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區和休寧、總面積約1200平方公里,雄踞在安徽省南部黃山市境內,黃山風景名勝區面積160.6平方公里,安徽黃山官方網站坐落在黃山區境內。其范圍東起黃獅土黨,西至小嶺腳,南抵湯口,北達二龍橋。中心位置的地理坐標為北緯30°11′,東經118°10′。黃山自東北向西南延伸,是長江和錢塘江兩大水系在皖南的分水嶺。東西寬約30公里,黟縣四區縣之間。山境南北長約40公里,安徽黃山官方網站(www.chinahuangshan.gov.cn)黃山,連綿橫亙于黃山區、
森林覆蓋率達84.7%,由于自然環境優越,具有極高的教學和科研價值。黃山動植物資源特別豐富,黃山又有動植物寶庫之稱。植被覆蓋率達93%。據統計,黃山有高等植物222科,826屬,1805種,著名的有黃山松、黃山杜鵑、天女花、木蓮、紅豆杉、安徽黃山官方網站南方鐵杉等,被列入國家三級以上保護的珍稀瀕危植物21種。山高峰陡,植物垂直分帶明顯。山頂滋生寒帶植物,如黃山杜鵑、天女花、黃山櫟;山腰盛長溫帶植物,如小葉青岡櫟、交壤木、牛鼻栓;山下則繁殖亞熱帶植物,如紫蘭、木蓮、木蘭等。野生脊椎動物共有297種,主要有短尾猴、蘇門羚(四不象)、大鯢(娃娃魚)、大靈貓、梅花鹿、獐、鹿、麂和玉面貍等。其中鳥類有176種,主要有白鷴、棕噪鹛(八音鳥)、紅嘴相思鳥、灰喜鵲等。屬國家二級以上保護的珍稀動物共有32種。名花嘉木,種類繁多,珍禽異獸。
黃山亦不例外,其早期開發與宗教密切相關。關于軒轅黃帝來山煉丹、得道升天的故事流傳甚廣。佛教在晉朝時傳入黃山,軒轅峰下曾建有軒轅古剎。自唐至民國,先后建寺廟百余座,其中皇帝敕建或賜匾的有17座。寺廟之中,祥符寺、慈光寺、翠微寺和擲缽禪院,號稱“四大叢林”。黃山歷代釋徒中,能詩善畫者較多,唐代詩僧島云,明代詩僧一乘、元白、海運、檗庵、無知等,清代詩畫僧漸江、石濤、雪莊、海岳、弘眉等,都有佳作傳世。“天下名山僧占多”,唐代道教舊籍中。
溫馨提醒:文章觀點來源網絡,隨歲月變遷,準確性、難免有所變動,因此本文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