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王曾俊曾邀李森先赴祥符傳藝達半年之久,因而至今開封糕點中的個別品種仍和益和成糕點風味相類。清光緒間,夏津知縣王曾俊,對益和成糕點大家加推重。卸任時,曾帶回故鄉祥符(今開封縣),并送呈河南巡撫裕寬品嘗,頗得譽揚。
為提高品質,其曾輾轉于京、津、濟等地向糕點名師學藝,因而所制糕點在繼承傳統風味的基礎上又兼具京、津、濟之特點。為取“和順增益,和氣生財”之意,故名益和成。益和成糕點始創于清光緒年間,由夏津西雙廟村糕點名師李森先創制。
我們本著“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實實做事”的原則,憑借傳統的技術、創新的理念使益和成糕點以其獨特品味贏得了廣大客戶青睞,臺灣省澎湖縣馬公市文康街的董仁貴先生來信贊道:“品質優美,貨真價實”。企業創業之初,就秉承“傳統食品,用心制造”的宗旨,在對傳統工藝進一步發掘提高的的基礎上又結合現代技術開拓創新,使益和成餡料味美可口,糕點、月餅等食品形成了造型美觀,色澤鮮艷、香甜不膩、松酥可口、貯存耐久的獨特風格。山西太原市老干部戴成珂曾寫詩贊道:“入口咀來似醍醐,味道適口不厭足,日來常佐香茗飲,頤年堪繪耄耋圖”。山東莘縣櫻桃園工商所退休干部陳百斗同志來信贊道:“有新味,是名副其實的傳統食品”。
溫馨提醒:文章觀點來源網絡,隨時光飛逝,歲月變遷,準確性、可靠性、難免有所變動,因此本文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