經由當初的9支擴大到18支。以他命名的沃爾特·肯尼迪公民獎是用來表揚熱心慈善公益活動的球員或教練。
大衛·斯特恩(David Stern,1942年9月22日-),猶太裔美國人,1978年加入NBA,1980年成為NBA副總裁,1984年接替奧布萊恩擔任NBA總裁,2014年2月1日退役,擔任NBA總裁共三十年,繼任者是亞當·肖華。在此之前是一名律師。
斯特恩于1963年畢業于羅格斯大學歷史系,1966年從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畢業后成為一名律師。之后他曾擔任羅格斯大學校監董事會成員,現任哥倫比亞大學校董會主席。
2014年8月9日,籃球名人堂宣布,大衛·斯特恩正式入選奈史密斯籃球名人紀念堂。
現任總裁亞當·席爾瓦(Adam Silver,1962年4月25日-),NBA總裁。于1992年開始為NBA工作,曾任大衛·斯特恩的特別助理,NBA高級行政長官,副總裁。2003年被《時代雜志》和CNN列為全球*影響力的商務人士之一。2014年2月1日接替大衛·斯特恩擔任NBA總裁。
*CEO2011年3月16日,NBA主席大衛·斯特恩宣布, 國際女子網球協會(WTA)總裁舒德偉(David Shoemaker)被任命為NBA*首席執行官(CEO),并于2011年6月1日正式上任。作為NBA*CEO,舒德偉將全面負責NBA在大中華地區的業務以促進籃球運動在此地區的發展。
舒德偉是大衛·休梅克(DAVID SHOEMAKER)的中文名字,他出生于加拿大渥太華,2004年加入WTA,擔任首席法律顧問。2006至2009年期間,他曾擔任WTA首席運營官,主管巡回賽的法律事務以及業務和運營工作,其中包括賽事規則與制度的制定與執行。2009年,舒德偉被任命為WTA總裁,負責巡回賽的全球運營工作,并同時主管WTA*業務。
NBA籃球場標準規格為長94英尺(28.65米),寬50英尺(15.24米)。球場邊線線寬為2英寸(5.08厘米)。
三秒區(也叫限制區,圖中紅色部分)長19英尺(5.79米),寬16英尺(4.88米)。
三分線距離23英尺9英寸(7.24米),中圈內圓圈的半徑是2英尺(0.61米),一條中線橫貫其中。
籃下的合理沖撞區是以籃筐中心投影為圓心,以4英尺(1.2米)為半徑的半圓。
罰球線距離籃筐5.4米。
另有4條垂直于邊線寬2英寸(5.08厘米)的標志線,各距底線28英尺(8.53米)向場內延伸3英尺(0.91米)。
NBA籃球場的規格與國際籃聯相比,*不同在于三分線的距離,NBA三分線的最遠處距離籃筐為7.25米,比國際籃聯標準場地的三分線要遠0.49米(6.75米)。
場上時間NBA的場上時間安排跟國際籃聯的有所區別,除了暫停時間長之外,比賽的常規時間也比較長。這主要與NBA的商業運作有關。
NBA一場比賽分為4節,每節12分鐘,全場比賽一共48分鐘(國際籃球每節10分鐘,全場40分鐘)。加時賽每節5分鐘,加時次數沒有限制。對于NBA的休息時間是這樣安排的:除暫停之外,在*節和第二節、第三節和第四節之間休息130秒,中場休息15分鐘,第4節和加時賽之間和任何加時賽之間休息100秒。
NBA的的場上時間是從裁判宣布比賽開始到場上球員碰到球的那一刻算起,開球之后如果一直沒有球員碰到球,則不計時間。比賽中死球、罰球、暫停等都要停表。NBA在一天中的開賽時間集中在當地時間6點到10點,這時候是大部分行業的下班休息時間,能集中最多的觀眾入場看球。
NBA的場上時間安排處處體現了其商業運作的需要,一場比賽當中給商業活動留下許多空間和時間,以使NBA聯盟能夠*限度地盈利,這也是推動NBA不斷向前發展的動力。
暫停NBA的暫停分為三種:短暫停、常規暫停和官方暫停。短暫停時間為20秒,常規暫停時間為100秒或者60秒,官方暫停時間為100秒。
比賽雙方在上下半場各有一個短暫停,但是不能累計使用。也就是說上半場的短暫停不能留到下半場用,到下半場時上半場的短暫停機會將作廢。但下半場的短暫停可以在加時賽中繼續使用。
常規暫停也叫長暫停,有100秒和60秒兩種。比賽雙方在常規時間48分鐘內可以叫六次長暫停,其中包括四次100秒暫停和兩次60秒短暫停。100秒暫停必須在一到四節中每節使用一次,當然也可以不使用,但同樣不可以累計使用。
違例3秒違例
分為進攻3秒和防守3秒。進攻3秒某隊控制球,該隊隊員不得在罰球區停留超過3秒鐘。某隊在前場控制球,開始計算3秒鐘。防守3秒當對方進攻時防守隊員離最近的進攻隊員超過一臂遠在三秒區超過3秒,即為防守3秒違例。
肘的擺動
不允許隊員過分地或有力地擺動肘部(無接觸)。當一名防守隊員在附近,并且進攻隊員持有球,此即為違例。
非法協助得分
隊員不得使用籃圈或籃板來吊起、支撐或提高自己,以有助于投籃得分。隊員不得協助同伴在投籃時增加高度。
界外的進攻掩護
進攻隊員不得為了建立掩護而離開前場端線處的地面區域。
否則將失去控球權。球判給對方,在罰球線延長部分的邊線擲界外球。
24秒違例
當某隊在比賽中獲得新的球權時,或在擲球入界中當球在場上被隊員合法觸及時,24秒鐘計時器將開動。擁有球權的隊必須在獲得球后的24秒鐘內投籃。
完成投籃的條件是:
(1)在24秒鐘結束之前,球必須離開隊員的手;
(2)球離開隊員的手后,球必須與籃圈接觸。如果在24秒鐘內球未接觸籃圈,為24秒鐘違例。
犯規參見:籃球犯規規則
歷屆NBA總冠軍 | |
---|---|
賽季 | 總冠軍 |
2015 | 金州勇士隊 |
2014 | 圣安東尼奧馬刺隊 |
2013 | 邁阿密熱火 |
2012 | 邁阿密熱火 |
2011 | 達拉斯小牛 |
2010 | 洛杉磯湖人 |
2009 | 洛杉磯湖人 |
2008 | 波士頓凱爾特人 |
2007 | 圣安東尼奧馬刺隊 |
2006 | 邁阿密熱火 |
2005 | 圣安東尼奧馬刺隊 |
2004 | 底特律活塞 |
2003 | 圣安東尼奧馬刺隊 |
2002 | 洛杉磯湖人 |
2001 | 洛杉磯湖人 |
2000 | 洛杉磯湖人 |
1999 | 圣安東尼奧馬刺隊 |
1998 | 芝加哥公牛 |
1997 | 芝加哥公牛 |
1996 | 芝加哥公牛 |
1995 | 休斯敦火箭 |
1994 | 休斯敦火箭 |
1993 | 芝加哥公牛 |
1992 | 芝加哥公牛 |
1991 | 芝加哥公牛 |
1990 | 底特律活塞 |
1989 | 底特律活塞 |
1988 | 洛杉磯湖人 |
1987 | 洛杉磯湖人 |
1986 | 波士頓凱爾特人 |
1985 | 洛杉磯湖人 |
1984 | 波士頓凱爾特人 |
1983 | 費城76人 |
1982 | 洛杉磯湖人 |
1981 | 波士頓凱爾特人 |
1980 | 洛杉磯湖人 |
1979 | 西雅圖超音速 |
1978 | 華盛頓子彈隊 |
1977 | 波特蘭開拓者隊 |
1976 | 波士頓凱爾特人 |
1975 | 金州勇士隊 |
1974 | 波士頓凱爾特人 |
1973 | 紐約尼克斯隊 |
1972 | 洛杉磯湖人 |
1971 | 密爾沃基雄鹿隊 |
1970 | 紐約尼克斯隊 |
1969 | 波士頓凱爾特人 |
1968 | 波士頓凱爾特人 |
1967 | 費城76人 |
1966 | 波士頓凱爾特人 |
1965 | 波士頓凱爾特人 |
1964 | 波士頓凱爾特人 |
1963 | 波士頓凱爾特人 |
1962 | 波士頓凱爾特人 |
1961 | 波士頓凱爾特人 |
1960 | 波士頓凱爾特人 |
1959 | 波士頓凱爾特人 |
1958 | 圣路易斯老鷹 |
1957 | 波士頓凱爾特人 |
1956 | 費城勇士隊 |
1955 | 塞拉庫斯民族 |
1954 | 明尼阿波利斯湖人 |
1953 | 明尼阿波利斯湖人 |
1952 | 明尼阿波利斯湖人 |
1951 | 皇家羅切斯特 |
1950 | 明尼阿波利斯湖人 |
1949 | 明尼阿波利斯湖人 |
1948 | 巴爾的摩子彈 |
1947 | 費城勇士隊 |
NBA MVP又稱賽季*球員(最有價值球員),是聯盟所有獎項中含金量*一個個人獎項,必須由聯盟總裁親自頒發。當選mvp有兩個重要條件:一要有超強的個人能力,二要有出色的帶隊成績。歷屆得主全都是聯盟一線球星,球隊無可爭議的老大。
1980-81賽季以前,NBA常規賽MVP是由球員投票評出的。在這之后,NBA常規賽MVP交由美國和加拿大的體育記者和電視評論員投票選出。根據以往慣例,每年有125名左右的記者和評論員參與投票,每名投票人可以選出自己心中排名*到第五的五名球員。*到第五位置的得分分別為10分、7分、5分、3分和1分,較后把所有的得分累加,得分*者即當選為常規賽MVP。
從2009-2010賽季開始,為了增加互動性,NBA增設了球迷投票環節,球迷們可以為自己心中的MVP進行投票,所有球迷的投票總和統計起來取前五名較后算作一票的結果計入總分,其實就是所有的球迷僅代表了一名投票人。
歷屆常規賽MVP獲獎者 | |
---|---|
年份 | 獲得者 |
2015 | 斯蒂芬·庫里 金州勇士隊 |
2014 | 凱文·杜蘭特 俄克拉荷馬雷霆隊 |
2013 | 勒布朗·詹姆斯 邁阿密熱火隊 |
2012 | 勒布朗·詹姆斯 邁阿密熱火隊 |
2011 | 德里克·羅斯 芝加哥公牛隊 |
2010 | 勒布朗·詹姆斯 克里夫蘭騎士隊 |
2009 | 勒布朗·詹姆斯 克里夫蘭騎士隊 |
2008 | 科比·布萊恩特 洛杉磯湖人隊 |
2007 | 德克·諾維斯基 達拉斯小牛隊 |
2006 | 史蒂夫·納什 |
2005 | 史蒂夫·納什 |
2004 | 凱文·加內特 |
2003 | 蒂姆·鄧肯 |
2002 | 蒂姆·鄧肯 |
2001 | 阿倫·艾弗森 |
2000 | 沙克·奧尼爾 |
1999 | 卡爾·馬龍 |
1998 | 邁克爾·喬丹 |
1997 | 卡爾·馬龍 |
1996 | 邁克爾·喬丹 |
1995 | 大衛·羅賓遜 |
1994 | 哈基姆·奧拉朱旺 |
1993 | 查爾斯·巴克利 |
1992 | 邁克爾·喬丹 |
