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求信息。行業信息。
產業化,電動汽車,服務內容,科研平臺,試驗設備。
“十一五”期間,*汽車工程研究院優先重點發展研究與開發業務。通過積極跟蹤國外先進技術,圍繞汽車摩托車產品設計、主動與被動安全性、排放與節能技術、NVH、EMC、動力總成控制技術、車輛替代能源、機電液一體化集成技術、測試評價、基礎數據庫、技術標準等進行重點攻關,加大與國內外汽車設計、咨詢機構的合資合作力度,更好地為國內外客戶服務。
*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始建于1965年3月,原名重慶重型汽車研究所,系國家一類科研院所。2001年,更名為重慶汽車研究所,同時轉制為科技型企業。2003年,劃歸國務院國資委管理,2006年,與*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聯合重組,成為其全資子企業。2007年,更名為*汽車工程研究院,并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2010年11月,整體改制為*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設有國家機動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重慶)、國家燃氣汽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汽車噪聲振動和安全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汽車新產品申報公告檢驗機構、*汽車產品強制認證檢驗機構、國家機動車排放污染物檢測機構、道路運輸車輛燃料消耗量檢測機構、國家缺陷汽車檢測機構、進口汽車整車產品強制性認證檢測機構、小批量進口汽車整車檢測機構等,并設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公司擁有強大的研發和試驗檢測能力,業務范圍主要涉及汽車、低速貨車、摩托車及零部件、檢測設備產品的研究、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咨詢、技術服務和試驗檢測;研發生產特種汽車、單軌列車關鍵部件、汽車燃氣系統、汽車試驗設備等。
40多年來,公司已發展成為擁有較強汽車技術研發能力、一流試驗設備和較高行業知名度的科研院所,并建設成為我國汽車行業工業產品開發、試驗研究、質量檢測的重要基地及技術支撐機構。“十一五”期間,公司在國家有關部門和*通用技術集團的大力支持下,累計投入12億資金加強研究開發能力和產業基地建設。新的總部基地將建設汽車全方位碰撞、汽車振動與噪聲、電磁兼容、汽車節能與排放、電動汽車、替代燃料汽車、汽車整車、發動機、零部件等試驗室和汽車產品開發中心,成為功能齊全、設施完整、國內一流、國際先進的汽車測試研發基地。
作為*國內最主要的汽車研發機構之一,*汽車工程研究院正將自己打造成為一個面向世界、服務世界的國際性研發機構,并被科技部授予“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汽車工程研究院的國際科技合作正朝著全方位、主動利用全球科技資源的方向轉變,國際科技合作的層次和規模正在得到全面提升。已與荷蘭應用科學研究院、澳大利亞澳必托、美國德爾福、美國西南研究院、日本KEIHIN、瑞士公證行等多個國家的科研機構進行了深入的項目合作。今后,我院將繼續加大與世界汽車技術強國的合作,著力把我院打造成為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汽車研發中心和測試中心,為迅速提高我國汽車開發技術的水平和振興我國汽車工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產業基地化是*汽車工程研究院增強經濟實力,改變利潤結構,以及成為一個上市公司所進行的戰略選擇。
“十一五”期間,我院科技成果產業化適當聚焦,充分發揮本院的研發優勢,突出科技含量和高成長性,在燃氣汽車及其關鍵零部件、特種車輛及其關鍵零部件、特種車輛及其關鍵零部件、汽車試驗設備、單軌及高速軌道列車關鍵零部件等領域發展培育具全國影響力和細分市場龍頭企業。
