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進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三化”同步和產業、港口、城市聯動發展,當好“石化強省”排頭兵,力爭早日建成國家級石化產業基地、綠色石化港口新城,努力成為泉州乃至福建新型工業化進程的最亮點。泉港新聞網民生大計得改善、借助福建新一輪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歷史機遇,圍繞“產業鏈條延得長、大建設、泉港已進入大投資、我們正全力推進泉港“二次創業四年行動計劃”,泉港區發展方向當前,城市建設翻個個、大發展的躍升周期,科學黨建作保障”工作主線。
初步形成了產業鏈配套、石化園區規劃面積29.6平方公里,泉港是中國石油化工園區、正在全力推進南山片區開發建設,泉港新聞網官網 www.qgnews.net 現有聯合石化、湄洲灣氯堿等28家大中型石化企業,千億產業基地之一。國家循環經濟示范試點園區和福建省十大新增長區域、內外資兼容的石化塊狀經濟,2014年實現石化產值800億元,連續兩年躋身中國化工園區前8強,入選國家級循環化改造示范試點園區。已建成12.82 平方公里,作為省級開發區。
基本配套先上,構筑交通、市政、通訊、能源等基礎設施網絡。突出“港城、泉港新聞網石化、濱海”特色,城市建設從條狀開發向塊狀開發、片區開發滾動,基本建成12平方公里城市南部生活區。大力實施“城市公園化”戰略,建設17.1平方公里城市生態園林和植物園、錦繡公園等城市公園,森林覆蓋率達45.2%,7個鎮(街道)全部獲評國家級生態鎮。經濟社會統籌協調發展,榮獲全國“富民強縣”示范區、全國首批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區、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區、全國科普示范區、全國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區、全國安全生產監管監察先進單位、中國長壽之鄉、中國海港文化之鄉、中國北管音樂文化之鄉、省森林縣城、省平安先行區、省計生優質服務先進區、省雙擁模范城(四連冠)、省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等一系列榮譽稱號。幾年來,已累計投入50多億元,泉港堅持基礎設施先行。
7萬噸級1座、3萬噸級1座和一批千噸級,在建5萬噸級泊位3座,2014年實現港口貨物吞吐量3200萬噸、海關關稅超100億元。肖厝港區是國家一類口岸、首批對臺直航點,擁有福建省唯一的檢驗檢疫國家級石油化工檢測中心實驗室和泉州關區唯一的保稅倉庫,漳泉肖鐵路直達港區,成為泉州唯一實現港鐵聯運無縫對接的口岸。泉港是福建省規劃建設的“兩集兩散”重要港區之一,5萬噸級3座、已建成碼頭泊位10萬噸級2座。
1個街道、現有陸域面積321平方公里,海域面積105平方公里,人口38.24萬人。2014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44.3億元、增長12%,工業總產值1177.2億元、增長17.5%,固定資產投資169億元、增長20.7%,公共財政總收入83.97億元、增長8.4%,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3.88億元、增長17.3%,實際利用外資(驗資口徑)1.15億美元、增長18.1%,城鎮居民人均收入26370元、增長8.8%,農村居民人均收入14313元、增長10%。其中,地區生產總值、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幅居全市首位,公共財政總收入增幅居全市第三。泉港區于2000年4月經國務院批準設立,1個國營鹽場,轄6個鎮。
溫馨提醒:文中觀點來源網絡,隨歲月變遷,準確性,僅供參考!取消收錄、等問題,請聯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