1991 | 邁克爾·喬丹 |
1990 | 埃爾文·約翰遜 |
1989 | 埃爾文·約翰遜 |
1988 | 邁克爾·喬丹 |
1987 | 埃爾文·約翰遜 |
1986 | 拉里·伯德 |
1985 | 拉里·伯德 |
1984 | 拉里·伯德 |
1983 | 摩西·馬龍 |
1982 | 摩西·馬龍 |
1981 | 朱利葉斯·歐文 |
1980 | 卡里姆·阿布杜爾·賈巴爾 |
1979 | 摩西·馬龍 |
1978 | 比爾·沃爾頓 |
1977 | 卡里姆·阿布杜爾-賈巴爾 |
1976 | 卡里姆·阿布杜爾-賈巴爾 |
1975 | 鮑勃·麥卡杜 |
1974 | 卡里姆·阿布杜爾-賈巴爾 |
1973 | 考恩斯 |
1972 | 卡里姆·阿布杜爾-賈巴爾 |
1971 | 卡里姆·阿布杜爾-賈巴爾 |
1970 | 威利斯·里德 |
1969 | 韋斯·昂塞爾德 |
1968 | 威爾特·張伯倫 |
1967 | 威爾特·張伯倫 |
1966 | 威爾特·張伯倫 |
1965 | 比爾·拉塞爾 |
1964 | 奧斯卡·羅伯特森 |
1963 | 比爾·拉塞爾 |
1962 | 比爾·拉塞爾 |
1961 | 比爾·拉塞爾 |
1960 | 威爾特·張伯倫 |
1959 | 鮑勃·佩蒂特 |
1958 | 比爾·拉塞爾 |
1957 | 鮑勃·庫西 |
1956 | 鮑勃·佩蒂特 |
NBA總決賽MVP即總決賽最有價值球員,是為了表彰在總決賽中表現最突出的一名球員所設立的獎項,是NBA球員畢生追求的*榮譽之一。NBA總決賽MVP獎杯又稱比爾·拉塞爾獎杯是以前凱爾特人隊球星比爾·拉塞爾的名字命名的。
NBA總決賽MVP在獲得總冠軍一方中選出,通常是總決賽期間表現最突出、對球隊貢獻*球員當選。當選的一般是大家公認的球隊的核心球員。但也有例外,假如非核心球員在總決賽中突然爆發,大放異彩,帶領球隊獲勝,那么他即使不是球隊的*核心也可能當選為總決賽MVP。
歷屆總決賽MVP獲獎者 | ||
---|---|---|
賽季 | 獲獎球員 | 球隊 |
2014-15 | 安德烈·伊格達拉 | 金州勇士隊 |
2013-14 | 科懷·倫納德 | 圣安東尼奧馬刺隊 |
2012-13 | 勒布朗·詹姆斯 | 邁阿密熱火 |
2011-12 | 勒布朗·詹姆斯 | 邁阿密熱火 |
2010-11 | 德克·諾維茨基 | 達拉斯小牛 |
2009-10 | 科比·布萊恩特 | 洛杉磯湖人 |
2008-09 | 科比·布萊恩特 | 洛杉磯湖人 |
2007-08 | 保羅·皮爾斯 | 波士頓凱爾特人 |
2006-07 | 托尼·帕克 | 圣安東尼奧馬刺隊 |
2005-06 | 德懷恩·韋德 | 邁阿密熱火 |
2004-05 | 蒂姆·鄧肯 | 圣安東尼奧馬刺隊 |
2003-04 | 昌西·比盧普斯 | 底特律活塞 |
2002-03 | 蒂姆·鄧肯 | 圣安東尼奧馬刺隊 |
2001-02 | 沙奎爾·奧尼爾 | 洛杉磯湖人 |
2000-01 | 沙奎爾·奧尼爾 | 洛杉磯湖人 |
1999-00 | 沙奎爾·奧尼爾 | 洛杉磯湖人 |
1998-99 | 蒂姆·鄧肯 | 圣安東尼奧馬刺隊 |
1997-98 | 邁克爾·喬丹 | 芝加哥公牛 |
1996-97 | 邁克爾·喬丹 | 芝加哥公牛 |
1995-96 | 邁克爾·喬丹 | 芝加哥公牛 |
1994-95 | 哈基姆·奧拉朱旺 | 休斯敦火箭 |
1993-94 | 哈基姆·奧拉朱旺 | 休斯敦火箭 |
1992-93 | 邁克爾·喬丹 | 芝加哥公牛 |
1991-92 | 邁克爾·喬丹 | 芝加哥公牛 |
1990-91 | 邁克爾·喬丹 | 芝加哥公牛 |
1989-90 | 以塞亞·托馬斯 | 底特律活塞 |
1988-89 | 喬·杜馬斯 | 底特律活塞 |
1987-88 | 詹姆斯·沃西 | 洛杉磯湖人 |
1986-87 | 埃爾文·約翰遜 | 洛杉磯湖人 |
1985-86 | 拉里·伯德 | 波士頓凱爾特人 |
1984-85 | 卡里姆·阿布杜爾·賈巴爾 | 洛杉磯湖人 |
1983-84 | 拉里·伯德 | 波士頓凱爾特人 |
1982-83 | 摩西·馬龍 | 費城76人 |
1981-82 | 埃爾文·約翰遜 | 洛杉磯湖人 |
1980-81 | 塞德里克-馬克斯韋爾 | 波士頓凱爾特人 |
1979-80 | 埃爾文·約翰遜 | 洛杉磯湖人 |
1978-79 | 丹尼斯·約翰遜 | 西雅圖超音速 |
1977-78 | 韋斯·昂塞爾德 | 華盛頓子彈隊 |
1976-77 | 比爾·沃爾頓 | 波特蘭開拓者隊 |
1975-76 | 喬·喬·懷特 | 波士頓凱爾特人 |
1974-75 | 里克·巴里 | 金州勇士隊 |
1973-74 | 約翰·哈夫利切克 | 波士頓凱爾特人 |
1972-73 | 威利斯·里德 | 紐約尼克斯隊 |
1971-72 | 沃爾特·張伯倫 | 洛杉磯湖人 |
1970-71 | 卡里姆·阿布杜爾·賈巴爾 | 密爾沃基雄鹿隊 |
1969-70 | 威利斯·里德 | 紐約尼克斯隊 |
1968-69 | 杰里·韋斯特 | 洛杉磯湖人 |
NBA*教練
NBA得分王
NBA助攻王
NBA籃板王
*新秀
最快進步獎
*總經理獎
*第六人
道德風尚獎
籃球名人堂
50大巨星
邁爾·丹尼爾斯:球員
菲爾·奈特:貢獻者,NIKE公司創始人
卡特里娜·麥克克拉:女子球員
雷吉·米勒:球員
唐·尼爾森:教練
亨克·尼古拉斯:裁判
拉爾夫·桑普森:球員
查特·沃克:球員
賈馬爾·威爾克斯:球員
2011
丹尼斯·羅德曼
克里斯·穆林
塔特姆
湯姆·桑德斯
記錄單場比賽得分:威爾特·張伯倫1962年3月2日單場得到100分
單場比賽籃板:威爾特·張伯倫單場55籃板。
單場比賽助攻:斯科特·斯凱爾斯30次
單場比賽蓋帽:艾爾摩·史密斯17次
單場比賽搶斷:1976年拉里·凱農(馬刺),對陣堪薩斯國王隊 11次;
1999年肯達爾·吉爾(新澤西網隊)對陣邁阿密熱火 11次。
賽季球員場均得分:威爾特·張伯倫 1961-1962 場均50.4分
賽季球員場均籃板:威爾特·張伯倫 1960-1961 場均27.2籃板
賽季球員場均助攻:約翰·斯托克頓1989-1990 場均14.5助攻
賽季球員場均搶斷:埃爾文·羅伯特森1985-1986 場均3.67搶斷
賽季球員場均蓋帽:馬克·伊頓1984-1985 場均5.6次蓋帽
在成立初期,NBA的球員和教練全部由白人組成。1947年,美籍日裔的三坂亙被紐約尼克斯首輪選中,成為了NBA歷史上首位非白人球員,同時他也是*加盟NBA的亞洲人。不過三坂亙在1947-48賽季僅僅為尼克斯隊出場三次貢獻了七分后就被裁掉了。1950年,波士頓凱爾特人隊在第二輪選中了來自杜肯大學的黑人球員扎克·庫珀,這是NBA歷史上*位入選的黑人,同年一起被選中的還有“糖水”納特·克利福頓(紐約尼克斯)和厄爾·勞埃德(華盛頓首都),克利福德在三人當中*獲得了球隊合同。1950年10月31日,勞埃德在華盛頓首都隊與羅徹斯特皇家隊的比賽中登場,黑人球員首次踏上了NBA賽場。盡管當時美國的種族歧視仍然相當嚴重,不過隨著比爾·拉塞爾、威爾特·張伯倫等人在球場上不斷創造佳績,黑人球員逐漸被球迷們接受并成為了NBA的主角。進入90年代后,黑人球員在數量上開始超越白人球員。2006-07賽季,黑人球員占NBA所有球員的比率已經達到75%,黑人主教練亦占NBA所有主教練的40%。
1966年,比爾·拉塞爾成為NBA首位黑人主教練,他作為球員兼教練帶領波士頓塞爾堤克獲得了1968和1969年度的總冠軍;而NBA亦成為了*擁有黑人主教練的職業體育聯盟。NBA的*黑人總經理和球隊老板分別出現在1972年和2002年。
標志NBA的標志是由一位紐約平面設計師阿蘭·西格爾設計的,并在1969年首次出現在NBA官方的宣傳資料上。不過NBA官方沒有正式公布過標志的設計者。標志的圖案是一名側身控球的籃球員的剪影;整個標志由紅、白、藍三種顏色構成,這與MLB(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的配色一樣,西格爾解釋說是為了“在兩聯盟的標志之間營造一種視覺和諧”。很多人認為標志上的人物原型就是前洛杉磯湖人隊的明星杰里·韋斯特,而西格爾也曾透露這一消息;不過NBA官方一直拒絕承認,并表示標志上的人物形象是一個“謎團”,因為NBA“沒有任何關于標志設計者的確切記錄”。
BAA以及NBL1946年,美國東北部及中西部一些大型體育球館的老板聯合成立了美國籃球協會(BAA),這其中包括著名的紐約麥迪遜花園廣場。當時BAA的競爭對手有美國籃球聯盟(ABL),國家籃球聯盟(NBL)等,BAA*嘗試了在大城市的大球館進行比賽。1946年11月1日,多倫多愛斯基摩人主場迎戰紐約尼克斯是NBA歷史上的*場正式比賽。
1949年8月3日,BAA同意和NBL合并,組成包括17支球隊在內的國家籃球協會(NBA)。新聯盟成立的第二年就把球隊裁減為11支。隨著小球會的相繼倒閉,1954年NBA只剩了下8支球隊。這8支球隊也一直保留到現在(尼克斯,凱爾特人,勇士,湖人,皇家/國王,活塞,鷹以及民族/76人),當然很多球隊的主場已經變遷,譬如湖人由明尼阿波利斯遷徙到了洛杉磯。在1961-62賽季芝加哥包裝工人隊加入聯盟之前,NBA一直由這8支球隊來維持場面。
為了更好的發展,那些深處偏僻小城的球隊都相繼搬到了大城市。鷹隊由三城先后遷往密爾沃基和圣路易斯,皇家隊從羅徹斯特搬到辛辛那提,活塞從韋恩堡到底特律。
50年代:24秒鐘裝置投入使用,湖人王朝,凱爾特人王朝為了鼓勵進攻,1954年聯盟引進24秒鐘裝置。條例規定,如果控球一方在24秒內未能把球接觸到籃筐將會被判違例并失去控球權。
50年代初,在中鋒喬治·邁肯的帶領下,明尼阿波利斯湖人隊在1949到1954六年間五次奪得總冠軍,締造了NBA歷史上*湖人王朝。1955-56賽季,波士頓凱爾特人得到了新秀中鋒比爾·拉塞爾,在傳奇教練阿諾·奧爾巴赫的帶領下,凱爾特人隊拿到了接下來13年中11個總冠軍,包括1959到1966年的八連霸。拉塞爾一生最偉大的對手威爾特·張伯倫也在1959年加入到NBA,與拉塞爾瘋狂的奪冠記錄不同,張伯倫最閃耀的是他的個人數據,包括單場*分(100分),單場*籃板(55個)都由他來保持。