本院產業化基地位于重慶北部新區汽車工業園,占地110多畝,廠房面積約40000平方米。產業實體有重慶凱瑞特種車有限公司、重慶凱瑞車輛傳動制造有限公司、重慶凱瑞汽車試驗設備開發有限公司、重慶鼎輝汽車燃氣系統有限公司等。
*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屆董事會、監事會、高管成員
董事會董事長:宋寧
副董事長:任曉常
董事:呂國平、周本學、李開國、謝躍紅、謝飛、張小虞、朱華榮、彭韶兵、劉會生
董事會秘書:劉旭黎
監事會監事會召集人:程彤
監事:周吉光、周安康、阮廷勇、王曉英
經理管理層總經理:任曉常
副總經理:周本學、李開國、謝躍紅、謝飛
總經理助理:譚功廉
財務負責人:鄧平群
*汽車工程研究院自成立以來,承擔了法國貝利埃、奧地利斯太爾、日本五十鈴三次重大汽車技術引進,改變了我國汽車工業缺重少輕的局面;為汽車企業設計開發各類汽車300余種,發動機50余種,關鍵零部件136種。制定國家和行業技術標準130余項,完成了900余項科研課題的研究,獲得了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149項。獲得實用新型專利、發明專利共52項。
近三年承擔了30多項國家863、973科研項目。
1 重慶市高溫高濕工況下代用燃料汽車運行考核與應用技術研究
863重大項目課題
2缸內直噴LNG發動機產品開發
863重大項目課題
3 代用燃料汽車專用裝置關鍵技術開發
863重大項目課題
4 *典型道路譜統計測量及應用系統開發
863重點項目
5 汽車自動駕駛耐久性轉鼓試驗系統開發
科研院所專項資金
6 CNG單燃料缸內直噴發動機的開發
國際科技合作項目
7 單軌轉向架系統關鍵零部件研發及產業化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
8燃氣汽車動力系統技術平臺與整車開發
863重大項目課題
9 中型CNG發動機開發/一汽
863重大項目子課題
10 新型燃氣汽車關鍵技術與產品開發/奇瑞
863重大項目子課題
11 長安CV8單燃料CNG轎車開發
863重大項目子課題
12 大型公交車用CNG發動機產品開發/玉柴
863重大項目子課題
13 重型商用車柴油機開發/濰柴
863重大項目子課題
14高成形性鋁合金汽車車身板制造工藝技術
863重大項目子課題
15 重型汽車安全技術開發/*重汽
863重大項目子課題
16 大型、復雜鎂合金鑄件在汽車、摩托車上集成應用技術開發/長安
863重大項目子課題
17 技術標準、規范、發展戰略研究/天津中心
863重大項目子課題
18 天然氣專用發動機開發
863重大項目子課題
19 LNG單一燃料客車的開發
863重大項目子課題
20D20高性能轎車柴油機研發
863重大項目子課題
21 重慶市混合動力汽車大規模示范運行
863重大項目子課題
22 重慶市車輛NVH工程技術中心組建
市科技創新能力建設
23 天然氣汽車關鍵技術開發及推廣應用與示范
市科委重大專項
24 節能環保汽車
市科委重大專項
25 汽車動力傳動系統異常特征量檢測技術的研究
科委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26 汽車加速度傳感器研發及應用研究
市科委國內合作重點項目
27 汽車側碰撞安全氣囊匹配研究
科委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依托中汽院組建的國家燃氣汽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掌握了燃氣發動機、整車匹配標定等核心技術;有力地引領和支撐了我國的燃氣汽車發展。
中汽院開發的單軌列車轉向架關鍵零部件打破國外壟斷,已在重慶市輕軌上實際應用。
中汽院開發的48英寸耐久性測功機及自動駕駛機器人,填補了國內空白,已批量生產。
2008年燃氣汽車發動機及關鍵零部件開發及產業化
汽車工業科技進步獎
2005年 鎂合金在微型汽車中的應用
汽車工業科技進步獎
2007年深過冷熱軋高強度、高成形性鋼板應用工藝技術研究
汽車工業科技進步獎
2005年汽車動力傳動系統動態試驗系統研制
汽車工業科技進步獎
2005年 進口滲碳淬火介質本土化研究與開發
汽車工業科技進步獎
2006年汽車摩托車車輪及輪胎試驗臺
汽車工業科技進步獎
2006年 面向汽車摩托車零部件制造的在線分布檢測技術與設備
