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學校以國家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為契機,圍繞區域、科學發展。走內涵式發展道路。行業、學校以服務為宗旨、以需求為導向,走進企業,黑龍江科技大學網站融入社會,根植于區域經濟,主動解決高等教育的“兩個不適應”,從根本上提升辦學質量。另一方面,走特色發展之路。學校突出“大礦業”,打特色牌走集成路,深化學科專業建設,集成創新,協同創新,“立地頂天”,顯著提升服務能力,黑龍江科技大學官網 www.usth.net.cn 努力創建服務能力強、特色鮮明的應用型科技大學。2004年以來,實施辦學轉型戰略。國家發展需要,第三部曲——辦學轉型。
社會學科為主,發展成為一所以工學、在67年的辦學歷程中,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普通高等學校。由原來的單科性高校,學校不斷創新和積淀,管理學。
大工程、堅持以“大德育、著力培養“思想道德素質高、工程實踐能力強”的“一高一強”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黑龍江科技大學網站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21800余人,其中研究生798人。“十五”以來,本科生一次就業率在90%以上,連續十二年保持省內高校前三名。用人單位和社會普遍認為學校畢業生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作風實,吃苦耐勞,勤懇務實,敬業奉獻;二是業務精,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和適應能力強,發展后勁大。2012年學校被教育部授予“全國畢業生就業50強高校”。在全國、全省大學生標志性競賽中,獲獎數量和層次均屬省內高校領先水平。學校2008年在國家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被教育部教學評估專家組認定為“重德育、重工程、重實踐”的鮮明辦學特色。學校始終把人才培養作為根本任務,大實踐”教育理念為引領。
以“學生全面發展、全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企業與社會發展需求”為導向構建新型人才培養體系,實施校內情景模擬、校外頂崗實踐鍛煉的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教育教學水平顯著提升。建成1門國家級精品課、省級精品課14門,2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示范區,1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4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人才培訓中心、1個國家煤礦安全培訓基地。2010年學校被黑龍江省教育廳確定為首批特色應用型本科院校建設單位。 學校堅持以教學為中心,成人成才需求。
1958年在此基礎上成立本科教育雞西礦業學院。1954年與鶴崗煤礦學校合并成立雞西煤礦學校。1978年復建本科教育雞西礦業學院,1981年改稱黑龍江礦業學院,隸屬于原國家煤炭工業部。1998年劃歸地方,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黑龍江省管理為主的體制。2000年經教育部批準更名為黑龍江科技學院。2001年在哈爾濱建設新校區,2003年學校主體由雞西市遷入哈爾濱市。2013年4月18日,經教育部批準更名為黑龍江科技大學。2014年10月成為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與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共建高校。學校前身是中國共產黨1947年在雞西建立的東北第一所煤礦工人干部學校。1964年因院校調整又改為雞西煤礦學校。
溫馨提醒:文章觀點來源網絡,隨歲月變遷,準確性、難免有所變動,因此本文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