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業的長足發展,全市草牧業總產值達到130億元。畜牧業增加值達到23億元,“十二五”期間年均增幅達16.6%,占農業增加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不足20%提高到30%;農民人均牧業收入達到1500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25%。草牧業已成為農村經濟中增長快、潛力大的重要支柱產業。生產總量迅速擴張。2015年底,全市畜禽飼養量達到2600萬頭(只),年均增幅24.7%。特別是以羊為主的草食畜牧業步入提速、定西畜牧網站擴量的跨越式發展階段,羊飼養量達到500萬只,存欄量達到300萬只,年均分別增長33.8%、30.4%%。全市肉蛋奶總產量達到30萬噸,年均增長20.9%。 全市草牧業發展隨著養殖業的快速擴張,2015年,“十二五”期間,占農業的比重明顯提高。種養加一體化全產業鏈循環發展的格局,定西畜牧官網 www.gsdxxm.gov.cn 初步形成了以家庭適度規模養殖為基礎、呈現良好發展態勢。草產業的迅速提升,標準化規模養殖為重點。
現轄安定、渭源、119個鄉(鎮),1830個行政村,土地總面積約2.03萬km2。全市總人口294.13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57.27萬人,非農業人口36.86萬人。受地理、氣候等自然條件影響,定西市素以“苦瘠甲于天下” 聞名于世。全市七個縣(區)均為國家級貧困縣,定西畜牧網站農民人均純收入在1 196元以下的貧困人口93.8萬人,貧困面36%,高出全國32個百分點、甘肅省17.6個百分點,年均返貧19.3萬人。岷縣、隴西、定西市位于甘肅中部,北緯34°26′-35°35′之間。介于東經103°52′-105°13′,通渭、漳縣1區6縣,臨洮。
人工種植的多年生牧草和青干貯加工的粗飼料等。也是現代種植業“三元”種植,完善農業生產系統和優化田間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定西市現有的飼草飼料資源來分析,一是人工種草面積較為穩定。全市人工種植牧草資源有20多種,以豆科、禾本科牧草為主。優良豆科牧草有岷山紅三葉草、紫花苜蓿、紅豆草等,優良禾本科牧草有貓尾草、燕麥草等。近年來,在退耕還林還草生態工程項目的實施中,定西大面積推廣林草間作,多年生優質牧草種植面積現已達到13萬hm2;二是農作物秸稈總量豐富。定西市農作物秸稈可收集資源總量為213萬t左右,與農作物秸稈青貯、氨化利用技術相配合,定西市購置大中型青貯機械51臺,建成青貯窖(池)12.58萬m3,結合袋裝青貯,年可加工青貯氨化玉米秸稈等各類飼料92萬t。飼料作物的應用與發展,既是設施畜牧業不可或缺的物質基礎,飼料作物主要包括糧谷精飼料。
定西市因地制宜地發展特色產業,缺乏區域化的生產布局,逐步轉向按區域、流域連片多元化發展,初步形成了以北部四縣為主的定北肉羊產業帶;以安定、隴西及沿川鄉鎮為重點的奶牛產業帶;以岷縣、漳縣為主的高寒陰濕區肉牛產業帶;以渭源為主的淺山草甸天然放養雞產業帶;以臨洮、安定、隴西為主的沿川豬雞產業帶;以洮河、漳河、渭河三河沿岸為主的水產產業帶。畜牧業發展改變了過去生產小而全、結構雷同、基于自然資源條件及農戶養殖習慣。
溫馨提醒:文章觀點來源網絡,隨歲月變遷,準確性、難免有所變動,因此本文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