汽車工業科技進步獎
2008年汽油/壓縮天然氣兩用燃料汽車單一ECM發動機控制(管理)系統
重慶市科學技術進步獎
2005年 鎂合金方向盤骨架
重慶市科技進步獎
2006年天然氣汽車關鍵技術攻關及產業化
重慶市科技進步獎
2006年 面向汽車摩托車零部件制造的在線分布檢測技術與設備
重慶市科技進步獎
2006年 基于DSP的汽車零部件在線分布檢測技術與設備
重慶市科技進步獎
2006年 CNG汽車及加氣站安全性研究
四川省科技進步獎
“十一五”期間,*汽車工程研究院大力積極發展該板塊,結合總部搬遷項目的實施,對現有整車、發動機及零部件測試評價認證能力進行完善和升級換代,新建十余個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重點試驗室,完成在華東、華南、華北測試研發基地的合理布局,不斷拓展測試評價業務范圍,重點拓展國際業務。“十一五”末,該板塊將形成復蓋全面及系統性兩方面的特色,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汽車摩托車測試評價認證能力。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落實通用集團轉型升級戰略要求,把發展方式從主要依靠投資拉動、規模發展轉變到走內涵式的發展道路,依靠技術進步和知識創新上來;把業態從檢測服務和低技術低附加值產品生產轉型升級為研究開發與檢測相結合,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的生產上來。
更加注重科技的自主創新和人才的培育;更加注重技術服務質量水平的提高;更加注重高新科技成果的開發和產業化;更加注重市場開拓和市場營銷;更加注重投入產出和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做優做強。
發展目標將中汽院發展成為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汽車行業公共的技術創新平臺和服務平臺;成為汽車工程技術服務商和高科技產品供應商,通過技術創新為汽車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發揮應有的科技支撐和引領作用。
戰略思想--優先重點發展研發板塊
培育研究開發和科技創新能力,在重點及優先發展領域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或領先水平,形成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能力。
--大力積極發展檢測板塊
強化汽車摩托車測試評價能力,不斷滿足國家行業管理部門及企業發展的需求,進一步增強行業地位。
--統籌穩健發展產業化板塊
增強科技成果轉化能力,提高產業板塊科技含量和盈利水平,成為集團公司先進制造業科技成果轉化的核心拓展平臺。
戰略規劃研究根據通用集團關于編制2010-2012年發展規劃及“十二五”發展規劃的總體部署和要求,公司正在開展三年發展規劃的編制研究和“十二五”發展戰略的預研工作。
人人是才,人盡其才,全員發展
凡用自己辛勤勞動為中汽院的發展做出貢獻的員工都是人才。中汽院今天的成就是一代代敬業、忠誠的員工努力奮斗的結果,中汽院的未來發展需要更多的人才。要牢固樹立“人才是企業最寶貴的資源,企業興衰系于人才”的觀念。營造吸引各類人才、關心人才的氛圍,構建激勵人才、培養人才、使用人才的機制,提供促使員工成才條件。在工作中激發員工的潛能,發掘員工的價值,為每一位員工的成才與發展搭建平臺,創造機會,為每一位員工提供施展才華的空間。做到事業吸引人、情感關懷人、崗位造就人。
院徽釋義院徽圖案的上半部由原“重慶汽車研究所”簡稱“重汽研”的漢語拼音*字母大寫“C”,“Q”,“Y”,經過精心組合搭配和藝術化處理組成,圖案下方為“*汽車工程研究院”英文稱謂“CHINA AUTOMOTIVE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中各單詞*字母(大寫)組合“CAERI”。
院徽喻意著原重慶汽車研究所經過40多年的艱苦奮斗,發展壯大成為如今的*汽車工程研究院。
院徽的上半部圖形標準色為紅色,代表富有朝氣的汽研人熱忱、豪邁、創新的精神。圖案的下半部標準色為藍色,代表汽研人嚴謹、自信、進取的工作精神及汽研人海納百川,博大、寬廣的胸襟。
