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5人,具有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教職工745人,其中專任教師1814人。教職工總數3385人,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3人,現有中國科學院院士4人,國家“千人計劃”(含“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11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14人,省部級有突出貢獻專家13人,北京科技大學網站“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15人、講座教授4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7人,國家級教學名師2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5人,“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1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5人,北京市教學名師24人,教育部跨世紀/新世紀優秀人才107人。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教職工452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雙聘1人),學校擁有一支治學嚴謹的師資隊伍。
部委級等各種獎勵,北京科技大學官網 www.ustb.edu.cn 授權專利2520項;有1000余項科研成果獲國家、學校的科研實力十分雄厚。1978~2011年,學校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列全國高校第4。近幾年學校“大型深凹露天礦安全高效開采關鍵技術研究”、“流射沸騰冷卻強化多功能淬火控冷裝備與工藝開發及創新”、“鋼鐵材料及制品大氣腐蝕數據積累、規律和共享服務”、“寬帶鋼熱連軋生產成套關鍵技術與應用”、“復雜破碎條件下露天-地下聯合高效開采關鍵技術”、“特低滲透油藏有效開發滲流理論和開發方法研究及應用”、“大型鋁合金型材擠壓成套工模具設計制造技術與應用”、“高性能銅鋁復合材料連鑄直接成形技術與應用”、“大型深采礦山資源開發風險防控關鍵技術與應用”等大批科研成果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北京科技大學網站獲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據2014年發布數據,2013年學校師生發表論文被“SCIE”、“EI”收錄數量分別居全國高校第33位和23位。其中國家級獎勵160項。據教育部統計,1999年教育部編輯的《中國高等學校科技50年高校獲獎重大成果一覽表》中收錄北京科技大學12項重大科研成果,共申請專利4593項,在全國高校中名列前茅。1978年至2014年12月底,省。
大型企事業單位簽署了全面合作協議。與國內110余個省市區政府、學校瞄準世界前沿,加強國際合作,先后與德國亞琛工業大學、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英國牛津大學等140多所著名大學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并開展了實質性的合作。 學校不斷拓展社會服務領域和發展空間,同時。
崇尚實踐”的優良傳統,學校逐步形成了“學風嚴謹,大部分已成為國家政治、經濟、科技、教育等領域尤其是冶金、材料行業的棟梁和骨干。黨和國家領導人羅干、劉淇、徐匡迪、黃孟復、范長龍、郭聲琨、劉曉峰等都曾在校學習,另有36名校友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或中國工程院院士,一大批校友走上了省長、市長的領導崗位,一大批校友擔任神華、寶鋼、鞍鋼等國家特大型企業的董事長和總經理。學校被譽為“鋼鐵搖籃”。建校六十多年來,為社會培養各類人才16余萬人。
現已發展成為以工為主,清華大學等6所國內著名大學的礦冶系科組建而成,理、管、文、經、法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全國首批正式成立研究生院的高等學校之一。1997年5月,學校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高校行列。2006年,學校成為首批“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項目試點高校。2014年,學校牽頭的,以北京科技大學、東北大學為核心高校的“鋼鐵共性技術協同創新中心”成功入選國家“2011計劃”。北京科技大學于1952年由天津大學(原北洋大學)、工。
溫馨提醒:文中觀點來源網絡,隨歲月變遷,準確性,僅供參考!取消收錄、等問題,請聯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