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6月江蘇省政府同意三江大學籌建并試招生,1992年東南大學、2002年2月經國家教育部批準升格為本科高校,三江學院的校名來歷可追溯至1902年的三江師范學堂(東南大學、南京大學等高校的四位退休教授發起并創辦三江大學,1999年學校定址于雨花臺區鐵心橋,2007年5月我校作為全國首家民辦本科高校接受了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2008年3月以良好的成績通過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1995年4月由原國家教委批準正式建校,2006年5月通過江蘇省學士學位授予權評審。南京大學等高校的前身)。定名為三江學院。
東校區、鐵心橋主校區座落于南京城南雨花臺區牛首山麓新秦淮河畔,東山校區、三江學院網站位于二水三山之間,學校現有鐵心橋主校區、東望方山,竹山路校區和一個聯合辦學點。北望紫金”“大江雄渾,南校區、秦淮澄清”(均選自原中央大學校長羅家倫創作的《憶江南》一詩),歐式校舍,典雅壯麗,與青山綠水融為一體,綠化率達70%。校舍面積42萬平方米,千兆光纖校園網覆蓋整個校園,三江學院官網 sju.js.cn 圖書館藏書296多萬冊。“南望牛首。
是經國家教育部批準的省屬普通本科高校,也是全國最早的四所民辦本科高校之一。三江學院地處“六朝古都”—歷史文化名城南京,是江蘇省首家民辦本科普通高校。
擇優聘用、逐步優化”的建設方針。截至2014年底,學校共有專兼職教師1178名,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占教師總數的53%,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的中青年教師占教師總數的67%,教師中具備專業(行業)從業資格和任職經歷的教師占教師總數的35%。此外,學校還柔性聘請了一批國內相關學科和專業的學者、知名人士擔任教授或客座教授。逐步建成了一支以專任教師為主體,三江學院網站以駐寧高校教授、行業(企業)專家、外籍教師為補充的多元化、優質師資隊伍,較好地滿足了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要。充分利用“名校強市”的資源優勢和民辦機制,著力培養、學校堅持人才強校戰略,實施“積極引進。
確立“面向一線的高級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建立了“以應用知識為基礎的理論教育體系”、“以能力培養為主線的實踐教育體系”和“以職業素養為重點的素質教育體系”。立足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成人成才,大力加強黨建帶團建工作,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推進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發展,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了學生的全人格成長。強化實踐育人環節,學校已擁有5個省級實驗教學與實踐教育中心(含建設點)以及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同時學校積極開辟政產學研用等校內外合作育人渠道,先后與南京市地方政府以及中科院軟件研究所等開展深入合作,與江蘇軟件園共建“卓越人才培養教改班”。學生實踐應用能力明顯提高,近三年來參加省級以上學科競賽獲獎近400項,省級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立項136項。改革人才培養模式,主動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求,學校堅持應用型培養定位,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溫馨提醒:文中觀點來源網絡,隨歲月變遷,準確性,僅供參考!取消收錄、等問題,請聯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