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媒體關注,無障礙,繁體,辦事大廳。簡體。
地質
北京地處幾大構造帶的交匯復合部位,有不同方向的五組斷裂互相穿插,彼此切割。有多條小斷裂通過或接近東城區,其中黃莊—高麗營斷裂帶、良鄉—順義斷裂帶、南苑—通縣斷裂帶是公認的活動斷裂。這種復雜的斷裂格架,易遭受地震災害。
地貌
約1萬年前,永定河出山口后,從北京西北部向東流瀉,自三家店以下直至通州都在永定河洪積沖積扇形地范圍內。東城區位于扇形地的脊背上。地貌類型為“北京緩傾斜沖積平原區”,土壤為洪沖擊物褐土性土。地表組成物質以晚更新統的黃土狀亞砂土為主,地下為沙卵石地層。地勢平坦,由北向南緩傾,海拔30 米~50米,天安門廣場海拔為44.4米。
北護城河
內城護城河的一部分。明洪武元年(1368年)修竣,正統二年(1437年)深挖,兩岸均砌以磚石,木橋改石橋,橋下設閘。高梁河在城西北角由西水門入護城河,沿北城墻向東流入域內,經安定門至城東北角一分為三,一支南折沿東城墻南流(修地鐵時改成蓋板河)經大通橋匯入通惠河;一支向北流入壩河;一支流經北京造紙廠北墻(改成蓋板河)向東流經東直門外斜街,至胡家園小區露出地面,名亮馬河,繞胡家園小區迤東的無名橋向東流又分為二,一支向東入壩河,一支轉向西南至童車廠南門名秀水河(改成蓋板河),南流沿秀水街注入北京工人體育場人工湖。域內北護城河鼓樓外大街至原城東北角一段長3098米,寬26米~ 30米。1960年11月—1962年4月,由基建工程兵施工對河床澆筑混凝土護底,復式直墻襯砌,兩岸修建了污水截流管,河邊修建步道,植樹綠化,改善了水質。
內金水河
亦稱紫禁城內小金水河。從宮城西北隅的筒子河引水入宮城,經懷公門過長庚橋、馬房橋,又經仁智殿西側、御酒房東側,從武英殿前流過,穿歸極門,從皇極門前的%座小金水橋流過,折向東北穿過會極門北上,從文華殿北繞過然后曲折南流,從內承庫東側出宮城南墻入筒子河。內金水河于明永樂年間開鑿,全長2000米,寬5米~11米。
青年湖
青年湖位于安定門外大街路西。南鄰安德路,北依安德里北街。湖面6.1萬平方米,水深3米。湖水呈東南—西北流向,東西最長處500 米,南北最寬處100米。明嘉靖年間,在此處建祭祀先蠶的先蠶壇,后因出入不便,未完工即廢棄,長期無人管理,形成積水坑洼。1958年組織域內職工、學生、居民、駐軍義務勞動,疏浚成人工湖。1959年定名為青年湖。
柳蔭湖
柳蔭湖位于黃寺大街東側。東鄰青年湖北街,北靠外館斜街。湖面6.27萬平方米,水深5米。民國時期,此處是幾家窯廠,因燒磚取土形成十幾個常年積水的窯坑。1959年東城區組織義務勞動,將互不相通的窯坑疏浚挖通,成為人工湖。1984年修建3座橋,把水面分成三塊:南湖開闊,東西長210米,南北寬135米;北湖狹長, 東西長580米,南北寬50米;西湖呈拐角形式,東西長40米,南北寬150米。1992年定名為柳蔭湖。
菖蒲河(外金水河)
北京最短的河流,于明永樂年間開鑿,原名外金水河,因河中長滿菖蒲故而得名。菖蒲河源自皇城西苑中海,經天安門城樓,匯入御河,是皇城內一條重要的水系。
東城區管轄 10 個街道辦事處:東華門街道、景山街道、交道口街道、安定門街道、北新橋街道、東四街道、朝陽門街道、建國門街道、東直門街道、和平里街道以及北京站地區管理處和王府井建設管理辦公室。
東華門街道 轄14個社區:多福巷社區、銀閘社區、普渡寺社區、霞公府社區、東廠社區、智德社區、南池子社區、黃圖崗社區、燈市口社區、正義路社區、甘雨社區、校尉社區、臺基廠社區、韶九社區。
景山街道 轄9個社區:隆福寺社區、吉祥社區、黃 化門社區、鐘鼓社區、魏家社區、汪芝麻社區、美術館社區、景山東街社區、皇城根北街社區。