ABA的挑戰1967年,NBA受到了美國籃球協會(ABA)的強力挑戰。這個新興的職業聯盟更強調進攻,以開放性以及自由度來吸引球迷和球星。由于當時NBA不允許球員未畢業的大學球員直接進入聯盟,不少極具天賦的年輕人選擇了ABA。NBA則更注重大學里的新星,傳奇中鋒“天勾”卡里姆·阿鮑勃杜·賈巴爾1969年加入聯盟。
兼并ABA盡管ABA吸引了包括朱利葉斯·歐文這樣的天才球星,但終因缺乏電視轉播合同以及財政問題嚴重而宣布破產。1976年,NBA接納了4支ABA球隊印第安那步行者,圣安東尼奧馬刺,紐約網(后改新澤西網)以及丹佛掘金后,聯盟球隊達到了22支。1979-80賽季,NBA又采用了ABA的三分球規則,首次劃出三分線,三分線頂弧距離籃筐23英尺(7.24米),邊線距離籃筐22英尺(6.71米)。
1979年,兩個未來巨星拉里·伯德和魔術師約翰遜分別加盟波士頓凱爾特人和洛杉磯湖人隊,他們兩個將共同締造NBA的80年代輝煌時代。
大鳥VS魔術師拉里·伯德帶領波士頓凱爾特人5次殺入總決賽3次奪冠,埃爾文·約翰遜聯同賈巴爾將洛杉磯湖人9次送進總決賽并捧得5次獎杯。1984年,又一個超級巨星進入聯盟,他就是邁克爾·喬丹。喬丹在90年代兩次率領芝加哥公牛完成3連霸。
1989-90賽季,NBA已經增加到27支球隊。
全球化WNBA創立進入90年代,NBA開始邁向國際。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美國籃協首次派出由NBA球星組成的夢之隊參賽,包括邁克爾·喬丹,拉里·伯德,埃爾文·約翰遜等明星。夢之隊讓世界認識到了NBA的魅力。
隨著NBA的影響擴大,越來越多的來自世界各地的球星紛紛加入到NBA。原先國際球員一般都是先進入NCAA籃球聯賽才能參加NBA選秀,現在已經可以直接參選了,NBA球探都親自到各國聯賽去挖掘有潛力的新星。很多國際球星在NBA闖出了名堂,例如來自尼日利亞的中鋒1994年MVP阿基姆·奧拉朱旺帶領休斯頓火箭兩次問鼎NBA總冠軍,德國球星德克·諾維茨基把達拉斯小牛帶進2006年NBA總決賽并獲得了2007年MVP,和2011年總冠軍及FMVP, 還有連續當選2005年和2006年MVP的加拿大控衛史蒂夫·納什,四次榮獲*防守球員的扎伊爾中鋒迪肯貝·穆托姆博等等。目前全世界共有212個國家42種語言對NBA進行直播。
1996年,NBA創辦了女子國家籃球協會(WNBA),2001年又創立了國家籃球發展聯盟,即現在的NBA發展聯盟(D-League)。
*次封館危機90年代末也爆發了一場勞資糾紛。1998年由于賽前勞資談判徹底失敗,勞方和資方拒絕任何往來,因此NBA進入全面性封館。在205天后,勞資雙方靠著多方面牽線進行許多密集會議,直到1999年1月25日勞資雙方達成十年收益分配協議,1998-99賽季推遲到1999年2月5日才開始,當年的常規賽也由82場壓縮到50場。圣安東尼奧馬刺隊在該年奪下封館后的NBA總冠軍。
第30支球隊新球試用2004-05賽季,隨著夏洛特山貓的加入,NBA球隊達到了30支。
2006年6月29日,NBA官方介紹了將在2006-07賽季投入使用的新球。這也是NBA35年來首次更換比賽用球,在NBA60年歷史中也僅僅是第二次。由斯伯丁公司負責設計生產的新球使用新的合成纖維材料,他們稱新球可以讓球員抓的更緊,更有球感。事實上,很多球員對新球并不好感,抱怨新球干的時候太黏手,沾到汗水卻又太滑。于是NBA官方不得不在2007年1月1日重新使用皮革制球。2006年,NBA的球衣供應也由原來合作多年的銳步換成了阿迪達斯。
第二次封館危機由于1999年制訂十年勞資收益分配已到期,即將進行勞資談判。2011年7月1號,NBA執行長大衛·斯特恩再次宣布NBA進入封館,其原因主要為球團認為球員工資飆升,使得球團無利可圖,甚至造成聯盟總虧損加倍,雙方在勞資談判過程中意見嚴重分歧,導致無法達成共識,進而導致NBA聯盟第二次封館的命運。
2011年8月10號,進行第二場勞資會議,但由于資方和勞方又無法達成共識,其主要原因為資方提高球團豪華稅、球員奢侈稅的稅收,球員工會拒絕再提高其他不必要稅收,因此NBA執行長大衛·斯特恩再次宣布取消季前熱身賽兩周,導致第二場會議不歡而散。
2011年9月20號,進行第三場勞資會議,有15位NBA現役球員參與這次勞資談判中,球員工會目的在于描述球員主觀和客觀的想法和意見,為爭取球員*權益,但是不為資方所理解,由于資方對于電視轉播權益金和收益比例無法達成共識,且各球團老板各有分歧意見,球團工會全體氣憤而退席,NBA執行長大衛·斯特恩再次宣布取消季前所有熱身賽和常規賽10月~11月的賽程。
2011年10月12號,球員工會召開商業會議,有部份球員提議另組新NBA聯盟和解散球員公會,訴諸法律運動裁決法庭審判。
2011年10月31號進行第四場勞資會議,雖然雙方以談定電視轉播權利金和收益比例,但最主要工資分配始終無法達成協定,資方的理想收益與勞方的理想收益相差甚多,球員工會堅持要占收益52.5%比例,但是資方堅持占50.5%比例為底限,較后分歧意見過大,NBA執行長大衛·斯特恩決定取消常規賽一半以上的賽程,球員工會則是決定解散公會,也已經向美國勞動仲裁機構提交訴訟。
2011年11月26號,經過25天的勞資互不往來。于26日進行第五場勞資會議,再度聚集紐約集會,結果在超過15小時的協商后,雙方終于達成初步協議。NBA執行長大衛·斯特恩表示:“新版勞資協議的產生,對于新球季在12月25日開打感到樂觀”,2011-12年球季各隊約有66場常規賽。
聯盟新氣息2011年11月30號,新版勞資協議達成,NBA聯盟正式公開,球員工會確定同意,常規賽于12月25日圣誕節正式開打,2011-12年球季各隊約有66場常規賽。
2014年10月13日,NBA*與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在北京宣布雙方結成長期合作伙伴,安踏正式成為NBA官方市場合作伙伴以及NBA授權商。
常規賽球隊得分紀錄
項目 | 紀錄 | 賽季 | 比賽/球隊 |
單季平均*得分 | 126.5分 | 1981-1982 | 丹佛掘金 |
單季平均*得分 | 81.9分 | 1998-99 | 芝加哥公牛 |
連續單場得分超過100分的比賽 | 136場 | 1981/01/21-1982/12/08 | 丹佛掘金 |
單季連續單場得分超過100分的比賽 | 82場 | 1981/10/30-1982/04/17 | 丹佛掘金 |
單季連續單場得分未超過100分的比賽 | 35場 | 2001/10/31-2002/01/14 | 邁阿密熱火 |
單場比賽*得分 | 186分 | 1983/12/13 | 底特律活塞 (186)VS 丹佛掘金 (184)(3加時) |
單場比賽*得分 | 49分 | 1999/04/10 | 芝加哥公牛 VS 邁阿密熱火 |
單場兩總得分* | 370分 | 1983/12/13 | 底特律活塞 (186)VS 丹佛掘金 (184)(3加時) |
單場兩總得分* | 37分 | 1950/11/22 | 底特律活塞 (19)VS 洛杉磯湖人 (18) |
單場比分差* | 68分 | 1991/12/17 | 克里夫蘭騎士 (148)VS 邁阿密熱火 (80) |
上半場*得分 | 107分 | 1990/11/10 | 菲尼克斯太陽 VS 丹佛掘金 |
上半場*得分 | 19分 | 1999/12/14 | 洛杉磯快船隊 VS 洛杉磯湖人 |
上半場*總得分 | 174分 | 1990/11/10 | 菲尼克斯太陽 (107)VS 丹佛掘金 (67) |
上半場*總得分 | 58分 | 1955/01/25 | 錫拉丘茲國民(27)VS韋恩堡 活塞 (31) |
1998/02/13 | 達拉斯小牛 (24)VS 印第安納步行者隊 (34分) | ||
下半場*得分 | 97分 | 1970/02/11 | 亞特蘭大老鷹隊 VS圣地亞戈 火箭 |
下半場*得分 | 19分 | 2000/3/26 | 邁阿密熱火 VS 奧蘭多魔術隊 |
2000/11/11 | 夏洛特黃蜂隊 VS 紐約尼克斯隊 | ||
下半場*總得分 | 172分 | 1984/01/11 | 圣安東尼奧馬刺隊 (91)VS 丹佛掘金 (81) |
下半場*總得分 | 51分 | 1955/02/27 | 波士頓凱爾特人 (25)VS 密爾沃基雄鹿隊 (26) |
*節*得分 | 51分 | 洛杉磯湖人 | |
*節*最分 | 4分 | 1987/02/04 | 薩克拉門托國王 VS 洛杉磯湖人 |
*節*總得分 | 91分 | 1982/04/10 | 猶他爵士隊 (50)VS 丹佛掘金 (41) |
*節*總得分 | 18分 | 1956/11/29 | 韋恩堡 活塞 (9)VS錫拉丘茲國民(9) |
第二節*得分 | 57分 | 1990/11/10 | 菲尼克斯太陽 VS 丹佛掘金 |
第二節*得分 | 3分 | 1999/12/14 | 洛杉磯快船隊 VS 洛杉磯湖人 |
第二節*總得分 | 91分 | 1974/03/23 | 西雅圖超音速 (46)VS 金州勇士隊 (45) |
第二節*總得分 | 15分 | 2015/04/12 | 奧蘭多魔術隊 (7)VS 紐約尼克斯隊 (8) |
第三節*得分 | 57分 | 1989/03/04 | 金州勇士隊 VS 薩克拉門托國王 |
第三節*得分 | 2分 | 1997/04/06 | 達拉斯小牛 VS 洛杉磯湖人 |
第三節*總得分 | 90分 | 1964/02/28 | 辛辛那提皇族(51)VS 費城76人 (39) |
第三節*總得分 | 18分 | 2001/01/12 | 波士頓凱爾特人 (9)VS 多倫多猛龍隊 (9) |
第四節*得分 | 58分 | 1972/10/20 | 布法羅 VS 波士頓凱爾特人 |
