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網(wǎng)站,北京高校。高校大學。
本科生招生,留學生招生。留學生教育,信息門戶,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
何茲全 | 陶大鏞 | 黃祖洽 | 王梓坤 |
孫儒泳 | 劉若莊 | 劉伯里 | 李小文 |
鄭光美 | 陳木法 | 劉昌明 | 林學鈺 |
張新時 | 王永炎 | 溫皓然 | 劉鴻亮 |
于丹 | 程登科 | 閻崇年 |
梁啟超 | 李大釗 | 錢玄同 | 魯迅 |
黎錦熙 | 張貽惠 | 李建勛 | 袁敦禮 |
陳垣 | 李達 | 楊明軒 | 周谷城 |
楊秀峰 | 楚圖南 | 白壽彝 | 鐘敬文 |
啟功 | 莫言 |
*高等學校教學名師(8人):舒華、王靜愛、鄭光美、毛振明、王昆揚、張斌賢、王一川、歐陽津
序號 | 姓名 | 院士類別 | 備注 |
---|---|---|---|
1 | 黃祖洽 | 科學院院士 | 專職/已逝 |
2 | 王梓坤 | 科學院院士 | 專職 |
3 | 陳木法 | 科學院院士 | 專職 |
4 | 劉伯里 | 工程院院士 | 專職 |
5 | 劉若莊 | 科學院院士 | 專職 |
6 | 方維海 | 科學院院士 | 專職 |
7 | 孫儒泳 | 科學院院士 | 專職 |
8 | 鄭光美 | 科學院院士 | 專職 |
9 | 李小文 | 科學院院士 | 專職/已逝 |
10 | 王乃彥 | 科學院院士 | 雙聘 |
11 | 李朝義 | 科學院院士 | 雙聘 |
12 | 戴汝為 | 科學院院士 | 雙聘 |
13 | 安芷生 | 科學院院士 | 雙聘 |
14 | 張新時 | 科學院院士 | 雙聘 |
15 | 王永炎 | 工程院院士 | 雙聘 |
16 | 劉鴻亮 | 工程院院士 | 雙聘 |
17 | 侯立安 | 工程院院士 | 雙聘 |
18 | 劉昌明 | 科學院院士 | 雙聘 |
19 | 林學鈺 | 科學院院士 | 雙聘 |
20 | 李京文 | 工程院院士 | 雙聘 |
21 | 凌永順 | 工程院院士 | 雙聘 |
(表格內(nèi)容資料來源:2015年1月北京師范大學官網(wǎng))
序號 | 姓名 | 教授類別 |
---|---|---|
1 | 劉家和 | 人文社會科學榮譽教授 |
2 | 顧明遠 | 人文社會科學榮譽教授 |
3 | 林崇德 | 資深教授 |
4 | 童慶炳 | 資深教授 |
5 | 王寧 | 資深教授 |
6 | 黃會林 | 資深教授 |
7 | 瞿林東 | 資深教授 |
(表格內(nèi)容資料來源:2015年1月北京師范大學招生處官網(wǎng))
序號 | 設崗學科 | 教授姓名 | 聘任類型 | 批次 |
---|---|---|---|---|
1 | 生態(tài)學 | 張大勇 | 特聘 | *批 |
2 | 基礎數(shù)學 | 戎小春 | 特聘 | 第二批 |
3 | 自然地理學 | 李小文 | 特聘 | |
4 | 自然地理學 | 高瓊 | 特聘 | |
5 | 概率論與數(shù)理統(tǒng)計 | 王鳳雨 | 特聘 | 第三批 |
6 | 環(huán)境科學 | 齊曄 | 特聘 | 第四批 |
7 | 基礎數(shù)學 | 惠昌常 | 特聘 | |
8 | 自然地理學 | 戴永久 | 特聘 | |
9 | 基礎數(shù)學 | 李巖巖 | 講座 | 第六批 |
10 | 生物化學 | 賈宗超 | 講座 | |
11 | 拓撲學和微分幾何 | 唐梓洲 | 特聘 | 第七批 |
12 | 理論化學動力學 | 邵久書 | 特聘 | |
13 | *語言文學 | 王一川 | 特聘 | |
14 | 資源藥物 | 龔兵 | 講座 | |
15 | 基礎數(shù)學 | 楊大春 | 特聘 | 第八批 |
16 | 神經(jīng)生物學 | 李武 | 特聘 | |
17 | 法學 | 趙秉志 | 特聘 | |
18 | 概率論與數(shù)理統(tǒng)計 | 李增滬 | 特聘 | 第九批 |
19 | 認知神經(jīng)科學 | 余聰 | 特聘 | |
20 | 教育學原理 | 石中英 | 特聘 | |
21 | 環(huán)境科學 | 楊志峰 | 特聘 | 第十批 |
22 | 天文學 | 朱宗宏 | 特聘 | |
23 | 心理學 | 方曉義 | 特聘 | 第十一批 |
24 | 外國哲學 | 江 怡 | 特聘 | |
25 | 應用經(jīng)濟學 | 李實 | 特聘 | 第十二批 |
26 | 基礎心理學 | 薛貴 | 特聘 | |
27 | 教育史 | 張斌賢 | 特聘 | |
28 | 氣候變化 | 董文杰 | 特聘 | 第十三批 |
29 | 比較文學 | 方維規(guī) | 特聘 | |
30 | 應用經(jīng)濟學 | 賴德勝 | 特聘 | |
31 | 基礎心理學 | 劉嘉 | 特聘 | |
32 | 土地資源管理 | 劉彥隨 | 特聘 |
(表格內(nèi)容資料來源:2015年1月*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信息網(wǎng))
序號 | 研究方向 | 帶頭人 | 獲評年份 |
---|---|---|---|
1 | 粒子系統(tǒng)、馬氏過程與譜理論 | 陳木法 | 2001年 |
2 | 概率論 | 陳木法 | 2007年 |
3 | 流域水環(huán)境、水生態(tài)與綜合管理 | 張大勇、楊志峰 | 2011年 |
4 | 兒童青少年心理發(fā)展 | 董奇 | 2012年 |
5 | 地表過程模型與模擬研究 | 史培軍 | 2013年 |
6 | 理論化學 | 邵久書 | 2014年 |
(表格內(nèi)容資料來源:2015年1月*科學技術協(xié)會官網(wǎng))
序號 | 項目名稱 | 負責人 | 獲評年份 |
---|---|---|---|
1 | 仿生納米給藥系統(tǒng)制備關鍵技術及在中藥制劑中應用研究 | 龔兵 | 2007年 |
2 | 綜合災害風險管理創(chuàng)新引智基地 | 史培軍 | 2008年 |
3 | 生物多樣性的形成與維持機制創(chuàng)新引智基地 | 張大勇 | 2013年 |
(表格內(nèi)容資料來源:2015年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官網(wǎng))
院系專業(yè)根據(jù)2015年1月學校官網(wǎng)顯示,學校下設1個學部、23個學院、2個系,開辦60個本科專業(yè)。
院系名稱 | ||
---|---|---|
教育學部 | 經(jīng)濟與工商管理學院 | 漢語文化學院 |
文學院 | 藝術與傳媒學院 | 化學學院 |
政府管理學院 | 數(shù)學科學學院 | 環(huán)境學院 |
外國語言文學學院 | 地理學與遙感科學學院 | 核科學與技術學院 |
法學院 | 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 | 物理學系 |
生命科學學院 | 繼續(xù)教育與教師培訓學院 | 天文系 |
資源學院 | 哲學與社會學學院 | 社會發(fā)展與公共政策學院 |
體育與運動學院 | 心理學院 | 系統(tǒng)科學學院 |
歷史學院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 |
(表格內(nèi)容資料來源:2015年1月北京師范大學官網(wǎng))
所屬院(部)系 | 專業(yè)名稱 | 授予學士學位門類 |
---|---|---|
教育學部(國家試點學院) | 教育學 | 教育學 |
學前教育(僅招免費教育師范生) | 教育學 | |
特殊教育(僅招免費教育師范生) | 教育學 | |
哲學與社會學學院 | 哲學 | 哲學 |
思想政治教育(僅招免費教育師范生) | 法學 | |
社會工作 | 法學 | |
經(jīng)濟與工商管理學院 | 經(jīng)濟學(實驗班) | 經(jīng)濟學 |
國際經(jīng)濟與貿(mào)易 ( 瀚德實驗班) | 經(jīng)濟學 | |
金融學 | 經(jīng)濟學 | |
工商管理(國際商務管理實驗班) | 管理學 | |
會計學 | 管理學 | |
法學院 | 法學(*實驗班) | 法學 |
法學(瀚德實驗班) | 法學 | |
心理學院 | 心理學 | 理學 |
體育與運動學院 | 體育教育 | 教育學 |
運動訓練 | 教育學 | |
文學院 | 漢語言文學(漢語言文學、傳播學) | 文學 |
外國語言文學學院 | 英語 | 文學 |
日語(零起點) | 文學 | |
俄語(零起點) | 文學 | |
藝術與傳媒學院 | 電影學 | 藝術學 |
