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YouTube,網站介紹
YouTube是全球最大視頻分享網站YouTube總公司位在加利福尼亞州圣布里諾,網站借由FlashVideo來播放各式各樣由上傳者制成的影片內容,包括電影剪輯、電視短片、音樂錄像帶等,以及其他上傳者自制的業余影片,如VLOG、原創的影片等。大部分YouTube的上傳者僅是個人自行上傳,但也有一些媒體公司如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英國廣播公司、VEVO以及其他團體與YouTube有合作伙伴計劃,上傳自家公司的所錄制的影片。
網站的未注冊用戶仍可以直接觀看視頻,而注冊用戶則可以上傳無限制數量的影片。而當影片有可能的冒犯性質的內容時,僅提供給18歲以上的注冊用戶觀看。
YouTube作為當前行業內最為成功、實力最為強大、影響力頗廣的在線視頻服務提供商,YouTube的系統每天要處理上千萬個視頻片段,為全球成千上萬的用戶提供高水平的視頻上傳、分發、展示、瀏覽服務。
通過強有力的技術支持,YouTube提供了對多種格式視頻內容的支持,并且在對上傳文件規格的規定也放得比較開,容量不超過2G,且長度不超過15分鐘的視頻在這里都是被允許的。(java上傳工具可以將大小限制提升至20G,且支持斷點續傳。)
YouTube 已經開放部分用戶上傳超過15分鐘的視頻(無限制時間),且開放用戶數量在不斷增加。
Google 有意收購網絡影音分享網站YouTube 的消息,轟動網絡世界。
目前擔任YouTube 科技長的陳士駿27歲,在國三那年和家人一同移民美國,高中畢業后,就讀于香檳伊利諾伊州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大學最后一學期時,他到在線收付款公司 PayPal 工作,協助拓展中國大陸業務,期間認識香檳伊大校友賀利(Chad Hurley)和卡林姆( Jawed Karim)。
失業并負債的陳士駿和赫利在車房構思網上影音共享大計,并找來卡里姆幫忙,YouTube就此誕生。美國創投巨擘紅杉注資8.97億港元給YouTube,謀求打造另一個Google,事實證明紅杉沒有押錯寶。
YouTube 成立,有老板背后的老板之稱的美國創投巨擘紅衫集團慧眼押寶,助一臂之力。紅衫的共同創辦人里,有一位是來自中國大陸的張帆。今年 6月,美國專業雜志 《Bussiness 2.0》 公布全球 50 大企業影響力人士,陳士駿排名第28 。
根據市場調查顯示,早于2007年2月,YouTube的訪客數目已經超越Google的短片網站,到了7月底,YouTube每月訪客數目增加至3050萬,而GoogleVideo只有930萬,雅虎的YahooVideo則有530萬。
歷史發展
YouTube成立于2005年的情人節,由乍得賀利(Chad Hurley)、陳士駿(Steve Chen)、賈德卡林姆(JawedKarim)等3名PayPal前雇員創辦。其創辦原意是為了方便朋友之間分享錄影片段,后來逐漸成為網民的回憶儲存庫和作品發布場所。在臺灣出生的創辦人之一陳士駿(SteveChen)在2007年10月回到故鄉,并宣布正式成立臺灣中文版YouTube。
YouTube的第一部影片是由卡林姆在2005年4月23日上傳的,長度只有19秒。在影片中,卡林姆站在加州圣地亞哥動物園的大象前說:這些家伙有好長好長好長的,呃,鼻子。好酷。至2006年,YouTube已有4000萬條短片,每天吸引600萬人瀏覽;在成立后的短短15個月,已超越MSNVideo與Google Video等競爭對手,成為本世紀最多人瀏覽的網站。
2006年10月9日,Google公司以16.5億美元收購了YouTube網站,并與環球唱片、SonyBMG、華納音樂、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達成內容授權及保護協議,解除市場對內容供應商可能追究侵權內容而升高法律行動的疑慮。
