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先后被評為“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單位”、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全 省高校統戰工作先進單位”。社會實踐活動和公益服務活動,校工會和附院工會被授予“全國教科文衛體系統先進工會組織”榮譽稱號。學校高度重視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 作。
與韓國誠信女子大學、已與烏克蘭共建全球首家“岐黃中醫學院”,學校以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為 契機,甘肅中醫藥大學網站英 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南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學校和教育機構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 烏克蘭巴卡莫列茨國立醫科大學簽定了醫療、與美國、教學和科研協議,積極推進向西交流發展,與摩爾多瓦國立醫藥大學建立了交流合作平臺,廣泛開展國際文化交流與合作,甘肅中醫藥大學官網 www.gszy.edu.cn 已通過上海合作組織中國傳統醫學促進會開展與吉爾吉 斯坦交流合作。
共有教職工及醫護人員2847人,建筑面積27.5萬平米,有雙聘院士3人,博士研究生導師 32人,碩士研究生導師249人,14人享受國務院頒發的特殊津貼,2人被評為“衛生部突出貢獻專家”,3人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42人榮膺“甘肅省 名中醫”,8人被評為“甘肅省優秀專家”,4人獲“甘肅省高校教學名師獎”,12人獲“甘肅省園丁獎”,20人獲“甘肅省高校青年教師成才獎”,23人入 選甘肅省“333”、“555”人才工程,甘肅中醫藥大學網站7人入選甘肅省高校跨世紀學科帶頭人,16人被選拔為甘肅省領軍人才,27人被選拔為甘肅省衛生廳領軍人才。學校占地面積878.5 畝,其中專任教師629人。
經過幾代人辛勤耕耘,建校36年來,在教學、科研、醫療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發展,為社會培養輸送了3萬余名合格的中醫藥及相關專業人才,為甘肅醫療衛生事業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甘肅中醫藥大學成立于1978年。不懈奮斗。
西部常見 病、地方中醫藥文獻,名老中醫經驗傳承等研究為重點,建有17個省部級重點學科,9個省醫療衛生重點學科,19門省級精品課程,總面積約2200平方 米的科研實驗中心。有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3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科研三級實驗室,4個甘肅省重點實驗室,2個甘肅省高校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甘肅 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甘肅省中藥現代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蘭州中藥現代化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西北中藏藥協同創新中心”為甘肅省首批 “ 2011協同創新中心”。學校是全國第四次中藥普查甘肅省試點工作技術依托單位、國家基本藥物所需中藥材種子種苗繁育基地建設甘肅省牽頭指導單位,還先后 承擔國家、省部級和其他科研課題2100余項,鑒定省級以上科技成果400余項,獲廳局級以上科技進步獎200余項。主編、撰寫出版各種學術著作400余 部,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科研論文6000余篇。主辦《甘肅中醫學院學報》、《中醫兒科雜志》、《甘肅基層衛生》三種學術期刊,其中《中醫兒科雜志》為中華 中醫藥學會系列雜志。學校直屬附屬醫院擁有院內制劑106個,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學校堅持以甘肅道地藥材,疑難病的中醫藥防治。
溫馨提醒:文章觀點來源網絡,隨歲月變遷,準確性、難免有所變動,因此本文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