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擁有6個部級及以上研究機構。教育部中國大陸構造環境監測網絡聯合研究中心;導航與位置服務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重點實驗室;國際IGS分析中心。包括:一個國家工程中心——國家衛星定位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一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衛星導航定位重點實驗室(B類);兩個教育部研究中心——教育部中國第二代衛星導航重大專項聯合研究中心——衛星導航總體技術研究中心,國際IGS數據中心; 國際IGS分析中心;全球連續監測評估系統(IGMAS)數據中心;武漢大學北斗試驗跟蹤網。目前,4個數據中心。
惠州華陽集團、中心廣泛參與國際交流與合作,武漢天任衛星勘測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湖北普賽高新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積極進行產品的產業化及推廣。武漢大學衛星導航定位技術研究中心網站 同時支持武漢市導航與位置服務工業技術研究院、努力使自己的技術與國外保持同等發展水平,四川九洲電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武漢泰通衛星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973項目4項,參與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1項,歐盟FP6等國際合作計劃多項,主持國家、國防科工委、科技部、教育部、湖北省等科研項目30余項,承擔各類工程項目300余項,武漢大學衛星導航定位技術研究中心官網 gnsscenter.whu.edu.cn 取得了豐富的研究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6項、獲總裝備部“北斗二號衛星工程建設”突出貢獻集體獎1次、軍隊科技進步貳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二、三等獎10余項。近年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余項,中心主持和參加國家863項目11項。
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及“高精尖”人才培養為主,充分利用武漢大學在衛星導航相關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對外交流及基礎和應用研究等方面的優勢,研究與跟蹤國際衛星導航系統、終端及應用服務等方面的前沿關鍵技術;形成發展我國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新技術、武漢大學衛星導航定位技術研究中心網站新方法和新應用的探索、實驗與開發基地;促進衛星導航技術與應用的高等教育,培養高素質衛星導航專業技術人才,建成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衛星導航定位技術的研發與創新平臺。武漢大學衛星導航定位技術研究中心始建于1998年1月,目標瞄準我國衛星導航系統應用與自主衛星導航系統建設的需求,以衛星定位導航及相關領域的基礎理論研究。
溫馨提醒:文中觀點來源網絡,隨歲月變遷,準確性,僅供參考!取消收錄、等問題,請聯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