數(shù)字媒體藝術(含數(shù)字媒體藝術專業(yè)、動漫方向) | 藝術學 | |
音樂學 | 藝術學 | |
舞蹈學 | 藝術學 | |
美術學(含美術學專業(yè)、藝術設計學專業(yè)、動漫方向) | 藝術學 | |
書法學 | 藝術學 | |
歷史學院 | 歷史學 | 歷史學 |
數(shù)學科學學院 | 數(shù)學與應用數(shù)學(數(shù)學與應用數(shù)學、統(tǒng)計學) | 理學 |
物理學系 | 物理學(基地與協(xié)同創(chuàng)新實驗班) | 理學 |
物理學 | 理學 | |
化學學院 | 化學 | 理學 |
天文系 | 天文學 | 理學 |
地理學與遙感科學學院 | 地理科學(僅招免費教育師范生) | 理學 |
地理科學類(基地班:自然地理與資源環(huán)境、人文地理與 城鄉(xiāng)規(guī)劃、地理信息科學) | 理學 | |
環(huán)境學院 | 環(huán)境科學(環(huán)境科學、環(huán)境工程) | 理學或工學 |
資源學院 | 資源環(huán)境科學(本研一體培養(yǎng)班) | 理學 |
生命科學學院 | 生物科學類(生物科學、生物技術) | 理學 |
生物科學(僅招免費教育師范生) | 理學 | |
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理學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理學 | |
政府管理學院 | 管理科學與工程類(管理科學 < 金融工程方向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tǒng)) | 管理學 |
人力資源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公共事業(yè)管理) | 管理學 | |
國家基礎學科拔尖學生 培養(yǎng)試驗計劃 | 人文科學試驗班(可選專業(yè):漢語言文學、歷史學、哲學) | 文學、歷史學或哲學 |
理科試驗班(可選專業(yè):數(shù)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 | 理學 |
(表格內(nèi)容資料來源:2015年1月北京師范大學招生處官網(wǎng))
教學建設質(zhì)量工程根據(jù)2015年1月學校官網(wǎng)顯示,學校擁有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yǎng)和科學研究基地2個、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yǎng)基地5個,國家*法律人才教育培養(yǎng)基地2個,教育部人才培養(yǎng)模式創(chuàng)新實驗區(qū)5個,*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國家體制改革試點學院1個,*教育培養(yǎng)基地3個;擁有18個*特色專業(yè)建設點,建有*教學團隊9個,建成國家精品課程45門(含網(wǎng)絡教育國家精品課程8門),*雙語教學示范課程7門,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9門(精品視頻公開課建設選題3門),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42門(含教師教育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9門)。
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yǎng)和科學研究基地(2個):*語言文學、歷史學
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yǎng)基地(5個):數(shù)學、物理學、生物學、心理學、地理學
國家*法律人才教育培養(yǎng)基地(2個):應用型、復合型法律職業(yè)人才教育培養(yǎng)基地,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養(yǎng)基地
教育部人才培養(yǎng)模式創(chuàng)新實驗區(qū)(5個):教師教育、創(chuàng)意人才、經(jīng)濟學、漢語言文學、生物科學
*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化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心理學
國家體制改革試點學院(1個):教育學部
*教育培養(yǎng)基地(3個):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yǎng)基地、國家對外漢語教學基地、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zhì)教育基地
序號 | 批次 | 專業(yè)名稱 |
---|---|---|
1 | *批 | 特殊教育 |
2 | 漢語言文學 | |
3 | 數(shù)學與應用數(shù)學 | |
4 | 物理學 | |
5 | 第二批 | 歷史學 |
6 | 生物科學與生物技術 | |
7 | 心理學 | |
8 | 天文學 | |
9 | 第三批 | 國際經(jīng)濟與貿(mào)易 |
10 | 影視學 | |
11 | 地理科學 | |
12 | 體育教育 | |
13 | 第四批 | 思想政治教育 |
14 | 化學 | |
15 | 環(huán)境科學 | |
16 | 第六批 | 教育技術學 |
17 | 英語 | |
18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tǒng) |
(表格內(nèi)容資料來源:2015年1月*教育在線官網(wǎng))
序號 | 教學團隊名稱 | 負責人 | 獲評年份 |
---|---|---|---|
1 | 區(qū)域地理教學團隊 | 王靜愛 | 2007年 |
2 | 心理學核心基礎課程教學團隊 | 舒 華 | 2008年 |
3 | 生物學基礎課程教學團隊 | 鄭光美 | 2008年 |
4 | 分析類課程教學團隊 | 王昆揚 | 2009年 |
5 | 學校體育理論課程教學團隊 | 毛振明 | 2009年 |
6 | *古代文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 郭英德 | 2009年 |
7 | 刑法學教學團隊 | 趙秉志 | 2009年 |
8 | 外國教育史教學團隊 | 張斌賢 | 2010年 |
9 | 化學實驗教學團隊 | 歐陽津 | 2010年 |
(表格內(nèi)容資料來源:2015年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官網(wǎng))
序號 | 課程名稱 | 負責人 |
---|---|---|
1 | 電視學概論 | 于丹 |
2 | 刑法學 | 趙秉志 |
3 | *電影藝術史 | 周星 |
4 | 天文學導論 | 何香濤 |
5 | 統(tǒng)計學導論 | 李勇 |
6 | 世界古代史 | 楊共樂 |
7 | 中級無機化學 | 朱文祥 |
8 | 學與教的基本理論 | 李芒 |
9 | *地理 | 王靜愛 |
10 | 環(huán)境地學 | 趙燁 |
11 | 生物學教學論 | 劉恩山 |
12 | 現(xiàn)代教育技術基礎 | 何克抗 |
13 | 外國教育史 | 張斌賢 |
14 | 分子生物學 | 張俊杰 |
15 | 教育技術學導論 | 黃榮懷 |
16 | 環(huán)境科學概論 | 劉靜玲 |
17 | 細胞生物學 | 桑建利 |
18 | 數(shù)學分析 | 王昆揚 |
19 | 文學概論 | 王一川 |
20 | 國際貿(mào)易 | 趙春明 |
21 | 西方哲學 | 韓震 |
22 | *古代文學史 | 郭英德 |
23 | 化學教學論 | 王磊 |
24 | 體育運動心理學 | 殷恒嬋 |
25 | 倫理學原理 | 廖申白 |
26 | 發(fā)展心理學 | 林崇德 |
27 | 體育與健康 | 毛振明 |
28 | 戰(zhàn)略人力資源管理 | 王建民 |
29 | 遠程教育學基礎(開放和遠程教育) | 陳麗 |
30 | 普通心理學(下) | 陳寶國 |
31 | 古代文學史(一) | 尚學鋒 |
32 | 人體及動物生理學 | 左明雪 |
