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師范大學,學校概況,返回上一級,返回上一級。安慶師范大學。
安慶師范大學。
學校占地面積 2858 畝(其中龍山校區 2678 畝,菱湖校區 180 畝)。現有教職工 120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800余人,擁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400余人。現有*教學名師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省級教學名師、省跨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省拔尖人才和骨干教師等各類優秀人才110余人;現有省級精品課程17門、校級精品課程22門。設有文學院、外國語學院、政法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人文與社學學院、美術學院、音樂學院、黃梅劇藝術學院、教育學院、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計算機與信息學院、物理與電氣工程學院、化學化工學院、資源環境學院、體育系、生命科學系等 16 個院系和繼續教育學院、 42個本科專業、 45 個專科專業。全日制在校生 17500余 人。圖書館藏書 177.3 萬冊,中外文期刊 7277 種。設有鄧小平理論研究所等 11 個科研機構,出版《安慶師范學院學報》、《安慶師院報》、《古籍整理》等報刊。
谷壽平 | 陳文貞 | 汪輝滿 | 王靜宜 | 孫慷 |
董小安 | 呂振生 | 嚴運啟 | 饒玉流 | 李克誠 |
嵇玉 | 佛六一 | 錢忠 | 沈鴻 | 陳黨生 |
石冰 | 張平鋒 | 張寧 | 黃燦 | 程昆海 |
趙松林 | 唐文生 | 羅偉 | 江喆 | 錢進 |
徐興鋒 | 胡永紅 | 周繼明 | 吳智慧 | 陳良驥 |
院系設置設有文學院、外國語學院、政法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人文與社學學院、美術學院、音樂學院、黃梅劇藝術學院、教育學院、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計算機與信息學院、物理與電氣工程學院、化學化工學院、資源環境學院、體育系、生命科學系等 16 個院系和繼續教育學院。
文學院于2003年9月設立,其前身為1977年秋建立的安慶師范學院中文系,是安慶師范學院歷史悠久的院系之一。經過三十年的建設與發展,文學院的辦學規模和辦學層次有了很大的提高,現有教職工97人,在校學生兩千余人,開設漢語言文學、對外漢語、新聞學和現代文秘四個專業,辦學層次有研究生、本科、專升本和專科。文學院共有文藝理論(含比較文學)教研室、現當代文學教研室、語言學教研室、古代文學教研室、寫作學教研室、大學語文教研室、新聞學教研室、對外漢語教研室等8個教研室。古代文學學科1998年被評為安慶師范學院首批重點學科,2001年被評為“安徽省重點課程”,2004年又被評為“安徽省精品課程”。此后,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程、文學概論課程、古代漢語課程分別在2005年、2006年和2007年相繼被評為“安徽省精品課程”;2006年現代漢語課程被評為“安慶師范學院精品課程”。文學院現有藏書四萬五千余冊,各種期刊七百多種,為教學和科研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外國語學院成立于2003年,前身為外語系,創建于1977年冬,是該校最早設立的5個系之一。經過三十年的發展,該院現擁有本科英語教育專業(38個班)和應用英語專科(2個班)共40個班,學生1656人,另有與文學院合辦的對外漢語專業5個班,學生308人。此外,已成功申報的法語專業將于2007年秋季招生。目前,正積極申報英語語言文學碩士點,分為英美文學、英語語言學和英語學科教學論三個方向。該院現有專任教師100人;設有 十一個教研室;擁有各類語言實驗室25個;圖書資料室中外文圖書25554冊,中外文期刊60種。
