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等重白米兌換民間高粱為釀酒原料,始釀“金門高粱酒”。據《金門縣志》記載,昔金門用酒,除少數由廈門、漳泉等地輸入外,余悉依土法釀制,中以地瓜酒(甘薯酒)為最。后因部隊入駐,人口激增,對酒的需求量增長,遂利用舊金城寶月泉之甘泉。他如米酒、高粱,亦能自產。酒廠之設,不僅使種植高粱農民收入大增,民眾由食甘薯高粱改為白米,高粱桿則供作燃材。泉甘酒醇,金酒銷大增,遂成名產。
一、制曲:原料采用金門種植之小麥為主,經研磨→攪和→制曲塊→培曲→堆曲→磨曲→添加高粱發酵,完成制曲任務。
三、包裝:將蒸餾的第一、二道酒,經調配酒度融合后再放入地窖熟陳,經品質品鑒,達到出廠水準再灌裝為成品應市。
溫馨提醒:文章觀點來源網絡,隨時光飛逝,歲月變遷,準確性、可靠性、難免有所變動,因此本文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