圖案整體似藍色海面上一輪冉冉升起的太陽,喻意著我所的發展前景如旭日東升,蒸蒸日上。同心圓圖形又象征著汽車的方向盤,喻意著汽研人團結一心,牢牢把握企業發展的方向,為發展我國汽車工業而拼搏奮斗的信心和決心。
院徽是*汽車工程研究院企業精神象征和企業宣傳的重要標志。
企業使命為汽車工業發展注入強勁的科技動力
釋義
汽車工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 作為國家汽車行業研究開發、試驗檢測及成果轉化的重要基地和技術支撐機構,中汽院肩負著支撐、引領、推動國家汽車工業發展的歷史使命。
為把我院發展成為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汽車行業的公共技術創新和服務平臺,我們將在今后的競爭中不斷地發展自己、超越自我,做引領汽車行業發展的科技尖兵。以科技創新為動力,積極推動汽車工業的進步與發展,并矢志不渝地以為汽車工業發展做貢獻為己任,為我國汽車工業的發展注入強勁的科技動力。
企業愿景一流的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偉大的科工貿企業集團
釋義
一流的科技創新服務平臺:通過建設多個*重點實驗室、研究中心、工程中心等行業的公共平臺,為行業提供研究開發、測試評價、政策研究、標準制定等全方位的平臺服務;通過不斷地改革創新、科技攻關、課題研究、人才引進和積累升華,打造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科技創新服務平臺。
偉大的科工貿企業集團:中汽院作為國家科技體制改革和轉變發展方式的踐行者,充分發揮技術和人才優勢,加強國際國內科技交流,促進業務領域拓展;緊密結合業內科技、工程、技術成功轉化和貿易產業鏈,努力發展成為一流的汽車工程技術應用服務商和高科技產品集成供應商,成為偉大的科工貿企業集團。
核心價值觀為員工謀幸福,為企業求發展,為股東創價值,為社會做貢獻
釋義
為員工謀幸福:中汽院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始終把人力資源當作企業的*資源,始終把員工當作企業最重要的財富,始終把廣大員工的根本利益放在重要的位置。持續提高員工福利,使員工安居樂業,感受幸福,讓員工與企業共同發展。
為企業求發展:企業的不斷發展,依賴于員工充分認可中汽院的使命和愿景,并努力為之奮斗。謀求企業持續穩健的發展,是企業的責任和目標所在。只有企業發展壯大了,才能更好地實現個人價值,為社會做更大的貢獻。
為股東創價值:為股東創造價值是公司存續的基本要求,是企業經營管理的目標之一。只有實現為股東創造價值,才能確保公司發展得到持續有力的股東支持,實現可持續發展。為股東所創價值包括品牌、人才和經濟等三個方面:
良好的品牌形象是公司*無形資產。品牌是公司技術實力、信譽、服務質量的具體表現,有利于公司拓展市場、做大規模,為股東創造更多的價值。
人才價值也是股東價值的重要體現。建設一套完善的人才發現、任用和塑造的用人體系,營造一個人盡其才的用人環境,打造一個吸引優秀人才聚集的高技術服務企業是企業持續創造價值的基礎。
創造經濟價值,就是努力提高公司經營的投資回報,增收節支,追求合理的經營回報。
為社會做貢獻:貢獻社會、報效祖國是企業的責任。在利用社會資源實現自我價值和創造社會價值的同時,中汽院將認真履行社會責任,為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企業精神艱苦奮斗,誠信敬業;科學嚴謹,協作奉獻;創新發展,追求*
釋義
艱苦奮斗:艱苦創業是中汽院從小到大,由弱漸強發展歷程的真實寫照。經過幾代汽研人的艱苦奮斗,取得了今天矚目的成績。汽研人緊抓發展關鍵,堅持用發展的眼光確定發展目標,發揚銳意進取、頑強拼搏、自強不息、勤儉節約的精神,積極拓寬發展思路,創造發展條件,加大科技能力建設,開辟新的增長領域,謀求中汽院更大發展。在發展的進程中我們永不滿足,把成績當作新的起點,不斷進行新的實踐,努力爭創行業一流的科技先導型企業,塑造一流的企業形象。
誠信敬業: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人無信不立,企業無信而無存”。誠信敬業是職業道德的基礎和根本,是企業和個人在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石。信譽好壞,關系到企業的興衰,中汽院作為科技型企業,要信守對客戶、對員工、對社會、對股東的誠信,履行承諾。