第四節*得分 | 6分 | 1993/12/07 | 底特律活塞 VS 奧蘭多魔術隊 |
1999/02/28 | 金州勇士隊 VS 菲尼克斯太陽 | ||
第四節*總得分 | 99分 | 1984/01/11 | 圣安東尼奧馬刺隊 (53)VS 丹佛掘金 (46) |
第四節*總得分 | 21分 | 1997/03/25 | 克利夫蘭騎士 (10)VS 圣安東尼奧馬刺隊 (11) |
加時賽*得分 | 25分 | 1996/11/30 | 新澤西籃網 VS 洛杉磯快船隊 |
加時賽*得分 | 0分 | 1983/01/22 | 休斯頓火箭 VS 波特蘭開拓者隊 |
1989/12/01 | 洛杉磯湖人 VS 底特律活塞 | ||
1990/02/16 | 西雅圖超音速 VS 費城76人 | ||
1996/03/10 | 印第安納步行者隊 VS 波特蘭開拓者隊 (第二節加時) | ||
1997/01/13 | 丹佛掘金 VS 夏洛特黃蜂隊 | ||
加時賽*總得分 | 46分 | 1995/04/11 | 達拉斯小牛 (23)VS 休斯頓火箭 (23)(*節加時) |
加時賽*總得分 | 2分 | 1997/01/13 | 丹佛掘金 (0)VS 夏洛特黃蜂隊 (2) |
加時賽比分差* | 17分 | 1983/01/22 | 波特蘭開拓者隊 (17)VS 休斯頓火箭 (0) |
常規賽球隊三分球紀錄
項目 | 紀錄 | 日期 | 比賽/球隊 |
單季平均每場投中三分球最多 | 8.96個(735個,82場) | 1995-1996 | 達拉斯小牛 |
單季平均每場投中三分球最少 | 0.12個(10個,82場) | 1980-1981 | 亞特蘭大鷹 |
1982-1983 | 洛杉磯湖人 | ||
單場投中三分球最多 | 23個 | 2009/01/14 | 奧蘭多魔術隊 VS 薩克拉門托國王 |
2013/02/06 | 休斯頓火箭 VS 金州勇士隊 | ||
單場兩隊投中三分球最多 | 29個 | 1997/03/20 | 丹佛掘金 (16)VS 西雅圖超音速 (13) |
半場投中三分球最多 | 12個 | 1996/02/29 | 達拉斯小牛 VS 丹佛掘金 |
一節投中三分球最多 | 10個 | 2001/12/17 | 波士頓凱爾特人 VS 亞特蘭大老鷹隊 |
單季三分球命中率* | 42.8%(1382投591中) | 1996-1997 | 夏洛特黃蜂隊 |
單季三分球命中率* | 10.4%(96投10中) | 1982-1983 | 洛杉磯湖人 |
單場連續投中三分球最多 | 7個 | 1995/01/20 | 印第安納步行者隊 VS 亞特蘭大老鷹隊 |
單場兩隊連續投中三分球最多 | 5個 | 1984/12/19 | 圣安東尼奧馬刺隊 (4)VS 費城76人 (1) |
單場連續投失三分球最多 | 15個 | 1991/03/30 | 休斯頓火箭 VS 奧蘭多魔術隊 |
1996/12/6 | 金州勇士隊 VS 印第安納步行者隊 | ||
單季每場平均三分球出手次數最多 | 24.87次(2039次,82場) | 1995-1996 | 達拉斯小牛 |
單季每場平均三分球出手次數最少 | 0.91次(75次,82場) | 1979-1980 | 亞特蘭大老鷹隊 |
單場三分球出手次數最多 | 49次 | 1996/03/05 | 達拉斯小牛 VS 新澤西籃網 |
單場兩三分球出手次數最多 | 64次 | 1995/04/11 | 休斯頓火箭 (33)VS 達拉斯小牛 (31)(兩加時) |
1995/12/30 | 克里夫蘭騎士 (40)VS 波特蘭開拓者隊 (24)(兩加時) | ||
1996/11/12 | 休斯頓火箭 (37)VS 洛杉磯湖人 (27)(兩加時) | ||
半場三分球出手次數最多 | 28次 | 1995/01/29 | 菲尼克斯太陽 VS 紐約尼克斯隊 |
常規賽球隊籃板球紀錄
項目 | 紀錄 | 日期 | 比賽/球隊 |
籃板統計從1950-1951賽季開始 | |||
單季每場平均籃板球最多 | 71.5個(5365個,75場) | 1959-1960 | 波士頓凱爾特人 |
單季每場平均籃板球最少 | 35.6個(2922個,82場) | 1959-1960 | 克里夫蘭騎士 |
單場籃板球最多 | 109個 | 1960/12/24 | 波士頓凱爾特人 VS 底特律活塞 |
單場籃板球最少 | 18個 | 2001/11/28 | 底特律活塞 VS 夏洛特黃蜂隊 |
單場兩籃板球總數最多 | 188個 | 1961/12/08 | 費城76人 (98)VS湖人(90)(3加時) |
單場兩籃板球總數最少 | 48個 | 1955/02/14 | 紐約尼克斯(20)VS韋恩堡活塞(28) |
半場籃板球最多 | 65個 | 1962/01/12 | 波士頓凱爾特人VS辛辛那提皇家 |
單節籃板球最多 | 40個 | 1961/11/09 | 費城76人VS錫拉丘斯國民 |
防守籃板從1973-1974賽季開始統計 | |||
單季每場平均防守籃板球最多 | 37.5個(3074個,82場) | 1973-1974 | 波士頓凱爾特人 |
單季每場平均防守籃板球最少 | 24.9個(2044個,82場) | 1997-1998 | 波士頓凱爾特人 |
單場防守籃板球最多 | 61個 | 1974/03/17 | 波士頓凱爾特人VS華盛頓國會 |
單場防守籃板球最少 | 10個 | 1990/04/01 | 猶他爵士VS洛杉磯湖人 |
單場兩防守籃板球總數最多 | 106個 | 1974/10/18 | 凱爾特人(56)VS騎士(50)(4加時) |
單場兩防守籃板球總數最少 | 31個 | 1990/04/01 | 猶他爵士(10)VS洛杉磯湖人(21) |
半場防守籃板球總最多 | 36個 | 1973/10/19 | 洛杉磯湖人VS西雅圖超音速 |
進攻籃板從73-74賽季開始統計 | |||
單季每場平均進攻籃板球最多 | 18.54個(1520個,82場) | 1990-1991 | 丹佛金塊 |
單季每場平均進攻籃板球最少 | 9.43個(773個,82場) | 2000-01 | 紐約尼克斯 |
單場進攻籃板球最多 | 39個 | 1973/10/20 | 波士頓凱爾特人VS華盛頓國會 |
單場進攻籃板球最少 | 0個 | 2002/01/23 | 圣安東尼奧馬刺VS猶他爵士 |
單場兩進攻籃板球總數最多 | 60個 | 2001/04/18 | 金州勇士(33)VS溫哥華灰熊(27) |
單場兩進攻籃板球總數最少 | 6個 | 2002/01/18 | 印第安納步行者(1)VS底特律活塞(5) |
半場進攻籃板球最多 | 25個 | 1997/04/08 | 圣安東尼奧馬刺VS丹佛金塊 |
季后賽球隊得分紀錄
項目 | 日期 | 紀錄 | 比賽/球隊 |
單場*得分 | 1990/04/28 | 157分 | 波士頓凱爾特人VS紐約尼克斯 |
單場*得分 | 1998/06/07 | 54分 | 猶他爵士VS芝加哥公牛 |
單場*總得分 | 1992/05/11 | 304分 | 波士頓凱爾特人(153)VS菲尼克斯太陽(151)(二次加時) |
單場*總得分 | 2002/05/10 | 130分 | 底特律活塞(64)VS波士頓凱爾特人(66) |
單場比分差* | 1956/03/19 | 58分 | 明尼阿波利斯湖人(133)VS圣路易鷹(75) |
上半場*得分 | 2003/05/08 | 83分 | 達拉斯小牛VS薩克拉門托國王 |
上半場*得分 | 2000/05/16 | 23分 | 菲尼克斯太陽VS洛杉磯湖人 |
上半場*總得分 | 1983/04/26 | 150分 | 圣安東尼奧馬刺(82)VS丹佛金塊(68) |
上半場*總得分 | 2004/06/01 | 60分 | 底特律活塞(27)VS印第安納步行者(33) |
半場比分差* | 1987/04/26 | 40分 | 底特律活塞(76)VS華盛頓子彈(36) |
下半場*得分 | 1978/04/23 | 87分 | 密爾沃基雄鹿VS丹佛金塊 |
下半場*得分 | 1970/05/30 | 23分 | 猶他爵士VS芝加哥公牛 |
下半場*總得分 | 1970/05/30 | 158分 | 密爾沃基雄鹿(79)VS費城76人(79) |
下半場*總得分 | 2004/05/24 | 59分 | 印第安納步行者(24)VS底特律活塞(35) |
*節*得分 | 1985/04/18 | 45分 | 洛杉磯湖人VS菲尼克斯太陽 |
1986/05/04 | 達拉斯小牛VS洛杉磯湖人 | ||
2015/05/26 | 金州勇士VS休斯頓火箭 | ||
*節*得分 | 1988/05/08 | 8分 | 猶他爵士VS洛杉磯湖人 |
*節*總得分 | 1967/04/24 | 84分 | 費城76人(43)VS圣路易鷹(41) |
1994/05/04 | 菲尼克斯太陽(42)VS金州勇士(42) | ||
*節*總得分 | 1999/05/20 | 25分 | 猶他爵士(11)VS波特蘭開拓者(14) |
第二節*得分 | 1960/05/27 | 46分 | 波士頓凱爾特人VS圣路易鷹 |
1968/05/24 | 波士頓凱爾特人VS底特律活塞 | ||
第二節*得分 | 2000/05/03 | 7分 | 猶他爵士VS超音速 |
第二節*總得分 | 1959/03/18 | 80分 | 波士頓凱爾特人(42)VS錫拉丘茲民族(38) |
第二節*總得分 | 1994/05/29 | 23分 | 猶他爵士(10)VS休斯頓火箭(13) |
第三節*得分 | 1987/05/05 | 49分 | 洛杉磯湖人VS金州勇士 |
第三節*得分 | 1986/05/06 | 6分 | 亞特蘭大鷹VS波士頓凱爾特人 |
第三節*總得分 | 1967/04/01 | 82分 | 舊金山(44)VS圣路易鷹(38) |
