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歷史,301醫院,地理位置,解放軍醫學院。解放軍總醫院。
解放軍醫學院,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
解放軍301醫院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的俗稱,前身是中國協和醫學院第二臨床學院,是全軍規模*綜合性醫院,也是國家重要保健基地之一,負責中央、軍委和總部的醫療保健工作,承擔全軍各軍區疑難病的診治,醫院同時也面向地方收治來自全國的地方病人。1953年10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衛生部決定將“中國協和醫學院第二臨床學院”改為“軍委直屬機關醫院”。1954年7月,總后勤部衛生部將“軍委直屬機關醫院”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〇一醫院”。1957年6月,國防部批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〇一醫院”番號撤銷,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軍醫進修學院是以解放軍總醫院為依托建設和發展起來的,始建于1958年11月,1962年停辦。1979年6月,經中央軍委批準恢復軍醫進修學院。1986年9月批準正式列入全軍院校編制序號。2004年全軍整編將三〇四、三〇九醫院更名為三〇四、三〇九臨床部,對外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附屬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二附屬醫院,列入解放軍總醫院編制序列。
解放軍總醫院經過50多年的建設,已發展成為技術人才密集、臨床學科齊全、儀器設備先進、整體醫療水平較高,在國內外享有較高聲譽的現代化醫院。醫院通過了總后勤部衛生部組織的“三級甲等”醫院評審,被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世界衛生組織、國家衛生部評為“模范愛嬰醫院”。還是全軍計劃生育、優生優育技術中心。醫院始終堅持為部隊服務的方向,保證軍隊傷病員優先就診、住院,連續十年被評為全軍為部隊服務工作先進醫院。
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和總部首長對解放軍總醫院十分關心,寄予厚望。1992年7月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為總醫院題詞“建設*流的解放軍總醫院,為提高部隊戰斗力服務”。之后又為我院書寫院名、院報等題詞,為醫院建設發展給予極大關心和鼓舞,全院同志不辱使命,牢記囑托,始終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堅持姓軍為兵的辦院方向,堅持質量*,病人*,安全*服務理念,敬業愛崗、熱忱服務、精益求精、創新發展,盡早把醫院建設成醫德、醫術兼優,人才、成果兩旺,理、工、醫緊密結合,醫、教、研協調發展的國際一流的研究型醫院。
解放軍總醫院醫院乘車路線:(外地患者):火車站路線:從北京站出發,乘地鐵2號線在復興門換乘地鐵1號線,在五棵松下車,步行至醫院;從北京西站出發,乘373路在五棵松橋東下車,步行至醫院;行車路線(本地患者):乘坐公交370路、436路、728路在五棵松橋東下車,步行至醫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共展開床位4000余張,其中院本部2200余張,三0四、三0九臨床部各900余張。共設臨床、醫技科室150余個,其中耳鼻咽喉科、骨科、心血管內外科、神經內外科、眼科、內分泌科、腎病科、老年醫學、醫學影像、護理等10個全軍醫學專科中心和聾病、老年心血管病、內分泌、腎病研究室等7個全軍重點實驗室,16個全軍醫學研究所。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骨科和老年醫學是*重點學科。 醫院擁有先進的醫療、科研儀器,有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成像儀(PET)、含3.0T在內的8臺不同類型的核磁共振、含64排在內的9臺螺旋CT、3臺體外震波碎石機、含3100在內的6臺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15臺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儀、治療用直線加速器、X刀、電鏡、ECT、激光聚焦顯微鏡、流式細胞儀、準分子激光儀等國際一流的醫療設備,總價值12億多元。雄厚的技術力量和先進的診療手段,促進了醫院技術水平和醫療質量的不斷提高,臨床初診與確診符合率達99.36%,危重病人搶救成功率達90.48%,治療有效率達97.93%。年門診量250萬人次,收容病人8萬多人次,開展各種手術近4萬例。同時,醫院每年開展250多項新業務、新技術,形成了明顯的技術特色和優勢,使許多疑難病得到有效診治,許多復雜手術和重大搶救獲得成功,一些診斷治療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醫院位于北京市復興路28號院,占地面積1032273平方米,建筑面積252900平方米。
醫院等級:三級甲等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醫院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復興路28
咨詢電話:010-66887329
醫院重點科室: 風濕免疫科 腫瘤內科 整形外科 骨科 呼吸科 消化科 耳鼻喉科 普通外科 老年心內科
解放軍總醫院技術力量雄厚,有專業技術人員3600多名,其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1000余名,中國工程院院院士5名。被總后評為“一代名師”3名,“伯樂獎”2名,“科技銀星”6名,“科技新星”2名。既有一批知識淵博、造詣精深、譽名中外的老專家,又有一批經驗豐富、素質優良、具有突出專科特長的中年技術骨干,還有一大批基礎理論扎實、勇于開拓進取、在專業技術領域脫穎而出的后起之秀。
軍醫進修學院是一所以繼續醫學教育為基礎、臨床醫學研究生教育為主體的新型院校,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首批批準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之一,為全軍培養高層次臨床醫學人才。1996年被批準為臨床醫學博士后流動站;2000年被批準為口腔醫學博士后流動站;1998年被批準為全國首批開展臨床醫學博士、碩士專業學位試點單位。學院共有10個學科、19個專業招收博士研究生,21個學科、33個專業招收碩士研究。現有博士研究生導師89名、碩士研究生導師160名,每年招收研究生200余名、進修生1000余名,有實習生200余名。
301醫院具有良好的科研條件,每年承擔國家和軍隊科研課題200余項。1980年以來,共獲得國家、軍隊科技成果獎勵1000余項。每年發表學術論文1600余篇。醫院主辦的《軍醫進修學院學報》,編輯出版的《中國醫院感染學雜志》《中華肝膽外科雜志》《中國醫學影像學雜志》《中國激光醫學雜志》8種被列為國家核心期刊。
醫院與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醫學院校、醫療科研單位開展了廣泛的學術交流和技術合作,每年有400多名技術人員出國進修和技術合作,有400多名國外專家來院訪問、講學。先后聘請了180余名國外著名學者擔任名譽教授和技術顧問。
溫馨提醒:文章觀點來源網絡,隨時光飛逝,歲月變遷,準確性、可靠性、難免有所變動,因此本文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