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體師生員工和廣大海內外校友將繼續堅持“面向海外、自強不息、創新是靈魂”的辦學理念,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為實施“僑校+名校”的發展戰略,為建設特色鮮明、海內外知名的研究型大學而奮斗。 和而不同”的暨南精神,弘揚“忠信篤敬、21世紀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世紀,在新的世紀,肩負著為海外華僑華人和港澳臺地區培養人才光榮使命的暨南大學更加任重道遠。暨南大學網站面向港澳臺”的辦學方針,堅持“質量是生命、知行合一。
它們遍及世界五大洲47個國家和香港、已同世界五大洲248多所高等院校和文化機構簽訂了雙邊協議或建立了學術交流關系,學校積極開展對外學術和教育交流,學校在香港和澳門分設辦事處,澳門地區。并在香港設立教育基金會。
注重以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道德文化培養造就人才。面向港澳臺”的辦學方針,建校至今,共培養了來自世界五大洲160個國家和港澳臺地區的各類人才20余萬人,堪稱桃李滿天下。學校積極貫徹“面向海外,暨南大學官網 www.jnu.edu.cn 恪守“ 忠信篤敬 ”之校訓,素有“華僑最高學府”之稱的暨南大學。
梁實秋、周谷城、錢鐘書、周建人、夏衍、許德珩、胡愈之、嚴濟慈、楚圖南、黃賓虹、潘天壽等一大批著名學者。現今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有專任教師1930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暨南大學網站中國工程院院士6人,博士生導師496人,教授533人,副教授713人。王亞南、鄭振鐸、歷史上暨南大學的教師隊伍中曾有過馬寅初。
是國家“211工程”重點綜合性大學,“暨南”二字出自《尚書·禹貢》篇:“東漸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聲教訖于四海。”意即面向南洋,將中華文化遠播到五洲四海。學校的前身是1906年清政府創立于南京的暨南學堂。后遷至上海,1927年更名為國立暨南大學。抗日戰爭期間,遷址福建建陽。1946年遷回上海。1949年8月合并于復旦、交通等大學。1958年在廣州重建。直屬國務院僑務辦公室領導。是目前全國境外生最多的大學,暨南大學是中國第一所由國家創辦的華僑學府。
溫馨提醒:文中觀點來源網絡,隨歲月變遷,準確性,僅供參考!取消收錄、等問題,請聯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