33 | 植物生物學 | 周云龍 |
34 | 教育學原理 | 石中英 |
35 | 馬克思主義哲學 | 楊耕 |
36 | 計算物理基礎 | 彭芳麟 |
37 | 基礎生態(tài)學 | 孫儒泳 |
38 | 普通動物學 | 鄭光美 |
39 | 分子生物學實驗 | 魏群 |
40 | 古代漢語 | 王寧 |
41 | 外國文學作品選讀 | 劉洪濤 |
42 | 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 | 王炳林 |
43 | 材料化學 | 李奇 |
44 | 民俗學 | 萬建中 |
45 | 學校管理學 | 高洪源 |
(表格內(nèi)容資料來源:2015年1月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wǎng))
教學成果
根據(jù)2015年1月學校官網(wǎng)顯示,學校有176部教材列入“十一五”*教材規(guī)劃選題,24部教材入選*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25部教材入選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guī)劃教材。獲得第四至六屆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5項、二等獎24項,獲獎數(shù)量居全國高校前列。2001-2014年,共獲得*本科教學工程、國家理科基地建設項目、北京市質(zhì)量工程項目等省部級(含)以上教學建設與改革項目810項,經(jīng)費總計1億2千多萬元。
學科建設根據(jù)2015年1月學校官網(wǎng)顯示,學校有5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1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5個北京市重點學科;有153個碩士學位授權(quán)二級學科點、108個博士學位授權(quán)二級學科點、25個博士后流動站,36個一級學科擁有碩士學位授予權(quán),24個一級學科擁有博士學位授予權(quán)。
根據(jù)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fā)展中心發(fā)布的2012年一級學科評估(第三輪)結(jié)果,該校教育學、心理學、*史、地理學、生態(tài)學5個一級學科排名全國*,*語言文學、戲劇與影視、系統(tǒng)科學3個一級學科排名第二,共有10個一級學科排名前五,17個一級學科排名前十,24個一級學科排名前二十。
根據(jù)教育部學位辦指定的國際學科評估指標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2013年該校共有13個學科領域(物理學、化學、數(shù)學、工程學、地球科學、環(huán)境科學/ 生態(tài)學、社會科學總論、植物學與動物學和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等)進入ESI世界前1%,入圍數(shù)量居全國高校前列。其中,社會科學總論是較先進入世界前1%的三所內(nèi)地高校之一。
學科類別 | 學科級別 | 學科名稱 | ||
---|---|---|---|---|
國家重點學科 | 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 | 教育學 | 心理學 | *語言文學 |
數(shù)學 | 地理學 | |||
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 | 馬克思主義哲學 | 民俗學 | 史學理論與史學史 | |
*古代史 | 理論物理 | 物理化學 | ||
細胞生物學 | 生態(tài)學 | 系統(tǒng)理論 | ||
環(huán)境科學 | 教育經(jīng)濟與管理 | |||
北京市重點學科 | 交叉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 | 自然資源 | ||
一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 | *史 | 生物學 | 公共管理 | |
藝術學理論 | 戲劇與影視學 | |||
二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 | 外國哲學 | 世界經(jīng)濟 | 凝聚態(tài)物理 | |
無機化學 | 有機化學 | 環(huán)境工程 | ||
英語語言文字 | 體育人文社會科學 | 天體物理 |
(表格內(nèi)容資料來源:2015年1月北京師范大學科學技術處官網(wǎng))
博士后流動站名稱 | ||||
---|---|---|---|---|
數(shù)學 | *語言文學 | 系統(tǒng)科學 | 藝術學理論 | 馬克思主義理論 |
物理學 | *史 | 公共管理 | 戲劇與影視學 | 天文學 |
生物學 | 世界史 | 理論經(jīng)濟學 | 政治學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地理學 | 教育學 | 化學 | 外國語言文學 | 生態(tài)學 |
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 | 心理學 | 哲學 | 體育學 | 統(tǒng)計學 |
(表格內(nèi)容資料來源:2015年1月北京師范大學官網(wǎng))
門類名稱 | 一級學科名稱(代碼及授權(quán)時間) | 序號 | 二級學科名稱 | 學位授權(quán)類別 | 備注 |
---|---|---|---|---|---|
哲學01 | 哲學★0101 2003.09(第九批) | 1 | 馬克思主義哲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2 | *哲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3 | 外國哲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4 | 邏輯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5 | 倫理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6 | 美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7 | 宗教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8 | 科學技術哲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9 | 科學思想史與科學社會史# | 博士點/碩士點 | 201206重新論證 | ||
10 | 價值哲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201206重新論證 | ||
經(jīng)濟學02 | 理論經(jīng)濟學★0201 2003.09(第九批) | 11 | 政治經(jīng)濟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12 | 經(jīng)濟思想史 | 碩士點 | |||
13 | 西方經(jīng)濟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14 | 世界經(jīng)濟 | 博士點/碩士點 | |||
15 | 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經(jīng)濟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應用經(jīng)濟學☆02022011.03 | 16 | 區(qū)域經(jīng)濟學 | 碩士點 | ||
17 | 金融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18 | 國際貿(mào)易學 | 碩士點 | |||
19 | 勞動經(jīng)濟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法學03 | 法學☆03012011.03 | 20 | 法學理論 | 碩士點 | |
