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密圍繞“美麗廈門·人文集美”的發展定位,搶抓全面推進跨島發展、攻堅克難推動發展,近年來,美麗廈門戰略規劃等重大機遇,立足區情謀劃發展,全區經濟社會呈現良好發展態勢,各項事業取得新的進步。主動融入大局思考發展,注重落實有效發展,集美區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凝聚合力加快發展。
集美經濟社會發展有以下主要特點:
廈漳泉大都市區中心地帶。1989年5月和1992年12月,經國務院批準相繼設立杏林、集美區政府網集美臺商投資區,規劃總面積為32平方公里,是廈門經濟特區對外開放的一個重要窗口。民族光輝”的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的故鄉,位居廈門行政區域幾何中心、集美區是被譽為“華僑領袖、地處福建省東南沿海。
區域發展優勢進一步增強。城市建成區達73平方公里,城市魅力逐步彰顯,并得到各級領導肯定和市場認可,2013年商品房交易量179萬平方米,占全市39%,成交套數和銷售面積連續3年穩居全市各區首位。集美區政府網官網 www.jimei.gov.cn 一是狠抓項目帶動。以片區指揮部模式為重點,完善項目推進機制,一批對全區發展起重要支撐作用的新城基礎設施、公建配套及產業、民生項目有序推進,集美新城自2010年2月啟動建設以來,先后實施四批百億工程,總投資超1000億元,累計完成固投609億元。始終把加快城市建設作為重中之重,打造亮點,(二)城市建設全速推進。突破難點。
一是工業轉型升級。強化政策扶持,集美區政府網鼓勵企業提升生產自動化水平和品牌創建能力,支持企業技術改造和節能改造,獎勵企業參與標準化制定及創建品牌。通過舉辦產業轉型升級論壇、聘請臺灣生產力中心診斷等多種方式,幫助傳統產業改造提升。 主動瞄準國家產業政策導向,努力構筑富有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三)產業轉型縱深推進。加快產業轉型提升。
溫馨提醒:文章觀點來源網絡,隨歲月變遷,準確性、難免有所變動,因此本文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