第三節*總得分 | 2000/04/23 | 25分 | 圣安東尼奧馬刺(9)VS菲尼克斯太陽(14) |
第四節*得分 | 1962/03/31 | 51分 | 洛杉磯湖人VS底特律活塞 |
第四節*得分 | 1999/05/18 | 5分 | 波特蘭開拓者VS猶他爵士 |
第四節*總得分 | 1991/04/25 | 86分 | 金州勇士(49)VS圣安東尼奧馬刺(37) |
第四節*總得分 | 1999/05/18 | 24分 | 波特蘭開拓者(5)VS猶他爵士(19) |
加時賽*得分 | 1970/05/01 | 22分 | 洛杉磯VS紐約尼克斯 |
加時賽*得分 | 1955/03/22 | 0分 | 明尼阿波利斯湖人VS韋恩堡活塞 |
2003/04/29 | 波士頓凱爾特人VS印第安納步行者 | ||
加時賽*總得分 | 1970/05/01 | 38分 | 洛杉磯湖人VS紐約尼克斯 |
兩場*得分 | 1959 | 260分 | 錫拉丘斯國民VS紐約尼克斯 |
三場*得分 | 1985 | 408分 | 洛杉磯湖人VS菲尼克斯太陽 |
四場*得分 | 1978 | 498分 | 費城76人VS紐約尼克斯 |
五場*得分 | 1983 | 664分 | 圣安東尼奧馬刺VS丹佛金塊 |
六場*得分 | 1967 | 747分 | 費城76人VS圣地亞戈火箭 |
七場*得分 | 1959 | 869分 | 波士頓凱爾特人VS錫拉丘斯國民 |
兩場*得分 | 1982 | 171分 | 亞特蘭大鷹VS費城76人 |
三場*得分 | 1996 | 239分 | 克里弗蘭騎士VS紐約尼克斯 |
四場*得分 | 1999 | 304分 | 波特蘭開拓者VS圣安東尼奧馬刺 |
五場*得分 | 1997 | 393分 | 邁阿密熱火VS芝加哥公牛 |
六場*得分 | 1998 | 481分 | 猶他爵士VS芝加哥公牛 |
七場*得分 | 1997 | 599分 | 紐約尼克斯VS邁阿密熱火 |
季后賽球隊三分球紀錄
項目 | 日期 | 紀錄 | 比賽/球隊 |
單場投中三分球最多 | 1996/05/06 | 20個 | 西雅圖超音速vs休斯頓火箭 |
2011/05/08 | 達拉斯小牛vs洛杉磯湖人 | ||
2015/05/26 | 金州勇士vs休斯頓火箭 | ||
單場兩隊投中三分球最多 | 2015/05/26 | 37個 | 金州勇士(20)vs休斯頓火箭(17) |
半場投中三分球最多 | 1995/04/29 | 11個 | 休斯頓火箭vs猶他爵士 |
1996/04/25 | 紐約尼克斯vs克里弗蘭騎士 | ||
單節投中三分球最多 | 2002/05/03 | 9個 | 波士頓凱爾特人vs費城76人 |
單場連續投中三分球最多 | 1986/04/25 | 5個 | 達拉斯小牛vs猶他爵士 |
1986/05/04 | 達拉斯小牛vs洛杉磯湖人 | ||
單場三分球出手次數最多 | 2015/05/26 | 46次 | 金州勇士vs休斯頓火箭 |
單場兩隊三分球出手次數最多 | 2015/05/26 | 78次 | 金州勇士vs休斯頓火箭 |
半場三分球出手次數最多 | 2002/05/24 | 26次 | 洛杉磯湖人vs薩克拉門托國王 |
兩場系列賽投中三分球最多 | 1980 | 7個 | 華盛頓子彈vs費城76人 |
三場系列賽投中三分球最多 | 1997 | 35個 | 休斯頓火箭vs明尼蘇達森林狼 |
四場系列賽投中三分球最多 | 1996 | 43個 | 休斯頓火箭vs西雅圖超音速 |
五場系列賽投中三分球最多 | 1997 | 54個 | 西雅圖超音速vs菲尼克斯太陽 |
六場系列賽投中三分球最多 | 1997 | 45個 | 休斯頓火箭vs猶他爵士 |
七場系列賽投中三分球最多 | 1995 | 77個 | 奧蘭多魔術vs印地安那步行者 |
兩場系列賽三分球出手次數最多 | 1980 | 19次 | 華盛頓子彈vs費城76人 |
三場系列賽三分球出手次數最多 | 1999 | 85次 | 印地安那步行者vs明尼蘇達森林狼 |
四場系列賽三分球出手次數最多 | 1996 | 118次 | 休斯頓 火箭 vs西雅圖超音速 |
1995 | 奧蘭多魔術vs休斯頓火箭 | ||
五場系列賽三分球出手次數最多 | 1997 | 145次 | 菲尼克斯太陽vs西雅圖超音速 |
六場系列賽三分球出手次數最多 | 1996 | 137次 | 芝加哥公牛vs西雅圖超音速 |
七場系列賽三分球出手次數最多 | 1997 | 180次 | 休斯頓火箭vs西雅圖超音速 |
總決賽球隊得分紀錄
項目 | 日期 | 紀錄 | 比賽/球隊 |
單場*得分 | 1985/05/27 | 148分 | 波士頓凱爾特人vs洛杉磯湖人(114分) |
單場*得分 | 1998/06/07 | 54分 | 猶他爵士vs芝加哥公牛 |
單場總得分* | 1967/04/14 | 276分 | 費城76(141)vs舊金山勇士(135)(加時) |
單場總得分* | 1955/04/07 | 145分 | 錫拉丘茲國民(71)vs韋恩堡活塞(74) |
單場比分差距* | 1988/06/07 | 42分 | 芝加公牛勝猶他爵士 |
上半場得分* | 1985/05/27 | 79分 | 波士頓凱爾特人vs洛杉磯湖人 |
上半場得分* | 1998/06/12 | 30分 | 猶他爵士vs芝加哥公牛 |
1981/05/09 | 休斯頓火箭vs波士頓凱爾特人 | ||
上半場兩總得分* | 1967/04/24 | 140分 | 舊金山勇士(72)vs費城76人(68) |
上半場兩總得分* | 1998/06/12 | 66分 | 猶他爵士(30)vs芝加哥公牛(36) |
半場領先最多 | 1985/05/27 | 30分 | 波士頓凱爾特人vs洛杉磯湖人(79:49,最終148:114) |
半場輸分最多而最終取勝 | 1948/04/13 | 21分 | 巴爾的摩子彈vsvs費城武士(20:41,最終66:63) |
下半場得分* | 1982/06/06 | 81分 | 費城76人vs洛杉磯湖人 |
下半場得分* | 1998/06/07 | 27分 | 猶他爵士vs芝加哥公牛 |
下半場兩總得分* | 1965/04/18 | 139分 | 波士頓凱爾特人(78)vs洛杉磯湖人(61) |
下半場兩總得分* | 1994/06/08 | 63分 | 休斯頓火箭(31)vs紐約尼克斯(32) |
*節得分* | 1967/04/14 | 43分 | 費城76人vs舊金山勇士 |
1967/04/24 | 費城76人vs舊金山勇士 | ||
*節得分* | 1955/04/02 | 13分 | 韋恩堡活塞vs錫拉丘斯國民 |
1974/05/03 | 密爾沃基雄鹿vs波士頓凱爾特人 | ||
*節兩總得分* | 1967/04/24 | 84分 | 費城76人(43)vs舊金山勇士(41) |
*節兩總得分* | 1998/06 | 31分 | 猶他爵士(14)vs芝加哥公牛(17) |
1969/04/29 | 洛杉磯湖人(15)vs波士頓凱爾特人(16), | ||
*節領先最多 | 1970/05/06 | 20分 | 洛杉磯湖人vs紐約尼克斯(36:16,最終135:113) |
*節失分最多但最終勝利 | 1957/04/07 | 15分 | 波士頓凱爾特人vs圣路易斯鷹(21:36,最終123:118) |
第二節得分* | 1960/05/27 | 46分 | 波士頓凱爾特人vs圣路易斯鷹 |
第二節得分* | 1999/06/16 | 10分 | 紐約尼克斯vs圣安東尼奧馬刺 |
第二節兩總得分* | 1961/04/08 | 73分 | 圣路易斯鷹(38)vs波士頓凱爾特人(35) |
1962/04/14 | 波士頓凱爾特人(38)vs洛杉磯湖人(35) | ||
第二節兩總得分最 | 1955/04/07 | 29分 | 錫拉丘斯國民(13)vs韋恩堡活塞(16) |
第三節得分* | 1984/06/03 | 47分 | 洛杉磯湖人vs波士頓凱爾特人 |
第三節得分* | 1972/04/30 | 11分 | 紐約尼克斯vs洛杉磯湖人 |
第三節兩總得分* | 1984/06/03 | 80分 | 洛杉磯人(47)vs波士頓凱爾特人(33) |
第三節兩總得分* | 1992/06/07 | 31分 | 波特蘭凱爾特人(15)vs芝加哥公牛(16) |
1997/06/06 | 芝加哥公牛(15)vs猶他爵士(16) | ||
第三節領先* | 1992/06/03 | 36分 | 芝加哥公牛vs波特蘭開拓者(104:68,最終122:89) |
第三節失分*最終取勝 | 1992/06/14 | 15分 | 芝加哥公牛vs波特蘭開拓者(64:79,最終97:93) |
第四節得分* | 1982/06/06 | 44分 | 費城76人 洛杉磯湖人 |
第四節得分* | 1998/06/7 | 9分 | 猶他爵士芝加哥公牛 |
第四節兩總得分* | 1982/6/1 | 76分 | 費城76人(38)vs洛杉磯湖人(38) |
第四節兩總得分* | 1994/6/08 | 28分 | 休斯頓火箭(13)vs紐約尼克斯(15) |
加時賽得分* | 1970/05/01 | 22分 | 洛杉磯湖人vs紐約尼克斯 |
加時賽得分* | 1974/05/10 | 4分 | 波士頓凱爾特人(4)vs密爾沃基雄鹿(4)(*節加時) |
1991/06/07 | 洛杉磯湖人vs芝加哥公牛 | ||
1993/06/13 | 芝加哥公牛(4),vs菲尼克斯太陽(4)(*節加時) | ||
加時賽兩總得分* | 1970/05/1 | 38分 | 洛杉磯湖人(22)vs紐約尼克斯(16) |
加時賽兩總得分* | 1974/05/10 | 8 | 波士頓凱爾特人(4)vs密爾沃基雄鹿(4)(*節加時) |
1993/06/13 | 芝加哥公牛(4)vs菲尼克斯太陽(4)(*節加時) | ||