交道口街道 轄10個社區:交東大街社區、福祥社區、大興社區、細管社區、府學社區、帽兒社區、鼓樓苑社區、菊兒社區、南鑼鼓巷社區、圓恩寺社區。
安定門街道 轄12個社區:頭條社區、北鑼社區、國子監社區、鐘樓灣社區、寶鈔南社區、五道營社區、豆腐池社區、空后社區、分司廳社區、國祥社區、國旺社區、花園社區。
北新橋街道 轄16個社區:海運倉社區、北新倉社區、十二條社區、門樓社區、十三條社區、民安社區、板橋社區、九道灣社區、北官廳社區、青龍社區、小菊社區、藏經館社區、炮局社區、草園社區、二條社區、前永康社區。
東四街道 轄10個社區:南門倉社區、東四北大街南社區、二條社區、羅家社區、五條社區、鐵營社區、豆瓣社區、八條社區、總院社區、十條社區。
朝陽門街道 轄14個社區:史家社區、內務部街社區、演樂社區、朝東社區、禮士社區、頭條社區、朝西社區、南小街社區、竹桿社區、小牌坊社區、大方家社區、芳嘉園社區、新鮮社區、南竹桿社區。
建國門街道 轄14個社區:泡子河社區、豐收社區、東堂子社區、東總布社區、趙家樓社區、西總布社區、大雅寶社區、干面社區、北極閣社區、祿米倉社區、鎮江社區、蘇州社區、崇內大街社區、外交部街社區。
東直門街道 轄14個社區:王家園社區、新南社區、胡家園社區、新中街社區、清水苑社區、新中街西里社區、二里莊社區、十字坡社區、察慈社區、東外大街社區、東中街社區、東環社區、香河園北里社區、香河園社區。
和平里街道 轄26個社區:交通大院社區、林調社區、民旺社區、上龍社區、柏林社區、六區社區、五區社區、安德路社區、二區社區、冶金大院社區、七區社區、六鋪炕社區、化工大院社區、安德里社區、興化社區、人定湖社區、小黃莊社區、總政大院社區、安貞苑社區、地壇社區、黃寺社區、新建路社區、東河沿社區、西河沿社區、青年湖北里社區、青年湖社區。
2010年6月底,國務院正式批復了北京市政府關于調整首都功能核心區行政區劃的請示,同意撤銷北京市東城區、崇文區,設立新的北京市東城區,以原東城區、崇文區的行政區域為東城區的行政區域。合并后新設立的東城區,轄區范圍為現東城區和崇文區轄區范圍,面積41.8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6.5萬人。
原因一是有利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區域均衡發展。由于行政區劃劃分過細,四個區的發展受到空間因素的制約,特別是崇文區和宣武區發展受空間因素制約更為明顯,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滯后于核心區北部。通過核心區行政區劃的合并調整,有利于對現有的空間資源進行有效整合,推進核心區南北均衡發展。
二是有利于提高核心區的承載能力和服務水平。通過核心區區劃的合并調整,可以大幅度提高合并后的兩個區的綜合實力,進一步拓展發展空間,有利于提高核心區的承載能力和服務水平,也有利于解決四個區結合部管理薄弱的狀況。
三是有利于加強歷史文化名城的整體保護。根據《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年—2020年)》和專項規劃,核心區與舊城保護區基本重合。舊城保護任務由四個區承擔,不利于統一建設、管理和整體保護。區劃調整后可以集中力量加快老城區改造,加大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力度。四是有利于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行政區劃調整后,核心區減少兩個行政區,有利于精簡機構,合理配置地區經濟、社會資源,提高行政效能,降低行政成本,提升核心區規劃建設和整體管理水平,增強“四個服務”的能力,以更高的標準推動“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建設,把首都功能核心區打造成為建設中國特色世界城市的示范區。
