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4人,全國優秀教師3人,全國師德先進個人1人,以及四川省“百人計劃”引進人才、四川省教學名師、四川省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家、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及后備人選等在內的高層次人才300余人,并聘請了一大批國內外知名專家為學校客座教授、兼職教授。二層次人選1人,碩士生導師571人(含校外兼職)。學校擁有一支結構合理、四川醫科大學網站學校及三附院有在職教職工5000余人(含聘用),素質優良的師資隊伍。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80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0人,有教育部“長江學者”講座教授1人。
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135萬余冊,占地面積2011畝,學校現有忠山和城北兩個校區,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7余億元。
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體系。一級學科授權點7個、二級學科授權點42個、專業學位授權點6個,有省部級重點學科7個,形成了心血管疾病基礎與臨床、四川醫科大學官網 www.lzmc.edu.cn 腫瘤基礎與轉化醫學、中西醫結合基礎與臨床三大特色優勢學科群。有25個普通本科專業,涉及醫學、理學、管理學、法學、工學、文學、教育學七個學科門類。有國家級特色專業3個、省級特色專業6個,本科第一批次招生專業7個。 現有碩士學位授權學科門類4個、四川醫科大學網站形成了醫學為主,學校科學制定學科專業發展規劃。
學校始建于1951年,1959年升格為瀘州醫學專科學校,1978年升格并更名為瀘州醫學院,1993年成為碩士學位授權單位,2001年起先后開始聯合培養博士和中醫師承博士,2003年獲學歷教育留學生招生資格,先后開展學歷教育本科和留學生研究生培養工作。2010年獲準設立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5年正式更名為四川醫科大學。其前身是西南區川南醫士學校。坐落在川滇黔渝結合部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瀘州市。四川醫科大學是四川省普通高等院校。
溫馨提醒:文章觀點來源網絡,隨歲月變遷,準確性、難免有所變動,因此本文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