連續超過100分場數最多 | 1959-1965 1983-1987 | 20場 | 洛杉磯湖人 |
連續未超過100分場數最多 | 1996-1998 | 15場 | 芝加哥公牛 |
四場總得分* | 1959 | 487分 | 波士頓凱爾特人vs明尼阿波利斯湖人 |
五場總得分* | 1965 | 617分 | 波士頓凱爾特人vs洛杉磯湖人 |
六場總得分* | 1967 | 747分 | 費城76人vs舊金山武士 |
七場總得分* | 1966 | 827分 | 波士頓凱爾特人vs洛杉磯湖人 |
四場總得分* | 1971 | 376分 | 巴爾的摩子彈vs密爾沃基雄鹿 |
五場總得分* | 1991 | 458分 | 洛杉磯湖人vs芝加哥公牛 |
六場總得分* | 1998 | 481分 | 猶他爵士vs芝加哥公牛 |
七場總得分* | 1994 | 603分 | 休斯頓火箭vs紐約尼克斯 |
總決賽球隊籃板紀錄
項目 | 日期 | 紀錄 | 比賽 |
單場搶籃板球機率* | 1960/04/09 | 66.7%(117個搶到78個) | 波士頓對圣路易斯 |
單場籃板球最多 | 1967/04/16 | 93個 | 費城對舊金山 |
單場籃板球最少 | 1998/06/14 | 22個 | 芝加哥公牛對猶他爵士 |
單場兩籃板球總數最多 | 1967/04/16 | 169個 | 費城(93)對舊金山(76) |
單場兩籃板球總數最少 | 1998/06/14 | 55個 | 芝加哥公牛(22)對猶他爵士(33) |
單場搶進攻籃板球機率* | 1988/06/16 | 55.6%(36個搶到20個) | 底特律活塞對洛杉磯湖人 |
單場進攻籃板球最多 | 1981/05/10 | 28個 | 休斯頓火箭對波士頓凱爾特人 |
單場進攻籃板球最少 | 1985/05/30 | 3個 | 波士頓凱爾特人對洛杉磯湖人 |
1994/06/22 | 休斯頓火箭對紐約尼克斯 | ||
單場兩進攻籃板球總數最多 | 1981/05/10 | 45個 | 休斯頓火箭(28)對波士頓凱爾特人(17) |
單場兩進攻籃板球總數最少 | 1998/06/14 | 15個 | 芝加哥公牛(5)對猶他爵士(10) |
1991/06/02 | 洛杉磯湖人(6)對芝加哥公牛(9) | ||
1997/06/08 | 猶他爵士(5)對芝加哥公牛(10) | ||
單場搶防守籃板球機率* | 1985/05/30 | 92.1%(38個搶到35個) | 洛杉磯湖人對波士頓凱爾特人 |
單場防守籃板球最多 | 1977/06/03 | 48個 | 波特蘭開拓者對費城76人 |
單場防守籃板球最少 | 1988/06/16 | 16個 | 洛杉磯湖人對底特律活塞 |
單場兩防守籃板球總數最多 | 1977/06/03 | 84個 | 波特蘭開拓者(48)對費城76人(36) |
單場兩防守籃板球總數最少 | 1998/06/14 | 40個 | 芝加哥公牛(17)對猶他爵士(23) |
個人單場得分排行
球員 | 球隊 對手 | 日期 | 得分 |
張伯倫 | 費城勇士vs紐約尼克斯 | 1962\03\02 | 100 |
科比 | 湖人vs猛龍 | 2006\01\23 | 81 |
張伯倫 | 費城勇士vs洛杉磯湖人 | 1961\12\08 | 78(三加時) |
張伯倫 | 費城勇士vs芝加哥公牛 | 1962\01\13 | 73 |
張伯倫 | 舊金山勇士vs紐約尼克斯 | 1962\11\16 | 73 |
大衛-湯普森 | 丹佛掘金vs底特律活塞 | 1978\04\09 | 73 |
張伯倫 | 舊金山勇士vs洛杉磯湖人 | 1962\11\03 | 72 |
大衛-羅賓遜 | 圣安東尼奧馬刺vs洛杉磯快船 | 1994\04\24 | 71 |
張伯倫 | 舊金山勇士vs錫拉丘茲民族隊 | 1963\03\10 | 70 |
喬丹 | 芝加哥公牛vs克里夫蘭騎士 | 1990\03\28 | 69(加時) |
常規賽個人得分紀錄
項目 | 球員 | 紀錄 | 日期 | 所在球隊/比賽 |
得分王次數 | 邁克爾.喬丹 | 10次 | 1986-87--1992-93,1995-96--1997-98 | 芝加哥 |
連續獲得得分王次數 | 威爾特.張伯倫 | 7次 | 1959-60--1961-62 | 費城 |
1962-63--1963-64 | 舊金山 | |||
1964-65 | 舊金山, 費城 | |||
1965-66 | 費城 | |||
邁克爾.喬丹 | 1986-87--1992-93 | 芝加哥 | ||
得分總數 | 卡里姆.阿卜杜勒.賈巴爾 | 38387分 | 1969-70--1974-75 | 密爾沃基 |
1975-76--1988-89 | 洛杉磯 | |||
平均得分(要求至少比賽400場) | 邁克爾.喬丹 | 30.1分(1072場,32292分) | 1984-85--1992-93, 1994-95--1997-98,2001-02--2002-03 | 芝加哥 |
單季得分總數 | 威爾特.張伯倫 | 4029分 | 1961-62 | 費城 |
單季平均得分 | 威爾特.張伯倫 | 50.4分 | 1961-62 | 費城 |
新秀單季得分總數 | 威爾特.張伯倫 | 2707分 | 1959-60 | 費城 |
新秀單季平均得分 | 威爾特.張伯倫 | 37.6分 | 1959-60 | 費城 |
單季得分超過2000分次數 | 卡爾-馬龍 | 12次 | 1987-88--1997-98,1999-00 | 猶他 |
連續單季得分超過2000分次數 | 卡爾.馬龍 | 11次 | 1987-88--1997-98 | 猶他 |
單季得分超過1000分次數 | 卡里姆.阿卜杜勒.賈巴爾 | 19次 | 1969-70--1974-75 | 密爾沃基 |
1975-76--1987-88 | 洛杉磯 | |||
連續單季得分超過1000分次數 | 卡里姆.阿卜杜勒.賈巴爾 | 19次 | 1969-70--1974-75 | 密爾沃基 |
1975-76--1987-88 | 洛杉磯 | |||
單場得分 | 威爾特.張伯倫 | 100分 | 1962/3/2 | 費城對紐約 |
新秀單場得分 | 威爾特.張伯倫 | 58分 | 1960/1/25 | 費城對底特律 |
威爾特.張伯倫 | 1960/2/21 | 費城對紐約 | ||
得分超過50分次數 | 威爾特.張伯倫 | 118次 | 1959-60--1961-62 | 費城 |
1962-63--1964-65 | 舊金山 | |||
1964-65--1967-68 | 費城 | |||
1968-69--1972-73 | 洛杉磯 | |||
單季得分超過50分次數 | 威爾特.張伯倫 | 45次 | 1961-62 | 費城 |
連續得分超過50分次數 | 威爾特.張伯倫 | 7場 | 1961/12/16-1961/12/19 | 費城 |
得分超過40分次數 | 威爾特.張伯倫 | 271次 | 1959-60--1961-62 | 費城 |
1962-63--1964-65 | 舊金山 | |||
1964-65--1967-68 | 費城 | |||
1968-69--1972-73 | 洛杉磯 | |||
單季得分超過40分次數 | 威爾特.張伯倫 | 63次 | 1961-62 | 費城 |
連續得分超過40分次數 | 威爾特.張伯倫 | 14場 | 1961/12/08-1961/12/30 | 費城 |
連續得分超過30分次數 | 威爾特.張伯倫 | 65場 | 1961/11/04--1962/02/22 | 費城 |
連續得分超過20分次數 | 威爾特.張伯倫 | 126場 | 1961/11/04--1962/02/22 | 費城 |
連續得分超過10分次數 | 邁克爾.喬丹 | 840場 | 1986/03/25--1998/04/18 | 芝加哥 |
半場得分 | 威爾特.張伯倫 | 59分 | 1962/03/02 | 費城對紐約 |
一節得分 | 克雷.湯普森 | 37分 | 2015/01/24 | 勇士對國王(第三節) |
加時賽得分 | 阿里納斯 | 16分 | 2006/12/17 | 奇才對湖人 |
常規賽個人搶斷紀錄
項目 | 球員 | 紀錄 | 日期 | 所在球隊/比賽 |
搶斷統計從1973-1974賽季開始 | ||||
搶斷王次數 | 克里斯-保羅 | 4次 | 2007-08 | 黃蜂 |
2008-09 | 黃蜂 | |||
2010-11 | 黃蜂 | |||
2011-12 | 快船 | |||
連續獲得搶斷王次數 | 阿倫-艾弗森 | 3次 | 2000-01-2002-03 | 費城 |
搶斷次數 | 約翰.斯托克頓 | 3265次 | 1984-85-1997-98 | 猶他 |
平均每場搶斷次數(要求至少比賽400場) | 阿爾文.羅伯森 | 2.71次(2112場,779次) | 1984-85--1988-89 | 圣安東尼奧 |
1989-90-1992-93 | 密爾沃基 | |||
1992-93 | 底特律 | |||
1995-96 | 多倫多 | |||
單季搶斷次數 | 阿爾文.羅伯森 | 301次 | 1985-86 | 圣安東尼奧 |
單季平均每場搶斷次數 | 阿爾文.羅伯森 | 3.67次(301次,82場) | 1985-86 | 圣安東尼奧 |
新秀單季搶斷次數 | 達德利.布拉德利 | 211次 | 1979-80 | 印地安那 |
新秀單季平均每場搶斷次數 | 達德利.布拉德利 | 2.57次(211次/82場) | 1979-80 | 印地安那 |
單場搶斷次數 | 拉里.凱恩 | 11 | 1976/12/26 | 圣安東尼奧對堪薩斯 |
肯道爾.吉爾 | 1999/04/03 | 新澤西對邁阿密 | ||