東城區位于北京市城區東部,中軸線以東,其中心為北緯39°54`, 東經115°23`。北、東與朝陽區相接,南與崇文區相連,西與西城區相鄰。東西最寬5.2公里,南北最長8.3公里,總面積25.38平方公里。戶籍人口62.5萬,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4萬人。居民中漢族占94%,少數民族有回、滿、蒙、朝鮮等28個民族。管轄10個街道辦事處,以及北京站地區管理處和王府井建設管理辦公室。區人民政府:駐景山街道錢糧胡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征天安門廣場坐落在本區, 全國重大政治活動和慶祝活動都在這里舉行。
轄區內有中共中央、國務院部級機關20多個,局級機關100多個以及北京市委、市政府所屬單位200多個。東城歷來是商賈云集的富庶之地,作為商業中心地區已有上百年歷史。金街”王府井精華薈萃,既有“同升和”、“盛錫福”、“中國照相”老字號企業,也有百貨大樓、工美大廈等傳統風格的國內著名企業,還有新東安市場及面積達80萬平方米亞洲單體*建筑的東方廣場。漫步“金街”,照明燈飾流光溢彩、造型多變的噴泉、老北京風情雕塑令游人樂而忘返。其他如北京站、隆福寺等傳統商業街在國內外也享有很高知名度。近幾年著力發展的十里“銀街”匯集了上百家國內外馳名品牌的專營店。東單、東四、和平里、北新橋等商業區也已形成規模。 東城區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區內擁有文化***所1600余家;旅游定點單位106家,其中包括景區(點)23家、涉外賓館、飯店40家、定點餐館23家、定點商店13家等。人民藝術劇院、商務印書館、《北京日報》、《求是》雜志、北京火車站、北京海關、中央美術學院、協和醫科大學,為國內外賓客和旅游者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務,滿足度假、觀光旅游等游客的不同需要。
以皇室文化為代表的中華民族文化精華在東城得以充分體現。東城區是北京城文物古跡最為集中的區域。轄區內擁有*文物保護單位16處,占全市的37%;市級文物保護單位60處,占全市的24%; 區級文物保護單位57處。著名的新北京十六景中的“天安麗日”、“紫禁夕暉”,古老而又神秘的秘宗禪林雍和宮、元明清三代的*學府國子監,“左祖右社”的太廟、社稷壇、探索天空奧秘的北京古觀象臺、鳴金擂鼓報時臺的鐘鼓樓、正氣浩存的文天祥祠、北大紅樓等早已名揚海內外,此外還有毛澤東、矛盾、老舍、宋慶齡等一批名人故居。此外還有令海內外游人心馳神往的北京居民四合院。東城區北從黃寺大街、安定路、勝古中路至青年溝路一帶與朝陽區相接;東自磚角樓經春秀路、朝陽門南大街、建國門南大街與朝陽區為界;南從崇文門東大街、前門東大街與崇文區相接;西從天安門廣場西側路至中山公園西墻、故宮博物院西墻、景山東街、地安門內大街、地安門外大街、舊鼓樓大街、舊鼓樓外大街、黃寺與西城區相鄰。東西最寬5.2公里,南北最長8.3公里,總面積25.38平方公里。現有街巷胡同716條,居住區24個。
溫馨提醒:文章觀點來源網絡,隨時光飛逝,歲月變遷,準確性、可靠性、難免有所變動,因此本文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