21 | 法律史 | 碩士點 | |||
22 | 刑法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23 | 民商法學 | 碩士點 | |||
24 | 訴訟法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25 | 經(jīng)濟法學 | 碩士點 | |||
26 | 國際法學 | 碩士點 | |||
政治學☆03022011.03 | 27 | 政治學理論 | 碩士點 | ||
28 | 中共黨史 | 博士點/碩士點 | |||
29 | 國際關系 | 碩士點 | |||
社會學0303 | 30 | 社會學 | 碩士點 | ||
31 | 人類學 | 碩士點 | |||
32 | 民俗學(含*民間文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馬克思主義理論★0305 2006.01(第十批) | 33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 博士點/碩士點 | ||
34 | 馬克思主義發(fā)展史 | 博士點/碩士點 | |||
35 | 馬克思主義*化研究 | 博士點/碩士點 | |||
36 | 思想政治教育 | 博士點/碩士點 | |||
教育學04 | 教育學★0401 | 37 | 教育學原理 | 博士點/碩士點 | |
38 | 課程與教學論 | 博士點/碩士點 | |||
39 | 教育史 | 博士點/碩士點 | |||
教育學04 | 教育學★04011998.06(第七批) | 40 | 比較教育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41 | 學前教育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42 | 高等教育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43 | 成人教育學 | 碩士點 | |||
44 | 職業(yè)技術教育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45 | 特殊教育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46 | 教育技術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47 | 教師教育# | 博士點/碩士點 | 201206重新論證 | ||
48 | 遠程教育# | 博士點/碩士點 | 201206重新論證,升博士點 | ||
49 | 教育政策學與教育法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201206重新論證 | ||
心理學★04022000.12(第八批) | 50 | 基礎心理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51 | 發(fā)展與教育心理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52 | 應用心理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53 | 認知神經(jīng)科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201206重新論證 | ||
體育學★04032011.03 | 54 | 體育人文社會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55 | 運動人體科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56 | 體育教育訓練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57 | 民族傳統(tǒng)體育學 | 碩士點 | |||
文學05 | *語言文學★0501 | 58 | 文藝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59 |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文學05 | *語言文學★05011998.06(第七批) | 60 | 漢語言文字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61 | *古典文獻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62 | *古代文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63 | *現(xiàn)當代文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64 |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65 | *民間文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201206重新論證 | ||
66 | 兒童文學# | 碩士點 | 201206重新論證 | ||
外國語言文學★05022011.03 | 67 | 英語語言文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68 | 俄語語言文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69 | 日語語言文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70 | 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新聞傳播學☆05032006.01(第十批) | 71 | 新聞學 | 碩士點 | ||
72 | 傳播學 | 碩士點 | |||
歷史學06 | 考古學★06012011年對應調(diào)整 | 73 | 博士點/碩士點 | 按一級學科招生 | |
*史★06022011年對應調(diào)整 | 74 | 博士點/碩士點 | 按一級學科招生 | ||
世界史★06032011年對應調(diào)整 | 75 | 史學理論與外國史學史# | 博士點/碩士點 | 201206新增 | |
76 | 世界上古中古史# | 博士點/碩士點 | 201206新增 | ||
77 | 世界近現(xiàn)代史# | 博士點/碩士點 | 201206新增 | ||
理學07 | 數(shù)學★07011998.06(第七批) | 78 | 基礎數(shù)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79 | 計算數(shù)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80 | 概率論與數(shù)理統(tǒng)計 | 博士點/碩士點 | |||
81 | 應用數(shù)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物理學★07022000.12(第八批) | 82 | 理論物理 | 博士點/碩士點 | ||
83 | 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 | 博士點/碩士點 | |||
84 | 凝聚態(tài)物理 | 博士點/碩士點 | |||
85 | 光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化學★07032003.09(第九批) | 86 | 無機化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87 | 分析化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88 | 有機化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89 | 物理化學(含化學物理) | 博士點/碩士點 | |||
90 |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 博士點/碩士點 | |||