半場搶斷次數 | 奎恩.布克納 | 8次 | 1976/11/27 | 密爾沃基對紐約 |
克雷德.德雷克斯勒 | 1996/11/01 | 休斯頓對薩克拉門托 | ||
道格.克里斯蒂 | 1997/04/02 | 多倫多對費城 | ||
單節搶斷次數 | 法特.列弗 | 8次 | 1985/03/09 | 丹佛對印地安那 |
常規賽個人助攻紀錄
項目 | 球員 | 紀錄 | 日期 | 所在球隊/比賽 |
助攻王次數 | 約翰.斯托克頓 | 9次 | 1987-88至1995-96 | 猶他 |
連續獲得助攻王次數 | 約翰.斯托克頓 | 9次 | 1987-88至1995-96 | 猶他 |
助攻次數 | 約翰.斯托克頓 | 15,806次 | 1984-85至2002-03 | 猶他 |
平均助攻次數(要求至少比賽400場) | "魔術師"約翰遜 | 11.2次 | \ | 洛杉磯 |
單季助攻次數 | 約翰.斯托克頓 | 1164次 | 1990-91 | 猶他 |
新秀單季助攻次數 | 馬克.杰克遜 | 868次 | 1987-88 | 紐約 |
單季平均助攻次數(要求至少比賽70場) | 約翰.斯托克頓 | 14.5次 | 1989-90 | 猶他 |
單場助攻次數 | 斯科特.斯特拉里 | 30次 | 1990/12/30 | 奧蘭多對丹佛 |
新秀單場助攻次數 | 厄尼.迪格瑞爾 | 25次 | 1974/01/01 | 布法羅對波特蘭 |
耐特.麥克米蘭 | 1987/02/23 | 西雅圖對洛杉磯快艇隊 | ||
半場助攻次數 | 鮑勃.庫錫 | 19次 | 1959/02/27 | 波士頓對明尼阿波利斯 |
一節助攻次數 | 約翰.盧卡斯 史蒂夫·布雷克 | 14次 | 1984/04/15 2009/02/23 | 圣安東尼奧對丹佛 波特蘭對洛杉磯快船 |
常規賽個人三分球紀錄
項目 | 球員 | 紀錄 | 日期 | 所在球隊/比賽 |
三分王次數 | 達爾雷.格里菲斯 | 2次 | 1983-84賽季,1984-85賽季 | 猶他 |
拉里.伯德 | 1985-86賽季,1986-87賽季 | 波士頓 | ||
邁克爾.亞當斯 | 1988-89賽季,1989-90賽季 | 丹佛 | ||
沃恩.邁克斯韋爾 | 1990-91賽季,1991-92賽季 | 休斯 | ||
丹.馬爾利 | 1992-93賽季,1993-94賽季 | 菲尼克斯 | ||
投入三分總數 | 雷-阿倫 | 2973個 | 1996-97-2012-13 | 熱火 |
單季投入三分總數 | 斯蒂芬.庫里 | 286個 | 2014-15賽季 | 勇士 |
單季連續投入三分個數 | 布萊恩.普萊斯 | 13個 | 1996/01/15-1996/01/19 | 華盛頓 |
特里.米爾斯 | 1996/12/04-1996/12/07 | 底特律 | ||
連續每場投入三分場數 | 科沃爾 | 127場 | 2012/11/05-2014/03/03 | 亞特蘭大老鷹 |
新秀單季投入三分個數 | 克里.基特爾斯 | 158個 | 1996-97賽季 | 新澤西 |
單場投入三分個數 | 科比-布萊恩特 | 12個 | 2003/01/07 | 洛杉磯對西雅圖 |
唐耶爾-馬紹爾 | 2005/03/13 | 多倫多對費城 | ||
半場投入三分個數 | 德隆-威廉姆斯 | 9個 | 2013/3/9 | 籃網對奇才 |
一節投入三分個數 | 約翰.羅斯 | 7個 | 1982/01/09 | 丹佛對西雅圖 |
史蒂夫.史密斯 | 1997/03/14 | 亞特蘭大對西雅圖 | ||
亨利.詹姆士 | 1997/04/15 | 亞特蘭大對新澤西 | ||
德隆-威廉姆斯/P> | 2013/3/9 | 籃網對奇才 | ||
三分命中率居首位次數 | 克雷格.霍奇斯 | 2次 | 1985-86賽季 | 密爾沃基 |
1987-88賽季 | 密爾沃基,菲尼克斯 | |||
史蒂夫.科爾 | 1989-90賽季 | 克里夫蘭 | ||
1994-95賽季 | 芝加哥 | |||
職業生涯三分命中率(要求至少投入250個三分) | 史蒂夫.科爾 | 45.4% | 1988-89賽季 | 菲尼克斯 |
1989-90賽季,1992-93賽季 | 克里夫蘭 | |||
1992-93賽季 | 奧蘭多 | |||
1993-94賽季,1997-98賽季 | 芝加哥 | |||
1998-99-2000-01,2002-03 | 圣安東尼奧 | |||
2001-02 | 波特蘭 | |||
單季三分命中率 | 史蒂夫.科爾 | 52.4%(170投89中) | 1994-95賽季 | 芝加哥 |
蒂姆.萊格勒 | 52.24%(245投128中) | 1995-96賽季 | 華盛頓 | |
單場連續投入三分個數 | 拉特雷爾-斯普雷維爾 | 9個 | 2003/02/04 | 紐約對洛杉磯快船 |
單場連續未投入三分 | 安東尼-沃克 | 11個 | 2001/12/17 | 波士頓對費城 |
三分出手次數居首位次數 | 邁克爾.亞當斯 | 4次 | 1987-88賽季到1990-91賽季 | 丹佛 |
職業生涯三分出手次數 | 雷吉.米勒 | 6486次 | 1987-88賽季到2004-05賽季 | 印地安那 |
單季三分出手次數 | 喬治.邁克勞德 | 678次 | 1995-96賽季 | 達拉斯 |
單場三分出手次數 | 達蒙-斯塔德邁爾 | 21次 | 2005/04/15 | 波特蘭對金州 |
季后賽個人得分紀錄
項目 | 球員 | 紀錄 | 日期 | 所在球隊/比賽 |
2場系列*得分 | 鮑勃.麥卡杜 | 68分 | 1978 | 紐約對克里夫蘭 |
3場系列*得 | 邁克爾.喬丹 | 135分 | 1992 | 芝加哥對邁阿密 |
4場系列*得分 | 黑肯.奧拉朱旺 | 150分 | 1988 | 休斯頓對達拉斯 |
5場系列*得分 | 邁克爾.喬丹 | 226分 | 1988 | 芝加哥對克里夫蘭 |
6場系列*得分 | 杰里.韋斯特 | 278分 | 1965 | 洛杉磯對巴爾的摩 |
7場系列*得分 | 埃爾金.貝勒 | 284分 | 1962 | 洛杉磯對波士頓 |
單場*平均得分 | 杰里.韋斯特 | 46.3分 | 1965 | 洛杉磯對巴爾的摩 |
單場*得分 | 邁克爾.喬丹 | 63分 | 1986/04/20 | 芝加哥對波士頓 |
新秀單場*得分 | 威爾特.張伯倫 | 53分 | 1960/03/14 | 費城對錫拉丘茲 |
連續得分超過20分次數 | 邁克爾.喬丹 | 60次 | 1989/06/02--1993/05/11 | 芝加哥 |
連續得分超過30分次數 | 埃爾金.貝勒 | 11次 | 1962/03/27--1962/04/18 | 洛杉磯 |
連續得分超過40分次數 | 杰里.韋斯特 | 6次 | 1965/04/03--04/13 | 洛杉磯 |
半場*得分 | 斯里普.弗洛依德 | 39分 | 1987/05/10 | 金州對洛杉磯 |
單節*得分 | 斯里普.弗洛依德 | 29分 | 1987/05/10 | 金州對洛杉磯 |
加時賽*得分 | 克萊德.德雷克斯勒 | 13分 | 1992/04/29 | 波特蘭對洛杉磯 |
季后賽個人籃板紀錄
項目 | 球員 | 紀錄 | 日期 | 所在球隊/比賽 | |
總籃板個數 | 2場系列 | 摩西.馬龍 | 41個 | 1979 | 休斯頓對亞特蘭大 |
3場系列 | 比爾.拉塞爾 | 84個 | 1957 | 波士頓對錫拉丘茲 | |
4場系列 | 比爾.拉塞爾 | 118個 | 1959 | 波士頓對明尼阿波利 | |
5場系列 | 威爾特.張伯倫 | 160個 | 1996 | 費城對波士頓 | |
6場系列 | 威爾特.張伯倫 | 171個 | 1967 | 費城對舊金山 | |
7場系列 | 威爾特.張伯倫 | 220個 | 1965 | 費城對波士頓 | |
進攻籃板個數 | 2場系列 | 摩西.馬龍 | 25個 | 1979 | 休斯頓對亞特蘭大 |
3場系列 | 摩西.馬龍 | 28個 | 1982 | 休斯頓對西雅圖 | |
4場系列 | 摩西.馬龍 | 27個 | 1983 | 費城對洛杉磯 | |
5場系列 | 拉里.施密茨 | 36個 | 1987 | 金州對洛杉磯 | |
6場系列 | 摩西.馬龍 | 46個 | 1981 | 休斯頓對波士頓 | |
7場系列 | 韋斯.昂塞爾德 | 45個 | 1979 | 華盛頓對圣安東尼奧 | |
防守籃板個數 | 2場系列 | 韋斯.昂塞爾德 | 23個 | 1978 | 華盛頓對亞特蘭大 |
3場系列 | 鮑勃.麥卡杜 | 43個 | 1976 | 布法羅對費城 | |
4場系列 | 卡里姆.阿卜杜勒.賈巴爾 | 62個 | 1974 | 密爾沃基對芝加哥 | |
5場系列 | 蒂姆-鄧肯 | 64個 | 2002 | 圣安東尼奧對洛杉磯 | |
6場系列 | 比爾.沃爾 | 91個 | 1977 | 波特蘭對費城 | |
7場系列 | 卡里姆.阿卜杜勒.賈巴爾 | 95個 | 1977 | 洛杉磯對金州 | |
平均每場最多籃板個數 | 威爾特.張伯倫 | 32.0個(160個,5場) | 1967 | 費城對波士頓 | |
單場最多籃板個數 | 威爾特.張伯倫 | 41個 | 1967/04/05 | 費城對波士頓 | |
新秀單場最多籃板個數 | 威爾特.張伯倫 | 35個 | 1960/03/22 | 費城對波士頓 | |
半場最多籃板個數 | 威爾特.張伯倫 | 26個 | 1967/04/16 | 費城對舊金山 | |
單節最多籃板個數 | 威爾特.張伯倫 | 19個 | 1962/04/18 | 波士頓對洛杉磯 | |
單場最多進攻籃板個數 | 摩西.馬龍 | 15個 | 1977/04/21 | 休斯頓對華盛頓 | |
單場最多防守籃板個數 | 戴夫.考恩斯 | 20個 | 1975/04/22 | 波士頓對休斯頓 | |
