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大學改名為國立中山大學,就有了附屬中學。1927年,中山大學附屬中學和中山大學一樣具有光榮的歷史傳統。1926年,名為省立中山中學。后來,因抗日戰爭、國內戰爭以及政治運動等歷史變遷,學校顛沛輾轉、拆、并、合、停,中山大學附屬中學網站直到1993年,中山大學決定復名重開附屬中學。至今,中山大學附屬中學以“國有民辦”體制已經蓬勃發展22年。附屬中學劃歸廣東省教育廳,始有中山大學附屬中學。早在中山大學的前身廣東大學時期,中山中學重回中山大學。
學校無固定校址和課室,1998年,后來,大學重新規劃,復辦之初,1999年,中山大學附屬中學官網 www.sysuschool.com 中山大學劃定西門內成人教育學院為附中范圍。附中自籌資金建設教學樓,借用場地辦學。歷時一年,莊重、典雅的主教學樓落成。2001年,圖書館行政樓開始建設。2013年,高中教學樓建成,初中部和高中部開始有了各自獨立的教學區域。20多年來,學校還不斷對宿舍樓、實驗樓、操場、中山大學附屬中學網站廣場等各項設施進行改造升級。2013年,學校對各建筑物征集命名,最后確定以孫中山先生為中山大學題寫的校訓、也是附中確定的校訓來命名,蘊含附屬中學和大學文化一脈相承之意。主教學樓(即初中教學樓)為博學樓,意為學生海納百川,博學多識;高中教學樓為慎思樓,意為學生在博學的基礎上辯證思考,探究真諦;行政辦公樓為審問樓,意為學校領導班子要不斷加強學習,叩問思考,審問辦學思想,調整辦學行為;綜合實驗樓命名為篤行樓,強調學生要動手動腦,不斷創新;宿舍樓為明辨樓,住宿學生絕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度過,學校希望他們,當然包括所有學生都能在明確的是非觀基礎上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中學確定為現址。
人文氣息濃郁的中山大學校園(南校區)西區。中山大學附屬中學坐落在自然風景優美。
2001年通過區一級學校評估。
2002年通過市一級學校評估。
溫馨提醒:文中觀點來源網絡,隨歲月變遷,準確性,僅供參考!取消收錄、等問題,請聯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