91 | 藥物化學與分子工程# | 博士點/碩士點 | 201206重新論證、更名、升博士點 | ||
天文學0704 | 92 | 天體物理 | 博士點/碩士點 | ||
93 | 天體測量與天體力學 | 碩士點 | |||
地理學★07052003.09(第九批) | 94 | 自然地理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95 | 人文地理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96 | 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tǒng) | 博士點/碩士點 | |||
97 | 自然資源# | 博士點/碩士點 | 201206重新論證 | ||
理學07 | 地理學★0705 | 98 | 全球環(huán)境變化# | 博士點/碩士點 | 201206重新論證 |
99 | 自然災害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201206重新論證 | ||
生物學★07101998.06(第七批) | 100 | 植物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101 | 動物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102 | 生理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103 | 水生生物學 | 碩士點 | |||
104 | 微生物學 | 碩士點 | |||
105 | 神經(jīng)生物學 | 碩士點 | |||
106 | 遺傳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107 | 發(fā)育生物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108 | 細胞生物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109 |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系統(tǒng)科學★07112000.12(第八批) | 110 | 系統(tǒng)理論 | 博士點/碩士點 | ||
111 | 系統(tǒng)分析與集成 | 博士點/碩士點 | |||
科學技術史(數(shù)學)☆07121981.11(*批) | 112 | 碩士點 | 按一級學科招生 | ||
生態(tài)學★07132011年對應調(diào)整 | 113 | 博士點/碩士點 | 按一級學科招生 | ||
統(tǒng)計學★07142011年對應調(diào)整 | 114 | 經(jīng)濟統(tǒng)計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201206新增 | |
115 | 應用統(tǒng)計# | 博士點/碩士點 | 201206新增 | ||
工學08 | 材料科學與工程0805 | 116 | 材料物理與化學 | 碩士點 | |
信息與通信工程0810 | 117 | 通信與信息系統(tǒng) | 碩士點 | ||
118 | 信號與信息處理 | 碩士點 | |||
控制科學與工程0811 | 119 |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 碩士點 | ||
120 | 系統(tǒng)工程 | 碩士點 | |||
121 | 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tǒng) | 碩士點 |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08122011.03 | 122 |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 博士點/碩士點 | ||
123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博士點/碩士點 | |||
土木工程0814 | 124 | 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 | 碩士點 | ||
水利工程☆08152011.03 | 125 | 水文學及水資源 | 碩士點 | ||
126 | 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 | 碩士點 | |||
測繪科學與技術0816 | 127 | 攝影測量與遙感 | 碩士點 | ||
128 | 地圖制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 | 碩士點 | |||
核科學與技術 0827 | 129 | 核技術及應用 | 博士點/碩士點 | ||
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08302003.09(第九批) | 130 | 環(huán)境科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131 | 環(huán)境工程 | 博士點/碩士點 | |||
132 | 地下水科學與工程# | 博士點/碩士點 | 201206重新論證 | ||
農(nóng)學09 | 林學0907 | 133 | 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 | 碩士點 | 按生物學一級學科的研究方向招生 |
134 | 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 | 碩士點 | |||
醫(yī)學10 | 藥學1007 | 135 | 微生物與生化藥學 | 碩士點 | 按生物學一級學科的研究方向招生 |
中藥學☆ 10082006.01(第十批) | 136 | 碩士點 | 按一級學科招生 | ||
管理學12 | 管理科學與工程☆12012003.09(第九批) | 137 | 碩士點 | 按一級學科招生 | |
工商管理☆12022011.03 | 138 | 會計學 | 碩士點 | ||
139 | 企業(yè)管理 | 碩士點 | |||
公共管理★12042003.09(第九批) | 140 | 行政管理 | 博士點/碩士點 | ||
141 | 社會醫(yī)學與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 | 博士點/碩士點 | 社發(fā)院按一級學科招生 | ||
142 | 教育經(jīng)濟與管理 | 博士點/碩士點 | |||
143 | 社會保障 | 博士點/碩士點 | 社發(fā)院按一級學科招生 | ||
144 | 土地資源管理 | 博士點/碩士點 | |||
145 | 政府經(jīng)濟管理# | 博士點/碩士點 | 201206重新論證 | ||
146 | 人力資源管理#(交叉學科) | 博士點/碩士點 | 201206重新論證、更名改交叉學科。 | ||
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 12052011.03 | 147 | 圖書館學 | 碩士點 | ||
148 | 情報學 | 碩士點 | |||
藝術學13 | 藝術學理論★13012011年對應調(diào)整 | 149 | 博士點/碩士點 | 按一級學科招生 | |
音樂與舞蹈學☆13022011年對應調(diào)整 | 150 | 碩士點 | 按一級學科招生 | ||
戲劇與影視學★13032011年對應調(diào)整 | 151 | 博士點/碩士點 | 按一級學科招生 | ||
美術學☆13042011年對應調(diào)整 | 152 | 碩士點 | 按一級學科招生 | ||
★為博士學位授權(quán)一級學科24個,☆為碩士學位授權(quán)一級學科12個,#為自主設置學科(共計20個,201206新增或重新論證)。 |
序號 | 專業(yè)學位類型 | 專業(yè)學位專業(yè)領域名稱 | 獲授權(quán)時間 |
---|---|---|---|
1 | 應用統(tǒng)計碩士 | 應用統(tǒng)計碩士 | 2010年 |
2 | 國際商務碩士 | 國際商務碩士 | 2010年 |