政法學院是在原安慶師范學院馬克思主義教研室和政法經濟系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學院設有鄧小平理論、哲學、理論法學、民商經濟法學和政治學五個專業課教研室;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中國近代史綱要和形勢與政策五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研室;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指導小組;以及黨團辦公室、行政辦公室、資料室、法律服務中心等教研、行政、教輔和咨詢機構。安慶師范學院鄧小平理論和 “ 三個代表 ” 重要思想研究所、 思想政治課教研部掛靠本院。學院現有教職工 81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 29人,講師 32 人,助教7人。博士 15人(含在讀),碩士40人(含在讀)。資料室現有藏書 30000 多冊,各類期刊 200 多種。
經管學院設有經濟學、市場營銷、國際貿易、物流管理、管理學五個教研室和一個經濟管理實驗室,以及黨團辦公室、行政辦公室、資料室等教研、行政機構。安慶師范學院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所、現代企業管理研究所均掛靠本院。學院現有專任教師36人,教授2人,高級工程師1人,副教授10人,講師21人,擁有碩士以上高學歷教師達90%。資料室藏書三萬余冊,中外文期刊200多種。 經濟與管理學院現有國際經濟與貿易、市場營銷、物流管理3個全日制本科專業,市場營銷、物流管理2個全日制專科專業,經濟管理、會計學、市場營銷等3個成人教育專科專業和1個成人教育本科專業(會計學專升本)。
人文與社會學院在歷史系基礎上建立。該院下設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史、人文教育、社會工作、中教法、旅游管理等教研室及歐美文化研究所、陳獨秀研究所等研究機構和社會工作實驗室、青少年成長與發展援助服務中心等。該院現有專業教師41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8人,博士8人,碩士21人。在校本專科學生 940人。資料室現有藏書24442冊,學生出版刊物有《史苑新叢》、《潛流》、《路》、《皖江社工》等。該院現招生專業有歷史學、人文教育、社會工作本科及旅游管理專科。
計算機與信息學院現設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系統與信息管理和通信工程等三個專業,學院下設計算機系、計算中心和實驗中心。計算機系下設計算機軟件與理論、計算機體系結構 、計算機基礎教學、通信與網絡、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五個教研室。計算機與信息學院是一個十分年輕的學院,擁有一支年青的、朝氣蓬勃的教職工隊伍,承擔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和全院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基礎教學的全部教學任務。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已培養了4屆專科畢業生,6屆本科畢業生,其中考取碩士研究生(含雙學位)75人,畢業生中有6人已赴美國、加拿大、英國攻讀碩士、博士學位,考取博士后3人。全系現有全日制本科26個班,在校生1400多人。
研究生院含有5個一級學科、22個專業方向。一級學科
政治學(0302)
政治學理論 | 1.社會變遷與政治發展 | 2.公共政策與農村問題 | 3.中西政治思想比較 |
中外政治制度 | 1.當代中國政治與政府 | 2.比較政治制度 | 3.憲政制度與政府管理 |
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 | 1.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 |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 3.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 |
中共黨史 | 1.黨的建設與當代中國發展 | 2.中國共產黨執政理論與實踐 | 3.安徽歷史人物與中共黨史 |
文藝學 | 1.文學基本理論 | 2.中國古代文論 | 3.文藝美學 | 4.西方文論 |
中國古代文學 | 1.先秦文學 | 2.唐宋詩詞與詩學 | 3.明清文學與文論 | 4.近代文學與安徽文化 |
中國現當代文學 | 1.中國現當代文學社團與流派研究 | 2.中國現當代小說研究 | 3.中國現當代戲劇與影視文學研究 | 4.中國現當代詩歌散文研究 |