科學嚴謹:科學嚴謹,是從事科技工作的基本要求。不脫離實際,不急功近利,忠于依據和事實,堅守準則,遵循科技工作的條理邏輯,結合技術更新和技術創新謂之科學態度;一絲不茍、及時、準確、規范,嚴肅,認真,嚴密,周到謂之嚴謹。只有以科學、嚴謹并重,方能將科技工作做到位。
協作奉獻:我們每一個崗位都相對獨立,又全局關聯。企業員工需要多交流、多協調、互相幫助,秉承“團結協作,積極進取,共同進步”的宗旨,做到精誠團結,同舟共濟,才能形成和諧的信賴和支持關系,形成相互尊重、理解的工作氛圍和友好寬松的工作環境,從而*限度地發揮成員的聰明才智和工作熱情,利用團隊的戰斗力和凝聚力,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為企業的建設發展,為汽車工業的發展奉獻力量。
創新發展: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根本動力和源泉。我們堅持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在技術方面,不斷研究新技術在行業的應用和革新,攻克技術瓶頸,為技術支撐和引領方向提供有力保障;在管理方面,通過體制、機制的管理創新,為企業改革發展營造一個健康持續發展的外部環境,調動一切有利于企業發展的因素并發揮積極作用。
追求*:*是一種優秀的境界。追求*是一種生活、事業態度。中汽院企業與員工都追求更高的目標,永不滿足,不斷自我超越,實現突破。追求*意味著優良的品質、源源不絕的發展動力、持續發展的良好趨勢和盡善盡美的價值實現。
員工守則忠誠奉獻 愛崗敬業 誠實守信 團結合作 遵紀守法
忠誠奉獻。
忠于國家,自覺維護國家利益,履行國有企業“三個重要使命”;忠于公司,自覺服從公司利益,維護公司形象;忠于事業,自覺履行崗位職責,堅決貫徹、執行公司作出的決策和決定;最富有熱情地為公司的發展貢獻聰明才智。任何時候、任何情況都不做有損公司形象的事,不說有損公司形象的話。
愛崗敬業。
熱愛企業,珍惜崗位,職業素養良好,模范履行崗位職責;勇于承擔急難險重任務。全心全意地完成工作任務,為公司改革發展貢獻才智;保質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務,為公司穩步發展保駕護航;盡善盡美地完成工作任務,為公司科學發展建功立業。不消極怠工,不玩忽職守,不論事情大小、任務輕重,都能認真對待、善始善終。
勤奮學習。
樹立勤奮學習、終身學習的持續發展觀念,把學習當成一種責任、習慣和修養。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學以致用,將所學知識和技能運用到工作實際中,不斷提高個人綜合素質和能力水平。
誠實守信。
人無信不立。誠實守信乃價值之基、立身之本、尊嚴之源。不說謊、不作假,忠于事物的本來面貌;言必信、行必果,忠于自己承擔的責任和義務。以誠信恪守人格,以誠信贏得客戶。
團結合作。
工作中顧全大局、團結同志,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配合默契;生活中坦誠待人、相互關心、相互理解,不斷增進友誼和互信。不斷增強團隊意識和團隊精神,善于在團隊建設中的實現個人成長。一心一意搞建設,全心全意謀發展,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
遵紀守法。
講黨性、講原則、懂規矩、守紀律。自覺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公司規章制度、職業行為準則。各級領導人員率先垂范、嚴于律己、廉潔從業,不斷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不斷強化職業操守。“勿以惡小而為之”,杜絕違規違紀,勿存僥幸心理,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高壓線千萬不能碰。
溫馨提醒:文章觀點來源網絡,隨時光飛逝,歲月變遷,準確性、可靠性、難免有所變動,因此本文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