3 | 法律碩士 | 法律(非法學) | 2007年 |
4 | 法律(法學) | 2007年 | |
5 | 社會工作碩士 | 社會工作碩士 | 2009年 |
6 | 教育碩士 | 教育管理 | 1996年 |
7 | 學科教學(思政) | 1997年 | |
8 | 學科教學(語文) | 1996年 | |
9 | 學科教學(數(shù)學) | 1996年 | |
10 | 學科教學(物理) | 1997年 | |
11 | 學科教學(化學) | 1997年 | |
12 | 學科教學(生物) | 1997年 | |
13 | 學科教學(英語) | 2002年 | |
14 | 學科教學(歷史) | 2002年 | |
15 | 學科教學(地理) | 2002年 | |
16 | 學科教學(音樂) | 2002年 | |
17 | 學科教學(體育) | 2002年 | |
18 | 學科教學(美術) | 2002年 | |
19 | 現(xiàn)代教育技術 | 2002年 | |
20 | 小學教育 | 2004年 | |
21 | 心理健康教育 | 2007年 | |
22 | 科學與技術教育 | 2007年 | |
23 | 學前教育 | 2010年 | |
24 | 特殊教育 | 2010年 | |
25 | 體育碩士 | 體育教學 | 2005年 |
26 | 運動訓練 | 2005年 | |
27 | 漢語國際教育碩士 | 漢語國際教育碩士 | 2007年 |
28 | 應用心理碩士 | 應用心理碩士 | 2010年 |
29 | 藝術碩士 | 音樂 | 2005年 |
30 | 廣播電視 | 2005年 | |
31 | 舞蹈 | 2005年 | |
32 | 美術 | 2005年 | |
33 | 藝術設計 | 2005年 | |
34 | 翻譯碩士 | 英語筆譯 | 2009年 |
35 | 新聞與傳播碩士 | 新聞與傳播 | 2010年 |
36 | 工程碩士 | 電子與通信工程 | 2009年 |
37 | 軟件工程 | 2005年 | |
38 | 環(huán)境工程 | 2005年 | |
39 | 項目管理 | 2010年 | |
40 | 工商管理碩士 | 工商管理碩士 | 2007年 |
41 | 公共管理碩士 | 公共管理碩士 | 2001年 |
42 | 教育博士 | 學生發(fā)展與教育 | 2009年 |
43 | 教育領導與管理 | 2009年 |
(表格內(nèi)容資料來源:2015年1月北京師范大學研究生院官網(wǎng))
合作交流海外學習平臺根據(jù)2015年1月學校官網(wǎng)顯示,學校與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近300所大學、研究機構(gòu)簽署了合作協(xié)議,與美國、英國、日本、韓國及加拿大等國家的50多所大學有交換留學生項目的合作。學校先后與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美國舊金山州立大學、俄克拉荷馬大學、加拿大道森學院和舍布魯克大學、丹麥奧爾堡大學、意大利馬切拉塔大學、美國威廉瑪麗大學合作建立了7所孔子學院。長短期留學生來自100個國家和地區(qū),秋季在學長期留學生近1700人,其中學歷生占73%。
創(chuàng)新合作模式
根據(jù)2015年1月學校官網(wǎng)顯示,學校與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簽署了兩校合作協(xié)議,使該校學生可以與普林斯頓大學學生同堂上課,接受兩校大師授教。
與美國康奈爾大學、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瑞典烏普拉薩大學、洪都拉斯薩莫拉諾大學、哥斯達黎加地球大學共同建設國際課程,通過視頻會議系統(tǒng)及網(wǎng)絡教學平臺授課,實現(xiàn)了全球6所大學師生同時上課、共同研討。
發(fā)起國際青年領袖成長營,由牛津大學、伯明翰大學等世界名校及北京師范大學共同參與打造大學生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研究平臺,培養(yǎng)能為社會、國家及全人類發(fā)展承擔責任的未來青年領袖。
舉辦北京師范大學牛津“領導力與創(chuàng)新力”暑期班,通過教授講座、學生討論及成果展示、專家點評等,讓學生足不出戶就能參與國際學術對話,獲得課程學分,以及牛津大學頒發(fā)的項目結(jié)業(yè)證書。
與法國雷恩高等商學院、里昂第二大學,德國羅伊特林根應用技術大學歐洲商學院等簽署協(xié)議,支持瀚德實驗班學生交流和修讀雙學位項目,以及赴法國、德國公司實習。
與聯(lián)合國國際貿(mào)易法委員會亞洲和太平洋地區(qū)區(qū)域中心簽署校級聯(lián)合電子商務認證證書項目協(xié)議書。
根據(jù)2015年1月學校官網(wǎng)顯示,學校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4個(其中聯(lián)合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9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10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5個、北京市工程中心2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7個、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個。
科研平臺類別 | 科研平臺名稱 | ||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 教師教育研究中心 | 比較教育研究院 | |
發(fā)展心理研究所 | 文藝學研究中心 | ||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 | 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研究中心 | ||
價值與文化研究中心 | |||
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 北京文化發(fā)展研究院 | 首都教育經(jīng)濟研究院 | |
國家重點實驗室 | 遙感科學實驗室 | 認知神經(jīng)科學與學習實驗室 | |
環(huán)境模擬與污染控制實驗室 | 地表過程與資源生態(tài)實驗室 | ||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環(huán)境演變與自然災害實驗室 | 細胞增殖及調(diào)控生物學實驗室 | |
生物多樣性與生態(tài)工程實驗室 | 射線束技術與材料改性實驗室 | ||
水沙科學實驗室 | 放射性藥物實驗室 | ||
數(shù)學與復雜系統(tǒng)實驗室 | 理論及計算光化學實驗室 | ||
"移動學習"教育部-*移動聯(lián)合實驗室 | |||
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 應用實驗心理學實驗室 | 環(huán)境遙感與數(shù)字城市實驗室 | |
應用光學實驗室 | 中藥資源保護與利用實驗室 | ||
基因工程藥物及生物技術實驗室 | 教育技術學實驗室 | ||
抗性基因資源與分子發(fā)育實驗室 | 能量轉(zhuǎn)換與存儲材料實驗室 | ||
城市綠色發(fā)展科技戰(zhàn)略研究實驗室 | 文化遺產(chǎn)數(shù)字化保護與虛擬現(xiàn)實實驗室 | ||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防沙治沙 | 數(shù)字學習與教育公共服務 | |
虛擬現(xiàn)實應用 | 地下水污染控制與修復 | ||
天然藥物 | |||
北京市工程中心 | 北京市防沙治沙工程技術中心 | 生態(tài)服務產(chǎn)業(yè)規(guī)劃與設計北京高等學校工程研究中心 | |
其它省部級平臺 | 腦科學與認知科學教育部網(wǎng)上合作中心 | 北京市輻射中心 | |
高等學校蛋白質(zhì)組學研究院 | 首都科技條件平臺—北京師范大學研發(fā)試驗服務基地 |
(表格內(nèi)容資料來源:2015年1月北京師范大學科學技術處官網(wǎng))