中國古典文獻學 | 1.語言學文獻研究 | 2.文學文獻與文化研究 | 3.史學文獻與文化研究 | |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 1.比較詩學 | 2.二十世紀中西文學比較 | 3.明清中西比較文化與文學 | |
漢語言文字學 | 1.漢語語法學與修辭學 | 2.文字學與訓詁學 | 3.漢語方言學 | |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 1.語言規范與對外漢語教學 | 2.漢語語用學 | 3.方言與文化 |
基礎數學 | 1.代數學 | 2.算子理論 | 3.偏微分方程 | 4.代數圖論 |
計算數學 | 1.機器視覺與圖形圖像處理技術 | 2.智能計算與決策 | 3.科學與工程計算 | |
信息處理與科學計算 | 1.圖形圖像處理 | 2.科學計算與數據可視化 | 3.智能計算與信息處理 | |
應用數學 | 1.非線性微分方程及其應用 | 2.編碼與密碼 | ||
運籌學與控制論 | 1.網絡優化 | 2.非線性控制系統理論及其應用 | ||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 1.隨機環境中的馬氏鏈與極限理論 |
無機化學 | 1.超分子化學 | 2.納米材料化學 | 3.功能配合物化學 | 4.有機-無機雜化固體材料 | 5.生物無機化學 | 6.生物抗性化學 |
分析化學 | 1.色譜及新型分離分析技術 | 2.現代光譜分析 | 3.電化學分析與傳感器 | 4.現代環境分析 | 5.生物及藥物分析 | |
有機化學 | 1.現代有機合成 | 2.有機功能材料 | 3.液晶化學 | 4.生物活性有機物提取 | 5.精細化學品合成 | |
物理化學 | 1.功能材料的合成與應用 | 2.催化與化學動力學 | 3.生物物理化學 | 4.精細催化材料合成與應用 | 5.材料物理化學 | |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 1.功能與智能高分子材料 | 2.醫用與藥用高分子材料 | 3.無機高分子材料 | 4.天然及環境友好高分子材料 | ||
環境化學 | 1.環境材料化學 | 2.環境分析化學 | 3.污染控制化學 | |||
化學生態學 | 1.動物化學生態學 | 2.生態生物化學 |
統計學 | 1.統計學習與預測 | 2.統計計算 | 3.應用概率與數理統計 | 4.管理統計與企業發展 |
學校注重加強對外交流,先后接待日、美、德、英、墨西哥等國家和香港、臺灣等地區專家學者來訪和講學;邀請日、美籍教師來校舉辦日語培訓班和英語培訓班。自 1993 年開始常年聘請外籍教授授課,并經常向國外派遣進修人員和訪問學者。學校與美國阿拉巴馬州立大學、明尼蘇達州立大學和德國洪堡研究院建立了合作關系。學校與美國奧古斯堡大學、土耳其杜姆魯普納爾大學等國外高校結成友好合作學校,在交流教師、教學、科研等方面開展了實質性合作。
2015年9月10日,教育部發文:根據《教育部關于“十二五”期間高等學校設置工作的意見》的部署和要求,2015年審批設置中東部地區本科學校,同時審批部分獨立學院轉設為獨立設置民***學校。決定,其中:安慶師范學院擬更名為安慶師范大學。
2016年3月,經教育部批準, 安慶師范學院更名為安慶師范大學。
類型 | 級別 | 名稱 |
---|---|---|
重點實驗室 | 省級 | 光電磁功能配合物和納米配合物安徽省重點實驗室 |
光電磁功能材料安徽省重點實驗室 | ||
皖西南生物多樣性研究與生態保護安徽省重點實驗室 | ||
智能感知與計算安徽省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 | ||
水生生物保護與水生態修復安徽省高等學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協同創新中心 | 省級 | 石油化工新材料協同創新中心 |
工程研究中心 | 省級 | 安慶師范大學生物芯片工程中心 |
安徽省油脂化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安徽省玻璃纖維電子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安徽省汽車變速操縱機構總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安徽省鋁包容缸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安徽省電子銅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安徽省數控系統及多軸數控機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安徽省氰化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研究所(中心) | 校級 | 皖江歷史文化研究中心 |