2007年10月17日及18日,YouTube分別開放了中國香港及臺灣兩地的中文網站。配合YouTube臺灣的面世,YouTube與天下雜志、三立電視、中國電視公司、臺灣公共廣播電視集團、雄獅旅行社等簽訂內容供應合作協議;配合YouTube香港的面世,YouTube已經與香港多個著名機構簽下內容供應合作協議,包括亞洲電視、香港旅游發展局、香港電臺。
2007年10月18日,中國內地開始封鎖YouTube,但在10月31日,可以再度訪問Youtube。
2008年奧運會前后可以間斷訪問。
2010年3月13日,YouTube停止支援Internet Explorer 6以下的舊版瀏覽器。
2007年底至今,中國內地始終無法正常訪問YouTube。
北京時間2010年12月9日下午消息,為推廣個性化主頁MyYouTube,視頻網站YouTube舉辦了一場最受歡迎音樂家評選活動,眾多音樂界名人參與了該項活動。
社會影響
資訊發布模式
隨著2005年YouTube的開站后,提供了簡單的方法讓普通電腦用戶上傳影片。而科技發達、寬帶和攝影器材的普及,使得短片信息大行其道。憑借其簡單的界面,使得YouTube可讓任何已上傳至網絡的視頻在幾分鐘之內使全世界觀眾觀看,這令網民由傳統的接收信息者,變成信息發布者,網民更可成立自己的私人影院、影片發布站、新聞站,而取代傳統的傳播媒體。每人都可創立自己的新聞頻道,或上載家庭生活短片。在此同時,愈來愈多人欣賞網上短片,令電視的收視逐漸轉移至電腦屏幕。
一個早期YouTube對社會影響的例子如2006年的巴士阿叔事件,并被廣泛的在主流媒體上討論。另一個YouTube影片獲得廣泛報道是一以電吉他彈奏需掃弦奏法(Sweeppicking)技巧的搖滾版的D大調卡農,表演者的名稱雖然沒有在視頻出現,隨著超過數百萬次的播放后,由《紐約時報》披露吉他手的身份為23歲韓國人林正玄,他是在其臥室中拍下此段影片。
網絡社區
不少網民通過自拍短片分享個人珍藏和心得,或從事商業買賣行為。
其他影響
2009年4月29日,一名英格蘭孕婦在家中突感腹部不適即將分娩,其丈夫在情況緊急的情況下在YouTube上搜索有關分娩和接生的視頻教程。4個小時之后他的妻子進入分娩過程,正是根據YouTube上的視頻教程,丈夫順利的完成了妻子的接生工作。
使用人數
2006年的一項研究發現,使用YouTube男性要比女性多出約20%。同時也發現12至17歲的年齡組,有高于其他年齡組1.5倍的機率前往瀏覽YouTube。
皮博迪獎
2008年,YouTube被授予當年度皮博迪獎,被譽為發言者的角落。獲獎理由為YouTube借由其網站技術,使用戶能上傳、觀看和分享影片,如同一能不斷擴大的存盤/公告板,也因此同時體現并促進民主精神。
YouTube,美國YouTube:http://www.youtube.com微軟Windows Media的官方站點,網站除了提供Windows Media Player播放器,同時提供許多相關的音頻、視頻資源,其中就包含大量電影預覽片。一般情況下每部電影都提供多個預覽片,預...
美國IMDBIMDB(Internet Movie Database,互聯網電影數據庫)是目前全球互聯網中最大的一個電影資料庫,里面包括了幾乎所有的電影,以及1982年以后的電視劇集。IMDB的資料中包括了影片的...
新浪視頻網站2004年底,伴隨網絡視頻剛剛在世界范圍內興起,寬帶時代和流媒體技術發展的必然,新浪視頻的前身新浪寬頻成立。2006年12月,作為門戶網站第一個視頻分享平臺新浪播客成立了。2009年3月,經過2年多的...
美國達人秀官網美國達人是美國NBC的真人Show節目。節目中由各種參加者如歌手、舞蹈員、魔術師、喜劇演員,不限年齡,角逐一百萬美元的獎金。此節目于2006年6月暑期時段內首次播出。節目的構思可追溯至英國的Talen...
美國YouTubeYouTube是世界上最大的視頻分享網站,早期公司總部位于加利福尼亞州的比薩店和日本餐館,讓用戶下載、觀看及分享影片或短YouTube片。2005年2月,由三名PayPal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