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級碩士點有六個:基礎數學、金屬材料系、科技史系、信息與計算科學系、應用數學、金融數學與統計系6個系和實驗室。計算數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運籌學與控制論、廣西民族大學理學院網站科學技術史;有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物理學、金屬材料工程等全日制普通本科專業4個。計算數學為自治區重點學科,2010“計算數學” 學科被列入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發展專項資金省級重點學科建設項目;應用數學、科學技術史為學校重點學科,數學、科學技術史為學校博士授權點立項建設單位支撐學科;數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分別為自治區“十二五”規劃建設的一級學科博、碩士授權點。信息與計算科學、物理學專業為自治區優質專業。廣西民族大學理學院官網 col-sci.gxun.edu.cn 學院在校研究生、本科生近405人。物理系、科技史兩個一級碩士點學科,擁有數學、學院設有數學與應用數學系。
1977年招收數學、招收數學、廣西民族大學理學院的前身是1960年設立的數學、物理與電子工程系。2003年7月,經學校學科調整,組建成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電子與通信工程學院。2008年電子與通信工程學院更名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2011年學校為加強理工學科發展,廣西民族大學理學院網站對原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與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的學科專業進行重新整合,成立理學院。學院現有教職工62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13人,博士生導師4人。教師中全國優秀教師2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人,自治區先進工作者1人,自治區十百千人才1人,自治區百名中青年學科帶頭人1人,廣西高校優秀人才資助計劃人選2人,擁有博士學位者15人。物理本科生,1998分別更名為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系、1978年分別成立數學系、1972年成立數理化系,物理系。物理專修科。物理專科生。
建立了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空間中心及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簽署了長期的科研合作協議,廣西民族大學電離層聯合觀測與研究基地。擁有低溫等離子體發生器、真空鍍膜機、X射線衍射儀、掃描電鏡、振動樣品磁強計等大型研究設備,目前實驗教學儀器設備固定資產總值達1500 萬多元。 學院與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中國科學院。
獲得多項教育部、學院教學科研人員累計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多項,廣西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及一批橫向開發項目。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公開發表論文400多篇,被SCI、EI、ISTP等收錄200多篇。2008年獲得廣西科技進步一等獎,2010年獲得廣西科技進步二等獎。迄今為止,國家民委。
學院積極推動教育教學改革,以及自治區重點實驗室--廣西混雜計算與集成電路設計分析實驗室(與信息與工程學院共建)。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推廣價值的教學成果。2005年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自治區級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三等獎各1項,自治區高校教育教學軟件大賽一等獎、二等獎各1項。學院擁有兩個省部級教學科研平臺:廣西高校重點實驗室教學示范中心--物理教學示范中心,“十一五”期間共承擔了5項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和一批校級教改項目。
溫馨提醒:文章觀點來源網絡,隨歲月變遷,準確性、難免有所變動,因此本文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