戴夫.考恩斯 | 1977/05/01 | 波士頓對費城 | |||
比爾.沃爾頓 | 1977/06/03 | 波特蘭對費城 | |||
比爾.沃爾頓 | 1977/06/05 | 波特蘭對費城 |
季后賽個人搶斷紀錄
項目 | 球員 | 紀錄 | 日期 | 所在球隊/比賽 |
2場系列比賽搶斷次數 | 莫里斯-奇克斯 | 10次 | 1979 | 費城對新澤西 |
3場系列比賽搶斷次數 | 克萊德-德雷克斯勒 | 13次 | 1990 | 波特蘭對達拉斯 |
赫西-赫金斯 | 1991 | 費城對密爾沃基 | ||
4場系列比賽搶斷次數 | 萊昂內爾-霍林斯 | 17次 | 1977 | 波特蘭對洛杉磯 |
5場系列比賽搶斷次數 | 邁克爾-瑞-理查森 | 21次 | 1984 | 新澤西對費城 |
伊塞亞-托馬斯 | 1988 | 底特律對華盛頓 | ||
6場系列比賽搶斷次數 | 里克-巴里 | 19次 | 1975 | 金州對西雅圖 |
7場系列比賽搶斷次數 | 約翰-斯托克頓 | 28次 | 1988 | 猶他對洛杉磯 |
單場搶斷次數 | 阿倫-艾弗森 | 10次 | 1999/05/13 | 費城對奧蘭多 |
季后賽個人助攻記錄
項目 | 球員 | 紀錄 | 日期 | 所在球隊/比賽 |
2場系列助攻次數 | 弗蘭克-約翰遜 | 20次 | 1982 | 華盛頓對新澤西 |
3場系列助攻次數 | "魔術師"約翰遜 | 48次 | 1986 | 洛杉磯對圣安東尼奧 |
4場系列助攻次數 | "魔術師"約翰遜 | 57次 | 1989 | 洛杉磯對菲尼克斯 |
5場系列助攻次數 | "魔術師"約翰遜 | 85次 | 1985 | 洛杉磯對波特蘭 |
6場系列助攻次數 | 強尼-摩爾 | 90次 | 1983 | 圣安東尼奧對洛杉磯 |
7場系列助攻次數 | 約翰-斯托克頓 | 115次 | 1988 | 猶他對洛杉磯 |
平均每場助攻次數 | "魔術師"約翰遜 | 17次 | 1985 | 洛杉磯對波特蘭 |
單場助攻次數 | "魔術師"約翰遜 | 24次 | 1984/05/15 | 洛杉磯對菲尼克斯 |
約翰-斯托克頓 | 1988/05/17 | 猶他對洛杉磯 | ||
新秀單場助攻次數 | 斯珀德-韋伯 | 18次 | 1986/04/19 | 亞特蘭大對底特律 |
半場助攻次數 | "魔術師"約翰遜 | 15次 | 1985/05/03 | 洛杉磯對波特蘭 |
道克-里弗斯 | 1988/05/16 | 亞特蘭大對波士頓 | ||
單節助攻次數 | 約翰-斯托克頓 | 11次 | 1994/05/05 | 猶他對圣安東尼奧 |
季后賽個人三分紀錄
項目 | 球員 | 紀錄 | 日期 | 所在球隊/比賽 |
單場連續投中三分個數 | 羅伯特-霍里 | 7個 | 1997/05/06 | 洛杉磯對猶他 |
單場投中三分個數 | 雷克斯-查普曼 雷阿倫(2次) 卡特 特里 | 9個 | ||
半場投中三分個數 | 文斯-卡特 | 8個 | 2001/05/11 | 多倫多對費城 |
單節投中三分個數 | 安東尼-沃克 | 6個 | 2002/04/28 | 波士頓對費城 |
單場三分出手次數 | 雷克斯-查普曼 | 17次 | 1997/04/25 | 菲尼克斯對西雅圖 |
單節三分出手次數 | 加里-佩頓 | 11次 | 1996/05/04 | 西雅圖對休斯頓 |
兩場系列連續投中三分個數 | 凱文-格瑞文 | 4個 | 1982 | 華盛頓年對新澤西 |
三場系列連續投中三分個數 | 邁克-麥基 | 2個 | 1985 | 洛杉磯對菲尼克斯 |
德瑞森-波塔班克 | 1990 | 波特蘭對達拉斯 | ||
謝恩-希爾 | 1997 | 明尼蘇達對休斯頓 | ||
四場系列連續投中三分個數 | 達納-巴洛斯 | 4個 | 1992 | 西雅圖對金州 |
五場系列連續投中三分個數 | 里基-皮爾斯 | 4個 | 1989 | 密爾沃基對亞特蘭大 |
六場系列連續投中三分個數 | 諾姆-尼克松 | 3個 | 1983 | 洛杉磯對圣安東尼奧 |
弗蒂-利維 | 1988 | 丹佛對達拉斯 | ||
七場系列連續投中三分個數 | 大衛-溫蓋特 | 2個 | 1990 | 圣安東尼奧對波特蘭 |
兩場系列投中三分個數 | 凱文-格瑞文 | 5個 | 1980 | 華盛頓對費城 |
三場系列投中三分個數 | 約翰-斯塔克斯 | 14個 | 1996 | 紐約對克利夫蘭 |
四場系列投中三分個數 | 達蒙-瓊斯 | 17個 | 2005 | 邁阿密對新澤西 |
五場系列投中三分個數 | 雷克斯-查普曼 | 22個 | 1997 | 菲尼克斯對西雅圖 |
六場系列投中三分個數 | 德里克-費舍爾 | 21個 | 2003 | 洛杉磯對明尼蘇達 |
七場系列投中三分個數 | 丹尼斯-斯科特 | 28個 | 1995 | 奧蘭多對印第安那 |
兩場系列三分出手次數 | 凱文-格瑞文 | 10次 | 1980 | 華盛頓對費城 |
三場系列三分出手次數 | 雷吉-米勒 | 35次 | 1999 | 印第安那對雄鹿隊 |
四場系列三分出手次數 | 尼克-安德森 | 42次 | 1999 | 奧蘭多對費城 |
五場系列三分出手次數 | 雷克斯-查普曼 | 48次 | 1997 | 菲尼克斯對西雅圖 |
六場系列三分出手次數 | 丹尼斯-斯科特 | 43次 | 1995 | 奧蘭多對芝加哥 |
七場系列三分出手次數 | 丹尼斯-斯科特 | 65次 | 1995 | 奧蘭多對印第安那 |
總決賽個人搶斷紀錄
項目 | 球員 | 紀錄 | 日期 | 所在球隊/比賽 |
4場系列搶斷次數 | 里克-巴克 | 14次 | 1975 | 金州 |
5場系列搶斷次數 | 邁克爾-喬丹 | 14次 | 1991 | 芝加哥 |
6場系列搶斷次數 | 朱利葉斯-歐文 | 16次 | 1977 | 費城 |
"魔術師"約翰遜 | 1980 | 洛杉磯 | ||
拉里-伯德 | 1986 | 波士頓 | ||
7場系列搶斷次數 | 伊塞亞-托馬斯 | 20次 | 1988 | 底特律 |
單場搶斷次數 | 羅伯特-霍里 | 7次 | 1995/06/09 | 休斯頓對奧蘭多 |
總決賽個人助攻紀錄
項目 | 球員 | 紀錄 | 日期 | 所在球隊/比賽 |
4場系列助攻次數 | 鮑勃-庫錫 | 51次 | 1959 | 波士頓 |
5場系列助攻次數 | "魔術師"約翰遜 | 62次 | 1991 | 洛杉磯 |
6場系列助攻次數 | "魔術師"約翰遜 | 84次 | 1985 | 洛杉磯 |
7場系列助攻次數 | "魔術師"約翰遜 | 95次 | 1984 | 洛杉磯 |
單場助攻次數 | "魔術師"約翰遜 | 21次 | 1984/06/03 | 洛杉磯對波士頓 |
平均助攻次數 | "魔術師"約翰遜 | 14.0次 | 1985 | 洛杉磯對波士頓 |
新秀單場助攻次數 | "魔術師"約翰遜 | 11次 | 1980/05/07 | 洛杉磯對費城 |
新秀單場平均助攻次數 | "魔術師"約翰遜 | 8.7次 | 1980 | 洛杉磯對費城 |
單場助攻超過10次次數 | "魔術師"約翰遜 | 13場 | 1984/06/03--1987/06/04 | 洛杉磯 |
半場助攻次數 | "魔術師"約翰遜 | 14次 | 1988/06/19 | 洛杉磯對底特律 |
單節助攻次數 | 鮑勃-庫錫 | 8次 | 1957/04/09 | 波士頓對圣路易斯 |
"魔術師"約翰遜 | 1984/06/03 | 洛杉磯對波士頓 | ||
1987/06/04 | 洛杉磯對波士頓 | |||
1988/06/16 | 洛杉磯對底特律 | |||
1988/06/19 | 洛杉磯對底特律 | |||
羅伯特-瑞得 | 1986/06/05 | 休斯頓對波士頓 | ||
邁克爾-庫泊 | 1987/06/04 | 洛杉磯對波士頓 |
北京時間2013年7月19日NBA官方證實,2013-14賽季將會有五大比賽規則出現改變,其中包括帶球撞人、阻擋犯規的錄像回放判定以及明顯進攻路徑犯規改革。
早在美國當地時間6月12日,NBA競賽委員會便提出了若干改革建議,其中提議使用比賽錄像回放機制范圍,讓裁判能在關鍵時刻通過錄像來檢查并修正判罰,從而讓裁判的判罰更加準確,同時增加比賽的公正性,而就在7月19日,NBA董事會在拉斯維加斯證實通過了五項具有重大影響意義的改革方案。
即時回放規則改革
1、對阻擋犯規以及帶球撞人進行回放
按照現有的即時回放規定,裁判只能在比賽較后2分鐘以及加時賽里通過錄像回放去判斷球員是否出現了踩線、出界以及是否出現在禁區之內(判斷三秒違例時使用),且不允許更改原有判罰。
而新規則中明確規定,當球員出現帶球撞人或是阻擋犯規時,裁判可以通過錄像回放審查判斷是否正確,以判斷防守人是否處于合理沖撞區以及是否站穩位置,裁判甚至可以更改判罰結果。
2、對無球犯規等進行回放
在新規中,聯盟規定可以對無球犯規進行回放,同時在對投籃者犯規一項時,NBA也引入了錄像回放機制,這樣可以有效判斷是否在犯規前成功出手,此外,發界外球時犯規(球出手前或出手后)也同樣可以使用錄像回放判定。
3、允許裁判在比賽中做出判罰決定
在進行任何回放錄像時,裁判都有權利對違反體育道德犯規(如惡意犯規)等惡性事件進行評估以及判罰。
附加規則改革
1、對明顯進攻路徑犯規沿用新規
新規中規定,在球員發動快攻犯規時,只要對方球員在犯規前的任何時刻出現在進攻球員身前,都將不會被判定為進攻路徑犯規。而在此前的規則中,只要在犯規時,持球進攻球員和籃板之間沒有對方球員,犯規者就將被判罰阻礙進攻路徑。
2、進攻方離開球場未及時歸來則被判定失去球權
假如A球隊正處于進攻狀態,但本方球員隨后離開球場但并未及時回歸,該球隊則將自動失去球權,除非球員出現受傷、爭搶界外球或是出現其他可以諒解的理由。
溫馨提醒:文章觀點來源網絡,隨時光飛逝,歲月變遷,準確性、可靠性、難免有所變動,因此本文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