桐城派與桐城文化研究中心 | ||
黃梅戲藝術發展研究中心 | ||
鄉村基礎教育研究中心 | ||
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所 | ||
現代企業管理研究所 | ||
歐美文化研究所 | ||
區域規劃與環境科學研究所 | ||
黃梅戲與民間文化研究中心 | ||
應用生物研究所 | ||
計算機應用開發研究所 | ||
統計學研究所 | ||
信息與計算交叉學科研究中心 | ||
英語教師教育研究所 | ||
俗字研究中心 | ||
淡水生態研究所 | ||
全國教師教育學會師范學院協作委員會 | ||
應用物理研究所 | ||
應用化學研究所 | ||
泛長三角區域合作研究中心 | ||
古籍整理研究所 |
序 號 | 獎勵名稱 | 作者 | 成果名稱 | 等級 | 頒發單位 | 獲獎時間 |
1 | 國家科技進步獎 | 黃曉華 | 催化劑物性變量的耦合調控對重油制低碳烯烴的反應優化及工業實現 | 二等獎 | 國務院 | 2011 |
2 | 國家科技進步獎 | 韓邦興 | 中藥材生產立地條件與土壤微生態環境修復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 二等獎 | 國務院 | 2014 |
3 | 安徽省社會科學文學藝術出版獎 | 朱士群 | 當代中國社會思潮: 回應與引領 | 二等獎 | 安徽省人民政府 | 2011 |
4 | 安徽省社會科學文學藝術出版獎 | 羅本琦汪青松 |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機制論 | 二等獎 | 安徽省人民政府 | 2011 |
5 | 安徽省社會科學文學藝術出版獎 | 方錫球 | 從傳統到現代:人文立場與詩學關懷 | 三等獎 | 安徽省人民政府 | 2011 |
6 | 安徽省科學技術獎 | 何池洋 | 新型印跡分離材料及分離方法 | 三等獎 | 安徽省人民政府 | 2011 |
7 | 安徽省科學技術獎 | 陳友存 | 新型磁性配合物功能材料的定向制備及性質研究 | 三等獎 | 安徽省人民政府 | 2012 |
8 | 安徽省社會科學文學藝術出版獎 | 張祥穩 | 清代乾隆時期自然災害與荒政研究 | 三等獎 | 安徽省人民政府 | 2014 |
9 | 安徽省社會科學文學藝術出版獎 | 閔永新 |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現狀與展望 | 三等獎 | 安徽省人民政府 | 2014 |
10 | 安徽省社會科學文學藝術出版獎 | 羅本琦 | 論馬克思主義的和諧理念 | 三等獎 | 安徽省人民政府 | 2014 |
11 | 安徽省社會科學文學藝術出版獎 | 王永兵 | 論新時期女性小說性別主體的建構 | 三等獎 | 安徽省人民政府 | 2014 |
12 | 安徽省社會科學文學藝術出版獎 | 王愛菊 | “去沖突化”教學及其批判 | 三等獎 | 安徽省人民政府 | 2014 |
13 | 安徽省社會科學文學藝術出版獎 | 金松林 | 悲劇與超越 ——海子詩學新論 | 二等獎 | 安徽省人民政府 | 2014 |
14 | 安徽省科學技術獎 | 張杰 | 10 萬 m 3儲油罐油泥清洗回收成套設備 | 二等獎 | 安徽省人民政府 | 2014 |
15 | 安徽省科學技術獎 | 吳甘霖 | 物種共存理論及其在生物多樣性保護中的應用 | 三等獎 | 安徽省人民政府 | 2014 |
16 | 北京市科學技術獎 | 朱慶豐 | 遺傳性耳聾基因診斷芯片的研制及其臨床應用 | 二等獎 | 北京市人民政府 | 2014 |
17 | 中國商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 | 江善和 | 高安全周界安防系統關鍵技術及產業化 | 特等獎 | 中國商業聯合會 | 2014 |
18 | 安徽省科學技術獎 | 安慶師范學院 | 高硫冶煉煙氣綠色高效制酸關鍵技術及產業化 | 一等獎 | 安徽省人民政府 | 2015 |
19 | 安徽省科學技術獎 | 杜榮斌 | 高性能線路板及新型鋰電池用環保型電子銅箔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 | 一等獎 | 安徽省人民政府 | 2015 |
20 | 安徽省科學技術獎 | 吳 瓊 | 濕簾蒸發式冷氣機關鍵技術研究 | 三等獎 | 安徽省人民政府 | 2015 |