科研成果人文社科研究根據(jù)2015年1月學校官網(wǎng)顯示,學校社會科學總論位列ESI世界前1%;“十二五”期間,累計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20項,位居全國第五;2013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第二批)申報中,立項數(shù)單批次位列全國*;“十二五”期間,累計獲得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課題攻關項目10項,位居全國*;連續(xù)三年到位科研經(jīng)費過億;“十二五”期間,該校為*單位發(fā)表的CSSCI論文居全國高校第四位;在第六屆全國高等學校研究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評選中獲獎26項,居全國前列;在第十二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評選中獲獎27項,其中一等獎9項,位列北京市*;一代宗師白壽彝教授任總主編的22卷本、1200多萬字的巨著《*通史》,被譽為“20世紀*史學的壓軸之作”。
自然科學研究
“十一五”期間,該校自然科學研究領域共獲準主持*科技項目(課題)773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各類項目共679項,國家“973”項目、重大科學研究計劃課題23項,國家“863”計劃課題26項,國家科技支撐項目、行業(yè)公益性專項29項,國家科技計劃重大專項6項,國家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3項,國際合作項目7項,有4人次作為首席科學家;*科技論文與引文數(shù)據(jù)庫收錄的該校為*單位的論文為4333篇,SCI論文3062篇,EI論文1649篇;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項、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一等獎5項、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二等獎4項、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三等獎1項。
2012-2014年,該校獲準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各類項目498項,國家“973”項目、重大科學研究計劃課題35項,首席科學家6人,國家科技支撐項目、行業(yè)公益性專項25項,國家基礎性工作專項重點項目1項,國家重大專項2項,國際合作項目4項。擁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chuàng)新研究群體5個。該校作為*完成單位獲得*及省部級科技獎勵共10項,其*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 項,承擔國家重大科研任務及科研創(chuàng)新能力不斷提升。
2011-2014年,以該校為*單位發(fā)表的SCI論文2530余篇,EI論文1260余篇,CPCI-S論文620篇,是國家科技創(chuàng)新的重要力量。
學術資源學術期刊《北京師范大學學報》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分為兩種期刊:《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均由北京師范大學主辦,入選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
《比較教育研究》
由北京師范大學主辦,入選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教育類核心期刊、CSSCI來源期刊、*期刊網(wǎng)來源刊。
《教師教育研究》
由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教育部高等學校師資培訓交流北京中心主辦,入選*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CSSCI來源期刊、*期刊網(wǎng)來源刊。
《教育學報》
由北京師范大學主辦,入選全國中文核心期刊、CSSCI來源期刊、*期刊網(wǎng)來源刊。
《*教師》
由北京師范大學主辦,入選*期刊網(wǎng)來源刊。
館藏資源
截至2013年底,該館共藏有包括中外文圖書、期刊、學位論文等在內(nèi)的印本文獻448.7萬余冊;引進各類型中外文數(shù)據(jù)庫293個,中外文全文電子期刊8.1萬余種、學位論文484.8萬篇、中外文電子圖書647.2萬余冊,建設各類型特色館藏資源數(shù)據(jù)庫26個;藏有古籍線裝書3萬余種37萬余冊,還藏有十八至十九世紀乃至更早的西文古籍,其中善本古籍3300余種,尤以地方志類和叢書類書為特色,已有126種古籍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藏有清末以來政府及各地有關教育事業(yè)的法規(guī)、文件、圖表、報告等,基礎教育教材及其相關資料是館藏中的獨特部分,其中所藏清末及民國時期的中小學教材尤為珍貴,所藏基礎教育教材8717種26219冊,其中清末及民國時期的中小學教材、課程標準等2626種6154冊。
1950年8月30日,在迎接新*誕生一周年之際,北京師范大學打算改換校徽,校長林礪儒給毛主席寫信:“我校擬更換徽章,隨函附呈徽章式樣一枚,恭請惠題‘北京師范大學’六字,藉光黌宇,永寶紀念”,并隨信給毛主席送上宣紙一張。不久,北京師范大學就收到了毛主席的題字。凡三行。右上角有毛主席寫的“送師大校長”字樣,并在其中一行字后畫一圓圈,寫上“一般用”,也就是說,毛主席滿意的是畫圓圈的這一行字。 由毛澤東題寫的“北京師范大學”校名,可以用“超凡脫俗,狂放不羈”來形容。其具有自己特異的風貌,而又不受歷代書家的思想鉗制,自信、果敢一覽無遺,以無法而求有法。在毛澤東題寫的各個大學校名中,“北京師范大學”是較優(yōu)秀的作品之一,如果用一個字來形容,就是“挺”。毛澤東的書法力道沉穩(wěn),字形又如昂首挺拔的戰(zhàn)士,中宮緊收,舒展有致,開闔向背之間仿佛置身唐法宋意之間。 此六字,三疏三密,對比自然天成,點畫輕重徐疾與用筆的跳躍感十足,由此來說,稱這幅作品作為毛澤東較具代表性的大學校名題名便實至名歸。 |
校標
校標含義:校徽標志物為一木鐸,“鐸”出現(xiàn)于夏商,是一種以金屬為框的響器,古代用以木為舌的木鐸宣布政令,后來木鐸就成了教師的指謂。《論語》記載:“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后人將此說法擴展,稱老師為執(zhí)掌木鐸的人,“木鐸”是以一直作為北師大的校徽標志物。 |
學為人師 行為世范校訓內(nèi)涵:校訓為著名史學家啟功所擬。“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是*知識分子人格修養(yǎng)的標準和精神追求,又是啟功70多年從教生涯中的一個感悟。啟功闡釋它最基本的含義就是“所學要為世人之師,所行應為世人之范”。學是指每位師生應具有的學問、知識和技能,學為人師,就是要使“學”能成為后學的師表。行是指每位師生應具有的品行,行為世范,就是要方方面面,時時刻刻,都光明正大,能夠成為社會中的模范。他指出,校訓沒有任何人執(zhí)行考試、考察、判分、評選,實踐校訓關鍵在于師生的自覺性。所學能否真正成為師表,并不是“職稱”、“級別”所能衡量或代表;所行能否真正成為模范,也不待旁人選舉出來,而是要隨時捫心自問,有沒有可慚愧的思想行動。 |
《北京師范大學校歌》 |
詞:梁振華、王林晚 曲:馮廣映木鐸金聲世所崇,學為人師,教化從容;行為世范,砥礪無窮。國運昌,民智弘,育人興邦肩任重。巍巍師大,巍巍師大,兼濟天下氣如虹。巍巍師大,巍巍師大,育人興邦肩任重。育才宏基千秋頌,學為人師,教化從容;行為世范,砥礪無窮。立天地,展鯤鵬,薪火相傳志恢弘。巍巍師大,巍巍師大,治學修身樂為公。巍巍師大,巍巍師大,薪火相傳志恢弘。薪火相傳志恢弘。 |
北京師范大學是教育部確定的首批全國大學生文化素質(zhì)教育基地。學校校園文化以文化節(jié)、學術節(jié)、體育節(jié)和藝術節(jié)為主要格局,以文體競賽、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志愿服務和社會實踐為主要內(nèi)容,打造了一批滿足學生成長和發(fā)展需求的精品活動。
