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教師總數的95%。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4人、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教育部首席專家1人、其中有“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簡稱“千人計劃”)學者1人、專任教師58人。副教授23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55人,天津市“五個一批”人才入選者1人、南開大學教學名師獎獲得者4人、南開大學百名青年學科帶頭人2人、天津市優秀法學家當選者3人、天津市優秀中青年法學家當選者11人。學院現有計劃內在校生804人,其中本科生452人,碩士研究生317人,博士研究生35人。另有在職法律碩士專業研究生300余人,南開大學法學院網站研究生課程班學生100余人。講師13人。學院有教職工76人,其中教授22人(其中博導20人)。
主編“國際商法學術叢書”。本一級學科點九個二級學科都具有一定特色,法學院整體研究實力較強,一些研究領域處于領先地位。國際法和法律史的研究水平居于國內前列,學院教師連續出版“南開大學法學院學術文存”,出版專著(不含教材)28部,整體學術水平和研究能力在國內處于先進行列。學院近五年來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538篇,科研成果顯著。南開大學法學院首頁 law.nankai.edu.cn 獲中國法學優秀成果獎、司法部全國法學教材與科研成果獎、錢端升法學研究成果獎、天津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等省部級獎勵12 項。近三年承擔各類科研項目138項,到賬科研經費726.51萬元,其中縱向科研經費445.48萬元。
法學院注重國際學術交流。教師訪問、通過客座教授、開展國際講習班和學術研討會等方式與美國、英國、日本、德國等國家和地區的多所大學建立了學術交流關系。2006年以來我院每年與美國Oklahoma City University互換20-30名學生到對方院校學習與交流,并考察對方國家的法院律師事務所及相關法律機構,南開大學法學院網站從2013年起,天普大學每年接收四名我院學生作為免學費交換生學習半年的法學課程。近年來學院舉辦了中國國際經濟法學會2008年年會、中國國際私法學會2010年年會、中美比較法國際研討會、中國法學會世界貿易組織法研究會2011 年年會、第十期全國判例研讀沙龍、中國儒學與法律文化研究會2013年會、2013年度東北亞法國際學術研討會等十多次國際國內學術會議。 學生交換。
南開大學從1919年建校起,商以富國”的辦學指導思想,本著“文以治國,強調法律、政治、經濟等多學科密切結合。在南開大學的歷史上,法學學科先后隸屬南開大學的政治經濟學院和法商學院。二十世紀二十至四十年代,著名學者和法律專家梅汝璈、徐謨、肖公權、王贛愚、張金鑒等先后任教于南開。1980年,南開大學建立法學系,首任系主任潘同龍教授。1985年,著名法學家李光燦教授調入南開大學,領銜成立了南開大學法學研究所,并擔任名譽所長,法學家呂世倫教授擔任首任所長。高爾森教授在國內較早開展了國際經濟法研究,自1985年開始培養研究生。1995年成立國際經濟法研究所,高爾森教授擔任首任所長。南開大學于1994年按法學門類組建包括法學、政治學、社會學等學科在內的法政學院,于2004年5月按法學一級學科成立法學院。現任院長左海聰教授。理以強國。
法學院依托南開大學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優良的辦學傳統,社會實踐三個環節都以養成學生的法律職業能力為核心,在課堂教學、著力培養應用型、復合型的法律職業人才。學院在天津市有16個實習基地,自2001 年起教育部在南開大學設置“經、管、法”試點班,作為復合型人才培養基地。校園文化。
溫馨提醒:文中觀點來源網絡,隨歲月變遷,準確性,僅供參考!取消收錄、等問題,請聯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