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每一次上課寶寶都要全程帶著這只小熊,即使它已經有點臟臟舊舊的。寶寶的哭聲讓教室外經過的賈軍擔心、駐足,當時,賈軍的手里正抱著準備送給兒子的禮物——一只憨態可掬毛茸茸的小棕熊,看到這一幕,賈軍輕聲走進教室,將小熊送給了哭泣的寶寶。很快,情緒穩定的寶寶不僅開始和其它小朋友互動,還非常棒的完成了整節課。或許是小熊軟軟的觸感和懵懂的表情讓寶寶感受到了安全與溫暖,也可能是賈軍親切的笑容讓孩子感受到了愛意,寶寶立刻就抱著小熊破涕為笑,甚至還對著小熊咿咿呀呀的聊起天來!
基本形態有了,又該起一個什么樣的名字呢?賈軍聯想到在3歲之前,孩子較喜歡的發音是“baobao”,喜歡的動作是抱抱(Bào Bao),父母喜歡的是寶寶(Bǎo Bao) ,而對孩子較好的關愛是抱抱(Bào Bao),再想到那個課堂上緊緊抱著小熊的寶寶,賈軍靈機一動:何不就將它命名為“抱抱熊”呢?它一定會成為孩子童年不錯的陪伴的!
20年來,四個小伙伴陪伴中國一代又一代小寶寶的成長。從此,中國寶寶的生活中就多了一只長著桃心鼻子愛吃蜂蜜的藍色抱抱熊,后來,抱抱熊又交到了背背兔、跳跳鼠、趴趴狗這幾位好朋友。未來,抱抱熊和它的朋友們又會有哪些新的故事和歷險呢?歡迎你共同見證!
溫馨提醒:文章觀點來源網絡,隨時光飛逝,歲月變遷,準確性、可靠性、難免有所變動,因此本文內容僅供參考!