在教育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yōu)秀成果評選中:2005年,心理健康者協(xié)會獲全國高校“優(yōu)秀學生社團標兵”稱號;2007年,“5·25 大學生心理健康節(jié)”獲一等獎;2010年,“白鴿青年志愿者協(xié)會實踐育人的探索”獲特等獎;2007年,北國劇社《棗樹》獲共青團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2011年,《較后的小丑》獲北京市大學生戲劇節(jié)四項大獎;2012年,北國劇社和學生轎廂管樂團雙雙獲“北京市大學生藝術團”稱號。
北京師范大學是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是一所以教師教育、教育科學和文理基礎學科為主要特色的著名學府。學校的前身是1902年創(chuàng)立的京師大學堂師范館,1908年改稱京師優(yōu)級師范學堂,獨立設校。1912年改名為北京高等師范學校。1923年更名為北京師范大學,成為*歷史上*所師范大學。1931年、1952年北平女子師范大學、輔仁大學先后并入北京師范大學。
百余年來,北京師范大學始終同中華民族爭取獨立、自由、民主、富強的進步事業(yè)同呼吸、共命運,在“五?四”、“一二?九”等愛國運動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以李大釗、魯迅、梁啟超、錢玄同、吳承仕、黎錦熙、陳垣、范文瀾、侯外廬、白壽彝、鐘敬文、啟功、胡先骕、汪堃仁、周廷儒等為代表,一大批名師先賢在這里弘文勵教。經(jīng)過百余年的發(fā)展,學校秉承“愛國進步、誠信質(zhì)樸、求真創(chuàng)新、為人師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校訓精神,形成了“治學修身,兼濟天下”的育人理念。
“七五”、“八五”期間,北京師范大學被確定為國家首批重點建設的十所大學之一。“九五”期間,又被首批列入“211工程”建設計劃。2002年百年校慶之際,教育部和北京市決定重點共建北京師范大學,北京市第九次黨代會將北京師范大學列入支持建設的世界一流大學的行列。“十五”期間,學校進入國家“985工程”建設計劃。
北京師范大學得到黨和政府的關心和支持。新*成立后,毛澤東主席題寫校名并指示,“北京師范大學應當進一步發(fā)展,培養(yǎng)更多的合格師資;教育行政部門要為師大提供有利條件,使師大在各方面為全國高等師范院校起示范作用。”1977年9月,鄧小平同志在與教育部負責同志談話中指出:“師范大學要辦好,……不辦好師范教育,教師就沒有來源。”1992年9月9日,江澤民同志視察北京師范大學,并題寫“吸收和借鑒人類文明的一切優(yōu)秀成果,譜寫*教育的新篇章”。在建校一百周年慶祝大會上,江澤民同志代表黨和國家高度評價了北師大百年來為我國社會與教育的發(fā)展所做的巨大貢獻,提出了教育創(chuàng)新的重要思想。2005年2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元宵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上,胡錦濤總書記專門向鐘秉林校長詢問北師大的發(fā)展情況。2006年5月4日,溫家寶總理與我校學子共度五四青年節(jié)。2007年7月23日,溫家寶總理在我校落實師范生免費教育政策有關情況的報告上做了長篇重要批示:“教育部、財政部等有關部門一定要高度重視,加強指導,大力支持,努力把這項改革搞好。”2007年9月9日,溫家寶總理再次來我校與師生親切座談,并就教育改革和師范生培養(yǎng)問題發(fā)表了重要講話,為師范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
黨委領導 | |
職務 | 姓名 |
黨委書記 | 劉川生 |
黨委副書記 | 王炳林、田輝、劉利 |
黨委常委 | 劉川生、董奇、史培軍、王炳林、陳光巨、田輝、郝芳華、劉利、曹衛(wèi)東、楊耕、張凱 |
行政領導 | |
校長 | 董奇 |
常務副校長 | 史培軍 |
副校長 | 陳光巨、葛劍平、郝芳華、曹衛(wèi)東、楊耕、張凱 |
校長助理 | 陳麗、涂清云、張強 |
(表格內(nèi)容資料來源:2015年1月北京師范大學官網(wǎng))
歷任領導時期 | 姓名 | 職務 | 任職時間 | 備注 |
---|---|---|---|---|
京師大學堂師范館 | 張百熙 | 管學大臣 | 1902.12—1904.05 | |
京師大學堂優(yōu)級師范科 | 張百熙 | 管學大臣 | 1904.05—1908.05 | |
京師優(yōu)級師范學堂 | 陳問咸 | 監(jiān)督 | 1908.05—1912.05 | |
北京高等師范學校 | 陳寶泉 | 校長 | 1912.05—1920.12 | |
鄧萃英 | 校長 | 1920.12—1921.10 | ||
李建勛 | 校長 | 1921.10—1922.11 | ||
國立北京師范大學 | 范源濂 | 校長 | 1923.11—1924.09 | |
張貽惠 | 校長 | 1925.10—1927.07 | ||
國立京師大學校師范部 | 張貽惠 | 校長 | 1927.08—1928.11 | |
國立北平大學*師范學院 | 黎錦熙 | 校長 | 1928.11—1929.01 | |
張貽惠 | 校長 | 1929.01—1929.08 | ||
國立北平師范大學 | 張貽惠 | 校長 | 1929.08—1930.02 | |
李煜瀛 | 校長 | 1930.02—1930.12 | 未到任由李蒸代理 | |
徐炳昶 | 校長 | 1931.02—1932.05 | ||
李蒸 | 校長 | 1932.07—1937.09 | ||
國立西安臨時大學教育學院 | 李蒸 | 院長 | 1937.10—1938.06 | |
國立西北聯(lián)合大學師范學院 | 李蒸 | 院長 | 1938.07—1939.07 | |
國立西北師范學院 | 李蒸 | 院長 | 1939.08—1945.08 | |
黎錦熙 | 院長 | 1945.08—1946.06 | ||
國立北平師范學院 | 袁敦禮 | 院長 | 1946.07—1948.11 | |
國立北平師范大學 | 袁敦禮 | 院長 | 1948.11—1948.12 | |
北平師范大學 | 湯璪真 | 代理校長 | 1949.01—1949.05 | |
黎錦熙 | 校務委員會主席 | 1949.05—1950.02 | ||
北京師范大學 | 林礪儒 | 校長 | 1949.05—1950.02 | |
陳垣 | 校長 | 1952.10—1971.06 | ||
王梓坤 | 校長 | 1984.05—1989.05 | ||
方福康 | 校長 | 1989.05—1995.05 | ||
陸善鎮(zhèn) | 校長 | 1995.05—1999.07 | ||
袁貴仁 | 校長 | 1999.07—2001.04 | ||
鐘秉林 | 校長 | 2001.04—2012.07 | ||
董奇 | 校長 | 2012.07—至今 |
(表格內(nèi)容資料來源:2015年1月北京師范大學官網(wǎng))
姓名 | 任職時間 |
---|---|
劉明哲 | 1949 — 1950 |
臧 權(quán) | 1950.05 — 1950.10 |
丁浩川 | 1950.10 — 1953 |
李開鼎 | 1954 — 1955 |
張 斧 | 1956 — 1956.12 |
何錫麟 | 1956 — 1957 |
劉墉如 | 1957 — 1964 |
程今吾 | 1964 — 1975 |
高 沂 | 1975 — 1977.10 任代理書記 |
賈 震 | 1977.10 — 1980.10 |
聶菊蓀 | 1980.10 — 1983.10 |
陳靜波 | 1983.10 — 1985.12 |
方福康 | 1985.12 — 1989.04 |
周之良 | 1990.08 — 1996.09 |
袁貴仁 | 1996.10 — 2000.02 |
陳文博 | 2000.02 — 2005.06 |
劉川生 | 2005.06 — 至今 |
(表格內(nèi)容資料來源:2015年1月北京師范大學官網(wǎng))
溫馨提醒:文章觀點來源網(wǎng)絡,隨時光飛逝,歲月變遷,準確性、可靠性、難免有所變動,因此本文內(nèi)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