21 | 安徽省科學技術獎 | 安慶師范學院 | 酶催化合成丁位癸內酯香料研發及產業化 | 三等獎 | 安徽省人民政府 | 2015 |
22 | 安徽省科學技術獎 | 王 彥 | 多給體金屬有機晶態材料的設計、制備和性質研究 | 三等獎 | 安徽省人民政府 | 2015 |
23 | 安徽省科學技術獎 | 徐志兵 | 堿性電池隔膜紙的研制 | 三等獎 | 安徽省人民政府 | 2015 |
24 | 安徽省科學技術獎 | 吳 夏 | 金屬團簇及金屬配合物的結構與性質研究 | 三等獎 | 安徽省人民政府 | 2015 |
館藏資源
截至2015年8月,學校圖書館館藏紙質文獻總量為223萬余冊(包括各院系資料室圖書和古籍),電子圖書105萬種,各類紙質期刊1995種。
館藏古籍中,有明清刻本和比較完整的桐城派名家文獻。價值較高的大型文獻有《四庫全書》、《續修四庫全書》、《四庫存目叢書》、《古今圖書集成》、《四部叢刊》、《大藏經》、《申報》和《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等。數字資源包括網上報告廳、萬方數據創新資源服務系統、讀秀知識庫、銀符考試數據庫、龍源電子期刊閱覽室、超星名師講壇數據庫、慧科新聞數據庫、超星移動圖書館、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庫克數字音樂圖書館、國研網、晚晴民國時期期刊全文數據庫、超星數字圖書館、博云系統等中文數據庫以及EBSCO ASP+BSP全文期刊數據庫、Springer Link電子期刊數據庫、ProQuest Dialog數據庫、國道外文專題數據庫、數圖外文原版電子圖書數據庫、Elsevier ScienceDirect數據庫等外文數據庫,內容涵蓋電子圖書、期刊、學位論文、報紙、學術報告、課程、題庫等多種數據庫類型。
管理服務方面,2002年,圖書館引入“匯文管理系統”,實現計算機集成化管理;2013年,開通“移動圖書館”,使讀者可以通過移動終端訪問圖書館的館藏資源,實現在線閱讀、查詢、續借、預約和新書征訂推介等。
《安慶師范大學學報》是安慶師范大學主辦的學術
理論期刊。社會科學版創刊于1982年10月,1985年公開發行,1999年由季刊改為雙月刊,2008年由雙月刊改為月刊,2012年恢復雙月刊。重點欄目和特色欄目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陳獨秀研究”、“桐城派研究”、“皖江文化研究”等。自然科學版創刊于1982年10月,1995年公開發行,為季刊。
《安慶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和自然科學版均被國家火炬計劃項目《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全文收錄。并同時獲得“安徽省優秀期刊”稱號。
職務 | 姓名 |
黨委書記 | 何小祥 |
黨委副書記、院長 | 朱士群 |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 殷紅 |
黨委委員、副院長 | 閔永新,張群,汪時珍,劉友忠 |
近年來,學校以鄧小平理論和 " 三個代表 " 重要思想為指導,以本科師范教育為主體,以教學為中心,以育人為根本,堅持規模、質量、結構、效益的協調發展,實施學科強校、質量立校、特色興校三大戰略,大力推進 " 人才工程 " 、 " 名師工程 " 、 " 精品工程 " ,努力構建"平安校園"、"文明校園"、"和諧校園",辦學條件不斷改善,辦學水平不斷提高,辦學實力顯著增強,社會聲譽越來越好,學生培養質量不斷提高,歷屆畢業生考研率都超過同類院校平均水平。 2005 年 6 月,在 " 首屆全國計算機仿真大獎賽 " 中,學校從 150 多所院校、科研所共 600 多支參賽隊伍中脫穎而出,榮獲全國第二名; 2006 年 9 月,在 " 第二屆全國計算機仿真大獎賽 " 中,學校再次榮獲二等獎。在教育部主辦的全國首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中,學校獲優秀組織獎和一個二等獎、一個三等獎;在教育部主辦的全國首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高校藝術教育科學論文評選中,學校教師獲一、二、三等獎各一個。在"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中,學校榮獲銅獎。
溫馨提醒:文章觀點來源網絡,隨時光飛逝,歲月變遷,準確性、可靠性、難免有所變動,因此本文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