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后向5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糧食、轉運外國和臺、藥品等援外物資123批次,港、上海市紅十字會受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委托,價值743.7萬元。價值1696.42萬元。生活用品、澳紅十字組織提供的外援物資16批次。
初名為中國紅十字會滬城分會,1904年中國紅十字會在上海誕生。現名為中國紅十字會上海分會(上海市紅十字會)。1911年上海市紅十字會成立。
帳篷等緊急救災物資。上海市紅十字會第一時間劃撥緊急救援款19200萬元,尤其是在2008年5•12汶川地震發生后,并立即協助總會組織中國紅十字華山醫院醫療救援隊奔赴現場,派遣工作人員參加災區救援。全市各級紅十字會共募集捐款11.73億元,上海市紅十字會網站接受并發運救災物資價值8650多萬元。援建四川、陜西、甘肅地震災區學校、醫療衛生等民生項目50余個。發送價值101萬元的棉被。
在歷年的災害救助工作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占地面積約14600平方米、1997年上海市紅十字備災救災中心在青浦落成,目前,已建立和完善了接收、儲存、管理、發運救災物資的科學管理流程和高效率的運作方式。上海市紅十字會首頁 www.redcross-sha.org 在青海玉樹地震、甘肅舟曲泥石流、云南盈江地震災害發生期間,上海紅十字會發運的救災物資的適用性和抵達災區的速度,都達到了良好狀態。倉庫建筑面積達5800平方米。
區縣兩級紅十字會人道救助基金也相繼建立。上海市紅十字人道救助基金建立,1993年10月,1999年上海市紅十字會推出的了旨在重點幫助患有白血病、惡性腫瘤、麻風病、艾滋病、重癥精神疾患等困難家庭的“千萬人幫千家”,2000年改為“千萬人幫萬家”,十余年來,上海市紅十字會網站已累計救助困難家庭12萬余個,發送救助物資8000余萬元。2007年在上海電視臺設立了旨在幫助特殊困難群體的“愛心行動”欄目,已為200余名特殊困難群眾募得救助資金390余萬元。2007年以來,已向本市因遭火災、燃氣中毒、風災、強氣流等受災群眾618戶提供了救災幫困。2010年,上海市紅十字會又將少兒先天性心臟病治療救助、聽障兒童人工耳蝸植入救助、本市火災等的救助,擴大到所有上海常住人口。隨后。
溫馨提醒:文中觀點來源網絡,隨歲月變遷,準確性,僅供參考!取消收錄、等問題,請聯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